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上)

ps:二更求票……

………………

沒錯,小徐自己先跑了。

原本按照計劃,小徐的123機動師,老吳的122裝甲師,還有21混成旅這三隻部隊在阿克託別匯合之後,再對奧倫堡的紅軍發動進攻。

21混成旅攻克阿克託別之後,徐樹錚的機動步兵師就趕到了,而這時的122師還在鹹海邊上等火車呢

。本位面中國的的機動步兵師,就是相當於原時空的一些國家的摩托化步兵師,裝備是清一色的輪式車輛。這個兵種是跑得最快的部隊,所以被文總御筆欽點,命名爲“機動步兵”。裝甲師的機動力再高,也不可能和機動師比。尤其是跑長途的時候,更是如此,輪式車輛一口氣跑個千八百公里屁事沒有,履帶車輛就不敢這麼玩了,要是跑那麼遠非得換履帶不可。

今天一架偵察機在對奧倫堡進行例行偵查時,發現一大股蘇俄騎兵正在南移,方向正是阿克託別。

徐樹錚在接到偵察機發來的情報後,一看地圖,就和21混成旅商量,讓他們原地構築防線,自己則果斷率領部下北上迎戰了。小徐子很清楚機動師的特點,要是留下來打防禦根本發揮不出機動師的戰鬥力。

這些騎兵確實是伏龍芝派出來的,一共三個騎兵師,都是紅色哥薩克。他們的任務是驅逐佔領阿克託別的中華軍隊,奪回這個重要的據點。

伏龍芝原本是準備讓哈薩克地區的紅俄游擊隊去遲滯中華軍隊的進攻,應該說這個想法沒錯,游擊隊正面作戰不行,但進行騷擾,襲擊補給線之類的工作還是可以做做的。不過遺憾的是,哈薩克地區實在太平了,整個哈薩克地區就是以平原爲主的地形,山林森林之類適合遊擊的地形少得可憐。

而中國又有絕對的制空權,大量的飛機、飛艇隨時都在天上巡邏,一旦發現了紅軍游擊隊,它們就會召喚來最近的部隊,對這些游擊隊進行剿滅。沒錯,該地的游擊隊都是以騎兵爲主,但騎兵再怎麼能跑,也跑不過飛機啊。

而且中國爲了對付這種地區的游擊隊,調集了大量的大型武裝飛艇,這些大型武裝飛艇現在可以說已經過時了,根本打不過現在的主流戰鬥機,也不敢去襲擊有強大防空火力的地面部隊,除了在取得制空權後玩高空轟炸,就沒別的事可做了。 不過用來對付游擊隊卻是完全沒有問題,游擊隊可沒有強大的防空火力。

當然大型武裝飛艇的數量並不太多,因爲這些東西的主要用途是爲了讓列強們點歪科技樹才搞的,自然不會造太多。所以爲了彌補這些飛艇數量的不足,中國還專門開發了幾種專門用來對付游擊隊的新武器。一種是用運-4“鸛”式運輸機改裝的炮艇機,在飛機上安裝一門40毫米機關炮,兩門20毫米機關炮,四挺12毫米機槍

另一種就是“巡天-1型”小型警戒飛艇,大型武裝飛艇太貴,用途又狹窄,縱然是文總不差錢,也捨不得造太多。但小型警備飛艇就不一樣了,這種軟式飛艇載重只有五噸左右,造價相當便宜。艇上人數不多,除了兩名飛行員、一名艇長兼觀察員和一名通信員之外,另有12名操作武器的士兵。飛艇的吊艙下面安裝了兩個可以做360度轉動的雙聯機槍塔,每個機槍塔配有兩挺12毫米機槍,吊艙周圍還有一圈射孔,以及多種倍率的望遠鏡等觀察設備。和以前的武裝飛艇一樣,它也是灌裝的氦氣,不怕被打爆,又擁有裝甲艙室可以擋住步機槍射擊。

這種警戒飛艇通常在400-500米的空中飛行,只要它飛到天上,就等於佈署了一個會飛的火力點,還是帶裝甲的。以它爲圓心,半徑1。5~2公里的範圍內都是它的獵殺區,四挺12毫米重機槍與八個優等射手的配置,對於任何非裝甲目標都是致命的。當然這種小飛艇面對高射炮、單兵對空導彈是很脆弱的,但這個年頭的游擊隊手上肯定不會有這些東西。

這些東西幾乎可以整天飄在天空警戒,如果沒有裝甲車輛,任誰都無法從這些懸浮槍塔的火力覆蓋範圍內安然通過。就算是裝甲車輛,也不一定能通過,飛艇上是配了2把15毫米反器材槍的,四挺12毫米重機槍也配有穿甲彈,就算正面打不穿,頂部裝甲可挨不起的。

其實最先享受到這種“巡天-1型”警戒飛艇的並不是紅軍游擊隊,而是印尼的土著猴子們。這種飛艇原本就是爲了壓制新領土土著的兵器,這些人都不會有高射炮。這些飛艇在印尼配合保安公司的效果極好,現在看起來在平原地區的效果更好。

另外還有一種更小的“巡天-2型”警戒飛艇,載重量只有2噸,只有一個雙聯機槍塔。這種

雖然這些武器在夜間的效果還不夠好,雖然配了探照燈和夜視儀,但是夜間作戰效率還是很低的。但它們可以在天上移動,比兩條腿的人和四條腿的馬都快多了,就算是游擊隊們晚上混過去了,一到白天,它們就可以在十幾分鍾或半小時內移動幾十公里重新佈署起新的封鎖線。哪怕游擊隊們拼死拼活跑一天,它們只需個把小時就追上了,根本跑不掉。

在這些東西的打擊下,哈薩克地區的游擊隊不但沒起到什麼作用,反而傷亡慘重。不到半個月,殘存的紅軍游擊隊就不敢再出擊,而是拼了老命往西方的紅軍控制區撤退了。

不過游擊隊從來都不是關鍵性因素,最終決定勝負的,還是正規軍之間的會戰

。伏龍芝也沒指望他們能頂多久,不過敗得這樣快,還是很出乎他的意料。

但是,正規軍會戰也不好搞,紅軍現在的情況從一開始就相當不利,因爲他們的兵力不足,裝備更是不如對方。他們這一次面對的不是烏合之衆的俄國白軍,而是指揮系統完善,補給充足、裝備精良,經過嚴格訓練,服役數年並有數場戰鬥經驗的70萬華夏雄師。

伏龍芝手裡目前只有十五個師,而且中華軍隊的速度太快,這些部隊還分散在西哈薩克的各個要地上,大部分都在烏伊爾河和烏拉爾河一帶構築工事。這種情況是不適合與對方會戰的。

伏龍芝也不傻,他也知道憑着自己的家底是不可能和解放軍正面硬槓的,根本剛不動啊。他的策略是防守,等待國內的援軍,聽說高加索那邊的戰鬥很順利,鄧尼金的白軍已經快完蛋了,只要等到鄧尼金完蛋,高加索的30個主力師就可以抽過來支援哈薩克地區了。

但防守也不能死守一處,這樣做很容易撲街。防禦作戰必須有一定的機動空間,雖然奧倫堡是此次防禦的中心,但也需要有前哨防線作爲主陣地的屏障。

阿克託別就是最合適的前哨防線,只不過他還是低估了中國人的速度,剛剛派過去的一個團還沒來得及吃飯,中國人就前腳挨後腳的跑來了,這個團就被車飛了。

伏龍芝在得知阿克託別死守後,第一個反應就是搶回來,要是缺了這個屏障,奧倫堡就會直接承受中國的兵鋒。讓他鬆了一口氣的是,根據阿克託別的偵查員報告,那裡的中國軍隊還不太多,只有一個師和一個旅,現在奧倫堡附近他能立即調動的有五個師。

這五個師裡面有騎兵第一軍的三個騎兵師,騎兵第一軍是他的老部下,都是非常精銳的哥薩克騎兵。伏龍芝決定親自率領這支部隊去收復阿克託別,並在當地建立防線。

在伏龍芝看來,阿克託別是上個世紀後期才建立的小城,它是沒有城牆的,而中國軍隊也剛剛到,肯定也來不及修建工事,以騎兵的機動力跑過去,一定能打中國人一個措手不及。如果再等幾天,中國人把工事修好,那就麻煩了,所以必須快。

於是,他就馬上出城,帶着騎兵第一軍直撲阿克託別。

……………

7月17日,上午十一點,亞伊桑

亞伊桑位於阿克託別和奧倫堡之間的一座小鎮,距離奧倫堡的直線距離不到100公里。此時這個小鎮已經被匆匆趕到的123師佔領。

“三個騎兵師……”徐樹錚摸着下巴,看着電子地圖上標註的敵軍情況盤算着。剛纔偵察機發來最新的情報,伏龍芝的三個騎兵師已經距離這裡30公里了,現在正停下來準備午飯。據飛行員的描述,遍地都是騎兵,洋洋灑灑鋪開七八公里。

“師長,打不打?”一個團長興沖沖的問道。

“打!怎麼不打!”徐樹錚打了個響指,說道:“媽的,騎兵了不起啊?這三個騎兵師我們都吃了!讓這些老毛子看看,時代的差距!”

隨後,徐樹錚召集部下開了個簡短的作戰會議,當下也不生火做飯了,命令大夥吃乾糧,吃完之後馬上對裝備進行最後的檢查。半小時後,123師就發動車輛,全速向敵人的位置撲去。

紅軍營地。

“什麼?偵查部隊一個都沒回來?”伏龍芝驚訝的問道。

參謀長黑着臉說道:“是的,司令同志,我們先後派出了三個偵察營,但是到現在爲止都沒有任何回報,也沒有人回來……”

“難道都犧牲了?”一個參謀說道。

“他們佔領阿克託別的只是一個步兵師和一個步兵旅嗎。中國人的軍隊編制裡,步兵師就沒幾個騎兵,怎麼可能消滅我們的三個哥薩克騎兵營?還是全部消滅,這不可能!”一個哥薩克軍官不滿的說道。“步兵就算能擊敗騎兵,但絕不可能把騎兵部隊全部消滅!”

另一個哥薩克也附和道:“沒錯,就是這樣。騎兵打不過可以跑,步兵怎麼可能跑得過騎兵?”

“他們是不是沒有發現敵人,就直接跑到阿克託別去了?”

“但他們也不應該不回報情況啊……”

“說不定是電臺壞了,那種破爛電臺,壞的時候比不壞的時候還多……”

就在大夥議論紛紛的時候,一個正在電臺前忙碌的軍官突然臉色一變,一下子跑了過來:“報告司令同志,前鋒團報告,中國人過來了

!人數大約一個師,他們有很多汽車……”

“轟轟轟……轟轟轟……”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一陣陣密集的炮聲打斷了。

伏龍芝臉都綠了,居然被讓人殺到面前才發現,看來派出去的三個偵察營肯定凶多吉少。

“只有一個師嗎?”

“是的,只有一個,周圍沒有發現其他部隊的番號……”

“立即準備戰鬥!”伏龍芝立即下令。雖然現在是吃了點兒虧,但是這個中國步兵師居然孤軍深入,這也是一個機會啊。前鋒團就在五公里之外,現在馬上趕過去支援,還可以順便把這個師吃掉,到時阿克託別就只剩一個旅了。

至於有沒有可能失敗,伏龍芝根本沒想過。三個騎兵師和一個步兵師打遭遇戰都打不贏?這不笑話嗎。這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我們這次就要讓中國人知道,哪怕是現在,在平原上也永遠是騎兵的世界。”一個哥薩克師長拍了拍他胯下的戰馬,一臉得意的說道。“中國人明明培養出了最好的戰馬,卻偏偏不重視騎兵部隊,真是太愚蠢了!”

他的這匹坐騎就是前年才託人好不容易買到的中國貨,一種被稱爲“天府馬”的新品種戰馬。這種戰馬在幾次中國閱兵中都露過相。不但外形俊美,而且性能極爲逆天,完爆了以前所有的戰馬,剛一出現就受到了大量騎兵衆和愛馬仕們的追捧。中國雖然不禁止這種馬出口,但因爲本身數量不多,每年也只有很少的數量流出,而且還都是閹馬,種馬和母馬都是不賣的。即使是這樣的限制,每一匹都賣出了很感人的高價,這位師長先生幾乎把他家幾代人的積蓄花了一半,纔買到這麼一匹。

“轟轟轟……轟轟轟……”炮聲越來越急促,越來越近,他們這時已經能看到地平線上騰起了一片煙塵。這是大量車輛高速行駛的煙塵。

第602章 血色愚人節——揚基佬下場了第72章 空軍發軔(上)第305章 勇氣之源第179章 中美馬尼拉協議第62章 爆紅的《清宮熱》第575章 登基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爲第163章 加劇的造艦競賽第667章 非洲問題(3)第505章 星辰大海的第一步第117章 天下第一戰列艦第291章 打個招呼第314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爲第304章 沙俄的崩潰第591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上)第317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706章 世界工廠第117章 天下第一戰列艦第606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201章 釣魚島大海戰(三)第651章 治安戰(1)第363章 這些都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下)第169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上)第424章 看電影第7章 大采購第337章 南洋攻略(五)第606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371章 商人和大師第424章 看電影第98章 安排第492章 黑魚和黑蛋第26章 “復漢子”官靜第499章 萬靈丹第659章 歸化人(2)第381章 地中海風雲(三)第215章 撈船第569章 猛禽之戰(下)第586章 審判第459章 南美起風波第264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上)第381章 南洋的科考團第390章 攀鋼和鈦第140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下)第57章 幫列強印鈔票第571章 浴血熊貓(中)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242章 炮灰(下)第567章 猛禽之戰(上)第619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49章 合格的軍火商第271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上)第117章 天下第一戰列艦第584章 海軍間諜案(中)第235章 倒黴的約翰牛(上)第137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251章 西亞風雲(下)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53章 救災問題第39章 第八鎮的進攻第383章 地中海風雲(五)第478章 個人電腦普及計劃第540章 戰爭前夜第137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209章 臺灣解放第87章 基層(下)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第471章 新的黃河第704章 次大陸的未來格局第627章 裝甲熊貓(上)第585章 海軍間諜案(下)第554章 美日對峙(上)第220章 嘴炮和刺殺第329章 高爾察克的求助第42章 第八鎮的慘敗(下)第210章 《中日上海條約》第689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3)第394章 席捲全球的瘟疫第436章 關東大地震(上)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第160章 緣何點錯科技樹?第590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512章 五五計劃的成就第140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下)第276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608章 最後通牒第118章 清廷末日,吸金收網第650章 世界工廠第229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456章 四五計劃第71章 已報兀師入貴陽第3章 開局的計劃第589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594章 剛剛開始而已第225章 空中艦隊會戰第35章 飛艇!飛艇!第141章 西北和外蒙第521章 海軍大建和西班牙的第三勢力第40章 戰前第20章 爛攤子
第602章 血色愚人節——揚基佬下場了第72章 空軍發軔(上)第305章 勇氣之源第179章 中美馬尼拉協議第62章 爆紅的《清宮熱》第575章 登基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爲第163章 加劇的造艦競賽第667章 非洲問題(3)第505章 星辰大海的第一步第117章 天下第一戰列艦第291章 打個招呼第314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325章 外交官在行爲第304章 沙俄的崩潰第591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上)第317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706章 世界工廠第117章 天下第一戰列艦第606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201章 釣魚島大海戰(三)第651章 治安戰(1)第363章 這些都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下)第169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上)第424章 看電影第7章 大采購第337章 南洋攻略(五)第606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371章 商人和大師第424章 看電影第98章 安排第492章 黑魚和黑蛋第26章 “復漢子”官靜第499章 萬靈丹第659章 歸化人(2)第381章 地中海風雲(三)第215章 撈船第569章 猛禽之戰(下)第586章 審判第459章 南美起風波第264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上)第381章 南洋的科考團第390章 攀鋼和鈦第140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下)第57章 幫列強印鈔票第571章 浴血熊貓(中)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242章 炮灰(下)第567章 猛禽之戰(上)第619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49章 合格的軍火商第271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上)第117章 天下第一戰列艦第584章 海軍間諜案(中)第235章 倒黴的約翰牛(上)第137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251章 西亞風雲(下)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53章 救災問題第39章 第八鎮的進攻第383章 地中海風雲(五)第478章 個人電腦普及計劃第540章 戰爭前夜第137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209章 臺灣解放第87章 基層(下)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第471章 新的黃河第704章 次大陸的未來格局第627章 裝甲熊貓(上)第585章 海軍間諜案(下)第554章 美日對峙(上)第220章 嘴炮和刺殺第329章 高爾察克的求助第42章 第八鎮的慘敗(下)第210章 《中日上海條約》第689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3)第394章 席捲全球的瘟疫第436章 關東大地震(上)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第160章 緣何點錯科技樹?第590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512章 五五計劃的成就第140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下)第276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608章 最後通牒第118章 清廷末日,吸金收網第650章 世界工廠第229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456章 四五計劃第71章 已報兀師入貴陽第3章 開局的計劃第589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594章 剛剛開始而已第225章 空中艦隊會戰第35章 飛艇!飛艇!第141章 西北和外蒙第521章 海軍大建和西班牙的第三勢力第40章 戰前第20章 爛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