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北上

還是有點慢了點!不過這也算是不錯了!前兩天下雨,估計路上不再好走,待到他到了之後,我們就可以動身了!?

周俊,付大全何時領兵趕到徐州?你可已經有消息了嗎?高懷遠一邊點頭,一邊轉頭對周俊問道。?

周俊趕緊起身答道:啓稟大帥,付大全已經領兵出沭陽,朝這邊急趕,估計今天晚上可能會趕到這裡!?

高懷遠這就放心了,點點頭道:可以,你儘快帶你的人接管徐州城,這裡地勢重要,要嚴防金軍不甘心,趁着我們出兵之際,攻打這裡,你要多留心一點,多多增派斥候,在碭山一線監視金軍的活動,多派一些細作,去應天府查探金國的動向,做到提前有所準備才行!徐州城你留下五千精兵,再在降兵之中招兩千精壯之士,補充一下兵力,你以後就暫時駐守徐州城,不要大意了!同時還要監督降兵們,儘快疏通運河,至於糧食的問題,我已經寫好了奏章,奏請當今聖上調撥糧食朝這邊運,確保今年秋收之前,你們這裡不會有糧食的短缺!?

周俊趕緊點頭答應,躬身接令之後退回列中坐下,現在他也當自己是宋軍中的一員,一起來聽高懷遠的吩咐。?

眼下我們的糧草已經不多了,假如糧草再不能運至這裡的話,恐怕就要耽誤我們的出兵行程了,華將軍你派人再去催一下,讓糧草儘快轉運過來,假若耽擱了本帥的大事的話,糧草官自己就提着頭來見我好了!高懷遠接着對華嶽說道。?

華嶽再次起身答應了下來,高懷遠歷來做事要求令行禁止雷厲風行,他在徐州一破,就派人去楚州和揚州以及鎮江府督辦糧草,爲出兵冀州做好準備,現在離他最後要求的期限還有三天,他不許有任何人耽擱了他的出兵大計。?

趙府堂聽令!高懷遠接着點到了趙府堂的名字。?

趙府堂趕緊起身道:末將在!?

徐州城已經打下七天了,估計着軍中將士也該休息的差不多了,你今天就將手頭的防務給周將軍交接一下,明天一早,你先帶五千先鋒,先行趕往濟南府,和彭義斌軍接洽一下,我隨後便帶大軍趕往濟南!高懷遠隨即對趙府堂下令道。?

趙府堂微微一愣,不是他不願意接令,現在打仗他不怕,怕的是現在李全已經討平了,其實高懷遠這次出兵也就達到了目的,如此繼續北上的話,怕朝廷那邊有人不樂意,背後說高懷遠儹越,那麼對於他們這些將領來說,就不是好事了,現在武將們被文官壓制時間長了,不由得就有點害怕文官會動不動說三道四。?

看到趙府堂愣神,高懷遠便知道他在想什麼,而且其它宋軍將領也都有點吃驚,於是笑道:難不成你趙府堂不敢北上去碰碰蒙古軍嗎??

趙府堂一聽這個,就不幹了,馬上叫道:大帥誤會了,我姓趙的是什麼人,大帥最清楚,上陣殺敵豈會害怕,不就是蒙古軍嗎?末將豈會害怕他們!末將得令便是!明日定會立即出!?

高懷遠點點頭表示滿意,華嶽提醒他道:大帥,現如今李全新滅,我們繼續兵北上,是否要等到官家同意之後再兵呢?要不然的話?

高懷遠馬上截斷了華嶽的話頭,搖頭道:拖不得了,此事自有本官擔當,蒙古軍已經南下很長時間了,包圍冀州城已經多月,假如冀州一失,蒙古人便可以直逼京東腹地,德州也就危險了!?

以彭義斌和**的戰力,恐怕難以阻擋蒙古大軍長驅直入,而我們此次北伐並非只爲了討滅李全,控制整個京東乃是此次我們北上的最終目的,豈容蒙古人此時染指京東,故此時不我待,將在外君明有所不受,不能再等下去了!?

我已經寫好奏章,對聖上闡明瞭此次北上的目的,料想聖上能體諒我等苦心,應該不會阻攔我們北上抗擊蒙古軍的,此事自有我來擔當,假如有事的話,責任在我,不在你等身上!?

不管這次朝廷如何決定,都不能動搖我北上的決心,三天之後,劉大勇和軍糧一到,我們便立即開拔,此次北上我們不是攻打城池,隨軍器械便少了許多,我們必須在十天之內,趕到濟南,和彭義斌合兵一處,解冀州之圍!?

大堂中諸將立即轟然應命,各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打算和蒙古軍去一較高下,經過數月時間和李全軍的鏖戰之後,這些將領們現在各個都信心倍增,而且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眼下他們各自都積累了不少的戰功,如此再去冀州和蒙古人幹一場,見識見識蒙古人到底有何厲害,到時候得勝回師的時候,估計賞賜絕對是少不了的!?

第二天一早,趙府堂便點齊了殿前司護聖軍五千兵馬,拜別了高懷遠等人,率軍出了徐州,一路朝着濟南府方向趕去。/?

這次出兵之前,高懷遠已經提前和身在濟南府養傷的彭義斌進行了聯絡,彭義斌這幾個月仗打的很苦,在蒙古軍包圍冀州城之後,他數次兵想要解冀州之圍,但是最終在孛魯的反擊之下,都功虧一簣,連他也身負重傷,險些在冀州城南丟了性命。?

現在他的軍中士氣低落,已經開始出現了逃兵的現象,而且損兵折將之下,兵力已經出現了不足,而他的盟友**也自顧不暇,無力出兵解冀州之圍,飛虎軍更是在幫着宋軍對付李全,彭義斌現在有些孤木難支了。?

彭義斌現在可以說急需援助,無論是兵力還是糧草器械,都需要有人幫忙,而朝廷的兵馬這次出奇的爭氣,居然三個多月時間便討滅了李全,現如今居然主動提出要派兵來援,這讓彭義斌大爲驚詫,不由得大喜過望了起來。?

彭義斌這個人是個忠義之人,雖然他生於金國轄地之中,但是他的祖上卻一直都當自己是宋人,彭義斌自幼便受祖上教導,盼望着有朝一日宋軍能重新奪回京東乃至整個中原,後來劉二祖在京東起事,他便立即糾集了幾百鄉鄰,投入劉二祖手下反金。?

後來劉二祖兵敗身死之後,他又從郝定繼續抗金,郝定建立了天齊政權,改元順天,但是郝定後來也被僕散安貞擊敗,被俘身亡,他無奈之下,領兵投奔了李全。?

本來他還是很佩服李全的,跟着李全南征北戰打了不少的勝仗,但是後來他現李全這個人狼子野心,倒行逆施,悍然動楚州兵變,逐朝廷官員,殺朝廷命官,還傳令他跟着一起做反,彭義斌不從,這才領兵聯繫了周邊不少紅襖軍叛離了李全。?

其實彭義斌很願意朝廷強勢一些,收復京東一帶,怎奈以前史彌遠當權,處處採取避讓的政策,以至於眼看着京東已經不受金國控制了,卻還沒有能收復京東,着實讓彭義斌感到失望。?

而現如今朝廷生了大變,史彌遠一黨居然被當今官家動兵變,一舉幹掉,當即便換了一番氣象,不到幾個月時間,便兵討剿李全,看來這次朝廷是改換了作風,要徹底將京東收回控制權了。?

所以彭義斌在病榻上很高興,當即派人快馬給高懷遠回覆消息,請高懷遠率軍北上增援於他,儘快解冀州城之圍。?

不過彭義斌身邊有人勸告彭義斌,說這次朝廷兵討剿李全,別趁機來這裡,再奪了彭義斌的兵權了,勸彭義斌最好只接受朝廷的糧秣、器甲的支援,自己解決北邊的事情。?

但是這個勸告之人當即便被彭義斌給趕了出去,彭義斌大罵道:我等乃是大宋子民,雖然是憑藉咱們自己,打下了這份田地,但是這兩年來,朝廷也算是待我不薄,多次調撥糧餉,援助我軍!?

再說京東本乃是大宋舊土,現如今朝廷大軍來助我等,救冀州弟兄於危難之中,我豈有拒絕之理?好歹現在我也乃是朝廷所授命官,豈有不聽朝廷之理??

我彭義斌豈是李全之輩,只想着自己坐大?你當我是什麼人?給我立即退下,再敢多言,看我不立即將你綁了送交朝廷處置!來人,將他給我趕出去!?

結果勸告彭義斌的人落了一個灰頭土臉,被趕出了彭義斌的住處,其餘人等一看,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畢竟眼下他們情況不妙,朝廷派兵來援他們,也是好事,李全現在都被朝廷打得落花流水了,他們也當初叛離李全,不正是因爲李全這個人太過囂張了嗎??

假如宋軍過來之後,要收編他們的話,他們也認了,畢竟現在他們還是義軍,算是草頭將軍,假如朝廷收編了他們的話,他們好歹也都是正兒八經的命官了!以後也不會吃了上頓沒下頓了,月月還有餉錢拿,比起現在起碼日子好過一些!?

所以彭義斌軍中上下,對於宋軍來濟南,也沒有太多的牴觸情緒,都期盼着朝廷派兵過來支援他們。?

再說汴梁城中的金主完顏守緒,當他看罷了歸德府鎮守赤魯都的奏摺之後,憤然將奏摺摔在了龍案上面,怒道:南朝欺我太甚,朕自從登基一來,一直想要交好他們,現如今他們卻又奪我徐州,實在是不可理喻!徐州乃是我大金屬地,6付同已經歸順我朝,可宋軍還是攻佔了徐州,實在是欺人太甚了!我豈能容他們如此得寸進尺!來人,傳旨告訴赤魯都,讓他集結兵馬,將徐州給我奪還回來!假如再這麼下去的話,他們恐怕就要打到我們眼皮底下了!?

聽罷了完顏守緒聖旨之後,有大臣趕緊便出言勸誡道:陛下息怒,此事事關重大,陛下還需從長計議,現如今蒙古軍尚在猛攻西夏國,對我朝威脅日緊,我朝重兵皆移師西北,現在國中兵力已經不足,雖然南朝欺人太甚不假,但是現在實不易再和南朝冒然再起刀兵,此次微臣聽聞,南朝官軍勢盛,短短數月便將李全剿滅,而6付同乃是李全舊部,宋軍攻打於他,也情有可原!?

假若陛下震怒之下,兵攻打徐州的話,難保不會引來南朝調集大軍北上,到時候豈不正中鐵木真的下懷?而現如今微臣還聽聞蒙古大軍在孛魯率領之下,正在攻打紅襖賊的冀州城,意圖染指京東一帶,而宋軍一旦解決了李全之後,說不定會北上救援彭賊,也正好牽制了蒙古大軍,使宋蒙交惡。?

故此徐州之失事小,抗擊蒙古大軍事大,還望陛下能收回成命,莫要此時再生事端!以至於激怒南朝,使我們又陷入腹背受敵之中!?

假如歷史上說完顏守緒是個亡國之君的話,恐怕是有失偏頗了,要說金國的滅亡,真正的罪魁禍,恐怕是要算到前幾任的皇帝身上,特別是金宣宗完顏珣,纔是真正的亡國之君,而完顏守緒這個人還可以說是個明君,而且是頗有能力的哪一種明君,只可惜的是他出聲和上臺太晚了一些,以至於在他登基之後,接手的確實一個級爛的大爛攤子,金國在前幾任皇帝的折騰下,已經可以說是積重難返,讓完顏守緒背了個黑鍋罷了。?

完顏守緒剛纔失態那是因爲震怒所致,當聽罷了手下大臣的勸誡之後,他當即便冷靜了下來,他也是個明白人,現在當然清楚不能和南宋交惡,惹毛了南宋,現在的南宋當家的那位也是新上臺不久的年輕皇帝,從他登基短短兩年時間,便將朝中掌控大權的史彌遠一黨誅除這件事上看,這個南宋掌權的皇帝就不是個安分人,假若現在他兵攻打徐州的話,保不定真的會惹的那個南宋皇帝勃然大怒,調集大軍來攻金國,要是這樣的話,那麼金國也就徹底完蛋了,在宋蒙夾擊之下,他怎麼也不可能扛得住兩強夾擊,大金國覆滅也就在眼前了。?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完顏守緒不由得出了一身的冷汗,幸好是大臣出言相勸,要不然的話,他一衝動派兵去攻打徐州的話,這次可能就惹出大麻煩了,所以完顏守緒趕緊便收回了成命,只能吃了這個啞巴虧,眼看着徐州被大宋奪去了。?

不過這個虧吃雖然是吃了,但是也不能徹底白吃才行,完顏守緒於是派出一個大臣當使臣,出使南宋,要求面見南宋皇帝趙昀,走一下禮數,權充大方一點,將徐州讓給南宋,儘可能的向南宋示好,最好能拖着南宋幫他抵禦蒙古大軍。?

其實完顏守緒恐怕是大金國最明白的人了,他這麼多年以來,已經深知鐵木真的殘忍,從鐵木真成爲大汗之後,這麼多年一來,南征北戰滅了數十個國家,所過之處幾乎是赤地千里,殺的人有多少已經不能計數了,假如讓鐵木真滅了大金國之後,以鐵木真的貪婪,絕不會放過肥羊一般的南宋的,金國一滅,也就該輪到南宋倒黴了,脣亡齒寒的這個道理他很想讓南宋朝廷明白,這個時候唯有他們聯合起來,纔有一線可能抵禦住蒙古大軍南侵,否則的話,大家恐怕遲早都要一起玩兒完。?

完顏守緒連連叮囑了使臣不少話,讓時辰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見一面南宋皇帝,爭取和南宋朝廷達成和解,千萬莫要讓南宋趁着他們落魄的機會,再在他們背後插一刀了。?

而使臣答應了之後,便帶上了扈從,一路出了汴梁城,朝着臨安方向走去。?

第21章 流民第115章 請大人閱兵第191章 師妹第85章 正面衝突第8章 變局第73章 火箭飛昇第51章 恩州之戰(上)第337章 渡河第44章 如何處置第145章 大吃一驚第197章 斷糧第80章 衝陣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下)第53章 倒戈一擊(上)第60章 考量第346章 困獸之鬥第27章 危城1第349章 倉惶第92章 守制第113章 動手第60章 倉促應戰第214章 傷第232章 惦記第100章 夜襲第3章 又見楊四娘第147章 激戰山口第187章 再露鋒芒2第62章 問計(上)第144章 紅介山山口第162章 仇人相見第154章 一夜不眠第37章 新皇登基第136章 使團還朝第5章 臨潁會戰1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6章 父親第21章 暗鬥(下)第217章 暴斃第150章 不謀而合第49章 包藏禍心(上)第141章 談判第90章 讒言第269章 叛軍第208章 移師蔡州第350章 措手不及第21章 憤怒第61章 壞消息(下)第132章 出使吐蕃2第48章 靳黑虎第60章 假公濟私(上)第44章 無恥第127章 又見米囊花第324章 朝議第273章 秋桐建功第163章 論功行賞第29章 單挑第61章 鴿癡第22章 好事(下)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上)第37章 胸無大志(上)第17章 三山散人第38章 馬屁如潮(下)第362章 殘兵敗將第22章 抗旨第252章 總攻第82章 老不正經第176章 兄弟相會第17章 三山散人第26章 冗兵之亂第183章 豪賭第175章 再見嶽琨第100章 兵至白水第11章 反擊第141章 談判第141章 談判第355章 巨餌第30章 棍棒相迎第114章 愚弄第96章 會審第88章 人選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249章 叛軍水師第60章 考量第54章 盤點第50章 兵發恩州(上)第68章 四面楚歌第200章 收復河間第61章 壞消息(上)第113章 動手第22章 好事(下)第117章 暗刃第165章 金國求援2第154章 一夜不眠第254章 損招第102章 完勝第173章 揚州聚首第一百七十四章 途經黃州第50章 劫獄第131章 楊石的心意第229章 武生營第56章 釘子
第21章 流民第115章 請大人閱兵第191章 師妹第85章 正面衝突第8章 變局第73章 火箭飛昇第51章 恩州之戰(上)第337章 渡河第44章 如何處置第145章 大吃一驚第197章 斷糧第80章 衝陣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下)第53章 倒戈一擊(上)第60章 考量第346章 困獸之鬥第27章 危城1第349章 倉惶第92章 守制第113章 動手第60章 倉促應戰第214章 傷第232章 惦記第100章 夜襲第3章 又見楊四娘第147章 激戰山口第187章 再露鋒芒2第62章 問計(上)第144章 紅介山山口第162章 仇人相見第154章 一夜不眠第37章 新皇登基第136章 使團還朝第5章 臨潁會戰1第176章 萊蕪炮作第6章 父親第21章 暗鬥(下)第217章 暴斃第150章 不謀而合第49章 包藏禍心(上)第141章 談判第90章 讒言第269章 叛軍第208章 移師蔡州第350章 措手不及第21章 憤怒第61章 壞消息(下)第132章 出使吐蕃2第48章 靳黑虎第60章 假公濟私(上)第44章 無恥第127章 又見米囊花第324章 朝議第273章 秋桐建功第163章 論功行賞第29章 單挑第61章 鴿癡第22章 好事(下)第19章 史彌遠的安排(上)第37章 胸無大志(上)第17章 三山散人第38章 馬屁如潮(下)第362章 殘兵敗將第22章 抗旨第252章 總攻第82章 老不正經第176章 兄弟相會第17章 三山散人第26章 冗兵之亂第183章 豪賭第175章 再見嶽琨第100章 兵至白水第11章 反擊第141章 談判第141章 談判第355章 巨餌第30章 棍棒相迎第114章 愚弄第96章 會審第88章 人選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249章 叛軍水師第60章 考量第54章 盤點第50章 兵發恩州(上)第68章 四面楚歌第200章 收復河間第61章 壞消息(上)第113章 動手第22章 好事(下)第117章 暗刃第165章 金國求援2第154章 一夜不眠第254章 損招第102章 完勝第173章 揚州聚首第一百七十四章 途經黃州第50章 劫獄第131章 楊石的心意第229章 武生營第56章 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