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茅山靈符

9、茅山靈符

離會試大考還有十多天,葉昊天跟兩人說要出去轉轉,屆時會前去考試。勿需擔心。

他騎馬出了城,向東南方向而去。

離城八十里有一座道家名山──茅山。茅山的得名離不開三茅真君,那是道教尊奉的三位仙人——茅盈、茅固和茅衷。茅盈之名,始見於漢代《緯書》,說他十八歲入恆山學道,積二十年,道成而歸,回來時父母尚存,見了大怒:“爲子不孝,不親供養,而尋逐妖妄,流走四方!”舉棍痛打。茅盈跪謝。其父大怒不已,木棍斷成數十段。其父一驚停下。問他:“你說得道,能不能使死人復活?”茅盈說:“如果死人罪重惡積不可復生者,即不可起也,若無罪無惡橫受短折者,即可令起也。”後來茅盈與父母宗親辭別,登羽蓋車而去,到了江南的句曲山,使遠近之人,都受到恩惠,免除了水旱疾癘螟蝗之災,當時人因此叫此山爲茅山。茅盈的兩個弟弟茅固和茅衷,曾經在漢朝爲官,位至二千石。後來七八十歲的時候棄官棄家,過江尋兄。茅盈給他們服了一粒四扇散,返老還童,在山下洞中修煉四十餘年,後來也得道成仙。

葉昊天一路行去,看到茅山風景優美,獨特秀麗。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峰巒疊嶂,雲霧繚繞,氣候宜人,山上奇巖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迴,靈泉聖池星羅棋佈,曲澗溪流縱橫交織,綠樹碧山,青竹繁茂,物華天寶。

他走過一個又一個山巒,忽然覺得眼前的景象有點熟悉,似乎曾經在何處見過一般。他取出龜鏡運功察看,首先看到的是一個老人的身影。老人正在蒲團上跌坐練功,身影出現在龜鏡鍾時微微晃動了一下。轉到前面看,終於認出來,那竟然是他一直想找的算卦老人,正是由於老人的靈符,他才逃過蘇家大劫。

葉昊天心裡一陣激動,急忙快步前行,不久來到一座小小的道觀前。老人彷彿知道他要來,竟然預先在門口等着。葉昊天走向前去,“撲通”一聲跪在老人面前,口中說道:“感謝仙師救命大恩。”

老人把他扶起來,“呵呵”笑道:“剛纔我元神在外,忽然心中一動,正在莫名其妙四處查看時,你就來了。是你命不該絕,非我之功也。”說完仔細打量了葉昊天幾眼,一下子驚呼起來:“天啊,兩三年不見,你的修行竟然到了如此地步!該是到了真人界中期了吧!”然後請他進去就座。

葉昊天未提自己還差三重即將達到仙人界,只是再三感謝救命之恩,隨後說了別後的大體經過,說自己已經拜在青城山,仇人也見過幾個,只是爲首者尚不得而知。以他想來,蘇家只是官宦人家,不該得罪武林人士,現在連修真人都出現了,其中必有原因,一切還要假以時日才能水落石出。

老人靜靜聽來,最後說道:“當日我曾仔細推算,行兇之人功力之強,勢力之大,不可估量。你當謹慎爲之。”

葉昊天取出一顆龜髓丹遞過去:“仙師,無以爲敬,此丹請收下。”

老人接過來看了看,驚問道:“這是龜髓丹?”葉昊天笑着點頭稱是。

老人持丹的手禁不住顫抖了幾下,口中喃喃道:“好,好,有此神丹,可省我六十年清修,早證大道有望矣!”他心裡激動,人在屋子裡走來走去,想找點什麼東西送給葉昊天。看了半天沒能找到滿意的東西,於是忽然停下對葉昊天道:“青城的靈符之學自然不俗,但我們茅山符籙更有獨到之處,我就把自己百年來的一點體會傳給你吧。”

葉昊天再次跪倒,聆聽教誨。

老人讓他坐下聽講,接着道:“茅山派自祖師三茅真君開派,歷代以來人才輩出,第一代太師爲南嶽上真司命高元神照紫虛至道元君魏華存。第二代玄師爲至德真君楊羲。第三代至仁真君許穆……第十三代宗師李舍光是唐朝國師……第四十五代宗師劉大彬。茅山由晉朝魏元君始至元代四十五代祖劉大彬止共計一千年。”說到這裡老人嘆了口氣:“唉!近年來,茅山來了一批妖邪之輩,仗法欺人,致使大家誤會茅山一派是邪派。名聲一落千丈,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葉昊天插言道:“不知是些什麼人?”

老人面色嚴峻,擺了擺手道:“此話等會兒再說,先傳道法。”接着傳了他茅山于吉百解靈符,可以消災除邪;茅山太乙火符,可以清除疾患;茅山三茅君真符,可以謀事順利;最後是茅山華陽生死符,可以修道通神。足足講了兩個時辰,老人才停下來。

葉昊天反覆記憶,閉目思索,感覺對符咒的瞭解大大增加了,跟以前相比不啻兩重天。他又拜了兩拜,對老人道:“我已經猜到茅山妖人的來歷了,下次來時我必將其連根拔起,還茅山一個清白,以謝師傅傳法之恩!”

老人道:“我也要下山覓地潛修,你若能盪滌茅山,但請燒靈符一張,我即知也。”

葉昊天向老人躬身作別。

回到金陵,離大考還有五天。張成和羅開山還在看書,葉昊天讓他們出去玩玩,他們怎麼也不肯,說是沒心思。

於是葉昊天也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仔細揣摩老人傳授的各種符法,在腦海裡畫出一道又一道靈符,感覺極其靈驗。尤其是最後的茅山華陽生死符,引起他極大的興趣,他想了一遍又一遍,感到收穫非淺。

第179章 巡按第169章 輪迴18 須彌神山覲見佛祖47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83 嫋嫋茶煙隨風去疾疾蒼鷹入簾來第116章 鳳麟24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第298章 儒脈第176章 拜師第173章 天心第280章 仙心第97章 大同第101章 五帝63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大羅天41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295章 出鼎第50章 監天19 金丹大道第112章 矢志第56章 服衆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16 煉丹之謎第195章 財迷第134章 虎鼓第73章 教主第295章 出鼎第122章 地藏20 美妙的佛音梵唄第296章 作繭第111章 琴劍第222章 入港第134章 虎鼓第177章 碧金1 琴笛初起第231章 戒律第152章 仙芝第16章 御風第135章 神嘯第129章 王鼎6 終南聽書12 儒商的自我約束2 長路漫漫始於浩然正氣第228章 明魔76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118章 神女4 高山流水第196章 心疾1 前言第114章 宴請67 李代桃僵魔焰盛調虎離山竊鼎歸5 仙劍初傳第297章 克己?10 四方鹹海般若舟56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4 九華淨土世外桃源第236章 茶道第7章 丹道第1章 蘇府第87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46章 中庸第200章 魔本第85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13 儒將的內在修養10 黎山老母第232章 暗魔第195章 財迷15 佛教的無我6 儒家的社會理想大同1 道藏初覽第156章 藥錄第297章 克己?第290章 約法11 封建社會裹足不前不能由儒家獨自承擔26 儒家的歸結不破不立8 御風行空53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第86章 周少7 五祖丹訣第264章 超度47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4 儒家典籍六藝2 中庸之道不可或缺66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2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24 佛教徒的理想往生極樂35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45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145章 算術第179章 巡按第168章 元帥第132章 逼宮14 九陰鎖魂第17章 蘭舟第120章 地珠11 十洲三島第222章 入港43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81章 太子第204章 神悟第203章 天書
第179章 巡按第169章 輪迴18 須彌神山覲見佛祖47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83 嫋嫋茶煙隨風去疾疾蒼鷹入簾來第116章 鳳麟24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第298章 儒脈第176章 拜師第173章 天心第280章 仙心第97章 大同第101章 五帝63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大羅天41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295章 出鼎第50章 監天19 金丹大道第112章 矢志第56章 服衆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16 煉丹之謎第195章 財迷第134章 虎鼓第73章 教主第295章 出鼎第122章 地藏20 美妙的佛音梵唄第296章 作繭第111章 琴劍第222章 入港第134章 虎鼓第177章 碧金1 琴笛初起第231章 戒律第152章 仙芝第16章 御風第135章 神嘯第129章 王鼎6 終南聽書12 儒商的自我約束2 長路漫漫始於浩然正氣第228章 明魔76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118章 神女4 高山流水第196章 心疾1 前言第114章 宴請67 李代桃僵魔焰盛調虎離山竊鼎歸5 仙劍初傳第297章 克己?10 四方鹹海般若舟56 綵鳳振羽梧桐樹蛇人已近鳳凰巢4 九華淨土世外桃源第236章 茶道第7章 丹道第1章 蘇府第87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46章 中庸第200章 魔本第85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13 儒將的內在修養10 黎山老母第232章 暗魔第195章 財迷15 佛教的無我6 儒家的社會理想大同1 道藏初覽第156章 藥錄第297章 克己?第290章 約法11 封建社會裹足不前不能由儒家獨自承擔26 儒家的歸結不破不立8 御風行空53 但求得結煙霞侶休管人生幻與真第86章 周少7 五祖丹訣第264章 超度47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4 儒家典籍六藝2 中庸之道不可或缺66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2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24 佛教徒的理想往生極樂35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45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145章 算術第179章 巡按第168章 元帥第132章 逼宮14 九陰鎖魂第17章 蘭舟第120章 地珠11 十洲三島第222章 入港43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81章 太子第204章 神悟第203章 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