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再戰甘泉

鄜州之戰僅僅經過了一天時間,便徹底平息了下來,隨着殘餘的金兵被解決,一羣首惡隨即便被李若虎下令拖出城門,直接就地斬首,並且在城中貼出安民告示,打開府庫發放賑濟糧食,鄜州城短短兩天時間便安定了下來,隨即趕到的魯有糧所部接管了鄜州城,並且將鄜州降兵押往鳳翔府整編,李若虎便再次率軍趕往了延安府。

而延安府這時也有些亂了起來,鄜州丟失的消息很快便被逃出鄜州城的潰兵帶到了延安府,而此時駐守延安府的金將乃是時下金國兵部尚書徒單兀典,完顏守緒在得知宋金反目已經成爲事實的時候,便派出了徒單兀典出潼關奔赴延安府鎮守此地,試圖讓徒單兀典拖住宋軍,使宋軍不能由延安府一帶攻入金境之中。。。

徒單兀典雖然爲人不怎麼樣,好大喜功、剛愎自用,同時御下不嚴,但是此人對金國卻十分忠心,到了這個時候,完顏守緒也指望不上其他人了,只能把徒單兀典派至了這裡鎮守延安府。

而徒單兀典也於半個月之前趕至了延安府接掌了這裡的防禦,這傢伙有個長處,那就是善使耳目,他一到延安府,便立即派出大批細作在城中暗中查訪宋人的細作,結果短短十多天時間,便抓捕了大批隱藏於延安府城中的宋軍細作,一時間殺的人頭滾滾,數百人被徒單兀典砍了腦袋,懸在了延安府的各個城門上面。。。

雖然其中不少人乃是被冤殺的,但是他這麼做卻十分有效的控制住了延安府的局面,使宋軍提前安插在延安府的情報網絡遭受到了滅頂之災,以至於李若虎出兵之後,便失去了延安府的情報支援,搞不清楚延安府城中現在的情況了。。。

但是李若虎還是和魯有糧率領了兩萬宋軍,浩浩蕩蕩的朝着延安府開去,鄜州一戰之後宋軍上下可以說是無所畏懼,再也沒幾個人把金國放在眼裡了。

徒單兀典在延安府蒐羅集結起來了近三萬金兵,其中不少人是剛剛強徵入軍之人,自從他到了延安府之後,便強令每家每戶出糧出錢以資軍用,同時城內外的老百姓也被強行徵調起來,被逼着修葺延安府城牆,並且在通往鄜州沿途大肆構築寨堡,作出了一副死戰到底的架勢。

徒單兀典其實自己也很清楚,以他的麾下金軍武力,遠不足以野戰一舉擊敗這幾年來強盛起來的宋軍,所以他採取了步步爲營的戰法,來拖住宋軍的步伐,爲他爭取更多的時間,但是他唯一沒有料到的是宋軍居然行動的速度會這麼快,短短几天時間,便從慶陽府方向攻至了鄜州,而且還是隻用了一天時間便攻克了鄜州,這個消息讓他大吃一驚。。。

鄜州離延安府不過只有一百多里路,徒單兀典心中默算了一下,假如宋軍還以這樣的速度朝着延安府攻進的話,只需要兩天時間便能抵達延安府城下,於是他立即派得力部將烏徒魯快馬連夜趕往了甘泉縣,坐鎮甘泉縣遲滯宋軍的攻勢。。。

當李若虎率軍趕至甘泉縣的時候,這裡的情況便和鄜州城大不一樣了,遠遠望去,小小的甘泉縣城早已是四門緊閉,一隊隊披甲金軍早已登城做好了御守的準備。

李若虎用望遠鏡觀察了一番甘泉縣城的情況之後,不由得冷笑了一聲:“困獸猶鬥!來人,去告訴城中金軍一聲,限他們一天之內,獻城投降,否則的話殺無赦!”

一個信使手持大旗策馬奔至了甘泉縣城南門外一箭之地勒住了馬繮,大聲對城頭的金軍吼道:“大宋慶陽軍統制李若虎李將軍限你等一天之內獻城投降!如若不然的話,我軍定要踏平甘泉縣城!”

這個信使的吼聲立即便傳至了甘泉縣城牆之上,烏徒魯按着刀柄觀望了一下城外宋軍的大軍陣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說實在的,烏徒魯算不上是一員猛將,他以前不過只是徒單兀典的一個家奴罷了,後來徒單兀典做官做的扶搖直上之後,他便入軍當了個護軍,本事不大,但是對徒單兀典卻十分忠心,這次徒單兀典派他來甘泉之前,便告訴他,必須死守甘泉縣,絕不能後退半步。。。

可是當他到了甘泉縣之後,卻嘴裡面苦的要死,甘泉縣雖然稱作一個縣城,但是這裡城牆卻很是低矮,不過只擁有一道一丈多高夯土城牆,而且這些年由於金國財力不濟,就是這樣的城牆也年久失修,顯得破敗不堪。

雖然這些天徒單兀典到任之後,爲甘泉縣增了不少的兵將,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葺,但是這裡的防禦工事卻依舊顯得單薄不堪,這裡能守得住嗎?烏徒魯自己也問自己這個問題。。。

當聽到城外宋軍信使的勸降的聲音之後,城上的金兵們頓時一陣騷動,人人望着城外如山一般的宋軍,都有些驚慌失措。

“鎮靜!我等乃是大金臣子,當在此時爲國效命!爾等不得驚慌!想我們先祖立國百年,何時曾怕過宋人?爾等大可不必驚慌,本將在此,宋軍就休想越甘泉半步!如若有人膽敢亂我軍心的話,定斬不饒!給我穩住!”烏徒魯色厲內荏的對着麾下金兵吼道。。。

好歹有人站出來說話,讓金軍的情緒多少恢復了一些正常,而且城中這段時間增了不少的兵,小小的甘泉縣城中居然愣是擠進了五千多金兵,這讓他們多少安心了一些。

烏徒魯也不搭理宋軍的勸告,下令加快轉運各種御守之物上城,準備和宋軍死磕。

而城上的行動一點也沒逃過李若虎的眼睛,李若虎放下望遠鏡之後,扭頭對身邊的魯有糧說道:“魯將軍!看來城中守軍是不打算投降了!不知魯將軍有何打算呢?”

畢竟魯有糧官銜要大於李若虎不少,李若虎現在只是一個統制官,而魯有糧卻是秦鳳路副都統,這一次雖然黃嚴指令李若虎爲主將負責攻打延安府,但是魯有糧卻也隨軍一起來了這裡,礙於面子,李若虎還是問了一下魯有糧的意見。。。

魯有糧也拿着新配給他的望遠鏡觀望了一番甘泉縣城的金軍的情況,磕磕巴巴的說道:“李將軍,你……你不必問……問魯某的意見,黃大人有令,這次……這次令……令你主兵!我魯某……魯某隻是負責……負責居後調度!你拿……拿主意就行了!”

魯有糧知道李若虎是誰一手帶出來的,自然不敢和李若虎爭權,而且他知道自己的缺陷,口齒不伶俐讓他有些自卑,今天他能走到這一步,可以說全靠高懷遠的提拔,所以他對李若虎也很是客氣,主動放棄了指揮權,全權交給了李若虎處理。

李若虎倒是也很感激魯有糧這樣的做法,當初魯有糧提出要隨軍一起前來的時候,他還擔心會受到魯有糧的掣肘,一軍要是兩個人做主的話,那麼這一仗打起來就麻煩大了,但是現在看魯有糧表態,讓他做主之後,他也就放下了心。

“多謝魯都統!那麼下官就僭越了!”李若虎對魯有糧抱拳謝道。

魯有糧笑了一下,做了一個請的姿勢,讓李若虎指揮。

“就地紮營,趕造器械!明日開始攻城……”

(兔年吉祥!新年伊始,願大家和我都有一個好的開始!新年好!再次給大家拜年了!)

第52章 磨洋工(下)第365章 雨第283章 掘地攻城第196章 柳兒的心事第146章 滔滔涇水第17章 沂王王妃(上)第195章 敲詐勒索第339章 死扛第69章 支援(下)第75章 脫身第63章 平地驚雷第19章 啓程第2章 有事相托第66章 飢餓銷售第84章 如此軍容第18章 軍統司第23章 侍衛總管(下)第34章 證據第88章 懸案第55章 坐地分贓(上)第114章 愚弄第17章 烏龍第65章 壽宴(上)第33章 夜審第161章 追擊遇伏第102章 名將來投第158章 和談第103章 惺惺相惜第201章 發動第242章 兵發寶應第34章 霹靂炮第155章 倉皇撤退第6章 臨潁會戰2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284章 激戰城下第41章 偷襲敵營第8章 抗敵第154章 一夜不眠第110章 亂局第202章 頑抗2第166章 重大收穫第293章 城破第11章 臨安第265章 重甲武生營第9章 羣毆第285章 人頭攻勢第77章 流雲彎刀第9章 平章第123章 天子第111章 置之高閣第229章 武生營第26章 收僕第359章 洛陽鏟第308章 大魚第58章 應諾第153章 亂戰3第88章 懸案第23章 侍衛總管(上)第107章 攤牌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上)第233章 鎮江大營第29章 危城3第35章 陣前顯威第188章 敵中有我第106章 軍中論戰第115章 抗旨第148章 甕中捉鱉第61章 鴿癡第20章 名儒(上)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62章 趨炎附勢(上)第55章 坐地分贓(下)第43章 落花流水第59章 殺猴敬雞第207章 抉擇第5章 山東李全第237章 一曲高歌第53章 哪根蔥第282章 受挫第299章 小將建功第69章 再返紹興第171章 戾氣第71章 鋌而走險第142章 投順第247章 泥彈發威第221章 發兵之爭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24章 鉅鹿之戰第7章 遇襲第120章 兵圍政事院第289章 甕聽第67章 集結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45章 新丁第28章 寶刀送英雄第187章 再露鋒芒2第220章 寶慶之變第194章 虛晃一槍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45章 嶽王后人(上)
第52章 磨洋工(下)第365章 雨第283章 掘地攻城第196章 柳兒的心事第146章 滔滔涇水第17章 沂王王妃(上)第195章 敲詐勒索第339章 死扛第69章 支援(下)第75章 脫身第63章 平地驚雷第19章 啓程第2章 有事相托第66章 飢餓銷售第84章 如此軍容第18章 軍統司第23章 侍衛總管(下)第34章 證據第88章 懸案第55章 坐地分贓(上)第114章 愚弄第17章 烏龍第65章 壽宴(上)第33章 夜審第161章 追擊遇伏第102章 名將來投第158章 和談第103章 惺惺相惜第201章 發動第242章 兵發寶應第34章 霹靂炮第155章 倉皇撤退第6章 臨潁會戰2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284章 激戰城下第41章 偷襲敵營第8章 抗敵第154章 一夜不眠第110章 亂局第202章 頑抗2第166章 重大收穫第293章 城破第11章 臨安第265章 重甲武生營第9章 羣毆第285章 人頭攻勢第77章 流雲彎刀第9章 平章第123章 天子第111章 置之高閣第229章 武生營第26章 收僕第359章 洛陽鏟第308章 大魚第58章 應諾第153章 亂戰3第88章 懸案第23章 侍衛總管(上)第107章 攤牌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上)第233章 鎮江大營第29章 危城3第35章 陣前顯威第188章 敵中有我第106章 軍中論戰第115章 抗旨第148章 甕中捉鱉第61章 鴿癡第20章 名儒(上)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62章 趨炎附勢(上)第55章 坐地分贓(下)第43章 落花流水第59章 殺猴敬雞第207章 抉擇第5章 山東李全第237章 一曲高歌第53章 哪根蔥第282章 受挫第299章 小將建功第69章 再返紹興第171章 戾氣第71章 鋌而走險第142章 投順第247章 泥彈發威第221章 發兵之爭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24章 鉅鹿之戰第7章 遇襲第120章 兵圍政事院第289章 甕聽第67章 集結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45章 新丁第28章 寶刀送英雄第187章 再露鋒芒2第220章 寶慶之變第194章 虛晃一槍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45章 嶽王后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