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故人歸來(四)

大丈夫在世當以功名自進周兄好意張良心領。”天地道:“張良是想入秦爲官可張良也不想借周兄之手而得官這官張良得自己去掙。”

這既是志氣也是一種自尊心象他這樣才情絕高之人哪會輕易服人是想先立功再去秦國做官而不是因周衝的舉薦而先做官再立功。天才總是有怪癬對於這點周衝很是理解道:“英雄心英雄心子房這是英雄心!子房有此之心周衝總不能不成全英雄吧。來子房我們先來合計合計這嶺南怎麼打爲好。”

對於攻打嶺南之事周衝早就在做準備只是沒有找到一個有此之見的人與之相談現在張良有此心兩人想到一塊去了自然是要好好商量一番。

張良以其獨到的眼光道:“周兄以張良之見要平定嶺南並不難只要大軍一到不出一年之功就可以完成。難就難在這後勤供應上是一個大問題。

“派軍少嶺南之地很大難以盡全功必然要出動數十萬大軍。然而嶺南之地多土著他們必然是大秦作戰的對象他們生活在高山峻嶺之中善於山地行走大軍難以派上用場此戰必然與中原之戰不同要另想辦法。”

嶺南氣候炎熱空氣潮溼再者瘴氣橫行在嶺南作戰肯定與中原大爲不同對於這點周衝倒是有辦法道:“這點不難我們對軍隊進行鍼對訓練要他們掌握山地叢林作戰的技巧。再加上我們人數上的優勢裝備上的優勢。要征服嶺南不會有問題。”

“妙妙妙!”張良擊掌稱讚道:“嶺南地廣人稀要山要水要樹要草沒問題到處都是但要找到人難要找到補給就更難了。因而解決好後勤保障纔是獲勝的關鍵所在。”

當年五十萬秦軍南下嶺南正是由於後勤補給不上差一點使得前功盡棄。一個能工巧匠提出了一個方案要求把長江地支流湘江與離江連接起來。後勤通過水路進行補給對這個設想很大膽的方案秦始皇同意了歷時兩年修成了靈渠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條人工運河就是現在還在用也是歷代經營嶺南的戰略通道。

對於歷史周衝很是瞭解。故意考考張良道:“請問子房當以何策解決這一難題?”

“從陸路進攻那也是必然。”張良直說己見:“只是陸路道路崎嶇翻越五嶺很難補給有限依我看還是把主要方向定在海路比較好。周兄聽說你在齊地建海軍不會是爲了嶺南吧?”

周衝指着張良笑道:“就你眼賊!”

張良哈哈一笑。道:“周兄比張良先行一步啊張良還在想周兄已經在做了了不起。了不起啊!”

“想的做的不只我一個人。”周衝笑言道:“王上也在想這事呢。當日我把建造海軍之事對王上一說你猜怎麼着?王上的手指頭就從這裡一路向南指到這裡了。”

張良很是難以置信道:“真的?秦王雄材大略目光如炬一眼就看穿了海軍的優勢。難得呀難得!如此看來從海上進軍已是鐵板上釘釘了。”

“那也不盡然。”周衝反對道:“子房。你想想要是幾十萬大軍都從海上過去擠在一個地方那會是什麼結果?戰事會久拖不決於我不利會大量消耗華夏的力量會多死很多人。”

張良分析道:“要是能夠把幾十萬大軍部署在不同的地方從不同方向起進攻那麼戰事會很快結束。只是大軍進攻地方向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呀。大軍越五嶺而南從軍事角度來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只是五嶺山高林密道路狹窄很不利於後勤。”

周衝毫不在乎地道:“那簡單不就是路太窄嘛不便於交通修就是了。”

張良遲疑着道:“周兄這話可不能信口開河依張良之見能從五嶺上修一條適宜的道路固然是好只是費時費力沒有三年五載的功夫不可能修起來。除非秦王等等到滅了楚國再修路路修好了才進軍嶺南。”

周衝笑道:“子房所言雖是有理不過那是下下之策萬不得已而爲之。依周衝之見大秦平定嶺南應當在滅了楚國之後大軍稍事休整即刻南下以雷霆萬均之勢平定嶺南。”

張良大搖其頭道:“周兄恕張良直言你的想法過於大膽。沒有路大軍怎能南下?即使南下後勤補給不上戰事久拖不決可是大問題呀周兄不會不懂這個理吧。”

“不就一條路嘛我們沒有時間去修可以讓楚國去修呀。”周衝滿在乎地道。

張良一下傻眼了道:“周兄你這話什麼意思?楚國兩派打得你死我活哪有餘力去修路?修路可是勞民傷財的事他們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若是現在修路就沒有實力打仗了楚國雖沒能人這點道理還是懂地。周兄千萬不要以爲你在趙國這一計用得很成功在楚國就適用趙國那是有郭開這個奸臣楚國你找誰下手?”

周衝呵呵一笑道:“那又怎麼樣?依我看吶正是因爲楚國兩派打得不可開交一心想着壓倒對手這纔有可能。在楚國找不到可用之人可以請一位能人去呀。張儀爲秦而做魏相把一個魏國弄得不成樣子這事你是知道的。”

都知道張儀是戰國時期有名的縱橫家、說客可他還是當時有名的間諜。他太詭詐多智秦惠文王死了之後繼位的秦武王對他看不慣他就對秦武王說他去魏國做丞相可以爲秦國辦事。張儀最後當上了魏國丞相專給秦國辦事成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間諜。這事很奇特卻是實實在在要不是史書上寫得明白還真難以相信。

“這話倒是有道理。”張良自然明白安排一個象張儀那樣的間諜對秦國的好處點頭贊同道:“要是周兄你出馬未必就不能成功。”

周衝哈哈一笑道:“多謝子房高看我吶。其實這位能人不是我周衝是子房你只要子房去了楚國這條路肯定會修。“

張良好象聽到天方夜譚似的吃驚地指着自己地鼻子道:“我?這這這……”

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二十八章 故人歸來(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目錄

如果您喜歡,請,方便以後閱讀

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

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發表。

本站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網遊小說,網絡小說,小說下載,小說導航,如本站無意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本站所有小說的版權爲原作者所有!僅代表發佈者個人行爲,與本站立場無關!

歡迎您訪問8810讀書吧,7×24小時不間斷超速小說更新,首發站!

《大秦帝師》

第3章 鬧分封(三)第27章 伐楚之議(一)第12章 胯下將軍(九)第13章 絕世美人(三)第4章 尋訪張良(七)第3章 美人芳心(一)第38章 天下歸一第8章 疲趙之計(九)第18章 西線決戰(十五)第7章 不戰而獲(四)第4章 絕世兵法(下)第19章 大破李牧(三)第7章 縣令來訪第13章 周衝論兵(四)第10章 帝王之師(四)第8章 疲趙之計(四)第2章 匈奴使者(一)第37章 平定百越(五)第30章 一箭雙鵰(二)第32章 滅楚之戰(六)第8章 亂楚奇計(六)第11章 初識秦王(五)第2章 滅韓之戰(中)第10章 帝王之師(八)第12章 胯下將軍(九)第7章 不戰而獲(三)第12章 裡中趣聞(五)第32章 滅楚之戰(十)第6章 治理韓地(五)第31章 英雄歸來(三)第24章 滅三國(十)第8章 初識名臣(上)第5章 一語點醒(上)第2章 攻韓之戰(下)第5章 少年宰相(上)第28章 故人歸來(四)第35章 張良掛帥(四)第18章 西線決戰(十三)第24章 滅三國(五)第29章 張良間楚(七)第30章 一箭雙鵰(五)第1章 周衝議政(八)第30章 一箭雙鵰(六)第4章 一語定乾坤(六)第8章 疲趙之計(五)第5章 狼煙四起(四)第4章 一語定乾坤(六)第24章 滅三國(五)第11章 燕太子丹(上)第28章 故人歸來(四)第12章 裡中趣聞(三)第12章 裡中趣聞(一)第28章 故人歸來(四)第8章 進軍西域(二)第7章 折辯荊軻(一)第8章 疲趙之計(一)第24章 滅三國(八)第17章 攻佔邯鄲(四)第4章 尋訪張良(二)第13章 沛裡英豪(十七)第4章 宮闈之亂(中)第17章 攻佔邯鄲(三)第13章 絕世美人(四)第31章 英雄歸來(五)第32章 滅楚之戰(十)第12章 藉口(上)第30章 一箭雙鵰(五)第2章 匈奴使者(二)第31章 英雄歸來(七)第18章 西線決戰(六)第5章 一語點醒(下)第1章 高人(上)第35章 張良掛帥(三)第9章 李牧論兵(四)第16章 伐趙(三)第30章 一箭雙鵰(二)第6章 河西走廊(一)第7章 不戰而獲(六)第4章 宮闈之亂(上)第18章 西線決戰(十一)第8章 奇招斂財(下)第24章 滅三國(十)第7章 不戰而獲(八)第11章 燕太子丹(下)第12章 迷惑敵人(三)第16章 伐趙(七)第13章 沛裡英豪(一)第28章 故人歸來(三)第17章 攻戰邯鄲(十二)第17章 攻佔邯鄲(九)第4章 一語定乾坤(六)第1章 羣英聚會(一)第29章 張良間楚(一)第6章 治理韓地(三)第10章 來者不善第6章 廢分封(三)第13章 周衝論兵(二)第5章 周衝請客(下)第6章 廢分封(五)第36章 冒頓弒父(三)
第3章 鬧分封(三)第27章 伐楚之議(一)第12章 胯下將軍(九)第13章 絕世美人(三)第4章 尋訪張良(七)第3章 美人芳心(一)第38章 天下歸一第8章 疲趙之計(九)第18章 西線決戰(十五)第7章 不戰而獲(四)第4章 絕世兵法(下)第19章 大破李牧(三)第7章 縣令來訪第13章 周衝論兵(四)第10章 帝王之師(四)第8章 疲趙之計(四)第2章 匈奴使者(一)第37章 平定百越(五)第30章 一箭雙鵰(二)第32章 滅楚之戰(六)第8章 亂楚奇計(六)第11章 初識秦王(五)第2章 滅韓之戰(中)第10章 帝王之師(八)第12章 胯下將軍(九)第7章 不戰而獲(三)第12章 裡中趣聞(五)第32章 滅楚之戰(十)第6章 治理韓地(五)第31章 英雄歸來(三)第24章 滅三國(十)第8章 初識名臣(上)第5章 一語點醒(上)第2章 攻韓之戰(下)第5章 少年宰相(上)第28章 故人歸來(四)第35章 張良掛帥(四)第18章 西線決戰(十三)第24章 滅三國(五)第29章 張良間楚(七)第30章 一箭雙鵰(五)第1章 周衝議政(八)第30章 一箭雙鵰(六)第4章 一語定乾坤(六)第8章 疲趙之計(五)第5章 狼煙四起(四)第4章 一語定乾坤(六)第24章 滅三國(五)第11章 燕太子丹(上)第28章 故人歸來(四)第12章 裡中趣聞(三)第12章 裡中趣聞(一)第28章 故人歸來(四)第8章 進軍西域(二)第7章 折辯荊軻(一)第8章 疲趙之計(一)第24章 滅三國(八)第17章 攻佔邯鄲(四)第4章 尋訪張良(二)第13章 沛裡英豪(十七)第4章 宮闈之亂(中)第17章 攻佔邯鄲(三)第13章 絕世美人(四)第31章 英雄歸來(五)第32章 滅楚之戰(十)第12章 藉口(上)第30章 一箭雙鵰(五)第2章 匈奴使者(二)第31章 英雄歸來(七)第18章 西線決戰(六)第5章 一語點醒(下)第1章 高人(上)第35章 張良掛帥(三)第9章 李牧論兵(四)第16章 伐趙(三)第30章 一箭雙鵰(二)第6章 河西走廊(一)第7章 不戰而獲(六)第4章 宮闈之亂(上)第18章 西線決戰(十一)第8章 奇招斂財(下)第24章 滅三國(十)第7章 不戰而獲(八)第11章 燕太子丹(下)第12章 迷惑敵人(三)第16章 伐趙(七)第13章 沛裡英豪(一)第28章 故人歸來(三)第17章 攻戰邯鄲(十二)第17章 攻佔邯鄲(九)第4章 一語定乾坤(六)第1章 羣英聚會(一)第29章 張良間楚(一)第6章 治理韓地(三)第10章 來者不善第6章 廢分封(三)第13章 周衝論兵(二)第5章 周衝請客(下)第6章 廢分封(五)第36章 冒頓弒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