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大蘑菇的栽培(上)

共和2768年(西元1927年)8月11日,委內瑞拉,帕里亞半島。

帕里亞半島是一座位於該國東北部的小半島,只要越過寬度19公里的龍口海峽,就能到達對面的特立尼達島(現屬美國加勒比州)。帕里亞半島是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在原時空後世,在該地區建立起帕里亞半島國家公園,是著名的旅遊景點,特別以鳥類豐富聞名,據說這裡有接近400種鳥類棲息。

不過,眼前這些人顯然沒有了欣賞風景的心思。這羣人?大約有500多人,帶着三十幾輛汽車和裝甲車,以及500多匹騾馬。其中男女老少都有,大部分男人都穿着委內瑞拉的軍裝,拿着武器,但無論是從他們惶恐的表情,還是凌亂的衣着,都能看出這是一支敗軍。

沒錯,這是一支敗軍,大約也是委內瑞拉最後成建制的軍隊了。如果有熟悉委內瑞拉的人在場,肯定一眼就能認出,這支軍隊就是那支在委內瑞拉民間臭名遠揚的“總統衛隊”。

衛隊長莫利納慌慌張張的跑到一輛悍馬越野車旁,焦急的說道:“報告總統,不好了。前面的橋被人破壞了,那條小河雖然不寬,人可以蹚水過去,但是這些車過不去……”

車上一個穿軍服的老人皺起眉頭,看了看身邊的車隊,其中有一半都是貨車,裡面裝的都是他多年的積蓄,怎麼能丟下。“不行,這些車也得弄過去,否則我們去了美國當難民麼?”

這個老人就是委內瑞拉的總統,著名的獨裁者胡安?維森特?戈麥斯。他在1902年任委內瑞拉武裝部隊總司令。1903年起任副總統。1908年12月,發動政變奪取政權。他改善與鄰國和西方國家的關係,擴大對外貿易,允許外國公司取得大片租讓地。1913年在馬拉開波湖附近發現石油後,他鼓勵外國投資,並極力維護本國的利益,石油工業得到迅速發展。到20年代,委內瑞拉成爲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和輸出國之一,並於1923年償清了全部外債。還建立了一支組織嚴密、裝備精良的軍隊和警備隊。

應該說,這傢伙種田的本事還是不錯的,但他對內實行嚴酷的統治,一面打擊異己,一面消滅地方勢力,禁止政黨和工會活動,鎮壓進步力量,手段非常毒辣,被稱爲“安第斯山暴君”。此外,戈麥斯個人的財富也不斷增加,成爲南美最大的富翁。

在原時空的歷史上,他從1908年起就一直牢牢統治着委內瑞拉,知道1935年去世爲止。不過在本位面,他的運氣就沒這麼好了,隔壁的哥倫比亞打了過來。

南美全面戰爭已經進行了大半年了,各方越打越激烈。原本按照世界的主流的看法,最先頂不住的肯定是巴拉圭和厄瓜多爾這兩個小屁國,尤其是巴拉圭這個內陸小國,55年前的血腥戰爭已經差點讓他們的男人死絕,現在全國加起來也不過才85萬人,玻利維亞的人口差不多是他們的三倍,經濟實力也遠遠超過他們,不管怎麼看,在這場大混戰中,巴拉圭多半是跪得最快的。

但是局勢的發展卻是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最先頂不住的,居然是委內瑞拉。要知道,此時的委內瑞拉可是很強大的,因爲手裡有錢,再加上一戰後大流︶氓們脫手的多餘軍備,戈麥斯給自己軍隊配備的武器相當精良,可說僅次於南美三強,甚至在哥倫比亞之上,至少紙面上如此。

原本按照各國?軍事專家的分析,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相比,雖然人口多一倍,但是在裝備上並不佔上風,就算能依靠國力最終取勝,但也肯定要花很長時間,打上幾年都很正常。

但結果卻讓各國?軍事專家們摔碎了一地眼鏡,委內瑞拉居然被打得節節敗退,潰不成軍,很多軍隊成建制的投降。同時國內還出現了譁變,才大半年時間就跪了。這都是因爲士氣,沒辦法,裝備再好,沒有士氣也沒辦法打。

因爲戈麥斯總統這些年來手段太狠,但偏偏又狠不徹底,拉仇恨就拉得太多了,再加上他自己太貪,賣資源得到的好處除了他自己大撈特撈,也就是他的親信才能享受,至於更多的平民卻根本沒有享受到,民間的怨氣相當大。如果在和平年代,他可以靠着自己掌握的強力手段壓制了一切反對派,但是一旦遇到外敵入侵就完蛋了。

況且委內瑞拉立國不過百年,缺乏傳統,國家的凝聚力不強。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又是同文同種,人家打着的旗號也是“重新統一”,這和一般意義的外敵入侵又不一樣。委內瑞拉軍隊大多數官兵都不想給戈麥斯賣命,士氣低迷,再加上哥倫比亞和某些神秘組織的拉攏遊說,產生了大量帶路黨,委內瑞拉的後果已經不難想象了。

7月28日,哥倫比亞主力部隊在帶路黨的內應下,攻克了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戈麥斯帶着少數親信和家屬落荒而逃。戈麥斯當然也是有靠山的人,美國在支持他呢,但是美國佬也不好直接動手搭救,或者說他們也沒料想到戈麥斯這麼不經打,居然一下子就撲街了,根本就沒反應過來。

等到美國人反應過來,戈麥斯已經大勢已去,局勢已經不可收拾了。於是美國人就讓他們逃到海邊,美國這邊會派出船隻接應。

但是戈麥斯他們很不幸的又遇到了譁變的民間武裝。這些人都是他當年幹掉的政敵餘孽,仇深似海,要是落到這些人手裡的後果,絕對比被哥倫比亞人抓住還嚴重多了。另外,因爲他多年的搜刮給自己積累的海量財富,也成了一個巨大的誘餌。很多和他沒啥仇恨的僱傭軍、民間武裝也像聞着血腥味的鯊魚一樣圍了過來。

於是,戈麥斯他們爲了躲避哥倫比亞、起義軍和民間武裝的搜捕和圍攻,就只得悽悽慘慘的走小路,東躲西藏,最後繞了一大圈,轉進到了帕里亞半島。在到了這裡後,戈麥斯總算放心了,這裡距離美國的特立尼達島只有一道19公里寬的海峽。只要到了海邊,給美國人發信號,最多一個小時,美國人的船就過來了。

委內瑞拉這邊是呆不住了,但是搜刮了那麼多財富,即使到了美國也能當愚公。再說,今後說不定還有機會東山再起呢。

他們很快來到河邊查看,這條小河不大,河面大約只有五六米寬,原本這裡是有一座小橋的,但是現在只剩下中間的橋墩了。

莫利納着急的說道:“總統,這條河不大,人馬都可以過,但如果要過車,我們就必須馬上修復橋樑,否則那些該死叛徒就要追來了。”

戈麥斯臉色難看的問道:“修復橋樑要多久?”

“我們可以弄幾根樹幹搭一座臨時橋,大約要2個小時……”莫利納說道。

“那就馬上叫人去修,多叫點人,我給你一個小時……”

戈麥斯話音剛落,就聽到周圍響起了乒乒乓乓的槍聲。

“噠噠噠……噠噠噠……”戈麥斯還沒來沒得及反應,小河對岸就傳來一陣機槍射擊聲。戈麥斯身上冒起了十幾團血花,像條破麻袋一樣倒下了。這位“安第斯山暴君”混血鮮血的躺在地上,兩眼圓睜,好像還難以相信自己就這麼死了……

8月12日,哥倫比亞政府宣佈,委內瑞拉僞政府頭目戈麥斯被起義軍擊斃,委內瑞拉地區“即將光復”。

8月31日,委內瑞拉大部分地區都被哥倫比亞佔領。

…………

9月12日,隴海線。

一列從漢京駛出到迪化的客運列車正在隴海線上飛馳。

南美的戰火儘管激烈,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也只是個談資而已。大夥都是該幹啥就幹啥,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白業坐在座位上看着窗外飛速倒退的景物,心裡不禁是浮想聯翩。他1901年出生在安徽的一個小村莊,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家境貧寒,在他已經模糊的記憶裡,幼年時期就沒有吃飽過。如果按照正常歷史發展,他也會和其他大多數人一樣,在極寒中掙扎,如果運氣好,能長到成年,如果運氣不好,可能就因爲饑荒、戰亂、疾病等等原因夭折。

在八歲時,一支打着紅旗的軍隊到了他的家鄉,這支軍隊對他們非常和善,還給他們這些小孩子發糖果,白業在一個士兵手裡接過了一種蠟紙包裹的糖塊,他第一次吃到那麼好吃的東西。當天他第一次吃上了飽飯,他家裡得到屬於自己的土地,還被送進學校讀書。在學校中,他得知這一切變化,都是“文總”帶來的。

自此他的命運改變了,或者說整個中國的命運都改變了。在之後,家裡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他和家人以及鄰居,都吃上了飽飯,穿上了新衣,不久之後還搬進新村,住上了新的小樓房。大家都說,這樣的好日子是文總帶來的,從此“文總”成了白業心中的太陽。

白業開始上一年級的時候已經快九歲了,但是他很聽老師的話,玩命的學,很快就追上了進度。之後,他逐漸顯示出了學習上的天賦,特別是數學。白業用了三年,學完了小學課程,這個成績讓學校老師感到震驚。隨後,他又用了四年時間學完了中學課程,並以高分順利通過高考,進入西南理工大學學習。

白業的天賦自從一發不可收拾,1923年他完成了數學博士考覈,這時他22歲。隨後,他被吸收進中科院數學分院,參加一個了重點項目組,研究一些很機密很高端的東西。在今年3月,他們項目組的任務完成了,他們的研究成果被投入了實際運用。不過那些東西到底有多大作用,能到什麼程度,他還難以想象,畢竟他只是個數學家。

前幾天,他被領導叫去參加一個會議,在會上,他第一次近距離看到了文總。會後,文總專門接見了他們。然後他們這羣人就被派了出來,要去新疆的戈壁灘上參加一個非常重要的實驗,據說這個實驗就是他的成果實際運用了。

這時列車已經進入甘肅,這裡已經屬於荒漠氣候,按理周圍應該非常荒蕪。白業雖然是個數學家,但是這種常識他還是懂的。但是讓白業感到意外的是,這一路下來,卻是看到了好多樹木和草原,草木繁茂鬱鬱蔥蔥,看起來一點兒不像荒漠氣候啊。

“陳教授,這外面的景色怎麼不像是荒漠氣候?這裡不是荒漠地區嗎?植被怎麼可能有這麼好?”於是他很疑惑的向對面的同伴詢問。這一趟列車的幾節車廂都被上頭包下了,裡面坐的都是自家人,或者說都是這次去那個地方的同伴,都是涉密人員,所以談話倒也輕鬆,只要不談和自己任務相關的東西就好了。白業這些年雖然長年窩在研究所,但起碼的保密意識還是有的。

和他一個包廂的人叫陳奕龍,是中國傳媒大學的客座教授,聽說他拍了多部電影電視,在影視圈裡名頭很響。不過白業這傢伙不是追星族,也不是電影控,對於自己圈子外的事情沒什麼瞭解,也只是覺得這個名字耳熟而已。他還有些搞不懂,爲啥這次實驗要找一個影視圈的人過來。

“哈哈哈哈,白博士,你這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全心全意都在搞研究……”陳奕龍是個三十歲出頭的帥哥,他笑了笑說道:“西北這邊幾年前就開始變樣了,這些植物可不普通啊。很多都是我國生物科學的最新成果,耐旱耐寒耐熱,而且紮根深,生長迅速,還能改造土壤。另外,就是水利工程的功勞了,這些年我國好幾個重點水利工程都在在西北,這麼多年下來,已經開始收效了,現在的西北比起以前可好多了……”

白業是個技術宅,而陳奕龍和他是完全相反的人,陳教授爲了拍片子,長期都在滿世界到處跑。對於社會上的變化,比白業瞭解得多。

他滔滔不絕的說了一大通,把白業侃得一愣一愣的。最後這位陳教授說道:“我們夢工廠影視公司拍過十幾部這些題材的紀錄片和宣傳片,我給你留個電話,你要有興趣看看,等回了漢京就來找我,這些片子的錄影帶我那裡都有,你拿去看了就知道。”

“好啊,那到時候就麻煩你了。這幾年我們那裡太忙了,連新聞聯播都沒時間看……”白業有些高興的說道。

…………

ps:月中了,求票、求推薦、求訂閱,各種求……

第519章 小鬍子的憤怒,大鬍子的憤怒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第228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499章 萬靈丹第284章 神奇的意大利(上)第538章 與小鬍子的會晤第42章 第八鎮的慘敗(下)第551章 全面換裝(中)第8章 憤青第516章 西班牙內戰爆發第498章 新領土第633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完)第469章 代號“彩虹羽蛇”第11章 安全教育第697章 打擊(5)第705章 新局面第373章 瘟疫的前兆第248章 王啓年看新聞第406章 提前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第665章 非洲問題(1)第238章 觀察團(上)第410章 燃氣輪機和高能電池第549章 賣賣賣,不賣不是人...第406章 提前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第411章 北極的寶藏第273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第509章 即將失效的華盛頓條約第416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下)第1章 回地球過年第567章 猛禽之戰(上)第695章 打擊(3)第444章 新飛機第329章 俄國政變第232章 北京的一天第642章 下餃子啦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一)第298章 倫敦陷落第327章 貸款的先決條件第586章 審判第364章 帶路黨和維持會第423章 民間車輛第353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下)第361章 沙皇復辟第161章 接船第452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611章 崩潰第30章 共同社第529章 人革聯衆生相(下)第297章 文總的能源計劃第86章 基層(中)第427章 日本科學研究會(下)第169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上)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163章 加劇的造艦競賽第512章 五五計劃的成就第315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214章 新地圖,新忽悠第56章 進口妹子第82章 生物芯片第672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2)第609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上)第389章 鹽政和鹽業第696章 打擊(4)第441章 40節的戰列艦你怕不怕?第105章 搶救第223章 買飛機第500章 新型合金核潛艇第565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618章 天罰(下)第11章 安全教育第597章 五馬克黨的修養第157章 “一五計劃”(6)第168章 勢如破竹第710章 你們好好玩,我種田去(1)第556章 美日對峙(下)第509章 即將失效的華盛頓條約第126章 蘇皖魯戰役(八)第199章 釣魚島大海戰(一)第311章 新型軍艦第423章 民間車輛第110章 宗教學家張元渡第578章 國慶前夜第664章 重心向非洲轉移第573章 “獸類大作戰”落幕第324章 先南後北?先北後南?第47章 連鎖反應第216章 歸國的舊船和新的超無畏第687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第267章 南美佈局,新艦服役第518章 西班牙武器展銷大會(下)第325章 西門縣長第620章 澳洲攻略(一)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636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371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中)第179章 “PLA動物園”第477章 個人電腦和遊戲機第555章 美日對峙(中)第648章 托爾之錘第723章 核平時代(上)
第519章 小鬍子的憤怒,大鬍子的憤怒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第228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499章 萬靈丹第284章 神奇的意大利(上)第538章 與小鬍子的會晤第42章 第八鎮的慘敗(下)第551章 全面換裝(中)第8章 憤青第516章 西班牙內戰爆發第498章 新領土第633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完)第469章 代號“彩虹羽蛇”第11章 安全教育第697章 打擊(5)第705章 新局面第373章 瘟疫的前兆第248章 王啓年看新聞第406章 提前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第665章 非洲問題(1)第238章 觀察團(上)第410章 燃氣輪機和高能電池第549章 賣賣賣,不賣不是人...第406章 提前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第411章 北極的寶藏第273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第509章 即將失效的華盛頓條約第416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下)第1章 回地球過年第567章 猛禽之戰(上)第695章 打擊(3)第444章 新飛機第329章 俄國政變第232章 北京的一天第642章 下餃子啦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一)第298章 倫敦陷落第327章 貸款的先決條件第586章 審判第364章 帶路黨和維持會第423章 民間車輛第353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下)第361章 沙皇復辟第161章 接船第452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611章 崩潰第30章 共同社第529章 人革聯衆生相(下)第297章 文總的能源計劃第86章 基層(中)第427章 日本科學研究會(下)第169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上)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163章 加劇的造艦競賽第512章 五五計劃的成就第315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214章 新地圖,新忽悠第56章 進口妹子第82章 生物芯片第672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2)第609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上)第389章 鹽政和鹽業第696章 打擊(4)第441章 40節的戰列艦你怕不怕?第105章 搶救第223章 買飛機第500章 新型合金核潛艇第565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618章 天罰(下)第11章 安全教育第597章 五馬克黨的修養第157章 “一五計劃”(6)第168章 勢如破竹第710章 你們好好玩,我種田去(1)第556章 美日對峙(下)第509章 即將失效的華盛頓條約第126章 蘇皖魯戰役(八)第199章 釣魚島大海戰(一)第311章 新型軍艦第423章 民間車輛第110章 宗教學家張元渡第578章 國慶前夜第664章 重心向非洲轉移第573章 “獸類大作戰”落幕第324章 先南後北?先北後南?第47章 連鎖反應第216章 歸國的舊船和新的超無畏第687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第267章 南美佈局,新艦服役第518章 西班牙武器展銷大會(下)第325章 西門縣長第620章 澳洲攻略(一)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636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371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中)第179章 “PLA動物園”第477章 個人電腦和遊戲機第555章 美日對峙(中)第648章 托爾之錘第723章 核平時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