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午時分,當一切安排妥當之後,陳英等人在蒙武的率領下,全部集中在營寨外恭候秦王政的御駕。此時的陳英已經沒有了往昔的吊兒郎當,有的只是一份肅穆,一份鎮定。遮面頭盔擋不住他冷峻的眼神,黑色的戰甲遮掩不住他緊握的雙拳。因爲他知道,無論是誰都阻擋不了他,更不能將他擊敗!因爲他是戰神的孫子,殺神的後代!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只見來來往往的傳令騎兵以及斥兵都帶着一絲恐慌不安的神情跑到蒙武面前稟報偵察到的情報!
“稟將軍,王上的御駕已經在前方三裡處停下。好像在等待什麼人!”
“稟將軍,一羣黑甲遮面的士兵在一個青年人的帶領下已經向大營衝來!”
“稟將軍,一隊不知名騎兵從大營西方衝來!”
“稟將軍,王上的御駕已經重新向我大營出發!”
.......
聽着一些傳令騎兵與斥兵的稟報,蒙武頓時陷入了一絲不安與恐慌之中‘藍田大營怎麼會派出一隊騎兵來!桓齮不是被責令面壁了嗎?難到...’正當蒙武陷入不安之時,陳英從隊列中快步走出來大聲喊道:“兄弟們,準備列陣!”
“泥鰍...你...”蒙武還沒有將話說完,就被陳英從懷裡掏出的人屠令與戰令喝退,並乖乖的交出手中的寶劍。此時灞上大營的所有副將校尉已經組織着士兵擺出迎戰的準備。好像這次來的不是秦王政,而是敵人!
“咚咚咚”三聲長短不一的鼓聲從大營中響起。只聽在鼓聲中傳來一聲又一聲的喊叫聲。
“弩兵隊準備就緒!”
“騎兵隊準備就緒!”
“戰車隊準備就緒!”
“長戈隊準備就緒!”
“突襲隊準備就緒!”
......
聽完各隊傳來的稟報聲,陳英高舉寶劍大喊一聲:“聽我號令,準備迎敵!擂鼓助威....”
“咚咚咚....”
正當這時,一隊身穿黑甲手握短劍的騎兵在一個年輕將軍的帶領下策馬衝到陳英等人的面前,只見那個年輕將軍大喝一聲:“末將樊於期奉藍田將軍桓齮之命,前來護駕。請灞上將軍蒙武出來答話!”趾高氣揚的表情,不可一世的話語登時令陳英火冒三丈,怒不可謁!
“蒙武已被撤職,我就是新任的灞上將軍。來人啊,將這羣不知好歹的東西全部給老子拿下!”只聽陳英大喝一聲,八都尉立即率領一隊長戈士兵將那隊騎兵團團圍住。只待陳英一聲令下,就可以將這對騎兵全部斬殺。
“嗯?陳將軍,你想造反不成!”樊於期怒喝一聲,手下的騎兵也紛紛做好戰鬥的準備。
“哼,今天老子就替桓齮好好教訓一下你們這羣不知好歹的東西!斬....”忽的,從遠處傳來的一聲呼喊,將陳英即將說出口的‘斬盡’二字打斷:“全部給寡人退下!”
只見一身戎裝的秦王政策馬狂奔到陳英面前,手下的龍武營士兵也紛紛從遠處跑來,護衛在秦王政身旁。
“拜見王上”
“拜見王上”
.....
見到秦王政騎馬趕來,陳英等人急忙下跪參見道,連樊於期的那隊騎兵也紛紛下馬參拜道。
“都起來吧。”只見秦王政騎在馬上不冷不熱的說道:“愛卿好大的架子啊,校場點將還沒有開始,就想給寡人個下馬威!”
‘沒想到他居然會親自指揮龍武營,難道這次敵軍的主將是....’想到這裡,陳英試探性的說道:“微臣不敢,不過王上親自率領龍武營的士兵衝向我灞上大營,意欲何爲啊!”
聽到陳英的反問,所有的人都大吃一驚。任誰也不會想到,陳英會如此和秦王政說話。或許換了別的君王會命令手下的士兵將陳英就地處斬,以儆效尤。但秦王政卻是哈哈哈一笑,似乎並沒有責備陳英的意思,而是在誇獎陳英的所作所爲:“愛卿做的好,若大秦將士都像愛卿一樣,時刻嚴陣以待。六國何愁不滅,大秦何愁不能統一天下啊。”
“謝王上!”陳英知道,秦王政在故意給他一個臺階下。‘好有魄力的君王啊,若祖父在世之時你是君王的話,六國早已被大秦所滅。可惜啊!’想到這裡,陳英不由的低頭向秦王政認錯道:“讓臣扶王上下馬!”說着,陳英快步走到秦王政的馬前,伸手扶秦王政下馬。以示對秦王政的尊敬之意。
“哈哈哈哈,寡人得愛卿如得武安君一般。待愛卿爲我大秦建立不世 之功時,寡人定會封愛卿爲武安君!”笑着,秦王政按住陳英的肩膀,翻身從馬上跳下來。並且拉住陳英的雙手,一同走入灞上大營。而剩下的人則在蒙武的安排下全部進入到灞上大營中,等待即將開始的校場點將。
未時一刻,灞上大營的校場上。早已等待不及的秦王政與趕來的諸位大臣君侯紛紛安坐到校場西側的觀望臺上,等待着點將的開始。而陳英則率領着參加校場點將的一千名精銳士兵整齊的排列在校場的北側,面對的正是有蒙恬和王賁率領的三千龍武營甲士。韓尋因爲要保護在秦王政身旁,所以沒有親自帶兵到校場上與陳英廝殺。而那個佐戈則率領着四五個侍衛站在觀望臺的一旁,時刻注意的陳英。好像準備隨時出擊將陳英擊殺。
校場點將源於秦惠文王時期。當年犀首公孫衍入秦拜將,秦惠文王爲了使所有的將領信服,特地設下校場點將,使心中不滿的將領率領兵馬與公孫衍廝殺。勝者,將會帶兵奪取河西之地。當然,不能用真兵器廝殺,而是使用容易折斷的木棍。到秦昭襄王時期,武安君白起因爲受到了相國魏冉的賞識,欲讓其率兵奪取新城,爲秦國爲打開東進中原通道。但秦昭襄王想讓自己的親信向壽帶兵。白起一怒之下提出校場點將 ,並以手下的六百勇士打敗向壽的一萬兵馬。也正是因爲這次的校場點將中以弱勝強,致使五十三間沒有人敢提出校場點將。同時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大秦之中沒有人能和白起比肩,所以誰也不會提出校場點將。而今天,秦王政提出校場點將,無論是出於任何目的,陳英都處於被動。有十分之七的可能會被王賁和蒙恬擊敗。
“咚咚咚..”三通鼓聲響起之後,校場點將正是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