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什麼是有漏皆苦

bookmark

16、什麼是“有漏皆苦”

半天之後,他們已經抵達第五重金山的位置。這重金山色澤晦暗,看來是由某種烏金構成的。守關的是位身着紫袍,頭戴黑帽,手持藤杖,相貌清奇的老者,講的是“有漏皆苦”的意義。

葉昊天一面聽經,一面仔細觀察對方,覺得這人能從在家的居士修成菩薩境界,真的是十分少見,端的是令人佩服。

中年人似乎飽經人世滄桑,所以感觸很深,講得繪聲繪色:“‘漏’就是煩惱。佛家認爲衆生不明白緣生緣滅、無常無我的道理,而在無常的法上貪受追求,在無我的法上執着爲‘我’,或爲‘我所有’,這叫做惑,也就是煩惱。煩惱種類極多,貪貪慾、嗔嗔恨、癡不知無常無我之理,加上慢傲慢、疑猶疑、惡見不正確的見解,如常見、斷見等爲六根本煩惱……”

他講的經文很短,後面就是現身說法,講了個慢傲慢的例子:“想當年我自恃才高,待人傲慢。有一天去廟裡參禪,遇到一個相熟的和尚正在打坐。我便在和尚對面靜靜地坐了下來,也跟着打坐。過了約一炷香的時間,兩人同時張開眼睛,結束打坐。由於剛打完坐,我覺得渾身舒暢,滿心歡喜,於是問和尚:‘你看我現在像什麼?’

和尚答道:‘我看閣下像一尊佛。’

我心中大樂,於是開玩笑道:‘你道如何?我看你像一陀牛糞。’

和尚臉上微微一笑,便又繼續打坐了。

我自覺佔了和尚的便宜,心中很高興,回到家迫不急待地將事情的本末告訴了妹妹。

‘哥,你被和尚佔便宜了。’妹妹聽完之後提醒我,‘佛經上說,心中有佛,則觀看萬物皆是佛。和尚因爲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像尊佛。那敢問大哥你,當時你的心中到底裝了什麼?’”

故事講完,他微微一笑,靜靜地看着正在側耳傾聽的兩人。

葉昊天和蘭兒都禁不住哈哈大笑,覺得這故事很是有趣。

老者等他們笑聲止歇,才意味深長地道:“我年輕氣盛,傲慢無理,將和尚貶作牛糞,其實自己心裡才滿是牛糞。這種‘慢傲慢’的偏見正是煩惱的根源之一。”接着他又講到‘貪貪慾’,引用了一個三十二字的謁語:“出輿入輦,厥蓮之機。洞房清宮,寒熱之媒。 皓齒峨眉,伐性之斧。甘脆肥濃,腐腸之藥。”

再後來,他還仔細闡述了執着於名利的“癡不知無常無我之理”,講經結束的時候竟然放聲高歌:“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liu人物……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葉昊天先前還覺得有趣,後來越聽越是駭異,聽完之後禁不住目瞪口呆,心中不停地揣測老者的來歷。

老者能吟詠蘇東坡的詩詞,說明他身登佛界的時間不會太早,而且肯定是從中土來的;聽他言談不俗,出口成章,像是見識不凡的飽學之士;最爲驚人的是那三十二字的謁語,那不是別的,恰恰是外祖父的家訓!蘇家家訓從未見之於文章記載,不知老者是從哪裡曉得的?外祖父是一代文豪蘇軾的後人,蘇家向來是書香門第,跟佛宗拉不上關係,怎麼會忽然冒出這樣一位菩薩來?蘇家的摯友又有誰具備修成菩薩的潛質呢?

老者講經完了,面帶微笑看着兩人,靜待他們發問。

葉昊天心念電轉,腦海中忽然冒出一個人來,於是勉強壓抑激動的心情,故作漫不經心地道:“ 我也來說個‘貪貪慾’一念惹禍的故事。從前有個年輕多才的舉人,一直很想見到皇上。時值天時亢旱,皇上要在大相國寺設齋求雨。年輕人爲了一飽眼福, 決定混入大相國寺。

舉行祈雨典禮的那天,皇帝坐着龍鳳轎子,在執宰大臣的簇擁下,來到大相國寺,被一衆僧人列隊跪接迎入大殿。年輕人見大殿行禮之時,擁擁簇簇,不曾看得真切,特地充當獻茶侍者,就近瞻仰。

皇上從年輕人手中接過香茶,因見他生得身材碩大,方面大耳,眉清目秀,氣宇不凡,心中詫異,隨口問道:‘侍者,什麼姓名?何方人氏?在寺幾年了?”

年輕人開始一怔,隨後急中生智,叩頭奏道:‘臣姓林名佛印,字覺老,饒州人,新近出家的。今日有幸得瞻天容, 欣喜無量。”

皇上見他聰明伶俐,捋捋長髯道:‘卿既名叫佛印,可通曉佛法?’

佛印奏道:‘臣自幼讀書,素喜禮佛聽禪。佛學經典, 略知一二。’

皇上道:‘既然這樣,朕賜卿法名了元,紫袈裟一領,金鉢一隻,羊皮度牒一道,就在御前披剃爲僧吧’。

那佛印原是赴京應試、才華橫溢之人,實指望金榜題名、建功立業的,但是君命難違,他又怎麼敢說我是假充的侍者?一時之間, 他只得假戲真做, 叩頭謝恩,頃刻間由一名前途無量的舉人,成爲一個英俊的和尚。佛印一念之錯弄巧成拙,可惜悔之晚矣。”

老者靜靜地聽他講完,面色絲毫不變,微微一笑道:“我也聽說過這個故事,不過結局跟你說的有些不同。佛印出家之後,先後在江州的承天寺, 廬山的開先寺,潤州的焦山寺出家,後來還做了天下聞名的金山寺主持,經過一番苦修, 精研佛法,成爲一代大德高僧。而且,如今他已是九地菩薩,說不定會參加佛宗大會呢!你說,出家對佛印來說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葉昊天聽得心中激動,眼見老者跟佛印很熟,會不會是佛印本人呢?可是佛印怎麼是俗家打扮?

他想了半天不得其解,眼見一個時辰已經過了,只好站起身來按照中土的禮節揖手行禮道:“晚輩的外祖父是詩詞大家蘇東坡的第七代孫,請教長者如何稱呼?若是識得先祖,還請不吝賜告。”

老者聽得一震,眼中放出咄咄精光,盯着他看了好幾眼,最後搖搖頭,輕描淡寫地道:“我不認識什麼詩詞大家,只知道有一個東坡居士,曾經做過幾首歪詩,經常賣弄聰明,最喜歡糊弄人。”

葉昊天哭笑不得,再度躬身道:“敢請長者賜告東坡居士的下落,晚輩不勝感激。”

老者遲疑片刻緩緩答道:“東坡居士平生好佛,曾經積累了不少的佛心,所以臨終之際尚能一靈不寐。幸得佛印及時趕到,將他的靈魂引入佛國,如今東坡居士也是八地菩薩了。經歷了那麼多滄海桑田的變遷,他已不是當年意氣風發的文豪,甚至完全忘記了自我,你們又何必執着相詢?”

葉昊天心中激動,知道眼前的老者可能就是蘇軾本人,可是他不肯明言怎麼辦呢?

蘭兒忍不住道:“師傅有所不知,幾年之前,蘇家還是一門七進士,交友滿天下的大家族,可惜一場劫難降臨,百餘口人全部罹難,只剩下公子一人逃出性命。蘇家……已經沒有別人了……”

老者吃了一驚,面色變了兩變,禁不住閉目合掌,口唸佛經不止,隨即又掐指不停,似乎在籌算什麼東西,過了好半天才睜開眼睛,目注葉昊天,語聲親切地道:“修了這麼多年,差點被你們兩個小鬼三言兩語弄壞了,唉,‘離別苦’,‘嗔嗔恨’,生死離別,最難堪破。人生苦短,世事無常,不提也罷。”說到這裡,他探手從蒲團之下取出一本書來,遞給葉昊天道:“多年以來,我沒有升入九地菩薩,只因有一件事一直縈繞於心。我是由儒入佛的,所以一直堪不破佛和儒,總想將兩者融合起來。這本書是我思考多年的一點心得,現在就交給你了。蘇家是書香門第,儒爲根基,修佛往往會遇到這些問題,希望能對你的修行有些好處。”

葉昊天接過書來翻了翻,見前面是些經文闡述,後面附着不少的佛詩,看來老傢伙“惡習難改”,出家還忘不了自己的老本行。他知道這本書可以說是無價之寶,於是收入乾坤錦囊,然後對着老者雙膝跪倒,大禮參拜。

老者伸手想將他托起,託了兩下沒有託動,只得受了他一禮,走近前來在他肩上拍了兩下,輕聲說了一句話:“有空時不妨到東勝神洲看看。”

葉昊天心中疑惑,再想問時,卻見老者已經閉目合掌端坐不動了。他心頭踟躕,在廟中徘徊了良久,可是也沒見老者醒來,最後只好跟蘭兒一起出了廟門,向着下一重金山走去。

第92章 運籌第95章 棋儒後記5第236章 茶道26 儒家的歸結不破不立69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139章 益壽45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130章 王道第97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82章 索驥第91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11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62章 仙丹第252章 土德第244章 神茶第79章 救死14 無常和剎那生滅第80章 權臣19 涅磐和大般涅磐82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總關情62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第233章 神宮46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217章 君臣第91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135章 神嘯12 儒商的自我約束第197章 善惡16 煉丹之謎5 儒家的社會實踐儒功第140章 宇宙21 再論儒家的仁愛平等與自由第278章 心蟻第60章 仙界第70章 真神第253章 貝葉1 琴笛初起第218章 專使49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14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24 佛教徒的理想往生極樂第282章 求仁65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第89章 韶樂1 琴笛初起第254章 佛山第166章 瘋子65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第240章 兵敗第68章 觀音第272章 豔曲第262章 成佛4 天書符籙60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299章 破繭第231章 戒律第75章 大儒16 細思法印定何物解鎖釋魂活玉人第209章 入世第49章 泰山3 九幽仙曲50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第119章 制甲第295章 出鼎47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186章 化魔第256章 居士22 鳳凰琴第15章 售劍第89章 韶樂第113章 仙路3 一顆丹心76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11 封建社會裹足不前不能由儒家獨自承擔第1章 蘇府第38章 修羅1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後記4第二百六十七二百六十八章18 妖氣瀰漫上泰山青帝護我下瑤臺第274章 入甕60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後記2第154章 屈平第96章 天涯第130章 王道第145章 算術第140章 宇宙第93章 儒功第290章 約法77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第3章 書院第55章 種芝20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23 正氣歌61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218章 專使第180章 神舟第27章 訪舊
第92章 運籌第95章 棋儒後記5第236章 茶道26 儒家的歸結不破不立69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139章 益壽45 金盤玉露自有靈浩氣茫茫收不得第130章 王道第97章 披風踏雪尋聖賢,勇者無敵仁爲先第82章 索驥第91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11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62章 仙丹第252章 土德第244章 神茶第79章 救死14 無常和剎那生滅第80章 權臣19 涅磐和大般涅磐82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總關情62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第233章 神宮46 青山背劍循師跡地獄不空不成佛第217章 君臣第91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135章 神嘯12 儒商的自我約束第197章 善惡16 煉丹之謎5 儒家的社會實踐儒功第140章 宇宙21 再論儒家的仁愛平等與自由第278章 心蟻第60章 仙界第70章 真神第253章 貝葉1 琴笛初起第218章 專使49 風狂雨驟逼皇居琴嘯爭鳴黃金臺14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24 佛教徒的理想往生極樂第282章 求仁65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第89章 韶樂1 琴笛初起第254章 佛山第166章 瘋子65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第240章 兵敗第68章 觀音第272章 豔曲第262章 成佛4 天書符籙60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第299章 破繭第231章 戒律第75章 大儒16 細思法印定何物解鎖釋魂活玉人第209章 入世第49章 泰山3 九幽仙曲50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第119章 制甲第295章 出鼎47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186章 化魔第256章 居士22 鳳凰琴第15章 售劍第89章 韶樂第113章 仙路3 一顆丹心76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11 封建社會裹足不前不能由儒家獨自承擔第1章 蘇府第38章 修羅1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後記4第二百六十七二百六十八章18 妖氣瀰漫上泰山青帝護我下瑤臺第274章 入甕60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後記2第154章 屈平第96章 天涯第130章 王道第145章 算術第140章 宇宙第93章 儒功第290章 約法77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第3章 書院第55章 種芝20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23 正氣歌61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218章 專使第180章 神舟第27章 訪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