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一顆丹心

3、一顆丹心

朱璨忽然問道:“請問姑娘,葉公子是何來歷?爲何會身懷儒家的浩然正氣?”

蘭兒聞言雙目放出異彩,自豪的道:“我家公子熟讀百萬經書,博聞強記,過目不忘,是正宗儒學的傳人。他的浩然正氣是在觀看長安碑林的時候自己領悟的。他還是前科殿試探花,目前仍有功名在身。”

三人都驚奇的看着她,沒想到救命的仙人還是進士出身、身兼儒道兩家之長,世間很是罕見。

孔修文卻很感興趣的看着她道:“我看姑娘也非尋常人物,舉止端莊,溫文有禮,而且胸懷袒蕩,大大方方,定然出身於名門望族、王侯世家。”

蘭兒嫣然一笑道:“老人家以後定然知曉,到時或許還要請您老幫忙呢。”

三人看着她花兒一樣的嬌靨都有賞心悅目的感覺,彷彿自己又回到了少年時光,不由得各自追憶自己年輕的時候在做什麼。然而想來想去就剩下刻苦攻讀的慘淡身影,連點風花雪月、兒女情長都沒有,不覺心中暗自嘆息。

嘆息未止,忽然聽見外面葉昊天說話的聲音:“到了,大家請出來吧!”

蘭兒將錦囊打開率先走了出去。三位老先生也慢慢出來。這時夜幕依然籠罩着大地,只是東方的天空已經有些泛白,看來不用一個時辰天就快亮了。

葉昊天將錦囊中的綠玉房子取出三個,跟原來的小屋擺成一排,每個房子相距兩丈。然後將衆人讓進自己的木屋裡。蘭兒點了三根粗如兒臂的蠟燭,將小屋照得如白晝一般,然後去竈房燒水沏茶。

三位老人看着歡跳不住的燭光,心頭一陣輕鬆,都有再世爲人的感覺。

葉昊天重新施了一禮,自我介紹道:“晚輩是‘一門七進士’蘇家的後人,蘇洵安是我的外祖父。幾年前蘇家不幸、滿門慘死,本人不得不由儒入道,修習神功,但骨子裡還一直是個儒生。所以見到三位大家禁不住由衷歡喜,真的是三生有幸。”

程守禮急忙還禮道:“原來竟是蘇洵安的後人,怪不得你的儒家浩然正氣已經登堂入室了。我們三人跟蘇洵安都是幾十年的至交好友。謝謝你救我們出來,不然我怕幾天之內就要被折磨死了。聞道不分先後,達者爲尊,我們說不定還要向你學習呢!”

孔修文也激動:“蘇洵安有外孫如此,身在九泉之下也可以暝目了。我被九陰教關了八個月,本以爲再也沒有逃出生天的希望,這次能夠出來,真的是非常感謝公子。”

葉昊天聽了有點奇怪的問道:“九陰教殺人從不留情,不知爲何對諸位如此客氣。三位都是國之棟樑、儒之根基,每個人都宛如一道長城,按說九陰教應該是殺之而後快,不知道爲何只是將你們關起來,而且關了那麼久。”

朱璨對他解釋道:“原因很多。你是儒家高弟,我們也不用瞞你,主要原因是,他們除了希望我們改弦易幟爲其效力外,還想得到我們的丹心鐵!”

“丹心鐵!還真有丹心鐵?”葉昊天十分震驚的問道。

孔修文擡頭望天,鄭重的點點頭,緩緩說道:“儒家入世修行,達則兼及天下,一顆丹心獻給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如果嘔心瀝血潛心修養三十年,而且沒有一絲罪惡,就會不知不覺的將大半先天真氣轉移到身邊經常所用的鐵器上,或者是鐵尺,或者是鐵筆,或者是鐵杖,或者是別的東西。那鐵器流傳下來受萬民景仰,被稱作丹心鐵,上面不但凝結了大量的先天真氣,更有黎民百姓轉寄的佛心。九陰教想讓我們交出丹心鐵,所以才留着不殺、百般逼問。”

程守禮沉默半天忽然開口糾正他道:“先生勿需隱瞞。我們自己的丹心鐵並不重要,最多隻有八十年的功力和十幾萬佛心而已。他們真正要追問的是凝注數代大儒心血的‘汗青丹心鐵’。”

說出這幾個字,三個人都沉默了,相互對望之後,良久不發一言。停了半天朱璨道:“葉公子非是外人,儒家的希望可能就寄託在他的身上。我看此事也到了應該說出的時候,浩劫已成,此時不說,只怕以後沒有機會。”

孔修文看着房頂沉思了很久,然後收回目光對葉昊天道:“此事說來話長,待我從頭說起。南宋初期,金兀朮率五十萬兵馬殺過黃河,直逼長江,康王趙構急切之間降下聖旨,令各州各府興師勤王。天下百姓得了消息後皆羣情激昂,奮不顧身,爭着投奔岳飛元帥而去。當時有六位大儒不甘落後,商定成立大儒會,動用所有的能力幫助岳飛,其中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每人輸出九成的功力凝結在一把鐵尺上,然後將鐵尺交給岳飛。岳飛本身修爲已是極高,得到鐵尺之助更是功力大進,然後纔有了兵發牛頭山、大破金兀朮的壯舉,建立一代不朽功勳。可惜岳飛後來爲奸臣所忌,康王降旨將其殺害於風波亭。當時以其功力若是肯走,誰能將他攔住?可是他爲了全忠盡義,選擇了慷慨就死。風波亭前,他將全身功力輸回原來的鐵尺中,交給當時前去見他最後一面的禮部尚書黃天賜。

黃天賜本是大儒會的成員之一,那把鐵尺後來被貢在大儒會的總堂。大儒會商定:六位成員各掌一門,除了孔家一門世代相傳以外,其餘諸門各自尋找自己的傳人,要求必須一脈單傳,每代各門有一人入會。入會者首先宣誓爲天下百姓鞠躬盡瘁,並且將自己功力的三分之一貢獻出來,統一注入到鐵尺之中,一旦天下危急、生靈塗炭,就將鐵尺交與一位高人,令他統領百姓,力挽狂瀾,救我中華於危難之間。

後來那把鐵尺交到了文天祥的手中。文天祥從一個文弱書生搖身一變成爲天下景仰的抗元英雄,一生十六次危難得以逃脫,全賴鐵尺所賜。他有詩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將鐵尺取名爲‘汗青丹心尺’。後來元庭出動三十六名修爲數百年的大魔頭,佈下九宮八卦陣,圍攻了七天七夜纔將其擊傷,又追了一十八天才將陷入昏迷的文天祥捉住。只是‘汗青丹心尺’已經被他轉回到大儒會中。加入岳飛和文大人的一番心血後,‘汗青丹心尺’更是凝聚了不下千年的功力和數以千萬的佛心。

當時元庭大勢已成,大儒會只好暫時隱匿慢慢尋找機會。直到幾十年後羣雄奮起逐鹿中原的時候,大儒會才遍查天下英雄選中了朱元璋。將‘汗青丹心尺’交了給他,當時他覺得自己年齡已大,不適合修煉其中的神功,就將神尺交給了太子朱英,改名爲‘監天尺’。”

“監天尺!”葉昊天聽到這熟悉的名字忽然驚叫出來,自己的乾坤錦囊中躺着睡覺的不就是監天尺嗎!爲何面對這天下至寶自己從未有一絲異樣的感覺?他心中激動,探手將監天尺取了出來。

程守禮一把將監天尺搶在手中,一邊上下摩挲,一邊眼淚“嘩嘩”的流着。

另外兩人也都每人伸出一隻手去緊緊的握住監天尺的一段,就像忽然看見了數十年未見的兒子,生怕它再跑掉。

此時蘭兒沏了香茗端上來,給每人敬了一杯,三位大儒才鬆開監天尺坐回原處。葉昊天目視三人沒有說話,靜待他們敘說後面的故事。蘭兒也在他身邊坐了下來,一雙美目緊盯着三位老先生,不知道故事講到哪裡了。

孔修文接着道:“這把鐵尺就是監天尺,也就是原來的‘汗青丹心尺’。朱英憑着它轉戰南北,立下赫赫戰功,加上無數的高人志士從旁協助,數年之後終於逐走蒙人,恢復我大漢江山。此後他幾番欲將監天尺還給大儒會,只是朝廷動亂不停,內憂外患不止,大儒會考慮再三讓他暫攝神尺。此後百年間監天尺出現過幾次,每次都挽救朝廷於危難之中,這點你們想必也聽說過。”說到這裡他停了下來。

蘭兒催問道:“後來呢?爲何朱英最後沒有將監天尺還給大儒會?”

孔修文喝了口茶接着道:“根據約定,朱英應該每三十年攜帶監天尺回到大儒會總堂一次,向六位當世大儒彙報別後經歷。他最後一次回到大儒會是二十年前,再過十年就是下一次了。只是不知道他又爲何將監天尺輕易丟棄。按說應該尺不離身,人在尺在的。你又是如何發現的呢?”

83 嫋嫋茶煙隨風去疾疾蒼鷹入簾來第290章 約法第260章 獨尊第260章 獨尊第33章 鬼經16 細思法印定何物解鎖釋魂活玉人21 爲道日損5 儒家的社會實踐儒功第275章 退讓第65章 龍麝第242章 牛郎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9 天地氤蘊鍾奇秀人世茫茫有儒仙第16章 御風8 八部天龍大鵬鳥第1章 蘇府第8章 飛劍22 鳳凰琴第80章 權臣10 儒道法治世之策75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6 神龜一去不復返王屋空餘鏡觀天第224章 櫻花第100章 鉅奸第127章 內聖第127章 內聖第231章 戒律22 衣帶漸寬終不悔誓作白首同心結第138章 主僕40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217章 君臣13 佛家爲何叫做空門4 高山流水51 閒來賞雪春窗外早爲梅香醉若泥71 閒來屈指從頭數恩怨情仇皆有因20 雲門大卷後記2第88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31章 築城第298章 儒脈第11章 北宗9 修佛的境界鐵圍山第130章 王道第152章 仙芝第13章 蘇州14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第39章 潘安第281章 仁心38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241章 神農第113章 仙路第156章 藥錄第16章 御風第141章 賞梅10 黎山老母第99章 入彀71 閒來屈指從頭數恩怨情仇皆有因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19 神尺監天護國運獨手賑災挽民頹6 終南聽書第50章 監天第68章 觀音76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192章 豐收第94章 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19 神尺監天護國運獨手賑災挽民頹第72章 奸宦13 五氣朝元第76章 丹心6 終南聽書第259章 佛祖第168章 元帥第23章 茅山第129章 王鼎17 三清神音第52章 賑災第155章 鳳凰第57章 被困1 天台佛影佛心初識第89章 凰兮凰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40章 法印第52章 賑災第137章 公私第212章 美差-二百一十五章 吳越第300章 相諧3 一顆丹心第100章 鉅奸11 封建社會裹足不前不能由儒家獨自承擔22 鳳凰琴第90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4 九華淨土世外桃源2 再遇秦淮12 七金山佛教所說的因緣9 天地氤蘊鍾奇秀人世茫茫有儒仙第63章 聚仙20 美妙的佛音梵唄第185章 賞石第107章 反擊第83章 黃帝土德三元正,濟世佛心萬國同17 仁愛的生命觀與氣貫長虹
83 嫋嫋茶煙隨風去疾疾蒼鷹入簾來第290章 約法第260章 獨尊第260章 獨尊第33章 鬼經16 細思法印定何物解鎖釋魂活玉人21 爲道日損5 儒家的社會實踐儒功第275章 退讓第65章 龍麝第242章 牛郎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9 天地氤蘊鍾奇秀人世茫茫有儒仙第16章 御風8 八部天龍大鵬鳥第1章 蘇府第8章 飛劍22 鳳凰琴第80章 權臣10 儒道法治世之策75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6 神龜一去不復返王屋空餘鏡觀天第224章 櫻花第100章 鉅奸第127章 內聖第127章 內聖第231章 戒律22 衣帶漸寬終不悔誓作白首同心結第138章 主僕40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217章 君臣13 佛家爲何叫做空門4 高山流水51 閒來賞雪春窗外早爲梅香醉若泥71 閒來屈指從頭數恩怨情仇皆有因20 雲門大卷後記2第88章 如真似幻憑誰問,一顆孝心成癡絕第31章 築城第298章 儒脈第11章 北宗9 修佛的境界鐵圍山第130章 王道第152章 仙芝第13章 蘇州14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第39章 潘安第281章 仁心38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241章 神農第113章 仙路第156章 藥錄第16章 御風第141章 賞梅10 黎山老母第99章 入彀71 閒來屈指從頭數恩怨情仇皆有因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19 神尺監天護國運獨手賑災挽民頹6 終南聽書第50章 監天第68章 觀音76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192章 豐收第94章 肯羨孤鬆不凋色,皇天正氣肅不得19 神尺監天護國運獨手賑災挽民頹第72章 奸宦13 五氣朝元第76章 丹心6 終南聽書第259章 佛祖第168章 元帥第23章 茅山第129章 王鼎17 三清神音第52章 賑災第155章 鳳凰第57章 被困1 天台佛影佛心初識第89章 凰兮凰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40章 法印第52章 賑災第137章 公私第212章 美差-二百一十五章 吳越第300章 相諧3 一顆丹心第100章 鉅奸11 封建社會裹足不前不能由儒家獨自承擔22 鳳凰琴第90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4 九華淨土世外桃源2 再遇秦淮12 七金山佛教所說的因緣9 天地氤蘊鍾奇秀人世茫茫有儒仙第63章 聚仙20 美妙的佛音梵唄第185章 賞石第107章 反擊第83章 黃帝土德三元正,濟世佛心萬國同17 仁愛的生命觀與氣貫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