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這點兒不夠,還要

PS:昨晚十點打了個盹,沒想到就睡?了,囧……

……………

漢京,總統府。

總理張立錚正在向文德嗣報告:“文總,新光復故土當中的漠北和安東部分已經基本上平定,紅俄如約撤走了他們的人,他們的支持者也已經全部送走,願意跟白俄不願當中國人的,我們也是同樣的送走。目前該地留下的原住民正在甄別中。現在正在新村建設的規劃和準備工作,按照規劃,新村建立完成後,該地同樣進行集村並寨和三農革命的工作……”

“國內移民的動員工作也不能馬虎,我看了送來的當地人口初步統計,現在是這兩個地方一共是383萬人,我希望在五年內,完全改變當地的人口結構,漢族和近支民族的數量至少要達到一半以上。”文德嗣點點頭,說道:“中亞那邊的情況複雜得多,等那邊的清洗工作完成後,還是像以前那樣,把那些不願當中國人的本地土著都送給土耳其吧,我們照舊給他們免費送過去。”

這個送人給土耳其的法子,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上次在新疆就送了二十萬多萬不願當中國人的傢伙過去。土耳其正爲歐洲領土那邊的人口結構頭疼,那邊的基督徒和歐洲人佔了大多數,作爲主體民族的土耳其人卻很少。這人又不是韭菜,就算他們再能生,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就弄一大堆人出來。

這個時候,中國就找到了土耳其話事的三巨頭,給他們出了個好主意,那就是把中國新疆的那些自稱“土耳其人”的人,全部打包送給他們。

這樣一來,那些人滿足了自己當“土耳其人”的願望,高興了。

土耳其人得到了他們最想要的人口。雖然那些新疆的不是真正的土耳其同族,但好歹也算是土耳其的近支民族,總比那些基督徒可靠多了。有了這批人後,歐洲領土就安穩多了,他們也高興了。而中國丟掉了一堆包袱和刺頭,提升社會治安和民族團結的水平,當然也高興了。

三方都高興了,這樣三贏的事情,可真是太好了。

“我一向認爲,好聚好散,凡是不願當中國人的,都送到他們想去的國家,只要那些國家願意接收,我們都免費送。他們不能隨身攜帶的財產和不動產,也按市場均價高一成的比例,折成現金或支票給他們,他們在路上的花銷大方點,我們不差這點兒錢。”文德嗣淡淡的說道。

他還有句沒說,那就是:“不願當中國人,又不願走的,那就去勞改一輩子吧。”當然,往這些移民裡安插生化人臥底,那是應有之意,就不用多說了。

“安西、漠北、安東三處故地的基礎建設要跟上,這些地方面積廣闊,基礎建設極差。尤其是漠北、安東,大部分地區都是永久凍土帶,交通條件不改善的話,根本沒幾個人願意去哪裡……”

安西、漠北、安東是對目前這幾處從俄國那裡奪回的新領土的稱呼,因爲這些地方還沒有正式建省,就暫時用這個名字作爲它們的稱呼。“安西”不用說,是指中亞那一大塊,奧倫堡州加上伏爾加河下游東岸等歐洲部分。

“漠北”是指外蒙古以北的那些地區,大致是從新西伯利亞州開始,按西伯利亞鐵路以南30公里爲界,直到烏斯季庫特,這條以南的全劃歸中國。主要包括原俄國侵佔的阿爾泰地區(含阿爾泰邊疆區和阿爾泰共和國)、哈卡斯、克麥羅沃以南大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南部、伊爾庫茨克大部、外貝加爾、布里亞特,以及雅庫特的勒拿河以西地區。

而“安東”就是指外東北以及雅庫特的勒拿河以東的所有地區,包括俄國劃分的阿穆爾、哈巴羅夫斯克、大半個雅庫特、濱海、庫頁島、馬加丹、楚科奇和勘察加。

這些地方加起來約合1258。72萬平方公里,整個西亞和整個西伯利亞的東邊全部到手,但這些地盤雖然大,開發度卻低的可憐,中亞那邊還好點。那半個西伯利亞簡直是噩夢一般,將近600萬平方公里的凍土帶,環境惡劣得令人髮指。

這種環境惡劣的地方,起碼要10年才能完全消化,15年以上才能產生值得一看的效益。”這是專家組的結論。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沒交通再好的東西也出不來。無論是移民還是發展產業,都得先有路。

相比而言,中亞這邊的條件好多了,除了帕米爾高原那四十幾萬平方公里的山地不好修之外,大部分地盤都是平原,修路的難度不高。原本毛子就在這裡有不錯的鐵路基礎,從奧倫堡到塔什干,再到土庫曼的阿什哈巴德的鐵路在1904年就通車了。後來新中國成立後,爲了方便和俄國的貿易,又先後修了兩條中俄貿易鐵路。

其實,當解放軍跨過國境線進入中亞時,從新疆、波斯將鐵路往中亞的動作進在進行了,鐵路分成北中南三個部分,穩定的以每天一到五公里的速度往剛佔領的地盤深處延伸。

原本還要留意游擊隊的破壞,只能在一個點施工,再和紅俄和談後,現在就全無顧慮,可以放手大幹了。於是大量的大型飛艇、建造物資和人員被調到工地,這些鐵路目前也和以前在國內修鐵路一樣,按照多段施工的方式進行施工,每條鐵路都是十幾個乃至幾十個點,同時向兩邊修。這種辦法速度極快,像哈薩克這種平坦的草原地區,只要不是遇到橋樑涵洞的特殊情況,每天能修幾十甚至上百公里。

這種多段施工的辦法並不是文總的發明,但在這個時代卻很少有人能效仿。因爲這種使用這種辦法需要幾個條件,首先是要有充足的資金,充足的建築物資和勞動力,以及足夠的運載工具,能夠滿足這些條件的也只有幾個有數的頂級列強。但這還不夠,除了這些條件,還需要精確的測繪技術,否則到時候兩邊鐵路在碰頭時,發現一高一低,那就囧了。而這個時代,全地球也只有文總才擁有如此精確的測試技術。

目前,安西(中亞)的鐵路施工進度很順利,但漠北、安東就相當麻煩,?永久凍土帶上修鐵路,即使在21世紀也是一項技術含量極高,而且極爲燒錢的事情。好吧,對於文總來說,技術上不存在問題,但氣候纔是最要命的,在那種苦逼地方每年最多隻能幹半年,在靠近北極圈的那些地方甚至只能幹三到四個月。

但是再難也要修,修了路纔有開發的希望,不修路那是一點兒希望都沒有。

………………

9月30日,布哈拉汗國和希瓦汗國的代表在漢京宣佈“自願併入中國”,文德嗣對此表示歡迎。世界列強對此都反應平淡,這種事情他們早就有了心理準備,這兩個原沙俄的保護國在被賣了之後,命運就已經註定了。

在中國人民剛剛度過國慶八週年之後,在南亞又傳出一個消息,尼泊爾人民黨上月發動武裝政變,推翻了沙阿王朝。10月8日,人民黨首領吉里賈?昌達宣佈廢黜君主制,建立了社會主義共和國。10月12日,中國外交部宣佈承認該政權,並與之建交。隨後中國的一幫小弟,如波斯、阿拉伯、暹羅、阿富汗等也紛紛承認尼泊爾共和國爲合法政權。

10月19日,尼泊爾共和國宣佈加入“人類革命聯盟”,成爲該組織的第五個成員國。對此大多數列強都漠不關心,沒辦法,他們現在實在沒精力來理會這種事情,就連英國也捏着鼻子認了。

在中國悶聲發財的時候,歐戰也越來越激烈。原本美國的參戰讓雙方的天平向協約國擺動了,但俄國退出戰爭後,形勢又對協約國不利了,沒了俄國這個對手,同盟國就可以將絕大部分兵力和資源投入西線,特別是德奧在放出了烏克蘭、波蘭和波三小之後,可以利用的兵力和物資就更多了。

雙方都是損失慘重,但卻是騎虎難下。截止到十月底,協約國陣亡人數已經達到898萬以上,其中俄國378萬,法國137萬,英國155萬,美國107萬(黑人65萬),日本76萬,塞爾維亞25萬,比利時等國17萬左右,葡萄牙3萬左右。傷殘人數超過1500萬,另有18萬人被俘,還有超過1100萬的平民死亡,負傷人數至少達到2500萬。

而同盟國的傷亡要少些,德國陣亡98萬餘人,奧匈帝國陣亡110萬餘人,波蘭陣亡13萬,羅馬尼亞陣亡7萬,保加利亞陣亡8萬餘人,烏克蘭陣亡5萬,波三小2萬多人。一共有243萬官兵死亡,另有2萬多人被俘,600萬人負傷。此外還有88萬平民死亡,300餘萬人負傷。

打到現在這個份上,雙方已經是在拼消耗了,就看誰先撐不住。原本在協約國看來,肯定是同盟國先撐不住,卻沒想威二這傢伙居然來了個放衛星,一下子就給自己拉來了大票小弟和炮灰,最重要的是資源產地。有了東歐那票國家的供應,同盟國的物資立馬得到了大量補充。此外還有紅俄,《佈列斯特條約》中他們要想德奧支付60億馬克的戰爭賠款,德奧倒也不要他們給現金,而是讓他們用各種物資抵賬。

當然,最主要的是還是中國這個發戰爭財的,交戰雙方他們都在拼命賣東西,而同盟國依靠搶來的黃金大賣特賣,達到現在他們國內居然看不到一點兒物資匱乏的跡象。

於是協約國終於忍不住了,到了10月底,他們再一次聯合起來找中國攤牌。要求中國加入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如果實在不行,也要停止對同盟國出賣物資。

中國高層在商量之後,都覺得目前這種狀態已經到極限了,協約國的耐心已經見底了。於是中國就像他們提出,斷絕與同盟國之間的物資交易是可以的,但協約國必須做出補償。

………………

“各位大使,這些條件是我國的要求,如果要我們加入協約國,這是最起碼的誠意。非洲和歐洲我們都無意過多介入,但我們在亞洲的利益必須得到保證……”陸徵祥敲了敲桌子,面色沉靜的說道:“否則我們無法向國民交待……”

“要大英帝國割讓沙撈越、馬來半島和緬甸,那是絕對不可能的!”英國大使朱爾典說道。

“不錯,印度支那和馬達加斯加是法蘭西的重要利益,不可能轉讓給中國……”法國大使康德也接口。

這兩個大使都在心裡大罵不止。尼瑪,張口就要地盤,這些中國佬對土地到底有多貪婪啊?

“我必須提醒諸位,沒有足夠利益補償,我國議會很難通過放棄中立,加入協約國的提案……”陸徵祥不緊不慢的說道。哼,一毛不拔就想佔便宜,這是做夢!反正急的不是老子。

看到兩邊越說越僵,美國駐華大使芮恩施連忙出來打圓場:“各位先生,條件是可以談的。副部長先生,兩位大使先生,我們的正義事業非常需要中國的力量,但英法的利益也需要考慮,大家好好談,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有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對於他們的要求也是可以考慮一下的。”日本大使小幡酉吉也在旁邊幫腔打圓場。

美日兩國是最輕鬆的,反正中國要的東西又不要他們出,慷他人之慨,樂得打太平拳。而且中美日這三個原本互相很不對付的國家,最近兩年居然越走越近。好吧,這主要是大夥都瓜分了老歐洲那些破落戶的家當,這就是“一起分過髒”的交情。所以國家之間是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也有些受不了啦。有中國不斷輸血的二德子,實在太不好打了。

“那麼,大英帝國可以考慮將沙撈越和文萊讓給貴國,不能再多了。”朱爾典想了想,也報出了自己的底價。

陸徵祥搖搖頭:“這太少了,馬來半島和緬甸我們可以不要,但至少要加上英屬巴布亞和所羅門羣島……”

另一位代表顧維鈞也在和法國人討價還價。“非洲的地皮我們可以不要,但印度支那是必須要的,這裡本來就是我們的故土……”?/p

這羣衣冠楚楚的外交官就像菜市上的小販一樣錙銖必較,面紅耳赤的爭吵着,一個銅板一個銅板的掰。

第32章 1907年除夕第604章 德斯蒙伯爵第480章 當前的南美第90章 席捲天南(中)第350章 盼王師的荷蘭人第357章 非洲的災難第535章 太空試驗田(中)第337章 南洋攻略(五)第406章 提前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第103章 紛紛來投第724章 核平時代(中)第17章 地球牌圓珠筆第573章 浴血熊貓(下二)第106章 引刀成一快第621章 金庫第635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292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46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38章 風雲漸起第459章 南美起風波第481章 小鬍子大臣的決斷第424章 看電影第455章 各界的反應第353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下)第206章 釣魚島大海戰(完)第445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上)第73章 空軍發軔(中)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第209章 日本求和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8章 憤青第293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154章 “一五計劃”(3)第424章 看電影第575章 登基第511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255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下)第155章 “一五計劃”(4)第39章 第八鎮的進攻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第410章 燃氣輪機和高能電池第618章 天罰(下)第543章 血花,盛開在斯卡帕灣(上)第119章 蘇皖魯戰役(上)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一)第433章 論攪屎棍的技巧第636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453章 長門號的一聲炮響…...第108章 魏總工的生意第623章 澳洲攻略之獵殺潛航(中)第130章 和平談判第293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25章 團練第23章 擴充第338章 南洋攻略(六)第315章 非洲和西亞的事態第718章 根本停不下來(5)第580章 新的軍種——火箭軍第118章 清廷末日,吸金收網第41章 第八鎮的慘敗(上)第5章 買地第404章 往溝裡帶人第319章 兩敗俱傷的結局第344章 爪哇海之戰(六)第295章 趁火打劫第111章 大天使長文德嗣第459章 南美起風波第302章 當前局勢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188章 宣戰第290章 重建的聯合艦隊第387章 地中海風雲(六)第427章 日本科學研究會(下)第571章 浴血熊貓(中)第666章 非洲問題(2)第290章 重建的聯合艦隊第131章 新的作物第465章 和平爲什麼這麼難?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187章 焦慮的日本(下)第238章 倒黴的約翰牛(下)第415章 琉球的秋收(上)第53章 救災問題第686章 印度猶太人問題第499章 萬靈丹第110章 宗教學家張元渡第714章 根本停不下來(1)第537章 我到河北省來-Ⅱ第437章 攪屎恆久遠,一根永流傳第629章 裝甲熊貓(下)第46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460章 南美烽火(上)第75章 城管無敵(上)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第546章 生意大好(上)第362章 趁火打劫爲快樂之本第171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下)第336章 南洋攻略(一)
第32章 1907年除夕第604章 德斯蒙伯爵第480章 當前的南美第90章 席捲天南(中)第350章 盼王師的荷蘭人第357章 非洲的災難第535章 太空試驗田(中)第337章 南洋攻略(五)第406章 提前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第103章 紛紛來投第724章 核平時代(中)第17章 地球牌圓珠筆第573章 浴血熊貓(下二)第106章 引刀成一快第621章 金庫第635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292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46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38章 風雲漸起第459章 南美起風波第481章 小鬍子大臣的決斷第424章 看電影第455章 各界的反應第353章 王師王師這是路(下)第206章 釣魚島大海戰(完)第445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上)第73章 空軍發軔(中)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第209章 日本求和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8章 憤青第293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154章 “一五計劃”(3)第424章 看電影第575章 登基第511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255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下)第155章 “一五計劃”(4)第39章 第八鎮的進攻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第410章 燃氣輪機和高能電池第618章 天罰(下)第543章 血花,盛開在斯卡帕灣(上)第119章 蘇皖魯戰役(上)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一)第433章 論攪屎棍的技巧第636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453章 長門號的一聲炮響…...第108章 魏總工的生意第623章 澳洲攻略之獵殺潛航(中)第130章 和平談判第293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25章 團練第23章 擴充第338章 南洋攻略(六)第315章 非洲和西亞的事態第718章 根本停不下來(5)第580章 新的軍種——火箭軍第118章 清廷末日,吸金收網第41章 第八鎮的慘敗(上)第5章 買地第404章 往溝裡帶人第319章 兩敗俱傷的結局第344章 爪哇海之戰(六)第295章 趁火打劫第111章 大天使長文德嗣第459章 南美起風波第302章 當前局勢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188章 宣戰第290章 重建的聯合艦隊第387章 地中海風雲(六)第427章 日本科學研究會(下)第571章 浴血熊貓(中)第666章 非洲問題(2)第290章 重建的聯合艦隊第131章 新的作物第465章 和平爲什麼這麼難?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187章 焦慮的日本(下)第238章 倒黴的約翰牛(下)第415章 琉球的秋收(上)第53章 救災問題第686章 印度猶太人問題第499章 萬靈丹第110章 宗教學家張元渡第714章 根本停不下來(1)第537章 我到河北省來-Ⅱ第437章 攪屎恆久遠,一根永流傳第629章 裝甲熊貓(下)第46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460章 南美烽火(上)第75章 城管無敵(上)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第546章 生意大好(上)第362章 趁火打劫爲快樂之本第171章 法國遠東艦隊覆滅(下)第336章 南洋攻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