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美日對峙(中)

PS:月底求票……

………………

共和2781年(西元1940年)3月6日,莫桑比克海峽。

摩杉(莫桑比克)的三月比日本暖和多了,這個月的日均氣溫是22-30攝氏度,和日本四島五六月份的氣溫差不多。不過這裡沒有四季,只有雨季和旱季,旱季比較短,爲每年四月至八月;雨季很長,爲每年九月到次年三月。

三月正是雨季的最後一月,降雨量開始明顯下降,熱帶的海峽風景也變得格外的美麗。這裡原本是灰藍色的海面連着同色的天空,其間襯托着朵朵浮雲,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掛在天邊。但是在不久之前,卻被一股金戈鐵馬的氣息衝破了這幅美麗的畫卷。

美日兩國的三百餘艘戰艦,數百架戰機像鬥雞似的在此對峙着,這些代表着人類工業文明的產物,殺氣騰騰的互相逼視,誰也不肯退步。兩邊的戰艦都快把距離縮小到不到一公里的危險距離,在這個距離上,就相當於把大炮指到對方腦門上了,而兩邊的飛機也在互相近距離逼迫,壓制,做着各種危險動作,好多次雙方的飛機都差點撞到一起。

就好像兩貨搶地盤的社團分子,揮舞着刀片棍棒,打着社團旗號,在長街上站在兩排互相瞪眼。一邊的旗號是“喧譁上等”,一邊的是“基樂往生”,呸呸呸,是“極樂往生”,“極樂往生”!反正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雙方的艦艇陣容都是非常的強大。日本海軍算得上全家大小都出動了,他們所有的十艘正規航母、四艘輕型航母、二十艘戰列艦、十六艘重巡洋艦,等重型艦艇全都到了。此外還有三十多艘輕巡洋艦和八十多艘驅逐艦。

美國海軍也毫不示弱,他們以十六艘戰列艦、八艘大型航母、十艘重巡洋艦爲首,帶着二十餘艘輕巡洋艦和六十多艘驅逐艦。雖然看起來他們似乎要比日本的少點兒,但是請注意,這只是他們不到一半的家當。還有一半在太平洋呢,而且他們的戰艦明顯要更新,戰列艦可都是十六英寸以上的主炮,可不像日本還有好些十四英寸級別的戰列艦在湊數呢。嗯,金剛、扶桑、伊勢,說的就是你們。

日本海軍艦隊的帶頭大哥自然是大和、武藏這兩艘最新的大和級戰列艦,而美國的代表則是那四艘依阿華級。順便說一句,本位面的大和級和依阿華級都和原時空的同名作有很大區別。

大和級還好些,至少外表差別還不算太大,除了那門讓人詬病的155毫米副炮被改成了一座四聯裝40高炮,別的炮位都和原時空的差不多。當然,所有的155毫米和127副炮全部換成了從中國引進的130毫米高平炮和75毫米高炮,這兩種高炮都是配有VT引信的,其他的小口徑高炮也換成了中國標準的40、20兩種口徑。當然,其他的火炮、雷達、聲納、火控系統等電子設備,動力系統、船體鋼結構以及裝甲鋼等子系統,都下比原時空的大和級有了極大的提升。

比如最大航速這一項,本位面的大和級因爲採用了燃氣輪機系統,功率達到了18。8萬千瓦(25。2萬軸馬力),最高速度就達到32節,可以輕鬆跟上航母編隊。而且動力系統省下的重量和空間,被用來增加動力系統防禦和增加燃油搭載,使其續航力達到了一萬二千海里,而且這還是全電推的戰列艦哦。

完全可以這樣說,本位面的大和級如果對上原時空的同名產品,一打二都不是問題,沒辦法,火控和主炮、炮彈、裝甲等各方面都差太多了。如果是遇上敵方飛機的話,其防空能力更是比原型起碼要高五倍以上。

大和級的改變雖然很大,但主要還是在內部和各個子系統,比起原版,至少外表差別還不算太大。但依阿華級就完全不一樣了,要是來一個剛從原時空穿越來的軍迷,恐怕打死都認不出這是依阿華級。

本位面的依阿華級變化太大了,首先就是主炮也換成了十八英寸口徑,最大的變化還是在於它的艦體。因爲本位面的巴拿馬運河船閘在一戰期間被擴建加寬了,從以前的33。53米寬、12。55米深,擴大到了72米寬,24米深。所以美國就不用因爲巴拿馬運河的寬度和深度頭疼了,他們本位面的依阿華級也就可以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因此依阿華級原始型的排水量就漲到了6萬3千噸,艦體寬度放大到了39米,和大和級差不多。

本位面的依阿華級也是一波三折,它原本是一戰後期設計的,用於對抗德國的俾斯麥級,後來因爲戰爭提前結束,又加上西班牙流感肆虐,建造就暫停了。等到西班牙流感過去,海軍假日又開始了,於是剛剛鋪好龍骨的四艘依阿華級就被拆除。

後來1936年賣給蘇聯的兩艘,就是依阿華級的改進版。美國一邊賺到錢了,一邊也趁機積累了經驗,等到1935年海軍假日快要結束的時候,因爲德奧合併造成的噸位爭議,再加上蘇聯那四艘超級戰列艦的刺激,使得各國都不想繼續華盛頓條約。於是美國佬就趁這個機會耍了個花招。他們在1936年6月宣稱要上馬四艘條約型戰列艦,用於取代艦齡超過18年的四艘加利福利亞級老式超無畏艦,實際上卻是進行了再次設計的新依阿華級。

等到1937年1月1日,海軍假日正式結束,英國因爲擔心西班牙內戰會引發世界大戰,就掀起了造艦競賽,以吸引各大列強注意力。各國在氪金大建,揚基佬就馬上就原形畢露,宣佈了自己大建的新依阿華級。

也就是說,其實現在的依阿華級從首次設計到完工,中間足足折騰了23年,期間圖紙大改了兩次,可謂是建造週期最長的軍艦了。但是這麼久的時間也不是白費的,他們有着充分的時間來完善自己的設計,加上蘇聯自願來當小白鼠,給美國練手,這一級戰列艦的設計是非常成熟,幾乎沒有什麼大的缺陷。

新依阿華級擁有九門Mark–Ⅱ型18英寸48倍徑主炮,六萬八千噸標準排水量,31節航速,20000海里的續航力,性能極爲均衡。美國佬對這級戰列艦也非常的滿意,認爲是繼紐約級(伏羲級)之後的又一款“標準戰列艦”。他們預計用這一款戰列艦來取代以前的那些所有的老式戰列艦,於是一口氣就計劃大建一打,十二艘!

現在這四艘依阿華級是和日本的大和級差不多同時完工的,都是還在進行海試,沒有正式服役的新艦。現在爲了給自己撐場子,雙方也顧不得這這麼多了,沒服役的一樣頂上來。

“該死的米國鬼畜!”在日本海軍的總旗艦大和號的艦橋上,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慄田健男海軍大將一幅羨慕嫉妒恨的語氣,看到對面那四艘耀武揚威的依阿華級,他臉上的表情就跟吃了一泡大便一樣。

“米國的國力太強了,這還只是他們不到一半的力量……”第一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將,也是滿臉的陰鬱。“不過,幸好我們的航空母艦佔有優勢……”

和原時空不一樣的是,日本的航母要比美國發展得更好,他們的翔鶴級可是四萬噸級的大型航母(當時自稱三萬五,玩秤了),不但各項性能比原時空的同名產品更好,數量更是達到四艘。而且還留下了改裝的餘量,到了條約結束後,他們馬上學中國就把四艘翔鶴級裝上了裝甲飛行甲板,排水量上升到四萬八千噸。

翔鶴級的玩秤還算好的,大鳳級就玩得更狠了,完全就是喪心病狂。原本按照華盛頓條約,日本是能夠開建三艘標排45000噸級的航母,但是大鳳級的實際標排排水量卻是六萬噸!整整超了三分之一!日本人很狡猾的在“裝甲”上面做了文章,他們報稱的時候,是沒有一點兒裝甲的裸奔航母,這排水量雖然也超了,但並不多,在大夥都玩秤的背景下,也不太引人注意。

但這還不算,他們卻造了四艘!第四艘赤鳳號居然是以大型高速集裝箱貨輪的名義建造的。他們利用條約快到期的空子,打了個擦邊球,在1936年3月開工,等到條約結束時,船體也完成了一半。這時候就沒人管了,他們也就大大方方的宣稱,俺們要把一艘“集裝箱貨輪”改建爲航母。

現在日本這八艘大型航母,還有四艘輕型航母(鳳翔、龍驤、麟振、鶴舞),再加上更先進的艦載機,在航空力量上確實壓過了美國。再說,另外還有空軍的陸基飛機支援呢。

…………………

美日兩國的海空力量在莫桑比克海峽的對峙,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哪怕此時歐戰已經是人腦子打出狗腦子了,各國也派遣了不少外交人員和媒體人員跑來圍觀。

“呼呼呼……”空中的發動機轟鳴聲響成一片,幾百架戰機像一羣蒼蠅一樣,開足馬力來回的穿梭着,做出各種危險動作,引起下面圍觀的各國醬油衆們不斷髮出一陣陣驚呼。

在附近一艘郵輪上,擠滿了協約國的記者,甲板上架起了幾十架攝影機,鎂光燈更是閃過不停。一位泰晤士報的記者看得眉飛色舞,對身邊的同伴說道。“美國人會不會和日本打起來?”

旁邊的法國記者說道:“難說啊,要是美國和日本打起來了,那麼就意味着人革聯和西約兩大集團的正面衝突,我想他們不會這麼不理智,但是也有可能會出什麼意外,這種事情誰說得清呢?”

在另一艘匈牙利郵輪上,一羣第三國際的記者也在忙活着。

“你們看,日本的大和級和我們紅色俄羅斯級幾乎一樣。同樣的還有美國的依阿華級,和我們的紅色烏克蘭級一樣……”一名蘇聯記者興奮的說道。

“一樣纔是正常,我們的紅色俄羅斯級和紅色烏克蘭級,本來就是從他們那裡引進的……”他的同伴說道:“哼,這些帝國主義者和修正主義分子們打起來纔好!”

在一艘波斯的郵輪上,一羣同盟國的記者也在議論紛紛。沒錯,這次他們是包了一艘波斯的郵輪。沒辦法,現在同盟國的海上通道都被封鎖了,就連東非沿海也被英國佬封鎖了。於是他們就只好走陸路,到了波斯之後再包了一艘郵輪。這樣也更安全,協約國現在還不敢得罪人革聯。

“美日飛行員的素質都不錯……”說話的是一名德國空軍軍官,他也以記者身份過來的。人革聯這邊雖然也知道,在這批同盟國記者裡面混了不少軍官和技術人員,但也假裝不知道。

“素質不錯還不是最重要的,你看日本那一隊白色塗裝的戰鬥機,真是令人震驚……”他的同伴指着天空那一隊極爲活躍的白色戰鬥機。

這一批飛機是剛剛趕到的,剛一登場就把美國佬和圍觀羣衆們嚇到了。倒不是說它們的技術有多麼逆天,因爲它們都是噴氣式飛機!

沒錯,噴氣式飛機,世界上頭一次公開露面的量產型噴氣式戰鬥機!

這隊飛機剛一登場,就讓原本就鴨梨山大的美國飛機搞的雞毛鴨血。噴氣式戰鬥機高速飛行時產生的激波,可不是螺旋槳飛機能比的,這些日本的噴氣機就利用自己的性能優勢,像逗猴子一樣把美國飛機搞的雞毛鴨血的。

這一種懸臂式下單翼,雙座雙發的重型戰鬥機,它的平尾下反,外翼段卻上反,而且菱角分明,造就了一種奇特的外形。當然,現在它是第一種公開露面的現役戰鬥機,沒有比較,也就談不上奇怪了。如果是在後世軍迷看來,它的外形和F-4“鬼怪”差不多。

這正是中國的一種外銷型戰鬥機,成飛製造的FC-15“鬼梟”,目前只在人革聯內部銷售,日本、白俄、波斯和土耳其是第一批拿到這種飛機的國家。

這時,一架編號爲21129的“鬼梟”突破向一架美國的F4F迎頭衝了過去。在距離不到50米的時候,才極爲驚險的拉起脫離。

“法#克#油!”美國飛行員差點嚇尿了。尼瑪,你想死啊!還沒等他罵出聲來,就感到座機突然一頓,機頭一下子就栽了下去。這架倒黴的F4F被強力的尾焰氣流衝了一下,發動機登時就罷工了,一下子就進入了最糟糕的失速狀態。更加倒黴的是,還進入了尾旋,飛行員幾次努力都沒有能恢復控制,最後只好跳傘。

那架“鬼梟”得意的搖了搖翅膀,揚長而去。

“奈葉醬,你好棒啊!”後座飛行員忍不住大聲誇獎起來。

飛行員得意的笑了幾聲,還沒來得及說話,耳機就響起了一陣憤怒的訓斥:“高町少尉,你剛纔的動作太危險了!”

第124章 蘇皖魯戰役(六)第628章 裝甲熊貓(中)第709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大西洋第492章 黑魚和黑蛋第24章 佈局美國第558章 摩杉海峽上空的手術刀(下)第700章 打擊(8)第98章 安排第600章 志願者第315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438章 地震之後第610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下)第626章 藉機收篷第313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588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163章 加劇的造艦競賽第285章 神奇的意大利(下)第31章 巴納扎爾的奮迅第354章 不賣隊友約翰牛第149章 豬隊友計劃第27章 拉羊與被拉羊第186章 焦慮的日本(上)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下)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695章 打擊(3)第272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中)第371章 商人和大師第248章 王啓年看新聞第620章 澳洲攻略(一)第318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680章 “強大”的尼泊爾(中)第486章 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第456章 四五計劃第273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第371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中)第391章 大西洋上的獵人第490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中)第159章 金本位,人民幣第257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上)第330章 航空工業的成果第490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中)第693章 打擊(1)第231章 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第19章 當官了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四)第720章 萬歲!多炮塔神教聖物服役!第380章 地中海風雲(二)第372章 這點兒不夠,還要第463章 拉普拉塔河口之戰第654章 法國佬要退場第239章 觀察團(下)第611章 崩潰第252章 西亞風雲(下二)第511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717章 根本停不下來(4)第20章 爛攤子第680章 “強大”的尼泊爾(中)第541章 馬奇諾之殤第238章 倒黴的約翰牛(下)第269章 閱兵式上的新裝備第629章 裝甲熊貓(下)第462章 南美烽火(下)第657章 優惠政策第596章 中美峰會第154章 “一五計劃”(3)第193章 中日癸丑戰爭(五)第455章 各界的反應第159章 金本位,人民幣第132章 夏收之後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346章 金風細雨樓會議第97章 海軍天才第505章 星辰大海的第一步第702章 文德嗣的全球戰略(上)第726章 中國參戰,滅國艦隊第221章 一戰爆發第673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3)第517章 西班牙武器展銷大會(上)第227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110章 宗教學家張元渡第461章 南美烽火(中)第435章 yes,rpg!第30章 共同社第646章 法德談判第365章 帶路黨和維持會(2)第510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140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下)第601章 大白鯊級潛艇第356章 中荷臺北合約第714章 根本停不下來(1)第634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71章 已報兀師入貴陽第386章 地中海風雲(完)第130章 和平談判第31章 巴納扎爾的奮迅第723章 核平時代(上)第415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中)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四)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562章 顛覆進行時(中)
第124章 蘇皖魯戰役(六)第628章 裝甲熊貓(中)第709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大西洋第492章 黑魚和黑蛋第24章 佈局美國第558章 摩杉海峽上空的手術刀(下)第700章 打擊(8)第98章 安排第600章 志願者第315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438章 地震之後第610章 林登萬的旗幟高高飄揚(下)第626章 藉機收篷第313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588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163章 加劇的造艦競賽第285章 神奇的意大利(下)第31章 巴納扎爾的奮迅第354章 不賣隊友約翰牛第149章 豬隊友計劃第27章 拉羊與被拉羊第186章 焦慮的日本(上)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下)第217章 西門的內燃機時代第695章 打擊(3)第272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中)第371章 商人和大師第248章 王啓年看新聞第620章 澳洲攻略(一)第318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680章 “強大”的尼泊爾(中)第486章 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第456章 四五計劃第273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第371章 紅色哥薩克的覆滅(中)第391章 大西洋上的獵人第490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中)第159章 金本位,人民幣第257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上)第330章 航空工業的成果第490章 “假日”中的中國海軍(中)第693章 打擊(1)第231章 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第19章 當官了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四)第720章 萬歲!多炮塔神教聖物服役!第380章 地中海風雲(二)第372章 這點兒不夠,還要第463章 拉普拉塔河口之戰第654章 法國佬要退場第239章 觀察團(下)第611章 崩潰第252章 西亞風雲(下二)第511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717章 根本停不下來(4)第20章 爛攤子第680章 “強大”的尼泊爾(中)第541章 馬奇諾之殤第238章 倒黴的約翰牛(下)第269章 閱兵式上的新裝備第629章 裝甲熊貓(下)第462章 南美烽火(下)第657章 優惠政策第596章 中美峰會第154章 “一五計劃”(3)第193章 中日癸丑戰爭(五)第455章 各界的反應第159章 金本位,人民幣第132章 夏收之後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346章 金風細雨樓會議第97章 海軍天才第505章 星辰大海的第一步第702章 文德嗣的全球戰略(上)第726章 中國參戰,滅國艦隊第221章 一戰爆發第673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3)第517章 西班牙武器展銷大會(上)第227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110章 宗教學家張元渡第461章 南美烽火(中)第435章 yes,rpg!第30章 共同社第646章 法德談判第365章 帶路黨和維持會(2)第510章 考古當如孫殿英第140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下)第601章 大白鯊級潛艇第356章 中荷臺北合約第714章 根本停不下來(1)第634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71章 已報兀師入貴陽第386章 地中海風雲(完)第130章 和平談判第31章 巴納扎爾的奮迅第723章 核平時代(上)第415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中)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四)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一)第562章 顛覆進行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