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靈空間 詭殺兇案
我隱隱聽到裡面有女子的歌聲,咿呀咿呀的繞口的方言,幽幽悚然,聽不清是什麼詞文,但跟上次在李俊生家門口外聽到的,音調很相似。
這間辦公室裡,究竟隱藏着什麼秘密?
“怎麼了,宇哥?”蘇瑤看出了我的異狀。
“裡面有聲音,鮑主任,快開門!”
鮑宇愣了一下,臉色有些緊張,心想平時這間房間是沒有人進入的,如何會有奇怪的聲音?
他打開房門的剎那,我立即衝了進去,朝着三十多平方大小的辦公室掃過,除了一些書櫃和兩張辦公桌外,並沒有人,也再沒有丁點兒聲音。
屋裡冷清清的,我站在屋裡的一瞬間,就察覺到一種被窺視的感覺,好像有一雙眼睛就在暗自盯着我的後背看,我下意識地轉身,四處看了看,卻什麼也不存在。
“這裡除了鄭逸外,還有其它老師辦公嗎?”
“有一位姓耿的教授,不過已經出國了,去歐洲一所著名大學的孔子學院任教兩年,並攻讀博士後,算是一種深造和錘鍊吧!”
我點着頭,沉思着說:“既然辦公室沒人使用,一個月內,應該地面會落上了灰塵,但是,你們來看,這地板上像是被人擦過,難道這個期間有清潔員工進來打掃嗎?”我蹲下來,指了指地面。
鮑宇蹙眉搖頭道:“辦公樓內的清潔工,只負責清理走廊、樓梯和衛生間等公共區,老師的辦公室都是自己打掃的,鄭逸副教授生死不明,辦公樓內的教師們都有些忌諱,所以不會有人進來清理的,這裡的一切,應該沒有人動過!”
我站起身走到鄭逸的辦公桌,看到了一份敞開的打印版書籍,像是自己裝訂的厚厚一疊紙張,酷似一本實體書,似乎有人剛翻閱這一頁,難道是鄭逸失蹤前所留?
我繞過了書桌,來到書頁的正對面,看到上面是一個戲曲的劇本,文言文的,下面有白話翻譯。
“是什麼書?”蘇瑤好奇地湊過來詢問。
“《魂歸鏡歌》,作者沈璟!”我看着這一篇的標題,微微一愣,被這個詭異的標題吸引住了。
“這是戲曲名字嗎,怎麼聽起來怪怪的,像鬼故事一樣!”蘇瑤挨着我的身邊,自言自語着。
鮑宇微笑解釋着:“這是沈璟先生的一部散佚作品,也叫《蘭鶯歌》,雖在明代戲曲選集內沒有收錄,但是民間卻有流傳。沈璟是明代戲曲大家,字伯英,號寧庵,吳江派的領袖,他針對傳奇創作中出現的亂用典故、不諳格律等現象,提出‘合律依腔’和‘僻好本色’的主張,並編纂《南九宮十三調曲譜》以爲規範,對當時戲曲界影響頗大。”
只要是讀過中文系的,估計都知道這個明代文學大家,在中國古代文學課內,談到明代小說和戲曲,都繞不開沈璟,他的作品《雙魚記》《埋劍記》等非常有名。
我和蘇瑤聽他說完,心中對沈璟這位明代戲曲家有了幾分瞭解,只不過,這個戲曲名字,有些嚇人,魂歸鏡子裡飄起的歌聲,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悲涼故事呢?
“鮑主任,你熟悉這部戲曲嗎?”
“嗯!讀過,當時鄭逸副教授從一份古籍內拾佚出來,還親自跑到地方去核對,確定無誤,正是原作,欣喜之下,他還曾唱過裡面的戲詞。”
“裡面講述的是什麼內容?”
鮑主任答道:“是一個悲劇的故事,大致講一位書生王稹,家境落魄,四處遊歷中,遇到了一位正在河邊浣衣的鄉下女子蘭鶯,長得清美秀麗,兩人一見鍾情,結爲了夫妻,後來蘭鶯依靠辛勤付出,勤勞耕作、織布,供養王稹專心考取功名,數年後,那王稹還真的金榜題名了,成爲殿前進士,卻被朝中宰相看中他的儀表和才華,要納他爲婿,王稹圖那官途亨通就答應了,寫了一封休書讓人帶回了鄉下,把蘭鶯給休掉了,蘭鶯悲憤欲絕,對着一面梳妝檯的鏡子割頸自殺,魂入鏡中,從此凝陰不散。”
“啊!”蘇瑤聽得掩口大叫,既憤怒那個書生的忘恩負義,天生薄倖,又對故事的結局感到毛骨悚然。
不知爲何,我聽完這個故事後,隱隱覺得熟悉,並不是聽過,好像在哪見過這樣的畫面一樣,難道是在夢靨中?還是前世的記憶?
鮑宇看着我和蘇瑤都在出神發愣,笑着道:“古代戲曲,描寫的多是才子佳人,負心書生,這個故事並不稀奇,所以算不上沈璟先生的佳作,不過文中最後一段曲子,蘭鶯自殺前的戲文,卻讓人心生憤然,潸然淚下,感觸極深,算是點睛之筆了,有它獨特的價值。”
“蘇瑤,拍照一下!”
“知道了。”蘇瑤拿出相機,照着此書頁和外封面都照了一下。
“這應該是鄭逸這兩年研究的專著成果,還沒有來及正式出版呢,現在也不知道人去哪了?”鮑宇感嘆一句。
“裡面還有一個小臥室?”
“這是他臨時用櫥櫃隔出來的,後面只有一張單人牀,還有一些他日常用品,衣服等,上次警局來人已經檢查過來。”
“咱們也去瞧瞧吧。”我不肯放過任何線索,向裡面走去。
我們三人先後繞過一個橫置的大書櫥,看到了裡面那狹小的空間,只有幾件東西,單人牀,兩個皮箱,牀頭還有一個木框相冊,裡面存放着一張照片,除了一位三十七八歲的文質彬彬男子外,還站着一個女孩子,兩者什麼關係?
“吱呀!”忽然間,我依稀聽到了門動的響聲,立刻轉身走出來,發現屋裡還是沒有人,仍是靜悄悄的氣氛,奇怪了,難道是風吹動了辦公室的門?當我的目光落在書桌上時,卻忽然吃了一驚,那本打印版的戲曲專著,竟然憑空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