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神悟

bookmark

待得女媧領着蘭兒和雲華夫人走入補天宮的大門之後,葉昊天收回目光,將另外七瓣九大神丹遞給心神不定的少康,勸慰他道:“大哥不用擔心,令尊一定能夠徹底復元的。你若不放心,我將看護坤鼎的事就交給你了。”

少康伸手接過神丹,用力點點頭,說道:“好的!既然女媧娘娘都覺得很有把握,看來應該沒什麼問題。我心中總有些忐忑不安,或許是關心則亂的緣故吧。”

葉昊天接着又安慰了他幾句,然後轉頭望向一直注視着萬滅王鼎的風先生,高聲道:“既然先生對王鼎這麼感興趣,三個時辰攪動一次的差事就請先生多費心了。”

風先生頭也不回地看着鼎中熊熊燃燒的烈火,沉聲道:“我怕無法靠近王鼎三尺之內,你看那火……紅中帶青,青中帶紫,端得是非同小可。”

葉昊天忽然想起自己在鳳麟洲改造過的炎炎戰甲,當即朗聲笑道:“沒事,我還有一件法寶……喏,就是這個。”他一邊說着一邊將炎炎戰甲取了出來,幫風先生披在身上。

風先生低頭看了看身上的戰甲,一眼看見諸多甲片構成的陣法,募地精神一振,脫口而出道:“好!祝融烈焰陣,此甲該能耐得高溫。雖說不一定能抵擋得住鼎內的刑天火,但身在鼎外應該沒有問題了。”

葉昊天“嘿嘿”笑了兩聲,加重了語氣道:“這可是赤帝昔年用過的戰甲,又經過我的悉心改造,威力強着呢。”

風先生愛不釋手地摸着炎炎戰甲道:“要說耐火戰甲我也有幾十套。可惜都趕不上你這一件。帝君果然高明,拿出來的每件法寶都是稀世珍品!”

葉昊天看他很是識貨,心中一陣高興,爽快地道:“等會兒我再仿製一件。這件就送給先生了,請您笑納。”

風先生撩起戰甲看了又看,十分驚喜的道:“好說。既然帝君這麼大方,我也就卻之不恭了。”

葉昊天連連擺手:“不用客氣”,然後轉身向不遠處枝繁葉茂的菩提樹走去。遠遠望去,菩提樹那光滑圓潤的樹幹和晶瑩碧綠的菩提子都蘊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

他想起女媧所說的佛祖頓悟的故事,心中一動,徑直走到菩提樹下盤膝而坐,背靠樹幹,彷彿自己當年在嶽麓山下勤奮用功一樣,將無字書捧在手中凝神細觀。

他鍥而不捨地看了半個時辰,無奈書內從頭到尾一片空白,怎麼也找不到一點可以辨認的字跡。看來單是這樣子盯着書看是沒有用的。

於是他將無字書放在身前,隨後閉目凝神,抱元守一,很快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漸漸地他感到周圍的一切逐漸變得暗淡模糊起來,只有頭頂的菩提樹越來越亮,一顆顆的菩提子彷彿閃閃發光的星星,放出一道道耀眼的白光,將他的身體照得晶瑩剔透,連怦怦跳動的心房也變成了完全透明的樣子。

如此感覺持續了一個時辰之後,葉昊天但覺菩提子放出的光芒越來越盛,背後的樹幹也逐漸發熱起來,一股浩浩然無窮無盡的暖流從樹幹透入尾閭,又從尾閭直上泥丸宮,最後在泥丸宮中集聚下來。

此時的泥丸宮已經開始不由自主地高速運轉,試圖將那股暖流壓縮凝結成神丹。無奈暖流實在太強大了,漸漸地他感到泥丸宮內先是充滿了氣體,接着濃縮爲亮晶晶的液體,隨後液體漸漸變得十分粘稠,最後形成了一顆顆淡黃色的球形晶體,未經煉化便徑自累積在泥丸宮內。而泥丸宮則變得越來越大,不知不覺已經比先前擴大了兩三倍。

此時他覺得自己所有的感官都變得比先前敏銳了很多,就連每一個毛孔都似乎擁有了獨自的靈感。

除此之外,令他感到無比驚奇的是,在菩提子的神光照耀下,平放在身前的無字書竟然現出一行行淡淡的硃紅字跡,書頁也隨着微風吹拂自動地快速翻過。

葉昊天通過頭頂的天目凝神看去,但見無字書的封面上赫然寫着“天尊心語”四個大字。看來這就是女媧所點明的東西了。

封面過後便是正文。正文第一頁只有兩行字,分明是:“萬物歸心,心外無理”以及“天人合一,性命互化。”

葉昊天看得一呆,一時之間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

天人合一還能夠理解,可是什麼是性命互化呢?萬物歸心也勉強可以理解,可是爲何會說心外無理?

他還沒有來得及想明白,無字書已經翻到了第二頁。卻見第二頁上寫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互根互用而互化。”

看到這裡,葉昊天心裡略微鬆了一口氣。因爲如果一本書從頭至尾全部都是含含糊糊似是而非的話,日後理解起來將會非常困難。

這段話都是老生常談了,不知何故仍然被天尊如此重視。

第三頁寫的卻是:“大千世界,一分爲二,心性外物,包納乾坤。”這也比較容易理解,說的是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可以包含在精神和物質兩大類之內。

再下面一頁是:“心生萬物,萬物有心,心物互化,合而爲道!修心爲上,心外無理!”

葉昊天若有所思,覺得這種說法還是有些道理的。比如說要蓋房子,必須先有構思,然後才能準備材料開始建造,如果沒有藍圖,房子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建成的。再比如一個家庭,如果所有的物質條件全都有了,獨獨缺乏愛心,沒有感情,怎麼能稱爲一個家呢?

接下來第五頁上的內容才真正讓葉昊天覺得非常震驚,因爲上面寫的分明是:“佛心爲心,愛心爲心,功德爲心,思念爲心,其心一也。神丹爲物,魔力爲物,一正一反,其理則同。佛心神丹,陰陽互根,一性一命,性命互化!道門佈道,佛家講佛,魔教傳教,所爲何也?千萬人之心可化爲一人之神丹,如此修煉何愁神功不成?”

葉昊天的腦袋不覺“嗡”的一聲,這就是性命互化!性爲心性,命爲天命,同時也是指體內結成的神丹。佛心和神丹竟然可以互化,怪不得各大教派都爭着傳道,因爲教衆越多,佛心才能越多,同時纔有將佛心轉化爲神丹的基礎。原來天下人爭着開幫立派,每個人都想做教主,竟然有這層因素在裡面!

待得稍微平靜下來之後,他忽然醒悟這裡面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如何才能將佛心轉化爲神丹。如果必須通過灌頂才能完成,那就未免太過侷限了,理應還存在其他的轉化方式。

正在他迷惑不解的時候,無字書已經翻到了第六頁。這一頁密密麻麻地寫了很多小字,大意如下:“丹心互化,非僅一途,灌頂小道,智者不爲。互化之法,天界秘辛,至高至微,全憑自悟。餘亦僅能略述一二,細節之處難以企及。

餘倡道家一脈,認爲‘道之爲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只要能看到其中的‘物’和‘象’,自然能找到‘性命互化’的方法。關鍵之處在於‘見素抱樸,少私寡慾’、‘致虛極守靜篤’、‘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餘傳弟子數百人,然略通此理者僅玉帝一人而已。

佛祖於菩提樹下頓悟得道,所悟者即爲神丹佛心互化之法也。佛門一脈獨闢蹊徑,不修拳劍而能降龍伏虎,靜坐誦經而能溝通鬼神,其關鍵處只在‘識得本心’、‘明心見性’、‘不假外求’、‘自悟成佛’,修習方法主要是禪定與頓悟。佛門明白此理者略微多些,但也不過三、五人而已。”

看到這裡,葉昊天的心裡怦怦直跳,波濤起伏,洶涌澎湃!

道家、佛家都有丹心互化之法,這大概就是兩派傳遍天下、地位崇高的主要原因了。然而儒家呢?儒家萬事俱備,獨缺將儒功轉化爲神丹的方法,以至於那麼多大儒都手無縛雞之力。這實在是儒家的悲哀。想想至今仍然被困在雁蕩的幾位大儒就知道了,他們白首窮經,在書本上和爲老百姓安身立命方面下的功夫不比道士、和尚少,可是論起降龍伏虎的手底功夫來實在差得太遠。

此時無字書還在一頁頁的往後翻着,可是葉昊天已經心不在焉了。他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如何才能幫助儒家找到將儒功轉化爲神丹的方法上。只要能找到那種夢寐以求的轉化之法,大儒們就能一下子脫胎換骨,而他也能將自身的功力驟然提高數倍。

霎時之間,葉昊天思緒萬千,腦海裡不斷浮現出儒家修行的無數經文和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

孔子云“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強調平常心即道。這種“道”是不是實現丹心互化的大道呢?

孟子倡導的盡心知性則是一種反省內心的認識和修煉方法。他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這裡的“天”與丹心互化有關係嗎?

宋代有人曾經在修心工夫上提倡“神悟”,如王信伯就說:“到恍然神悟處,不是智力求底。”如此神悟,悟出的究竟是什麼呢?

周敦頤則提出“主靜”說,認爲“無慾故靜”,然而平靜之下會有什麼好處?

後來有些人把“靜”引向“靜坐”。陸九淵要求門人專門打坐,通過較長時間的靜坐達到心體“澄瑩”的境界,獲得一種神秘的心理體驗和心靈飛躍。

楊慈湖也主張靜坐得悟,他還把這種方式稱爲“反觀”,說:“嘗反觀,覺天地萬物通爲一體。”“吾性澄然清明而非物,吾性洞然無際而非量,天者,吾性中之象,地者,吾性中之形。”

至此,儒家已經十分接近悟通至高無上的大道了。

看來,要想找到將儒功轉化爲神丹的方法,只有通過靜坐和神悟。

葉昊天試着按照陸九淵和楊慈湖的方法靜坐反觀——澄然清明,自心無體,洞然無際,非物非量,無天地之分,無內外之別,胸中充滿浩然正氣,以中庸之心看盡高明細微之處。也不知靜坐了多久,忽然之間他清楚地感到萬滅王鼎中的監天尺正在“嚯嚯”地跳個不停,每跳一下,他的泥丸宮都跟着劇烈地震盪一下,體積則比先前擴大一分。連震千次之後,他的泥丸宮已經擴大了十餘倍,丹室中儲存的神丹也驟然增加了數十倍!與此同時,還有一件更加奇特的事情出現了:在他擴大的泥丸宮內,忽然增加了一個新的神榜——儒功榜!

他的儒功值開始時高達兩千三百萬,等到泥丸宮擴大十餘倍之後,儒功值變得只有五百萬。相應的,神丹數卻增強了十餘倍,連同從菩提樹中得到的神丹,他的功力已經驟然增強了數十倍!

一時之間,葉昊天感到震撼不已,心如鹿撞,七上八下,再也無法保持澄然清明、洞然無際的狀態。這一切簡直出乎意料,難以想象!怎麼會有這種事?難道這些全是由靜坐、神悟誘發的嗎?難道儒功轉化爲神丹之後,竟然有着如此威力?

正在這時,耳邊忽然傳來女媧驚叫的聲音:“天吶!又一件超級神器誕生了!”

葉昊天睜眼看時,卻見女媧手中拿着一根銀光閃閃的東西,定睛一看,發現原來還是監天尺!尺子的大小、樣式沒有絲毫變化,只是顏色卻從黯然無光變得晶瑩剔透。

女媧的身邊則站着目瞪口呆的風先生和少康,還有活蹦亂跳的金神褥收。看來褥收身上的魔禁已經被完全解除了。

女媧的面色激動得通紅,手持監天尺驚詫莫名,口中不停地喃喃說道:“刑天火中煉了三十六個時辰,兩百多件魔器全被煉化,此尺竟然能依然如故!這是怎樣的一把神尺啊!尺中蘊含着一顆堅韌不拔的仁心,實在令人驚歎不已!如今神尺已經吸取了玉佩、佛珠和我佩帶的項鍊中近乎兩百億的佛心,以及魔器中潛藏着的無比巨大的魔性,在正反兩種強力的拼爭扭曲之下仍能保持中和平靜之心,實在是難以想象的事!此尺於三日之內躍身與天下十大神器之列,可以與開天九寶並駕齊驅,怪不得連神仙的管理秩序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竟然於神丹和佛心兩榜之外增加了儒功榜!這些都是監天神尺的威力!”

說到這裡,她低頭看着手中握着的一卷招魂幡自言自語道:“監天神尺脫穎而出,一身獨具監天、消魔兩大神功,即可管理儒功榜,還能消解魔性,實在出乎意料。如此一來,這面招魂幡自然用不着了。”

說完之後,她轉頭看了風先生和少康一眼,又將目光在葉昊天身上掃過。當她看到葉昊天晶瑩如玉的面龐和精光灼灼的瞳子時,眼睛不覺睜得大大的,用一種很是欣慰又十分驚奇的聲音道:“好孩子,你的天資竟然還在佛祖之上!不但在短短三天之內便悟通了丹心互化的大道,而且吸取了菩提樹中凝聚的部分神丹,使自己的功力驟然之間增加數十倍,如今的你已經進入上清境的末段,眼看就要達到玉清境了!神仙榜上的排名大約在兩千一百位!咦?你的修行功法竟然與衆不同,非佛非道,別樹一幟!如此功法似乎跟監天神尺中的中庸之心有着莫大的關係,這大概就是你說的儒家修行吧?”

葉昊天滿心歡喜,喜氣洋洋地道:“多謝娘娘指點。也多虧了這棵聖菩提樹。我真的非常高興!不僅是因爲增加了功力,更主要的是因爲找到了能使儒功轉化爲神丹的途徑!這樣一來,儒家終於獲得可以在天界正名的機會了!”

女媧連聲誇讚道:“你爲儒家立了大功,儒家將會因你而發揚光大。要知道,單有監天神尺樹立起來的儒功榜還不夠,如果沒有人悟通將儒功轉化爲神丹的方法,儒功榜只會是孤零零的神榜,不會受到人們的重視。現在,儒功,神丹和佛心三者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整個神仙的管理也更加完善,從而達到了三足鼎立的地步。這是一件大好事!”

風先生和少康紛紛走上前來向葉昊天道喜。

金神褥收則對着葉昊天拜了兩拜道:“謝謝帝君救命之恩。”

葉昊天急忙將他扶起,想起白帝還在危險之中,不覺在高興之餘微微嘆了口氣,說道:“不用謝我,這是你的運氣不錯。希望令尊也能安然無恙。”

金神褥收聽了,面上微微現出焦慮不安的神色。

葉昊天環顧四周沒有見到蘭兒,心中有些掛念,急忙問道:“娘娘,我家妹子在哪?”

第181章 靈石第34章 南遷第245章 真武第277章 靈肉11 殺伐之音25 盤古開天餘九寶血雨腥風人間道第265章 佛難第91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204章 神悟第34章 南遷第260章 獨尊第224章 櫻花第62章 仙丹8 內聖外王24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10 黎山老母13 五氣朝元第71章 通判第42章 釋魂10 四方鹹海般若舟第1章 蘇府80 霓裳歌舞曲未終老僧升座談死禪第81章 太子第108章 脫籍第2章 大劫第241章 神農75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8章 飛劍第16章 御風第249章 龍師第285章 魔祖第13章 蘇州第22章 秦淮49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第243章 雲房第90章 神材第118章 神女第222章 入港第103章 仙墟29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76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171章 儒將第288章 日新20 道經德理4 儒家典籍六藝11 殺伐之音第277章 靈肉第93章 儒功第257章 達摩68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184章 鼎蹤4 九華淨土世外桃源第43章 敵蹤第282章 求仁72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96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12 安神之音82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總關情第184章 鼎蹤4 九華淨土世外桃源後記4第98章 白首窮經若枷鎖,一夜東風曉破天第3章 書院51 閒來賞雪春窗外早爲梅香醉若泥第82章 索驥5 儒家的社會實踐儒功第293章 禮法7 千年埋劍誰識氣匣弦今日未生塵第199章 入陣58 瑤池阿母綺窗開穆王何事不重來第75章 大儒第42章 釋魂第76章 丹心3 仙家境界第186章 化魔第66章 天條67 李代桃僵魔焰盛調虎離山竊鼎歸第272章 豔曲60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12 法印隨心4 高山流水第5章 弄玉第233章 神宮第194章 變天第156章 藥錄第8章 飛劍第201章 消魔第227章 武道第184章 鼎蹤1 前言第86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17 黑雲壓城城欲摧拭目陰霾鎖幾時第126章 識雲5 日本禪宗的特色第162章 登天第224章 櫻花第88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6 終南聽書第107章 反擊70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
第181章 靈石第34章 南遷第245章 真武第277章 靈肉11 殺伐之音25 盤古開天餘九寶血雨腥風人間道第265章 佛難第91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204章 神悟第34章 南遷第260章 獨尊第224章 櫻花第62章 仙丹8 內聖外王24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10 黎山老母13 五氣朝元第71章 通判第42章 釋魂10 四方鹹海般若舟第1章 蘇府80 霓裳歌舞曲未終老僧升座談死禪第81章 太子第108章 脫籍第2章 大劫第241章 神農75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第8章 飛劍第16章 御風第249章 龍師第285章 魔祖第13章 蘇州第22章 秦淮49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第243章 雲房第90章 神材第118章 神女第222章 入港第103章 仙墟29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76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171章 儒將第288章 日新20 道經德理4 儒家典籍六藝11 殺伐之音第277章 靈肉第93章 儒功第257章 達摩68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184章 鼎蹤4 九華淨土世外桃源第43章 敵蹤第282章 求仁72 此心已入澄瑩境菩提樹下悟儒功第96章 翠竹黃鬚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12 安神之音82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總關情第184章 鼎蹤4 九華淨土世外桃源後記4第98章 白首窮經若枷鎖,一夜東風曉破天第3章 書院51 閒來賞雪春窗外早爲梅香醉若泥第82章 索驥5 儒家的社會實踐儒功第293章 禮法7 千年埋劍誰識氣匣弦今日未生塵第199章 入陣58 瑤池阿母綺窗開穆王何事不重來第75章 大儒第42章 釋魂第76章 丹心3 仙家境界第186章 化魔第66章 天條67 李代桃僵魔焰盛調虎離山竊鼎歸第272章 豔曲60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12 法印隨心4 高山流水第5章 弄玉第233章 神宮第194章 變天第156章 藥錄第8章 飛劍第201章 消魔第227章 武道第184章 鼎蹤1 前言第86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17 黑雲壓城城欲摧拭目陰霾鎖幾時第126章 識雲5 日本禪宗的特色第162章 登天第224章 櫻花第88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6 終南聽書第107章 反擊70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