第二章 借鑑歷史經驗創新合作理念讓“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各國共同發展——十八屆中共

時間:2016年4月29日

主題:歷史上的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主講人:李國強(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研究所研究員)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下午就歷史上的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進行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推行互利共贏的重要平臺。我們必須以更高的站位、更廣的視野,在吸取和借鑑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以創新的理念和創新的思維,紮紮實實做好各項工作,使沿線各國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一帶一路”給他們帶來的好處。

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研究所李國強研究員就這個問題進行講解,並談了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認真聽取了他的講解。

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講話。他指出,中央政治局這次學習安排這個題目,主要是想通過了解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總結歷史經驗,爲新形勢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借鑑。“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來後,一石激起千層浪,外界反響很大,各方都在響應。各方之所以反映強烈,主要是因爲這個倡議順應了時代要求和各國加快發展的願望,具有深厚歷史淵源和人文基礎。從我們自己的情況來看,這個倡議符合我國經濟發展內生性要求,也有助於帶動我國邊疆民族地區發展。

習近平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喚起了沿線國家的歷史記憶。古代絲綢之路是一條貿易之路,更是一條友誼之路。在中華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爲特徵的絲綢之路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繼承和發揚絲綢之路精神,把我國發展同沿線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把中國夢同沿線各國人民的夢想結合起來,賦予古代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時代內涵。

習近平強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處理好我國利益和沿線國家利益的關係,政府、市場、社會的關係,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關係,對外開放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關係,務實推進和輿論引導的關係,國家總體目標和地方具體目標的關係。

習近平指出,我國是“一帶一路”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但建設“一帶一路”不是我們一家的事。“一帶一路”建設不應僅僅着眼於我國自身發展,而是要以我國發展爲契機,讓更多國家搭上我國發展快車,幫助他們實現發展目標。我們要在發展自身利益的同時,更多考慮和照顧其他國家利益。要堅持正確義利觀,以義爲先、義利並舉,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爲。要統籌我國同沿線國家的共同利益和具有差異性的利益關切,尋找更多利益交匯點,調動沿線國家積極性。我國企業走出去既要重視投資利益,更要贏得好名聲、好口碑,遵守駐在國法律,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習近平強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要發揮政府把握方向、統籌協調作用,又要發揮市場作用。政府要在宣傳推介、加強協調、建立機制等方面發揮主導性作用,同時要注意構建以市場爲基礎、企業爲主體的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廣泛調動各類企業參與,引導更多社會力量投入“一帶一路”建設,努力形成政府、市場、社會有機結合的合作模式,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參與、民間促進的立體格局。

習近平指出,人文交流合作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真正要建成“一帶一路”,必須在沿線國家民衆中形成一個相互欣賞、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人文基礎。要堅持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進,注重在人文領域精耕細作,尊重各國人民文化歷史、風俗習慣,加強同沿線國家人民的友好往來,爲“一帶一路”建設打下廣泛社會基礎。要加強同沿線國家在安全領域的合作,努力打造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共同營造良好環境。要重視和做好輿論引導工作,通過各種方式,講好“一帶一路”故事,傳播好“一帶一路”聲音,爲“一帶一路”建設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習近平強調,“一帶一路”建設既要確立國家總體目標,也要發揮地方積極性。地方的規劃和目標要符合國家總體目標,服從大局和全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增強參與國際競爭能力、倒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上來。要立足本地實際,找準位置,發揮優勢,取得紮紮實實的成果,努力拓展改革發展新空間。

《人民日報》(2016年5月1日第1版)

李國強:中國擁有南海諸島主權的歷史事實無可爭辯

【編者按】2016年5月24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研究員李國強撰寫的《中國擁有南海諸島主權的歷史事實無可爭辯》一文。文章認爲,中國擁有南海諸島主權是基於中國人民世世代代最早發現、最早命名、最早開發利用和經營以及歷代中國政府對南海諸島連續不斷的行政管轄的基礎上而確立的。中國擁有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主權和相關權利的歷史事實是確鑿的,歷史脈絡是清晰的,歷史依據是充分的,歷史地位是合法的。中國始終是南海諸島真正唯一的主人。

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中國人民已經開始在南海航行和生產活動,不僅首先發現南海諸島,並對南海有了初步認識。東漢楊孚《異物志》記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崎頭”即我國古人對南海礁嶼和淺灘的稱呼;而“漲海”即我國古代對南海最早的稱謂。

隋唐時期分

別以七洲洋、珊瑚洲、焦石山、象石等指稱南海海域或島礁,儘管名稱不盡相同,但表明隨着我國人民在南海活動的增加,對南海的認知程度逐步加深並趨向了具體化。

至宋代,南海諸島和南海海域已經成爲我國人民日常生產生活的家園,不僅以“石塘”“長沙”對南海不同島礁和不同海域清晰地加以區別和命名,而且將南海諸島納入了版圖。目前所見把南海島礁命名爲“石塘”的最早史籍,是宋代文獻《宋會要》,成書於13世紀初的《瓊管志》一書則首次將南海島礁分別稱爲“千里長沙”“萬里石塘”。由此至明清兩代,“石塘”“長沙”作爲我國南海諸島的通用名,而被廣泛使用,並見諸各類歷史文獻和輿圖。

我國政府對南海諸島的管轄從唐宋開始漸趨展開。趙汝適《諸蕃志》中記載,在唐代南海諸島隸屬於海南四州軍。宋代沿襲唐代設置,南海諸島仍屬於廣南西路瓊管吉陽軍的管轄範圍,標誌着中國政府將南海諸島納入版圖、設置行政建制初現端倪。

設立“水師”,納入海防,則是中國政府對南海實施管轄的又一個重要方式。據成書於1040年的我國第一部官修兵書《武經總要》記載,宋太祖在907年建立了巡海水師,巡管南海海面。

明清時期,對南海諸島的經營開發和管轄有了進一步發展。目前所見《更路簿》有數十種抄本,這一珍貴的文獻,真實記錄了我國漁民從海南文昌清瀾港、瓊海潭門港等地出發,前往西沙、南沙海域的情況,其中記錄生產作業線大約200條,漁民給西沙、南沙島礁命名的地名大約120個,充分說明我國人民經營開發的範圍完全涵蓋了今天南海諸島中的主要島礁和海域,西沙和南沙海域是我國人民世世代代生產經營的傳統漁場,足以表明中國在南海享有歷史性權利。

在明清時期,我國政府對南海諸島實施管轄的機制更加完備,一方面繼續將南海諸島明確地納入版圖,並置於廣東省瓊州府萬州轄下。另一方面持續實施水師巡視,明朝設立巡海備倭官和海南衛,清朝設立崖州協水師營,負責對包括南海在內海域的巡視和軍事戍衛。

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國家文物局及廣東、海南的文物部門先後組織了多次考古調查和挖掘,在南沙羣島部分島礁及其海域發現了中國人民生產、生活的大量遺蹟、遺物,包括不同歷史時期的陶器、瓷器、銅器、鐵器、石器、錢幣、象牙、石雕等以及土地廟、墓碑、水井、茅屋、石碑、人工種植的椰樹等等,這些遺蹟遺物是我國人民在南海諸島長期生產、生活的歷史寫照,反映了我國人民航行南海並開發、利用南海海域的歷史事實。

近代以後,外國人擅闖南海諸島時,早已有中國人居住在一些島礁,外國航海者瞭解到一些漁民使用的地名,並將其按照漁民的海南島方言語音拼寫成英文或其它文字標記於海圖,長期沿用下來。比如1923年英國海軍部出版的《中國海指南》一書中所載Sin Cowe和Nam Yit,即源自我國漁民所稱的秤鉤峙和南乙峙。該書還記載,在安波沙洲發現有中國人的“陋屋之遺蹟”;“地薩島(即今鄭和羣礁),海南漁民,以捕取海蔘、貝殼爲活。各島都有其足跡,亦有久居岩礁間者。海南每歲有小船駛往島上,攜米糧及其它必需品,與漁民交換參、貝。”並記載太平島“常爲海南漁民所棲止,捕取海蔘及貝殼等”。

1909年廣東水師提督李準奉命前往西沙羣島巡視,不僅在島上開展了物產調查、測繪等工作,同時對西沙14座島嶼予以命名。

1933年法國殖民者非法侵佔南沙島礁,製造了“九小島事件”。此舉引起中國政府及社會各界的一致抗議。7月26日國民政府外交部致電法國政府提出嚴重抗議,指出南沙羣島“僅有我(國)漁人居留島上,在國際間確認中國領土”。8月4日向法國駐華公使提出對法國所謂主權宣告保留權利的外交照會。

民國時期,中國政府覈定、重定了南海諸島名稱。1934年內政部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公佈“關於我國南海諸島各島嶼中英地名對照表”,列出南海諸島132個島礁灘洲名稱。

1935年,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出版《中國南海各島嶼圖》,這是民國政府出版的第一份具有官方性質的南海專項地圖,此後中國的各類地圖對南海諸島的標繪更爲嚴謹、詳盡。僅1935年4月至1948年,我國國內出版的各類地圖中,至少有60種完整標繪了南海諸島。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對南海諸島名稱、地圖的審覈與公佈,是中國政府對南海諸島所實施的有效管轄。

抗戰勝利後,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精神,我國政府決定接收和恢復西沙、南沙羣島主權。1946年9月2日,國民政府發佈關於收復西南沙羣島的訓令,經內政、外交和國防三部會商後,派出以海軍爲主的接收人員。1946年11月29日完成西沙羣島接收,1946年12月15日完成南沙羣島接收。在接收工作完成之後,立碑鳴炮宣示主權,測量繪圖明確疆界,留兵戍守實施巡防,設立機構強化管轄。

1947年2月28日國民政府發佈完成西沙、中沙、南沙羣島接收公報。之後,國民政府再次審定南海諸島及其所屬各島礁沙灘名稱,於12月1日公佈了“南海諸島新舊地名對照表”,共計167個島礁沙灘洲。1948年2月內政部公佈了《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圖》,其附圖即《南海諸島位置圖》,該圖明確標示了南海諸島名稱和南海11條斷續線。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管轄進入了嶄新時代。我國政府依據國際法賦予的權利和義務,合法履行主權和管轄權。1951年8月15日,周恩來外長髮表《關於英美對日和約草案及舊金山會議聲明》,莊嚴指出西沙、南沙羣島“向爲中

國領土”,中國對西沙、南沙享有主權。此後,針對外國對我南海諸島的侵犯,多次發表聲明,重申中國在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權立場。1982年4月24日中國地名委員會受權公佈了我國南海諸島部分標準地名,共計289個。

此外,大量外國資料表明南海諸島主權屬於中國。1933年9月法國出版的《殖民地世界》雜誌登載了1930年法國炮艦“馬立休士”號測量南沙羣島島礁時,多處島上都有中國人以及中國人修建的茅屋、水井、神座等。

1961年美國出版的《哥倫比亞利平科特世界地名辭典》寫到,南沙羣島是“南中國海的中國屬地,廣東省的一部分。”1963年美國出版的《威爾德麥克各國百科全書》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各島嶼,還包括伸展到北緯4度的南中國海的島嶼和珊瑚礁。1966年日本出版的《新中國年鑑》說:“中國的沿海線,北從遼東半島起到南沙羣島約一萬一千公里,加上沿海島嶼的海岸線,達二萬公里。”

1971年,美國出版的《世界各國區劃百科全書》說:“人民共和國包括幾個羣島,其中最大的是海南島,在南海岸附近。其他羣島包括南中國海的一些礁石和羣島,最遠伸展到北緯4度。這些礁石和羣島包括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羣島。”1972年日本出版的《世界年鑑》說:“中國……除大陸部分的領土外,有海南島、臺灣、澎湖列島及中國南海上的東沙、西沙、中沙、南沙各羣島等。”

上述事實清楚地表明,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主權的立場,得到許多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

菲律賓領土範圍的確定,來源於1898年《美西巴黎和平協議》、1900年《美西關於菲律賓外圍島嶼割讓的條約》(即《華盛頓條約》)、1930年英國和美國簽署的《關於劃定英屬北婆羅洲與美屬菲律賓之間的邊界條約》等國際條約,因此菲律賓的國家領土邊界線被統稱爲“國際條約界限”或“菲律賓條約界限”。這些條約清晰可見,南海諸島根本不在菲律賓領土界限之內。而1935年菲律賓憲法、1946年“美菲一般關係條約”、1961年菲律賓“關於領海基線的第3046號法令”等菲律賓國內法或條約,均明文反覆確認了“國際條約界限”所規定的菲律賓領土範圍,而南沙島礁和黃巖島不在其中。

1946年7月菲律賓建國之初便覬覦南沙羣島。1946年9月11日菲律賓外長季裡諾致函盟軍統帥麥克阿瑟,提出由菲律賓兼併南沙羣島的無理要求。麥克阿瑟對此未予迴應,由於沒有得到美國的支持,菲律賓未敢輕舉妄動。

1954年6月馬尼拉一傢俬立海事學校校長托馬斯·克洛馬宣稱,在巴拉望羣島以西的南海發現一羣“無主以及無人居住的荒島”,並將該地命名爲“自由地”。1956年5月24日菲律賓外交部法律司邀集政府有關機關代表開會,在聽取克洛馬的陳述後,當場確定克洛馬所主張的“自由地”各島嶼在菲律賓領土之外。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鬧劇,竟然成爲菲律賓日後提出主權要求的所謂依據。

1972年4月菲律賓政府將克洛馬所稱的“自由地”定名爲“卡拉延羣島”,劃歸巴拉望省管轄。1978年6月11日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簽署了第1596號總統令,重新劃定“卡拉延羣島”區域,中國南沙羣島的大部分島礁,都被納入該法令公佈的“卡拉延”區域的地理座標內。1987年11月,菲律賓議會重新劃定其海域,將南沙羣島中大約60個大小島礁非法劃入菲律賓版圖內。

南沙羣島在歷史上早已成爲中國固有領土,絕非什麼“無主地”。克洛馬在南沙所謂“發現”新島礁的行爲,不僅爲當時的菲律賓政府所否定,而且從未得到國際社會承認。因此,菲律賓設立的所謂“卡拉延羣島”在事實上是荒誕的、在法理上是荒謬的。

菲律賓爲了使其侵佔中國南沙島礁的行爲合法化,還提出了所謂“安全原則”“地理鄰近原則”。事實上,在國際社會根本不存在根據距離遠近或者軍事、經濟和安全等因素決定領土主權歸屬的國際法規則,“安全”和“鄰近”不僅從來不是國際法認同的領土取得方式,而且完全有悖於國際準則。因此,以“安全原則”“地理鄰近原則”主張擁有南沙島礁領土主權,於理不通,於法不容。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菲律賓長期非法侵佔中國南沙島礁並大搞建設。特別是在1995年3月菲律賓海軍炸燬中國在五方礁、仙娥礁、信義礁、半月礁和仁愛礁等南沙島礁上設立的測量標誌,突襲停靠在半月礁附近的4艘中國漁船,扣留船上62名漁民。此後數年間,菲律賓多次驅逐、逮捕甚至槍擊在黃巖島海域正常作業、正常航行的中國漁民。1999年5月9日菲律賓方面藉口技術故障,其57號登陸艦“馬德雷山號”突然“擱淺”仁愛礁,菲方置中方嚴正交涉於不顧,非法坐灘至今已達17年。2012年菲律賓軍警非法登臨在黃巖島附近海域作業的中國漁船,製造了“黃巖島事件”。菲律賓罔顧事實,不斷侵犯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相關權利,肆意侵害中國漁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在危及地區和平穩定、危及中菲雙邊關係的路上越走越遠。

大量歷史事實表明,中國擁有南海諸島主權是基於中國人民世世代代最早發現、最早命名、最早開發利用和經營以及歷代中國政府對南海諸島連續不斷的行政管轄的基礎上而確立的。中國擁有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主權和相關權利的歷史事實是確鑿的,歷史脈絡是清晰的,歷史依據是充分的,歷史地位是合法的。中國始終是南海諸島真正唯一的主人。菲律賓對南沙、黃巖島的所謂主權要求,無史可據,無法可依,絲毫撼動不了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地位。

《人民日報》(2016年5月24日第3版)

(本章完)

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一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三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第五編 國際形勢與對外開放_第二章 國際外交舞臺上的中國第四章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爲全面從嚴治黨打下重要政治基礎——十八屆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四章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四章 2017農業農村工作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八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八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三章 2017黨建熱點解讀第七章 加快推進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創新朝着建設網絡強國目標不懈努力——十八屆中共中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一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二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二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7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五章 堅持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努力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十八屆中共中央政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四章 2017農業農村工作熱點解讀第四章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爲全面從嚴治黨打下重要政治基礎——十八屆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五章 2017文化建設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一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二章 2017民主政治建設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六章 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第五編 國際形勢與對外開放_第二章 國際外交舞臺上的中國第二章 借鑑歷史經驗創新合作理念讓“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各國共同發展——十八屆中共第五編 國際形勢與對外開放_第二章 國際外交舞臺上的中國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二章 2017民主政治建設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二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二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三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四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四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7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八章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十八屆中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一第八章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十八屆中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五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五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五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五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六章 2017社會建設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五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五第一章 準確把握和抓好我國發展戰略重點扎實把“十三五”發展藍圖變爲現實——十八屆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一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7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7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九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九第四章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爲全面從嚴治黨打下重要政治基礎——十八屆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一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六章 2017社會建設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三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四章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一章 2017經濟改革與發展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六章 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7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7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二章 借鑑歷史經驗創新合作理念讓“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各國共同發展——十八屆中共第一章 準確把握和抓好我國發展戰略重點扎實把“十三五”發展藍圖變爲現實——十八屆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7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五編 國際形勢與對外開放_第一章 世界經濟發展與中國對策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五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五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三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八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八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三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三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五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五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四章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二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四章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三章 2017黨建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三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第六章 加強合作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共同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十八屆中共第一章 準確把握和抓好我國發展戰略重點扎實把“十三五”發展藍圖變爲現實——十八屆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二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二第八章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十八屆中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二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二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六章 2017社會建設熱點解讀第二章 借鑑歷史經驗創新合作理念讓“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各國共同發展——十八屆中共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三章 2017黨建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八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八第八章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十八屆中第三章 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推動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十八屆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三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三第七章 加快推進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創新朝着建設網絡強國目標不懈努力——十八屆中共中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五章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七章 全國統戰部長會議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二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八章 全國組織部長會議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四章 2017農業農村工作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八章 全國組織部長會議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四章 2017農業農村工作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一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三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三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八章 全國組織部長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五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五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7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一
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一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三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第五編 國際形勢與對外開放_第二章 國際外交舞臺上的中國第四章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爲全面從嚴治黨打下重要政治基礎——十八屆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四章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四章 2017農業農村工作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八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八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三章 2017黨建熱點解讀第七章 加快推進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創新朝着建設網絡強國目標不懈努力——十八屆中共中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一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二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二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7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五章 堅持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努力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十八屆中共中央政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四章 2017農業農村工作熱點解讀第四章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爲全面從嚴治黨打下重要政治基礎——十八屆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五章 2017文化建設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一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二章 2017民主政治建設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六章 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第五編 國際形勢與對外開放_第二章 國際外交舞臺上的中國第二章 借鑑歷史經驗創新合作理念讓“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各國共同發展——十八屆中共第五編 國際形勢與對外開放_第二章 國際外交舞臺上的中國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二章 2017民主政治建設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二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二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三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四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四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7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八章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十八屆中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一第八章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十八屆中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五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五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五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五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六章 2017社會建設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五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五第一章 準確把握和抓好我國發展戰略重點扎實把“十三五”發展藍圖變爲現實——十八屆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一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7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7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九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九第四章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爲全面從嚴治黨打下重要政治基礎——十八屆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一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六章 2017社會建設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三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四章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一章 2017經濟改革與發展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六章 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7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7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二章 借鑑歷史經驗創新合作理念讓“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各國共同發展——十八屆中共第一章 準確把握和抓好我國發展戰略重點扎實把“十三五”發展藍圖變爲現實——十八屆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7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五編 國際形勢與對外開放_第一章 世界經濟發展與中國對策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五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五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三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八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八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三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三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五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五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四章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二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四章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三章 2017黨建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三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第六章 加強合作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共同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十八屆中共第一章 準確把握和抓好我國發展戰略重點扎實把“十三五”發展藍圖變爲現實——十八屆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二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二第八章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十八屆中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二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二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六章 2017社會建設熱點解讀第二章 借鑑歷史經驗創新合作理念讓“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各國共同發展——十八屆中共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三章 2017黨建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八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八第八章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十八屆中第三章 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推動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十八屆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三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三第七章 加快推進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創新朝着建設網絡強國目標不懈努力——十八屆中共中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五章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七章 全國統戰部長會議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二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八章 全國組織部長會議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四章 2017農業農村工作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八章 全國組織部長會議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四章 2017農業農村工作熱點解讀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一章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三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三第一編 中央重要會議與文件_第八章 全國組織部長會議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五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五第四編 2017政策熱點解讀_第七章 2017生態建設熱點解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一第二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_第十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