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儒仙

bookmark

鄉試在兩個月之後,張成已經天天在溫習功課。好多天來,他一直很用功,搞得茶飯不思,人似乎也消瘦了一圈。家裡人都很是擔心。

葉昊天卻似乎神采一日好過一日,大家都很欽佩。這不,張員外已經來請教秘法了。

葉昊天取出一粒自己煉治的補中益氣丹交給他“這個給張成服下”,並沒有說明丹藥的功效。張員外對他非常信服,立即拿給兒子去了。

一個時辰以後,張成跑了過來,叫着“大哥,這是什麼丹阿,我服了以後渾身是勁,到處熱呼呼的,多少天的疲勞一下消失了,連腦子也清楚了很多!”

葉昊天笑着說“這就對了,溫書要勞逸結合,身體是根本,脾胃好才能中氣足,中氣足才能神氣旺,神氣旺才能智力增,學習起來方可以事半功倍。”

又對跟進來的張員外說“這兩天我要出門一趟,鄉試的時候我會回來。”張員外問他行止,他說還沒確定。

第二天一早,葉昊天就出了門。離開長安五個月了,他要回去看看。走在長安大街上,老遠就看到玉店的門口聚了很多人,裡面人更多,簡直擠得風雨不透,估計大多是前來欣賞的。原來的五六間店面顯得太小了。

葉昊天看了看周圍,旁邊是一家布店,店面不小,約有七八間,生意倒是一般。看到玉店的管家王萬石實在太忙,他就沒有過去招呼,悄悄從側門進了大院。

進門看見王千石林在搬運東西,葉昊天叫了一聲,他回頭看見,趕忙停了下來,高興地說“先生,您可回來了,全家都在惦記你呢!真是太好了,我去把大哥叫來。”

“不了,讓他忙吧”葉昊天趕緊制止他,又說“玉店店面不足,你去看看旁邊的布店,問問老闆能不能轉讓,要多少銀子。”

王千石領着葉昊天向裡走,看見爹正在院子裡鋤草,跟爹說了句話就出去了。院子裡有塊空地,王老漢人閒不住,開了個菜園,種上蔬菜了。妞妞也在旁邊幫他拔草。

“老人家,身體怎麼樣阿”葉昊天問道。

“好阿!自從上次喝了您給的仙酒,簡直渾身舒暢,這些天沒生過一點毛病。”老漢趕緊請葉昊天入內喝茶。

葉昊天將妞妞抱起來走進屋子,一邊走一邊問“妞妞,你今年幾歲了?”

妞妞眉開眼笑地說“叔叔,我已經長大了,今年八歲!”

葉昊天呵呵笑了“是阿,很大了阿。你三叔在幹什麼阿?”

老漢回答“在跟藍玉王學雕玉呢。”

“好”。葉昊天隨口聊着。過了一會兒,王千石回來了,還沒坐下就開口道:“布店老闆開價五萬兩銀子,死活不肯降價。”

葉昊天道“買下了,我畫個圖形,你找人去按圖裝修一下。”說着取出五萬兩銀票遞過去。王千石接過後又急匆匆地出去了。

中午,王家一家人都回來吃飯。王萬石取出帳目給葉昊天看,一邊介紹說“這幾個月一共進賬一千八百五十萬兩,去掉支出和工資部分,實賺一千七百萬兩,請過目。”葉昊天將帳目合上,問道:“銀子在哪裡?”“已經換成官家銀票,超過五百萬兩就存入長安最大的銀莊,其餘部分存在放玉石的地方。”王萬石說着領他去看。在存放玉石的陣法中間有一個玉瓶。王萬石從玉瓶中倒出一個小盒子,裡面有數百萬兩銀票,還有一些存銀票的單據。每張單據都有姓名和五個問題,答對了問題才能取走銀子。單子上的名字卻是葉昊天。

王萬石將盒子整個兒交給葉昊天,又告訴他回答問題的切口。葉昊天把盒子又放了回去,只是取了一白萬兩銀票放在身上,說“目前我還用不着,等將來需要的時候再說,這寫銀子不是我一個人的,大家有事儘管取用。剩下的留着,等將來或許有大用”。王萬石卻說:“家裡的散碎銀子就已經花不盡了。”

回到飯桌上,葉昊天指點他將部分銀票拿出去投資,買下一些酒樓旺店,那樣才能以錢生錢。又尋問大家能不能在附近城市開家分店。王千石自告奮勇:“我去洛陽,將這裡製成的玉器拿去賣,相信很好賣!”

葉昊天點頭同意,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項,吩咐王萬石再僱幾個雕玉師傅,雕玉由藍玉王負責,不單雕刻複雜的大件作品,還要包括手鐲,耳綴,髮飾等物。

晚上大家用過晚飯,就是指點練功的時間。一個接着一個,全部弄完已經到了亥時。葉昊天卻爲大家的進步高興。王林的功夫也長進了一些,衛護玉店應該足夠了,只要來的不是修真人。

大家走了以後,葉昊天繼續修煉。一點靈光集中在上丹田,將自身的虛空與天地的虛空相接,從浩瀚的蒼穹吸收所需要的養分。他感覺自己的元神逐漸膨大,形象漸漸虛幻起來。相信只要不斷修行,不用多久就可以達到仙人界了。

他決定以後的兩個月就在長安呆下來。時間很快過去了半個月,這些天他一直都在家裡閉門修煉。

這天,春光明媚,鳥語花香,葉昊天想到城裡走一走。他一個人來到長安城東南,那裡有一個很著名的碑林。唐開成年間,爲了避免文人學士們傳抄經書時出現錯誤,皇家將十二部經書刻在石碑上,作爲範本,立於長安城國子監內,供人們校對,被稱爲《開成石經》。內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等十二部經書,計六十五萬字,用石一百一十四方,兩面刻文,加上此前唐玄宗李隆基親自書寫的《石臺孝經》合稱十三經。除了十三經以外,這裡還陳列有漢代以來的各種碑石、墓誌共一千多塊。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葉昊天對經書的內容非常熟悉,令他感興趣的是石碑上的書法。碑林薈萃各代名家手筆,篆、隸、草、真、行等多種書體,琳琅滿目,皆具風采。特別是唐代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李陽冰、顏真卿、柳公權、張旭、懷素、智永、李隆基、史維則等人的手筆刻石,尤爲可貴。後世的的名家墨跡,如米芾、蔡京、蘇軾、等人的作品也勘稱絕佳。此外碑頭、碑側、碑座上浮雕、線雕、減地雕的各種花紋也做得美輪美幻。

他一邊欣賞美妙的書法雕刻,一邊再讀一遍經書的內容。

繼續讀下去,孟子也說培養浩然正氣,使自己義正剛直,從而神氣盛旺,氣貫天地。“這就是道地的修煉了!”葉昊天心裡驚歎不已,怪不得被尊爲聖人,他們不但是儒家的先知,還是修真的先行者,由儒而仙,可以稱作儒仙了。

葉昊天閉上雙目,回想自己十餘年來所讀過的儒家經典,心中豁然開朗。原來文人在從事讀書,寫字,作畫和演奏音樂的過程中可以進入一種練功的狀態,意念全部集中在書、字、畫、音樂上,達到忘我的境界,那就跟道家靜坐進入虛無狀態一樣。這種修煉不單增加藝術創造的能力,還可以攝生養氣,最終達到天人合一。

葉昊天進一步思考,他發現儒家修煉以“煉心”爲主旨,着重於道德的淨化與陶冶,把“修身”當作“用世”、“治世”的基礎,強調在“用世”、“治世”的實踐當中“修身”,把“用世”堪稱“修身”的積蓄,或者說是修身的一個飛躍。以“修身”爲本,“修身”、“治學”和“用世”三者相統一,就能達到修煉的最高境界。比較而言,佛道修真者將自己禁閉起來,每日冥思苦想,容易出現偏差,儒家的修真卻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他知道明白這一點很有價值,將可以使自己的修煉跟未來的入仕結合起來,不會相互干擾,處理得當還可以使修道的過程縮短很多。

這樣想着,他走出了碑林,沐浴在溫柔的陽光裡,渾身非常舒暢,感到今天確實不虛此行。

第38章 修羅29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66章 天條第253章 貝葉16 陽關三疊第112章 矢志第103章 仙墟第86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130章 王道第252章 土德第298章 儒脈27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第66章 天條12 七金山佛教所說的因緣第290章 約法2 長路漫漫始於浩然正氣第190章 盜鼎6 迴風指法41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21 爲道日損19 金丹大道第203章 天書第185章 賞石2 中庸之道不可或缺2 幽洞明心4 天書符籙3 地藏鉢盂別有天地後記111 殺伐之音第260章 獨尊第27章 訪舊第257章 達摩第217章 君臣7 五祖丹訣第294章 破天6 儒家的社會理想大同第29章 佛緣5 日本禪宗的特色5 有閒弄玉長安時不教終南出妖孽14 太上神嘯87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24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第93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41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297章 克己?第87章 玉璽第4章 尋寶第66章 天條第67章 升職46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33章 鬼經第222章 入港第174章 天尊第18章 孤墳第224章 櫻花第66章 天條第263章 觀音第11章 北宗第47章 歸家第3章 書院第87章 玉璽22 鳳凰琴第255章 香海22 佛教的歸結人間佛教2 佛國聖境肉身菩薩第49章 泰山第69章 替身第230章 死禪第148章 巡天第129章 王鼎5 儒家的社會實踐儒功8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裡蘭舟遇知音11 封建社會裹足不前不能由儒家獨自承擔第111章 琴劍第235章 魔霧70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第95章 棋儒第154章 屈平第4章 尋寶20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272章 豔曲第162章 登天65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後記53 九幽仙曲29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37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125章 真身26 儒家的歸結不破不立3 九幽仙曲第17章 蘭舟第55章 種芝第2章 大劫第114章 宴請1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70章 真神第229章 歌舞12 法印隨心
第38章 修羅29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66章 天條第253章 貝葉16 陽關三疊第112章 矢志第103章 仙墟第86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130章 王道第252章 土德第298章 儒脈27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第66章 天條12 七金山佛教所說的因緣第290章 約法2 長路漫漫始於浩然正氣第190章 盜鼎6 迴風指法41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21 爲道日損19 金丹大道第203章 天書第185章 賞石2 中庸之道不可或缺2 幽洞明心4 天書符籙3 地藏鉢盂別有天地後記111 殺伐之音第260章 獨尊第27章 訪舊第257章 達摩第217章 君臣7 五祖丹訣第294章 破天6 儒家的社會理想大同第29章 佛緣5 日本禪宗的特色5 有閒弄玉長安時不教終南出妖孽14 太上神嘯87 絕地難阻玄宮月通天微覽白雲鄉24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第93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41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297章 克己?第87章 玉璽第4章 尋寶第66章 天條第67章 升職46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33章 鬼經第222章 入港第174章 天尊第18章 孤墳第224章 櫻花第66章 天條第263章 觀音第11章 北宗第47章 歸家第3章 書院第87章 玉璽22 鳳凰琴第255章 香海22 佛教的歸結人間佛教2 佛國聖境肉身菩薩第49章 泰山第69章 替身第230章 死禪第148章 巡天第129章 王鼎5 儒家的社會實踐儒功8 蘇堤春曉微雨後夢裡蘭舟遇知音11 封建社會裹足不前不能由儒家獨自承擔第111章 琴劍第235章 魔霧70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第95章 棋儒第154章 屈平第4章 尋寶20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第272章 豔曲第162章 登天65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後記53 九幽仙曲29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37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125章 真身26 儒家的歸結不破不立3 九幽仙曲第17章 蘭舟第55章 種芝第2章 大劫第114章 宴請1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70章 真神第229章 歌舞12 法印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