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鹽政和鹽業

ps:6000字大章求票……

…………

共和2760年(西元1919年)5月25日,內江市自貢區,四川鹽業聯合公司。

“這是什麼鹽,這麼一小瓶居然要1塊錢!?”某商人很無語的看着手裡的瓶子。

這是一個很小的玻璃瓶子,做工倒是非常精緻,整體是一個蟠龍柱的造型,那條蟠龍浮雕惟妙惟肖。上面貼着印刷精美的標籤,上面寫着“高級井鹽,100克,純度99。99%”等字樣。

“才二兩鹽,就要五塊錢,你們鹽業公司也太黑了吧……”另一個商人也很窩火的叫起來。他面前那瓶鹽價格更高,當然包裝也更加精緻。那是一個花瓶形狀的水晶瓶子,表面精雕細琢,窮工極巧。都不知道是賣瓶子還是賣鹽。

銷售經理也不生氣,笑着說道:“這只是我們的新產品,便宜的也有啊。你們看那邊,500克裝的袋裝精鹽單價一角一包。50公斤裝的散裝精鹽單價2元6角,粗鹽1元4角……和以前一樣的。”

“我們現在產品結構調整,以後粗鹽會逐步減少,新品種的鹽會不斷增加。這種高級井鹽只是其中之一,你們看,還有竹鹽、營養鹽、養生鹽、花瓣鹽、嬰幼兒鹽、女性用鹽、老年用鹽等等……一共一百多個品種。”銷售經理指了指旁邊的產品展示櫃,笑着解釋道。

“這麼多啊?這鹽你們都能玩出這麼些花樣,這可真是……”看着琳琅滿目的各種鹽,批發商們都很無語。“爲什麼我們以前沒見過這些東西?不是隻是精鹽和粗鹽嗎?”

“呃,那是因爲以前沒有對內銷售,主要是用於出口。這些商品鹽都是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羣,因爲工藝更復雜,性能也更專業,所以價格比較高。以前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還比較低,所以這些品種基本上只是對外……”

銷售經理笑眯眯的說道:“而現在,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那麼就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選擇。所以現在這些新品種鹽,也開始對內銷售了,不是嗎?”

批發商們頓時盤算起來。很快他們就發現了其中的商機,人家說得沒錯啊,任何商品都要高中低不同檔次,這食鹽自然也不例外啊。這幾年大家兜裡都有錢了,想必也樂意吃點兒高級的東西,捨不得花錢的就繼續吃低檔鹽好了。再說,這幾年大夥也基本上是在吃精鹽了,粗鹽除了極少數好這口的,基本上都是用於畜牧業。

“另外,因爲這些都是新產品,所以我們公司實行了試銷制度。各位可以拿些回去試試,如果賣不掉,只要不損壞包裝,我們包退包換。”銷售經理最後來了句大殺器。

“好,這些鹽我要了,每樣都來一些,我去試試銷路好了……”一個批發商說道。

有了開頭,大夥都願意來一些,反正包退包換嘛,鹽這東西又放不壞。

………………

在去年調整行政區劃的時候,四川這裡也有了調整,內江這個文德嗣發家的地方成爲直轄市了。這其實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本位面的內江太碉堡了,不但是全國的重工業中心,最大的工業母雞所在地,更是文德嗣和星科集團以及科社黨發家的地方。

按照古代的話說,這就是龍興之地。按照中國一貫的傳統,在開國之後,這種開國君主的故鄉或者發家之地都會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不是成爲陪都就是成爲高級行政區。即使是原時空那個號稱要破除所有舊思想舊文化的大圖朝,也同樣免不了如此,幾任天子的故鄉也都以各種理由升格爲了地級市。而一向以“弘揚傳統文化”、“振興華夏文明”爲旗號的中華科學社會主義黨,自然更加不能免俗。

好吧,其實文總是不在意的,因爲他是火星人,他在穿越前的籍貫是火星省衝之市來着,不是火星人是什麼?而他的出生地和幼年時代都在江蘇省南京,學生時代大半是在月球省月桂市渡過。不過現在穿越了嘛,自然要按照這個時代規矩來。這個時代的火星可不屬於中國啊。

而在本位面僞造的身份,籍貫和出生地應該是美國蒙大拿州北部,靠近加拿大的一座邊遠小鎮。除非中國征服那邊了,否則這個規矩也沒法子用。按照他公佈的祖籍,就是四川內江,沒錯!就是這裡。這卻不是胡編,據他長輩說,他們家的祖籍還真的就在內江。當然家譜肯定是沒有的,就算有也不能拿出來啊,所以他就宣稱自己家裡在移居海外時,由於多次波折,家譜早就已經遺失,自己也搞不清楚了。這讓那些準備攀親戚的,拍馬屁的都大爲失望。

而且文德嗣爲了避免這種麻煩,索性還宣稱,自己家裡是在明亡時躲避戰亂,不願做亡國奴,才避居海外。大家都知道,明末那會兒四川人民可是被俺大清殺得差不多了,幾乎十不存一,所以纔有了後來的湖廣填四川。當然,俺大清一向具有敢做不敢當的優良傳統,他們自己可不敢認這個大屠殺的鍋,這點兒和日本人差不多,於是他們就把這個黑鍋甩給了張獻忠同學,於是倒黴的張獻忠同志就不得不成爲“巫妖王”了。沒辦法啊,按照俺大清的說法,張獻忠在四川都殺了“六萬萬”人了,結果四川還能抵抗俺大清王師長達十幾年,這難道不是亡靈大軍嗎?既然是亡靈大軍,他老張不是巫妖王還能是什麼?

呃,這些題外話就不多說了。因爲明末那會兒死人死得太多,所以文總的家譜就根本無法確定,那些攀親戚的,拍馬屁就都傻眼了。

但不管是文德嗣宣稱的祖籍所在地也好,還是實打實的起家之地也好,內江這地方都具有其他地方所沒有的政治意義。更何況內江已經成了中國的頭號重工業中心,還是最重要的科研基地之一,儘管很多研究所都遷到漢京了,但這裡留下的那部分依然完爆其他地方,重要程度還要超過好多省會級城市。

所以在取得中央政權後,內江市就很自然代替成都市成了四川省的省會。因爲它除了歷史文化比不過程度h無論是政治地位還是經濟地位都比成都重要多了,基礎建設也遠遠超過成都。

建國之後,成都和重慶這兩個重要地區也在內江的帶動下發展了起來,形成了“內成渝三角工業區”。現在的四川“內成渝三角”已經成爲中國最重要的工業區。

經過幾年的發展後,文德嗣發現內江具有很明顯的區位優勢和經濟政治優勢,比起作爲省會,作爲直轄市似乎更加合適些。它在國內主要城市中經濟體量靠前,直轄後更能夠輻射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的發展。而且四川原本就有成都這個傳統的省會城市,還不如讓內江去專心搞它的工業和科技。

當然還有就是輿論,這幾年裡中國經濟規模猛漲,人民生活水平打着滾的上漲,又連續不停的開疆拓土,文德嗣的威望早就達到了難以想象的程度。如果是奇幻背景的話,他現在都可以憑信仰封神了,好吧,這是玩笑。不過全國人民都覺得,應該讓文總的故鄉或者龍興之地再升一下。

當然,要把內江定爲陪都還是有些勉強,畢竟歷史底蘊有些不足,但成立直轄市就完全沒有問題了。在這種輿論氛圍下,去年國務院索性就順水推舟,在調整全國行政區劃時,把內江升格成爲中央直轄市,而成都也恢復了省會的身份。

內江升級後,又把原宜賓也劃入了它的轄區,現在內江市地盤就相當於把大圖朝時期的內江、資陽、自貢和宜賓四個地區都納入了。

本位面的四川省,市級單位和原時空的民國和大圖朝差不多,只有名字有些不同。現在除了分出去內江市,一共還有:成都、重慶、江陽(瀘州)、達州、夔州(萬縣)、嘉定(樂山)、眉州(眉山)、綿陽、德陽、遂寧、利州(廣元)、巴中、雅州(雅安)、建昌(西昌和涼山地區)、西康(甘孜)、茂州(阿壩)等16個市級單位。嗯,要比大圖朝少點。

哦,說到這個地名,也是經歷了一場小小的波折,原本文德嗣和生化人出生的高層,爲了省事就把後世的地名直接照搬了過來。縣名單位倒還好說,那沒啥花頭,但有些市級單位的名字就有些那個了。比如說石家莊、棗莊、合肥、駐馬店什麼的,讓當地人民極爲不滿了。

前幾年還好,那時大夥剛剛吃飽飯,沒心思管這麼多,後來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溫飽之後,大家也開始追求起精神生活了,那些地方的人民終於注意到自己家鄉的名字了。這些土鱉氣十足的地名,讓他們橫看豎看都覺得不順眼,就強烈要求改成好聽的名字。尤其是原本就有好聽名字的地方的人民,對於那些蠢萌蠢萌的名字相當不滿,在得到民間的反饋後,文德嗣也覺得自己幹了件畫蛇添足的蠢事。

所以在去年的行政編制調整時,國務院就順應民意,所有土鱉兮兮的名字都按照當地人民的意願,改成了他們認爲高大上的名字。比如石家莊改爲了真定,駐馬店改爲蔡州,棗莊改爲嶧州,合肥改回廬州,黃山改回了徽州……等等,這裡就不多說了。

原本按照原時空的歷史發展,這裡應該屬於在民國成立的自貢市,不過本位面就沒有這個行政編制了,它的主體都全部併入了內江市,其核心地區自流井區和貢井區成了內江市的兩個市轄區。爲了便於本地鹽業的發展,去年這兩個區又合併爲自貢區了。

在後世提到自貢,首先想起的就是鹽和天然氣。在歷史上,自流井和貢井就是以盛產井鹽著稱。該地井鹽的採滷製鹽史,已經有近2000年的歷史,可上溯到東漢章帝時期,聞名於唐宋,鼎盛於明清。在十九世紀成爲四川井鹽業中心,其井鹽遍銷於川、滇、黔、湘、鄂諸省,供全國十分之一的人口食用。而是這裡也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利用天然氣的地方。

因爲坐擁鹽利,這片地區自古以來都肥的流油,從漢朝開始,這裡就是四川最富裕的地區。而食鹽這種東西更是人類的生活必需品,如果沒抓在手裡,那是很麻煩的。所以文德嗣還沒起兵的候,星科集團就把觸手伸了過來。

大夥都知道,這鹽商自古以來就是一股很大的勢力,自然不希望再多一個分蛋糕的新人,何況這個新人還是很有勢力的,要是讓他加入進來,那就危險了。於是,鹽商們抱團起來合夥抵制星科的滲透,能吃鹽商這碗飯的就沒有省油的燈,每個鹽商背後都有不俗的背景。他們一旦抱團,即使以星科的勢力也很難深入。所以直到起兵前,即使用了很多不和諧的灰色手段,星科在自貢的擴張也很緩慢,只是佔據少量的鹽井和氣井。

這個窘境也只是維持了幾年時間,科社黨正式起兵後,文總就翻臉了,自貢的鹽商集團末日來臨了。再深厚的背景,再強大的勢力,也難以抵抗正規軍的攻擊。不到一個月,自貢的鹽商勢力就被一網打盡,所有的鹽井和氣井都落入文德嗣控制中。

原本屬於官府的產業,自然是被沒收歸功。至於那些鹽商,文總對他們當然不會客氣,按照他們以往的行爲進行了清算,該殺的殺,該勞改的勞改,一個都不放過!那些肯配合的鹽商還好,科社黨政府只是強制整合了他們名下的鹽井和氣井,將其產業折算成股份後,納入新成立的四川聯合鹽業公司。至於那些不肯配合的就倒黴了,所有的家產被沒收不說,全家老小就進了勞改營和勞教學校。文德嗣從來就不是一個以德報怨的人。

當然,文德嗣要這些鹽井和氣井也不是爲了自己獨佔,他認爲當地鹽商的技術太落後,效率又低,成品質量極差,品種也無比單一。這些鹽井和氣井在他們手裡完全是暴殄天物,浪費資源。

在整合了當地的資源後,科社黨政府就把鹽井和氣井分開了,分別歸屬於四川聯合鹽業公司和四川天然氣公司。所有的鹽井和食鹽作坊都被整合,並在考察之後重新改造,從鑿井、汲滷、輸滷到煎鹽,全部使用了先進的現代工藝。當然,一些比較經典的傳統制鹽場所,也被改成了鹽業博物館。

而氣井也被新改造了,那些天然氣不再直接作爲燃料,而是先集中起來送進天然氣加工廠,對其進行純化,分離出氦氣等有用物質之後,再作爲成品氣提供給用戶。其實在採用了先進的真空製鹽工藝後,對於燃料的消耗就大大降低了,現在自貢的天然氣大多是供應其他用途。

四川聯合鹽業公司旗下不但有自貢的鹽井,還有內江、遂寧等地的鹽井,在去年達到了60萬噸的產量。不但產量大幅度提高,產品質量也遠超以前,還有食鹽品種也達到了上百種。

本位面的中國鹽政和歷代都有所不同,並不是延續了幾千年的專營制,歷史上政府搞食鹽專營主要是爲了收鹽稅。在古代社會鹽的產量有限,鹽屬於稀缺品,而所有人又都必須吃鹽,因此國家將鹽業收歸官營從中抽稅。

從鹽的生產和流通環節徵稅,不僅減少了徵稅對象降低了徵稅成本,因此鹽稅成爲中國曆代政府最重要的稅收之一,直至近代。不要小看了鹽稅這塊,從唐至清的每一朝代,鹽稅收入都與田賦收入基本相當,所謂“天下之賦,鹽利居半”,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但歷史上的這種專營制弊端極多,一方面是官鹽價高質次,不但在鹽裡摻沙子泥土,價格還高到底層平民都吃不起。另一方面卻是私鹽橫行,管鹽的官員串通同黨,與奸商勾結,暗箱操作,使得鹽利盡落其手,政府反而沒得到什麼好處。

到了大圖朝時期,鹽政有了革命性的變化。大圖朝搞專營倒不是爲了鹽稅,因爲那個時代,隨着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逐漸走向工業化,徵稅途徑增多,鹽稅在國家稅收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幾十年之後那點兒鹽稅收入已經下降到可以忽略的地步。搞專營的主要目的是爲了消除碘缺乏症,保障居民用鹽安全。

在文德嗣看來,大圖朝的鹽政雖然比任何一個時期都好,但還是有很多弊端。由於專營制度造成了產銷脫節,企業和市場沒有直接關聯,形成鹽業整?競爭力不強,資源浪費嚴重等問題。其次就是形成一個封閉壟斷的系統,各地鹽政機構機構臃腫,同時劃地分治的辦法使其自行其事,割裂了全國市場,還很容易滋生腐-敗等問題。

所以本位面的中國鹽政是吸取了歷朝歷代的教訓,重新搞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管控”制度。不再設立專門的鹽稅,這項稅收被併入了資源稅裡面。所謂“管控”,就是政府不再介入鹽業的具體運營,讓生產企業直接與市場對接。但因爲鹽是必需品,所以不能像其他產品那樣完全不管。

具體辦法就是由質量管理機構對其進行質量監控,同時對其產品分爲兩類:基本產品和商業產品,前者就是普通食鹽,後者就是那些高檔食鹽。鹽業生產企業必須保證基本產品的份額,這部分產品屬於薄利,企業和商家的利潤比例都是屬於強制性的,不能隨便漲價。至於商業產品,政府只會對其質量進行監督,價格就完全不管,只要你有本事賣掉,並按比例納稅,隨你定價多高都不會管你。

現在的中國根本不缺鹽,沿海的那些鹽場就足夠滿足全國的需求還綽綽有餘,現在物流條件也比以前好多了,即使從沿海運進來也高不到哪去。所以自貢這裡的鹽就開始高檔化了,除了基本產品規定的份額外,就搞出了很多中高檔品種。

相對於露天的海鹽、湖鹽,產自上千米井下,形成於數億年之前的井鹽,具有無污染,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高等優點,這毫無疑問是妥妥的高檔食鹽來源。所以在幾年前,自貢這裡的井鹽就開始走高檔路子了,文德嗣把後世的那些什麼營養鹽、低鈉鹽、竹鹽等等五花八門的高檔鹽,都拷貝了過來。

因爲前幾年中國纔剛剛解決溫飽問題,大夥有鹽吃就不錯,哪裡捨得花幾十倍的錢去買鹽呢?所以這些新品種基本上都是出口產品,賺外國人的錢去了。因爲中國這方面搞得很早,各種花樣百出的廣告和軟文又很給力,很快就佔領了大量市場,歐美列強那邊的富豪和中產階級可是捨得花錢的,他們纔不想和泥腿子們吃一樣的鹽呢,這些產品正好投其所好。

到了現在,世界上的高檔食鹽市場已經被中國佔領了大半。就連在戰火激烈的歐洲,中國的中高檔食鹽仍然是賣得很火。

不過,考慮到國內的經濟水平,這些產品除了極少數作爲特供品,基本上沒有在國內出售。

直到今年年初,國內鹽業公司驚訝的發現,中國市場上居然出現了“出口轉內銷”的高檔鹽,而且買家還不少。國內的鹽業公司們都囧了,他們紛紛表示臥槽,這明明老子的產品啊,居然被鬼畜鬼子們拿來賺咱們的錢了,真真正正是豈有此理。

於是他們馬上就做出了反應,開始向國內銷售那些中高檔產品了,這就有了前面的一幕。

事實上被文德嗣這麼一搞之後,中國在食鹽上的稅收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因爲那些高檔鹽價格很高,相應的稅收自然也高了,只是不再冠以鹽稅的名頭而已。另一方面因爲基本食鹽制度的保證,國內的平民也同樣吃得起精鹽,其價格比歷代都低。至於碘鹽,那是和普通鹽分開銷售的,但價格是一樣的,主要是根據各地區的體檢報告來供應,不是一刀切的全部添加,因爲很多地方並不缺碘。

第424章 看電影第329章 俄國政變第460章 南美烽火(上)第301章 進擊的聯合艦隊第683章 次大陸戰爭(2)第717章 根本停不下來(4)第400章 淘金熱第204章 釣魚島大海戰(五)第577章 二代們第403章 國慶十週年第469章 代號“彩虹羽蛇”第272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中)第273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第93章 第十八鎮起義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490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中)第719章 根本停不下來(6)第283章 中美密謀第372章 這點兒不夠,還要第491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下)第363章 這些都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下)第46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52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699章 打擊(7)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692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6)第73章 空軍發軔(中)第275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369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下)第220章 嘴炮和刺殺第696章 打擊(4)第131章 新的作物第398章 爛尾的一戰第507章 大德意志帝國第540章 戰爭前夜第491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下)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307章 美國要下場了第22章 大水災第546章 生意大好(上)第265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中)第49章 合格的軍火商第157章 “一五計劃”(6)第50章 建黨第118章 清廷末日,吸金收網第603章 今夜,我們都是美國人第255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下)第223章 買飛機第538章 與小鬍子的會晤第626章 藉機收篷第282章 日德蘭的餘波第484章 提前到來的經濟危機第582章 買槍第291章 不平安的平安夜第680章 “強大”的尼泊爾(中)第202章 釣魚島大海戰(四)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一)第605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301章 進擊的聯合艦隊第124章 蘇皖魯戰役(六)第27章 拉羊與被拉羊第45章 神展開的北洋兵變第718章 根本停不下來(5)第615章 巨型航空鑽地炸彈第238章 觀察團(上)第159章 金本位,人民幣第424章 看電影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下)第313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122章 蘇皖魯戰役(四)第379章 航行途中第157章 “一五計劃”(6)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298章 倫敦陷落第229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437章 攪屎恆久遠,一根永流傳第652章 治安戰(2)第239章 觀察團(下)第689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3)第512章 五五計劃的成就第462章 南美烽火(下)第642章 下餃子啦第8章 憤青第234章 獵殺運金船隊第1章 回地球過年第309章 黃金和古董第149章 豬隊友計劃第303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527章 人革聯衆生相(上)第582章 買槍第116章 天下第一戰列艦第220章 嘴炮和刺殺第565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265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中)第126章 蘇皖魯戰役(八)第486章 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第372章 這點兒不夠,還要第103章 紛紛來投第359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中)第372章 這點兒不夠,還要
第424章 看電影第329章 俄國政變第460章 南美烽火(上)第301章 進擊的聯合艦隊第683章 次大陸戰爭(2)第717章 根本停不下來(4)第400章 淘金熱第204章 釣魚島大海戰(五)第577章 二代們第403章 國慶十週年第469章 代號“彩虹羽蛇”第272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中)第273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第93章 第十八鎮起義第566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490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中)第719章 根本停不下來(6)第283章 中美密謀第372章 這點兒不夠,還要第491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下)第363章 這些都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下)第46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52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699章 打擊(7)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692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6)第73章 空軍發軔(中)第275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369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下)第220章 嘴炮和刺殺第696章 打擊(4)第131章 新的作物第398章 爛尾的一戰第507章 大德意志帝國第540章 戰爭前夜第491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下)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307章 美國要下場了第22章 大水災第546章 生意大好(上)第265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中)第49章 合格的軍火商第157章 “一五計劃”(6)第50章 建黨第118章 清廷末日,吸金收網第603章 今夜,我們都是美國人第255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下)第223章 買飛機第538章 與小鬍子的會晤第626章 藉機收篷第282章 日德蘭的餘波第484章 提前到來的經濟危機第582章 買槍第291章 不平安的平安夜第680章 “強大”的尼泊爾(中)第202章 釣魚島大海戰(四)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一)第605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301章 進擊的聯合艦隊第124章 蘇皖魯戰役(六)第27章 拉羊與被拉羊第45章 神展開的北洋兵變第718章 根本停不下來(5)第615章 巨型航空鑽地炸彈第238章 觀察團(上)第159章 金本位,人民幣第424章 看電影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下)第313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122章 蘇皖魯戰役(四)第379章 航行途中第157章 “一五計劃”(6)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298章 倫敦陷落第229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437章 攪屎恆久遠,一根永流傳第652章 治安戰(2)第239章 觀察團(下)第689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3)第512章 五五計劃的成就第462章 南美烽火(下)第642章 下餃子啦第8章 憤青第234章 獵殺運金船隊第1章 回地球過年第309章 黃金和古董第149章 豬隊友計劃第303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527章 人革聯衆生相(上)第582章 買槍第116章 天下第一戰列艦第220章 嘴炮和刺殺第565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265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中)第126章 蘇皖魯戰役(八)第486章 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第372章 這點兒不夠,還要第103章 紛紛來投第359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中)第372章 這點兒不夠,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