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再返紹興

即便是一個超級強國恐怕也不敢這麼四面開花逮誰跟誰幹架吧!可人家完顏珣就是牛人,一下子就能應付這麼多國家的圍攻,說句難聽話,他這明擺着就是打着燈籠上廁所,誠心找死呀!

聽說了這些消息之後,高懷遠坐在椅子上有點哭笑不得的感覺,真替這個完顏珣想不通,這廝腦子裡面琢磨的到底是什麼玩意兒呀?一步一步推着金國朝火坑裡面跳,他一個人是豬的祖先的話,那麼他手下的那些大臣們難道也都是豬頭不成?難道連一個人都看不出金國現在的處境再這麼折騰下去的話,就徹底玩兒完了嗎?

可是他畢竟身在南宋,不太瞭解金國的政局,根本無法揣測出金國如此窮兵黷武的目的,既然他這麼急着找死,那麼老天爺恐怕都幫不了他們金國了。

如果這會兒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同志地下有靈的話,恐怕真的要再被這個不孝子完顏珣給活活氣死一次了,即便不死,恐怕也要從太祖陵中爬出來活活掐死這廝!

看來歷史的巨輪誰也沒辦法,一切消息都說明,金國算是快要徹底完蛋了,如果說金國毀於誰之手的話,那麼現在高懷遠看來,絕不是毀於金國末代皇帝金哀宗,而是徹徹底底的算是毀於現在當權的金宣宗完顏珣手中了。

打聽到這些消息之後,高懷遠再也不願多替金國着想什麼了,天要下雨孃要嫁人,隨他去吧!現在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南宋還安穩的這些年,儘快的壯大自己的力量,到時候去幫着漢人抵擋一下蒙古軍的鐵蹄,假如他失敗的話,他也覺得來這世上一趟值了,畢竟能和成吉思汗培養出來的大軍決死戰場,也是一個足以讓他自豪的事情了。

而這一次高懷遠還探知了一些有關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的動態,他之所以沒有親征金國,這一次而是派出木華黎爲主帥,並且封木華黎爲太師、國王,統一指揮兵馬攻打金國,自己卻在磨刀霍霍的做西征的準備,高懷遠心中暗道,這一下西面的那些國家算是要倒了八輩子血黴了,蒙古大軍所過之處恐怕要血流成河、屍橫遍野了!

高懷遠這個後現代之人,對於成吉思汗的功績,可以說是如雷貫耳,想不知道都難,對於這一次成吉思汗的西征,他雖然達不到耳熟能詳的地步,起碼也知道個七七八八,這一次成吉思汗的西征,徹底打通了陸上的絲綢之路,不過另一個結果是不知道多少民族,就此被蒙古大軍屠殺殆盡,而成吉思汗一邊是一個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一邊卻又是歷史上最血腥的屠夫,功過之間,又有誰能說得明白他到底是個什麼人呢?

本來如果只從歷史課本上看的話,高懷遠前世小時候對成吉思汗那是相當的崇敬,可是等他長大之後,讀過了一些書之後,便逐漸的對成吉思汗開始產生了反感,因爲他在讀過一些有關蒙古帝國的書之後,才搞清楚,原來元朝根本只是蒙古大帝國諸多王朝之中的一個國家,這就讓他開始對蒙古帝國開始產生了強烈的牴觸情緒,而原本被他看做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也就不再令他那樣的敬仰,雖然歷朝歷代,朝代的更迭都少不了兵禍,少不了屠殺,但是當他得知南宋被蒙古大軍所滅的時候,卻足足屠殺了近億漢人,偌大一個漢民族,差點就被蒙古人滅族,這樣的行徑,放在任何一個有點血性的漢人身上,都實在接受不了。

繁華的南宋當滅亡之後,元朝建立之初,統計戶籍,結果是和南宋戶籍對比之後,才發現,漢人經過這場劫難之後,可以說十不存一,有些地方甚至赤地百里,連個人煙都不復存在,這樣的暴行,後世之人知道的又有多少呢?

高懷遠很想不通,爲何有歷史學家要掩蓋這一點,甚至扭曲誤導國人,使許多人根本不知道這段對漢族人來說,最爲黑暗的時代,雖然後世對於元朝建立時蒙古大軍到底屠殺了多少漢人,有一些爭議,但是中國歷史上這段黑暗年代,卻被一些歷史學家成功的給掩蓋了下來,總之如果不是通過一些途徑瞭解到這段史實的話,恐怕高懷遠也不會知道這段歷史。

高懷遠還在前世的時候,聽過這麼一種說法,就是有人指出崖山之後無中國之說,其實就是說的蒙古大軍滅掉大宋之後,幾乎摧毀了整個漢民族的文化,想起來這段歷史,高懷遠就鬱悶不已。

所以這也是高懷遠到了這個時代之後,玩了命的積存力量的重要原動力,假如不是這個原因的話,他憑藉着自己本來具備的那些知識,便足已在這個時代活的痛痛快快了,何必天天如同被鞭子驅趕着一般的不敢稍微放鬆一點。

當得知了這些消息之後,高懷遠又產生出一種強烈的危機感,暗下決心,無論如何也要加快積蓄力量,這個時候開弓已經沒有回頭箭了。

眼看又是一個新年將至,看着天空星星點點的飄落的雪花,高懷遠走在臥虎莊中林立的工坊之間,微微嘆息道:“不知不覺之間,快四年了!又是一年過去了!這樣的時間過的還真是快呀!”

柳兒走在高懷遠身後,伸出細長的玉手,接着天空中飄落的雪花,一臉的笑意,她身穿一身棉裙,上身穿着一身合身的小襖,將她的身段給很好的襯托了出來,這幾年之中,不論是高懷遠還是柳兒,變化都非常之大,高懷遠早已成長爲一個體型彪悍的青年,渾身上下都似乎蘊藏着一種爆發的力量,原本帶着稚氣的面龐,看上去有一種成熟的氣質,連下頜上也長出了一些鬍鬚,如果說他已經二十多歲的話,還真是沒人懷疑。

而柳兒則出落成了一個身材高挑的美貌少女,早已不再像以前在紹興高家時候的那個處處受氣的小丫鬟了,長時間的在臥虎莊之中替高懷遠打理各種事務,使她現在看上去更像一個主事的大家閨秀,處處都透出一種令人心折的氣質,而且長時間的習武健身,使她的身材看上去非常圓潤,充滿了青春的活力。

“少爺,前幾天在紹興的老爺派人送信過來,要少爺務必要年前回紹興一趟,不知道少爺你何時啓程呢?畢竟少爺已經兩年都沒回過紹興了,這次不會不回去看看吧!”柳兒一邊跟着高懷遠賞雪,一邊在他背後提醒他道。

高懷遠看了看天色,掐指算了一下時間,現在已經進入了臘月之中,於是便答道:“是呀!去年春節我是在襄陽大營裡面度過的,上一次我擅自前往軍前,真把老爺子給氣的夠嗆,如果今年不會去的話,也實在說不過去,估計老爺子搞不好會氣的跑到這兒來找我算賬呢!

不過眼下我們這裡也忙的厲害,現在離開的話,可能會誤事也說不定,我想過兩天看看情況再說吧!”

“其實少爺也不用太擔心這裡的事情了,經過這段時間少爺的安排,各處的事情都已經開始步入正軌了,有黃伯父他們在,少爺其實不必擔心這邊的事情了,只是老爺那邊,去年聽薛嚴說過,震怒的不得了,這一次少爺還是早點回去幾天,省的老爺再生你的氣!還有這次老爺來信,催的比較緊,搞不好是有什麼事情要和你商量,少爺還是早點啓程的比較好一些!”柳兒跟着高懷遠走進了肥皂坊之中,小聲繼續勸高懷遠道!

“好吧!說的也不錯,現在是該放手讓他們操心去了!我也該早點回紹興看看了,你要麼給我安排一下,明天將管事的人召集到一起,我們安排一下,後天一早便出發,回紹興看看去,不過紹興對你來說,沒什麼好回憶的,要不然的話,這次你就不要和我一起回去了吧!我自己一個人回去看看,年後很快便趕回來好了!”高懷遠轉身望着柳兒,他又想起了在紹興的時候,柳兒在高家受得那麼多委屈,勸她道。

“不!我要陪少爺一起回去,雖然在紹興的日子不好過,但是那時候少爺便對柳兒很好,也不光是不好的記憶!總之這次我還要跟少爺回去,少爺去哪兒,我便跟着去哪兒!”柳兒立即答道,態度十分堅決。

高懷遠無奈的點了點頭,他也知道柳兒很依戀自己,不願意和自己分開片刻,所以也沒強求非要柳兒留在大冶這邊。

對於高懷遠要回紹興這件事,大家都提前得知了消息,所以沒人感到意外,而他們現在可以說也都各掌一方事務,沒空跟着高懷遠去紹興去,只是紛紛保證,絕對會盡心盡力的打理他們負責的事務,不會給高懷遠惹什麼麻煩。

安排過這些事情之後,高懷遠這才收拾了一下行裝,帶着柳兒離開了大冶縣,朝紹興方向趕去。

這一次高懷遠只帶上了柳兒和李二狗和幾個少年隨行,可以說還是輕裝簡從,趕着兩輛大車上路,而周昊這一次沒有能陪高懷遠回紹興老家看看,畢竟那裡已經沒他什麼親人了,而且臥虎莊這邊,高懷遠不在的時候,他就是實質上的二把手,兩個人不能都同時離開大冶,所以這一次高懷遠便沒帶周昊一起返回紹興。

高懷遠這次返回紹興,不爲別的,就因爲要報答高建這兩年之間,對他的關心,假如高建還如當年那樣對待他的話,高懷遠絕不會再輕易返回紹興,去探望他的,但是這兩年多來,高建對他的態度轉變很大,甚至可以說在他的事情上傾注了很大的心血,雖然高懷遠不知道高建具體都在背後做了些什麼事情,但是他還是可以感覺到,高建這兩年沒少關心他的事情,包括上一次在襄陽見到趙方,因爲周縣尉的事情,他能安然脫罪,並且順利辭去軍職,返回大冶,如果說沒有高建的運動的話,估計事情也很難善了。

所以從道義上來講,高懷遠也必須要回去看看高建了。

這一次返回紹興,高懷遠也不吝給高建帶上了不少的好東西,不惜重金求得一些上好的北方的人蔘、鹿茸等補品,還從臥虎莊自己的產業之中,抽選出來了一些不錯的貨物,弄了一車,送回紹興,在這個世上,他終於可以從高建身上體會到了父愛,這對他來說,是件很寶貴的東西,他不希望失去這份親情。

在返回紹興的路上,依舊不怎麼太平,戰爭帶來的直接後果,便是亂民的增多,剪徑的羣賊也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的在各地冒出來,走了這一趟之後,高懷遠纔算是對邢捕頭他們這些捕役們的忙碌有了一些直觀的瞭解,這麼多賊人,靠他們這幫捕役們,根本是無法應付的。

而各地官府的主要精力又都集中在戰事方面,無力應付這種情況,所以也就使蟊賊們更加猖狂了起來。

一路上他們雖然儘量走大路,但是還是免不了碰上一些賊人覬覦他們的車子,即便他們一行人顯得很是低調,穿戴的儘量的普通一些,但是也免不了有一些賊人窮富通吃,往往只要一走到人煙稀少的地方,少不得都會遇上一些賊人想要劫取他們的錢物。

這一路上真是走的毫不寂寞,可以說是打打殺殺的走到了紹興,碰上了至少七八次賊人剪徑,不過這幫賊人也算是比較倒黴,偏偏碰上了高懷遠這幫狠人,往往是他們一蹦出來,便被李二狗帶着幾個少年,一通胖揍,打得哭爹喊孃的落荒而逃,看的高懷遠都有些忍俊不止,搶劫的起碼要有點本事才行吧,就這點本事也出來打劫,真是尤不知死呀!

“二狗!”高懷遠對着剛剛趕走一羣剪徑的賊人的李二狗招呼道。

“少爺有何吩咐?”李二狗立即奔到高懷遠面前,一臉輕鬆的應聲到。

“你這個名字實在不好聽,這次跟我回紹興家中,要是還用這個名字的話,免不得要被人笑話你,要不然的話,我給你另起一個名字如何?”高懷遠笑着對李二狗問道。

李二狗當然也不喜歡他這個名字,小時候被人笑還沒什麼,現在他在臥虎莊也算是數得着的人物了,可是這個二狗的名字,實在不好聽,讓人有些小瞧,可是這名字是爹媽給他的,他也不好自己改名,現在聽高懷遠說要從新給他起名,於是立即大喜道:“多謝少爺賜名!”

“你現在一身不錯的功夫,上陣勢若猛虎,乾脆就叫若虎如何?李若虎聽起來也要威猛一些!”高懷遠隨着大車邊走邊對李二狗說道。

“李若虎!好呀!以後小的就改名叫李若虎好了!呵呵!”李二狗念着這個名字,一臉的興奮。

幾個隨行的少年一邊打掃那幫被打跑的賊人們丟下的破刀爛槍,收拾了之後丟到了河溝裡面,這些東西他們纔看不上眼呢,現在他們各個一身貼身皮甲,手中的傢伙什子都是產自臥虎莊的精品,一亮傢伙就讓賊人們爲之膽寒,所以根本不用再留這些破爛傢伙。

“恭喜恭喜!以後咱們早也不用再叫二狗哥了!以後該叫若虎哥了!”少年們紛紛過來恭賀李二狗到。

就這麼一羣人有說有笑的上路,繼續出發前往紹興府,並且在十天之後,終於安然抵達了紹興府的城中,來到了高家大宅門前。

高懷遠站在高家大宅門前,現在這個在紹興也算是數得着的深宅大院,在他眼中早已算不上什麼了,以他現在的臥虎莊的規模,和高家大宅一比,這裡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所以連同隨他一起回來的李若虎等幾個少年莊丁們,也都沒有一點緊張的感覺。

“這裡便是少爺的家了,若虎你們幾個進去之後,要謹慎一些,不要給少爺惹事,老爺不喜歡家中喧鬧,你們都要安穩一些!”柳兒從車上走下來,對李若虎等人吩咐到,畢竟她在這裡生活過多年,當又回到這裡的時候,忍不住還是有些緊張,不由自主的便要李若虎等人要安穩一些。

“柳兒姐放心,我們定會聽從吩咐的!”李若虎立即代衆人答道。

“少爺回來了!”一個看門的僕人當看到身高體壯的高懷遠走到門前的時候,立即認出了高懷遠的身份,有些驚喜的叫道。

這一次高懷遠回到紹興,再沒有跟上次回來時候受到那樣的冷遇,家僕們早已聽說高懷遠現在可是個九品保義郎,哪兒還敢對他不敬呀!

所以當看門的僕人一認出高懷遠,便不敢怠慢,飛奔入大院之中,報給高建知曉,這邊還趕緊接過高懷遠等人的車輛,趕入院中安置,請高懷遠進入院子之中,等候高建的到來。

不多時只見高建提着便袍,一路疾走,從內院之中迎了出來,高懷遠看到高建之後,心中一陣暖意,跪倒叫道:“不孝子懷遠見過父親大人!”

(以爲這段時間有些讀者朋友已經對本書的發展提出了意見,覺得開始偏離了本書的主線,所以寒風我不得不出來解釋一下!這本書當初在設定大綱的時候,便已經設定了主線,本書不但要寫戰爭,其中還會有爭權、種田等內容,而幾者歸一,都是爲了豬腳的發展落腳,而眼下的各種新事物的出現,也都是在爲以後的事情做鋪陳,而寒風並非有意要偏離故事主線,這裡所寫許多東西,都會在以後用上,故此請大家稍微耐心一點,寒風保證後面會對這些事情做以交代的!而且一定會盡可能的寫的精彩一些!如果因此讓一些朋友不太滿意的話,敬請原諒了!假如大家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的話,不妨可以加入讀者羣之中,給寒風當面指出,寒風還是很願意和大家進行交流的!多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寒風的支持,在這裡跪謝大家了!)

第21章 我軍威武第8章 變局第284章 激戰城下第75章 對簿公堂第87章 劍指吐蕃第6章 佈局第339章 死扛第110章 亂局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356章 倉促結陣第140章 勸降第56章 賈涉之死(下)第33章 家書第46章 賈涉請辭(上)第27章 驚喜(上)第246章 回回炮第79章 翻臉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17章 沂王王妃(下)第54章 慌不擇路(下)第116章 精兵還是乞丐第181章 萬事俱備第163章 告吐蕃人書第319章 會師城下第290章 四娘倒戈第63章 一網打盡第3章 縣尉有請第55章 盤點2第290章 四娘倒戈第111章 先下一城第31章 賊巢(下)第236章 定策第21章 暗鬥(下)第79章 翻臉第77章 中計第200章 陳震第137章 撤簾歸政第341章 渡口第11章 備戰1第189章 方書達的苦衷第7章 降第44章 白鐵鑄奸佞(下)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上)第196章 柳兒的心事第185章 心事重重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197章 試探2第206章 大炮立威第160章 服軟第17章 沂王王妃(上)第32章 反擊第54章 小勝一場第8章 抗敵第51章 恩州之戰(上)第41章 非她不娶(上)第93章 驗屍第33章 豐原布莊(下)第39章 水晶花鏡(上)第246章 回回炮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48章 各懷鬼胎(下)第1章 迷茫第223章 君臣相見第128章 何爲大義第87章 查賬第190章 順利第17章 九品芝麻官第182章 最後通牒第308章 大魚第3章 驚天冤案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下)第215章 定局第113章 太子闖關第24章 激戰第61章 賊窩第17章 沂王王妃(下)第30章 侍衛親軍步軍司(上)第33章 兵發通江第75章 分兵第120章 越俎代庖第320章 軍紀第169章 放下還是放不下第177章 快炮火槍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296章 虛晃一槍第95章 賭博第40章 父子相見(上)第84章 慘烈搏殺第307章 主僕相見第3章 又見楊四娘第44章 白鐵鑄奸佞(上)第46章 斥責第35章 陣前顯威第138章 勳章第221章 發兵之爭第157章 出使第192章 強助第73章 兄弟之誼第72章 回家第82章 爲難
第21章 我軍威武第8章 變局第284章 激戰城下第75章 對簿公堂第87章 劍指吐蕃第6章 佈局第339章 死扛第110章 亂局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356章 倉促結陣第140章 勸降第56章 賈涉之死(下)第33章 家書第46章 賈涉請辭(上)第27章 驚喜(上)第246章 回回炮第79章 翻臉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17章 沂王王妃(下)第54章 慌不擇路(下)第116章 精兵還是乞丐第181章 萬事俱備第163章 告吐蕃人書第319章 會師城下第290章 四娘倒戈第63章 一網打盡第3章 縣尉有請第55章 盤點2第290章 四娘倒戈第111章 先下一城第31章 賊巢(下)第236章 定策第21章 暗鬥(下)第79章 翻臉第77章 中計第200章 陳震第137章 撤簾歸政第341章 渡口第11章 備戰1第189章 方書達的苦衷第7章 降第44章 白鐵鑄奸佞(下)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上)第196章 柳兒的心事第185章 心事重重第131章 出使吐蕃第197章 試探2第206章 大炮立威第160章 服軟第17章 沂王王妃(上)第32章 反擊第54章 小勝一場第8章 抗敵第51章 恩州之戰(上)第41章 非她不娶(上)第93章 驗屍第33章 豐原布莊(下)第39章 水晶花鏡(上)第246章 回回炮第266章 所向披靡第48章 各懷鬼胎(下)第1章 迷茫第223章 君臣相見第128章 何爲大義第87章 查賬第190章 順利第17章 九品芝麻官第182章 最後通牒第308章 大魚第3章 驚天冤案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下)第215章 定局第113章 太子闖關第24章 激戰第61章 賊窩第17章 沂王王妃(下)第30章 侍衛親軍步軍司(上)第33章 兵發通江第75章 分兵第120章 越俎代庖第320章 軍紀第169章 放下還是放不下第177章 快炮火槍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296章 虛晃一槍第95章 賭博第40章 父子相見(上)第84章 慘烈搏殺第307章 主僕相見第3章 又見楊四娘第44章 白鐵鑄奸佞(上)第46章 斥責第35章 陣前顯威第138章 勳章第221章 發兵之爭第157章 出使第192章 強助第73章 兄弟之誼第72章 回家第82章 爲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