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七金山佛教所說的因緣

12、七金山、佛教所說的因緣

迦壟一面走一面接着介紹:“須彌神山之外圍繞着七層金山,名字分別爲雙持山、持軸山、擔木山、善見山、馬耳山、障礙山、持地山。這七座金山將須彌神山圍得如鐵桶一般,進出神山的通道只有一條,被稱爲‘須彌佛徑’。這條路共有七關,每關都有一位菩薩上師把守着。”

蘭兒聽得有些無奈:“好麻煩,不知道又要考些什麼?”

迦壟笑着搖頭:“什麼都不考!那些菩薩上師是負責傳道解惑的。要知道,只要過了七金山,就不再是凡夫俗子,而是有了羅漢身份的人。你想想,總不能讓大家帶着滿腹疑問成爲金身羅漢吧?無論如何,基本的佛法總要弄清楚。因此佛祖安排了七位菩薩上師守在這裡,主要負責講解經文,幫助入山者完成最後的培訓。你們只要老老實實地聽經一個時辰,如果沒有什麼不適之感,便可以過關了。當然,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地方,你們也可以開口相詢。”

葉昊天深感意外地笑道:“我懂的佛法大都是自修的,當然有很多問題。若能得到菩薩上師的系統培訓,簡直太好了!”

說話間三人已經來到第一重金山前。那是一道高高的山嶺,色成赤黃,彷彿黃銅鑄就的一般,只有一處所在略微低矮一些,似乎是山門所在的地方,隱約可見一座小廟,上山的小徑便蜿蜒曲折地通向那裡。

他們沿着小徑拾階而上,剛剛來到距離小廟二三十丈的地方,忽聽廟內傳出十分渾厚的聲音:“小施主,別來無恙乎?你我真是有緣,竟能相會於此!”

葉昊天聽聲音有些熟悉,一時之間卻想不出是誰,定睛看時,卻見一位老僧出現在廟門口,鬚髮銀白,面帶微笑,赫然竟是自己赴任樂清知縣時,在國清寺見到的那位老僧!當時老僧曾經勸他積累功德,對他的修仙之旅大有裨益。

葉昊天心情激動,三步兩步跑了過去,對着老僧合掌施禮,口中道:“師傅安好,弟子有禮了!”

老僧一面還禮,一面看了看他身後的蘭兒,十分驚奇地道:“你們兩人……竟然修成了!而且這麼快!咦?好生奇怪,你們修的是仙?還是佛?呀!難道是仙佛合宗?”

蘭兒想起當年老僧將自己稱爲“鬼物”就覺得不舒服,不過還是笑着上前施禮道:“謝師傅點化我家公子。我得公子之助,已經恢復肉身了。至於是仙是佛,我也弄不清楚。”

老僧驚奇地上下打量着她,沉吟着沒有說話。

旁邊的迦壟上前施禮道:“上師,這兩位施主佛心都很高,合當升入羅漢界修行,還請上師留心栽培。”接着對葉昊天和蘭兒行禮道:“我的職責便是將你們領到此處,如今使命已完,該回去了。”

葉昊天和蘭兒向他道聲“珍重”,眼看着他下山去了。

隨後,老僧請兩人入內,就坐於蒲團之上,又盯着他們瞧了一會兒,才合掌讚道:“兩三年內便能修至羅漢界,端的是人間奇蹟!你們的佛緣不淺呢!”

葉昊天謙遜道:“弟子誤打誤撞,純粹是運氣好。要說佛理,我們懂的並不多,還求師傅指點。”隨後他將別後的情形大體敘述了一下。

老僧聽得不住點頭,讚道:“你們積累的佛心功德已經夠了!求佛不是空談,講究的是艱苦的修行和佛心的積累。所以只要掌握基本的佛理就行了,懂得太多也沒有用處。老衲在此守第一關,按規定該講‘因緣’。”說到這裡他慈祥的目光在兩人面上掠過,微微一笑道:“不是‘姻緣’,你們別搞錯了。”

蘭兒面色微紅,反口詰難:“師傅四大皆空,怎麼會想起‘姻緣’來?”後面還有一句她沒有說出:“莫非想還俗不成?”

老僧避而不答,合掌笑道:“雖然是故交,我也不能徇私放行,看來還得給你們講一個時辰的佛經才行。”

葉昊天道:“弟子洗耳恭聽。”

老僧深吸了一口氣,然後一字一頓地緩緩說道:“要明佛理,必須先明白什麼是因緣。所謂‘因緣’,是指事物的形成和毀滅均有內在的因素,佛家將這種因素稱爲‘因’,將因素與因素之間的關係稱爲‘緣’。‘緣起’即‘諸法由因緣而起’。簡單地說,就是一切事物或現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對的互存關係和條件,離開關係和條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個事物或現象。’”

葉昊天對佛家的基本理論還算熟悉,所以聽來毫不費力。

此後老僧的講解漸漸快了起來:“佛曰:‘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佛教的所有教義都是從‘緣起論’這個源泉流出來的。佛經中說緣起有十一個意義:無作者義,有因生義,離有情義,依他起義……”他講得越來越深,不但蘭兒聽得吃力,葉昊天也覺得頭大。

老僧講了整整一個時辰才收住口,看着兩人有些難過的樣子,呵呵笑道:“老衲是按照上面的規定講解的。其實你們只要明白第一段就行了,後面的全是廢話,聽不聽問題不大。你們既然來了,就會在這裡呆上一段時間,有什麼不懂的東西,以後慢慢揣摩就是了。”

葉昊天連忙道:“謝師傅傳經。弟子可能住不了幾天,只待目睹佛宗大會之後便要回去了,希望有緣還能再見。”

老僧十分惋惜地望了他們一眼,接着用以類似迦壟說話的口吻道:“你們的修爲雖然不錯,只怕仍難抵達山顛。”

葉昊天也不明說,只是道:“待弟子試試看,實在不行也沒關係。”言訖告辭而去。

第54章 九嶷8 御風行空33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25 盤古開天餘九寶血雨腥風人間道第154章 屈平第233章 神宮第50章 監天29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2 長路漫漫始於浩然正氣6 儒家的社會理想大同6 神龜一去不復返王屋空餘鏡觀天第146章 治世11 殺伐之音9 天地氤蘊鍾奇秀人世茫茫有儒仙第254章 佛山第39章 潘安後記58 舜帝韶樂第15章 售劍45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157章 瑤池第235章 魔霧第99章 入彀第70章 真神第152章 仙芝2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第125章 真身第12章 王屋第181章 靈石第247章 勸降第86章 周少第36章 通經第37章 仙機第251章 魔蟲1 前言17 黑雲壓城城欲摧拭目陰霾鎖幾時第11章 北宗30 碧水丹山生奇石華清宮內出玄機10 四方鹹海般若舟7 初論仁學第290章 約法第128章 故人7 佛宗貝葉佛詩第162章 登天第239章 魔窟52 登崑崙兮食玉英歸去來兮聞招魂第180章 神舟15 招魂吟5 仙劍初傳第243章 雲房19 牛郎織女與儒家的愛情觀第83章 老僕第67章 升職19 神尺監天護國運獨手賑災挽民頹17 仁愛的生命觀與氣貫長虹第88章 神器8 八部天龍大鵬鳥第206章 私產第15章 售劍第245章 真武第273章 授權第273章 授權第44章 九華第226章 棋道第230章 死禪第166章 瘋子第163章 天街第174章 天尊第180章 神舟14 九陰鎖魂第29章 佛緣第129章 王鼎72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218章 專使2 中庸之道不可或缺24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54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139章 益壽第288章 日新第196章 心疾第183章 開店第2章 大劫第66章 天條第148章 巡天74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240章 兵敗第96章 天涯第25章 殿試4 九華淨土世外桃源第143章 招魂第277章 靈肉第193章 天道第295章 出鼎第81章 靜以修身行舟緩,儉以養德水流急第276章 思辨60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41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300章 相諧58 瑤池阿母綺窗開穆王何事不重來第204章 神悟
第54章 九嶷8 御風行空33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25 盤古開天餘九寶血雨腥風人間道第154章 屈平第233章 神宮第50章 監天29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2 長路漫漫始於浩然正氣6 儒家的社會理想大同6 神龜一去不復返王屋空餘鏡觀天第146章 治世11 殺伐之音9 天地氤蘊鍾奇秀人世茫茫有儒仙第254章 佛山第39章 潘安後記58 舜帝韶樂第15章 售劍45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157章 瑤池第235章 魔霧第99章 入彀第70章 真神第152章 仙芝2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第125章 真身第12章 王屋第181章 靈石第247章 勸降第86章 周少第36章 通經第37章 仙機第251章 魔蟲1 前言17 黑雲壓城城欲摧拭目陰霾鎖幾時第11章 北宗30 碧水丹山生奇石華清宮內出玄機10 四方鹹海般若舟7 初論仁學第290章 約法第128章 故人7 佛宗貝葉佛詩第162章 登天第239章 魔窟52 登崑崙兮食玉英歸去來兮聞招魂第180章 神舟15 招魂吟5 仙劍初傳第243章 雲房19 牛郎織女與儒家的愛情觀第83章 老僕第67章 升職19 神尺監天護國運獨手賑災挽民頹17 仁愛的生命觀與氣貫長虹第88章 神器8 八部天龍大鵬鳥第206章 私產第15章 售劍第245章 真武第273章 授權第273章 授權第44章 九華第226章 棋道第230章 死禪第166章 瘋子第163章 天街第174章 天尊第180章 神舟14 九陰鎖魂第29章 佛緣第129章 王鼎72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218章 專使2 中庸之道不可或缺24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54 治世胸中無滯留悠然金丹大道遊第139章 益壽第288章 日新第196章 心疾第183章 開店第2章 大劫第66章 天條第148章 巡天74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240章 兵敗第96章 天涯第25章 殿試4 九華淨土世外桃源第143章 招魂第277章 靈肉第193章 天道第295章 出鼎第81章 靜以修身行舟緩,儉以養德水流急第276章 思辨60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41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300章 相諧58 瑤池阿母綺窗開穆王何事不重來第204章 神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