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命運的捉弄

第263章 命運的捉弄

附近的百姓撐船剛撈上來兩具屍體,擺放在江邊,草鞋破衣,老繭明顯,顯然是窮出身。

估計是人沒活路了,一頭奔長江了。

這種事倒也不新鮮。

“老高,挖個坑埋了。鎮裡的老爺賞5文錢。”

“哎哎,好。”

高會長和唯一沒跑跟着他的忠心家奴,草草掩埋了屍體,悲傷的說道:

“按理說,混到如今這份兒上,我也該投江自盡的。”

“可是哇,我真的不想死。”

“他們是窮人,這輩子沒過過一天好日子,活着是受罪,死了也沒啥留戀的。可我和他們不一樣,我闊綽了一輩子,知道什麼好吃,什麼好玩,知道這世上有多少樂趣。我,我捨不得死啊~”

……

家奴拄着鋤頭,嘆了一口氣。

忍不住問道:

“老爺,我們有天成元票號開具的存銀單子。足足130萬兩,幹嘛不拿去揚州府兌現?”

“不能去,去了立馬被人弄死。”老高直襬手,“商會幾百號人全被屠了,就剩下我一人活着,你還沒明白嗎?這就是個驚天大騙局。”

家奴背後直冒寒氣:

“那我們去告官。大不了官府拿7,我們拿3。”

老高坐在江灘上,自言自語道:

“天大的騙局,就需要通天的能量。你說普天下能有幾個人具備這樣的能量?不能說,說出來就是個死。也不能想,想多了會活活嚇死。”

“二子,你跟了爺這麼久。如果還信任爺,就跟着爺跑的遠遠的,以後咱們就當是父子。你放心,我只是缺一點本錢。要不了幾年就能置辦一份像樣的家產。”

家奴在大太陽下,只感覺渾身發冷,哆嗦的不行。

“爹,咱離這長江遠點吧。”

“對了,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她們都在揚州府,我們要不要~”

“不要。”老高一口否決,“現如今我分文沒有,誰還想認一個糟老頭子?再說了,我一露面,怕是全家都得沉了長江。就讓世人認爲我死了吧~”

……

還有一人,也深陷“命運的捉弄”不能自拔。

鄭春壽偵查歸來。

傻眼了,就這麼幾天功夫,組織沒了。

除了斷刀殘矛,屍體,鮮血,蒼蠅,一個活人都沒了。

清軍已經整理了戰場,揚長而去。

他花了半天才接受了這個現實。接下來,就要面對最殘酷的現實:何去何從!

跟隨他的兩個弟兄,也是面色難看,失魂落魄。

“要不,我們還去那個村子?”鄭春壽試探道。

“他們會收留我們嗎?”

“3個人肯定不行,不過30人去就行了。”

於是,鄭春壽花了數天功夫,從山裡又尋找了一些僥倖沒死的白蓮潰兵。

衆人糾集起來,一起去那個村子。

若是沒有嚮導,很難找到!

山路崎嶇,繞的人都發暈。

20幾個人在“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一剎那,歡呼了起來。

寧靜的谷底平原,綠色的水稻田。

這一幕是希望,是天堂。

……

然而,世上有守恆定律。

村子裡的人不會眼睜睜的看着他們鳩佔鵲巢。

壘起了石牆,抄起了武器,準備了石塊,阻攔在了村口。

鄭春壽雖然年輕,可儼然是這20多人的主心骨了。

“村子裡的,來個管事的。聊聊?”

沒一會,出來了個老漢。

他握着柴刀,警惕的和鄭春壽單獨會面。

“娃娃,我看你年齡也不大,怎麼心忒歹毒?”

“叔,沒辦法。我們要活下去。”

“你們是綠營逃兵?”

“不是,是白蓮。被官兵剿的沒活路了,想在你們村過日子。”

“村子裡有51口男丁,你們打不進來。”

“我們有刀、劍、長矛。”

“我們敢拼命。”

……

談判進入了僵局。

鄭春壽的目光很堅定,這一路走來,他殺掉的人多了。

布袋子裡突然鑽出了一個毛茸茸的腦袋。

喵喵~

小橘再次按捺不住,打量着眼前劍拔弩張的二人。

老漢錯愕:

“伱的貓?”

“對。”

“你打仗還帶着貓?”

“嗯,從武漢一直帶到了這裡,這裡叫什麼?”

老漢回答了這個似乎毫無意義的問題:“咱這叫金寨村。”

沉默許久,

鄭春壽開口了:“我們敗了,沒地方去了。收留我們,我們就是金寨村的人,我們可以種田,可以打獵,還可以幫着抵禦土匪。”

老漢依舊警惕:“萬一你們鳩佔鵲巢呢?”

“那就歃血爲盟!”

老漢看看他,又看看身後的年輕漢子們。

拋下一句話:

“我要回去商量商量。”

“可以。”

……

1個時辰後,老漢回來了,捧着一塊黑色的祖宗牌位。

直接擺出了他的條件:

“你們當着祖先的面磕頭,改姓歸宗,發毒誓,交出武器,再娶了村裡的女人,以後是一家人就好辦了。”

鄭春壽笑了,他看到牌位寫的是:先考鄭公福貴大人之位。

“族長,我本也姓鄭。差點大水衝了龍王廟。”

“娃娃,莫要撒謊。”

鄭春壽掏出匕首,很嚴肅的割破手掌:

“鄭氏不肖子孫,春壽拜見祖先。從此以後一切以金寨村爲重。若有二心,死後挫骨揚灰,轉世豬狗。”

其餘人紛紛照辦,歃血爲盟。

之後部分人改姓鄭,部分人還娶了村裡的帶娃寡婦。

原來金寨村在去年遭遇了一次土匪襲擊,雖然打退了土匪,但是男丁死亡慘重。

足足15個家庭失去了丈夫!

而在農耕時代,沒有男人的家庭是活不下去的。族長也很頭疼,既怕外人,又期待外人。

鄭春壽一行人交出了一大半的武器,換取了融入村子。

他們隨身攜帶的銀子,也作爲聘禮組成了15個新家庭。

如此,皆大歡喜。

……

小橘也在村子裡找到了久違的幸福,作爲一隻氣質與衆不同的“輔兵橘貓”,一來就成了貓羣首領。

率領成羣結隊的村貓,在附近的林子裡捕獵小型齧齒類動物還有兔子、斑鳩。

而絕大部分白蓮教徒也僅僅是想求個活路。

有了房子,有了田,有了老婆,也就發自內心的融入這裡。

自制弓箭去周圍林子裡打獵貼補家用。還把周圍的村子防禦薄弱處,加以修繕。

秋收在即,雖然添了人口,可加上捕獵的收成。

他們有希望在大別山腹地建一座“世外桃源”,男耕女織,粗茶淡飯的度過一生。

……

成都副都統歧徵,率部得意洋洋的回到了九江。

此戰除了沒找到洪教主的屍體,其餘全部圓滿。是徹底的大捷!

山谷裡猛獸出沒。

屍體顯然是被啃掉了,留下了些許的遺憾。

首級賞銀都拿到手了,封官進爵要等朝廷的批准,早晚罷了。

他本想回成都的,結果收到了撫遠大將軍行轅最新的軍令。

“督戰?”

“對,阿相在籌備對江南逆匪的一次大規模進攻。”“我的部下征戰2月餘,早已疲憊不堪,他們需要休整休息!”

“都統勿怒。這次作戰,八旗勇士無需親自上陣,只需在後面督戰綠營兵即可。”

歧徵斜眼看着這名傳令的千總:

“明白了。滾吧。”

“嗻。”

既然是休整,那無非是吃喝炮賭而已。

有賞銀,有時間,有動機,成都駐防八旗1000多人玩的不亦樂乎。

……

阿桂看中了歧徵的統兵能力。

用他的話說,哪怕是帶2000人出城郊遊一趟,回來保不齊就是1995人了,何況是指揮打仗呢。

成都八旗開拔時,馬步水兵共計2000人。

到剿匪結束,戰死400多人,另受傷200多人,這個數字很了不起。

皇上的最新密旨,他早已瞭然於心。

中心思想:

不要再用八旗兵和李鬱打仗,讓綠營兵上。等漠北的土爾扈特騎兵到了,也讓他們上。

江西、湖北、湖南綠營都在募兵。

這年頭只要發的起軍餉,就不愁沒兵。

“報,新任湖北巡撫,王傑王大人求見。”

“有請。”

王傑資格頗老,加之官聲不錯。

在見禮後,阿桂就令人搬來了椅子,示以禮遇。

……

“阿相,下官前來是想借一些糧食。教匪破壞太甚,許多地方缺糧。”

“嗯,先借一些軍糧與你聊解燃眉之急。”

“謝阿相,下官也向朝廷上了摺子求救濟糧。”

“再熬1個月,到了秋收就算是渡過難關了。”

王傑苦笑了一下:

“阿相,怕是也渡不了難關!”

“嗯?”

“據下官粗粗估計,至少有3成的水稻田遭到了破壞。早就乾涸枯死了。”

阿桂嘆了一口氣,給此事定下了基調:

“這都是洪逆教匪造的孽,你省當刮骨療傷,徹底去除白蓮餘毒。”

“下官明白。只要確係白蓮餘孽,一定嚴懲不貸。”

“王大人,本官還有一想法需要你的大力配合。”

“阿相請講。”

“糧少人多,這矛盾無法調合。恰好朝廷要對江南用兵,綠營兵有很大的缺口。所以本官會派人去湖北,募流民重建綠營。”

王傑一愣,隨即嚴肅的點點頭:

“下官當全力配合。”

……

打發了王傑,又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現任漢中總兵馬忠義。

塞外的風雪、仕途沉浮的挫折、還有在鄖陽府殺人如割草的經歷,如同刻刀一般改變了這個人。

整個人由裡到外,散發着一種“嗜血”的味道。

阿桂對於這種味道很熟悉,前線待久了就這樣。

他望着這個身穿藍色棉甲,單膝跪地的漢子,平靜說道:

“馬總戎,起來吧。”

“謝阿相。”

“鄖陽府的剿匪進展,你彙報一下。”

“下官奉皇上密旨,輕兵奇襲,共計斬殺教匪壯丁3萬2千餘人,家眷8萬餘。整個鄖陽府,已無一教匪地下秘壇。”

阿桂的眼皮擡了一下,有些不喜。

“乾的不錯,下去吧。”

“嗻。”

……

侍衛瞅着馬忠義的背影消失,小聲嘀咕道:

“這年頭,阿貓阿狗也能奉皇上秘旨了。”

“閉嘴,滾出去。”

被主子一訓,侍衛訕笑着出去了。

阿桂對於馬忠義也不滿,但是他不會表達出來。

鄖陽府的毒瘤,他考慮過很多次。

屠殺是效果最好、管用最久的方式!除了不好聽,其他沒有毛病。

乾隆朝的多次戰爭,都驗證了一個真理:

對於反覆叛亂、桀驁不馴的敵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擊敗後,加以屠戮。

白蓮這種存世千年的組織,更是如此。

鄖陽府屠戮一空,或許不能徹底根除白蓮,但至少元氣大傷。50年內,白蓮鬧不出什麼浪花了。

至於說50年後,相信後人的智慧!

……

“鄖陽知府周大人來了嗎?”

“來了來了。”

戈什哈一聲吆喝,等待被召見的周寶昌趕緊扶了扶涼帽小跑入帳。

從巡撫到知府,他現在就是驚弓之鳥。

阿桂瞅了一眼這個倒黴鬼,單刀直入的吩咐道:

“鄖陽府十室九空,你這個知府難當。本官已經請求朝廷,從甘肅和河南各遷4萬無地百姓填鄖陽。”

“嗻。”

“你知道該怎麼安置嗎?”

“當宣揚王化,教誨他們好生耕田,納糧。”

“你應當把兩省的移民雜居。讓他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省相距數百里,風俗迥異,雜居定然會有矛盾,10人以下傷亡,地方官不必介入調停。同時頒佈禁山令,凡進山5裡者,殺無赦。”

“下官明白。”

阿桂揮揮手,打發了這個傢伙。

而乾隆在看到他的遷民摺子後,立馬允許。並且當衆感慨:阿桂老成謀國,做事謀算深遠。

若只遷西北之民,怕是鄖陽府又要一家獨大,日後不好管理。

如今兩省混居,互相牽制,這水裡就藏不住什麼大魚。

……

蘇州府。

望北樓的掌櫃,凌阿六正在苦思冥想。

他接到了一個軍糧訂單,價格給的不錯。

要求也比較苛刻,保證在江南最潮溼的季節也能20天以上不變質。

他叫來了所有廚子,羣策羣力。

“掌櫃的,薰、烤、曬都行。再多擱鹽,保證壞不了。”

“這可是吳王殿下的軍糧,千萬不能出了差錯,否則有幾顆腦袋也不夠砍。”

“掌櫃的放心,咱是廚子,心裡有數!”

單子上列出了很多種食物要求,大致就是油鹽炒米、烤饢、燻肉風乾肉,幹蔬菜水果之類的。

按照常理,肉類不該在夏季加工!

大規模製作肯定是冬季最佳,如今是夏季。

但望北樓的廚子們還是嘗試着宰殺兩頭豬,然後加大量鹽醃製,又拿去烘烤。

炒米,烤饢就簡單多了。多加油脂、鹽巴、小蔥增香。

蔬菜水果放在鐵板上慢慢烘烤去掉水分,也沒什麼難度。

軍糧樣品送到參謀本部由署理大臣譚沐光檢驗,決定冬季是否要下大訂單。雖說李家軍有專門的後勤輜重營,但是不必被這種繁雜的瑣事牽扯精力,

……

而李鬱,在本月三次趕到馬鞍山,視察情況。

“王爺,經過這段時間的磨合,已經克服了初期的一些問題。52座小高爐每天一共能出鐵水200爐左右,每一爐鐵水大概是1000斤。如此一天的生鐵產量就是20萬斤。”

“我記得之前日產量才3000斤?”

老陳尷尬的笑笑:

“沒辦法,之前全靠幾十個老師傅。底下學徒從零開始,高爐都燒塌了3座。現在推廣了標準冶鐵流程,不再靠個人經驗,省心多了。”

李鬱點點頭,若有所思。

又不放心的追問道:

“質量穩定嗎?”

“經過多次調整,礦石、焦煤、石灰石的比例已經固定下來了。爐溫和時間也基本固定,鐵水的質量提高了很多。”

 

138.第138章 豆腐西施,掌握核心技術第285章 暴力不得人心,但可以震懾人心第403章 炮擊戰地參觀團第46章 我勸你納妾第306章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比如說161.第160章 大人,我們竈丁只是窮,不是傻第420章 蝴蝶扇動翅膀,廣東風雲突變第504章 解決內部問題,永遠比解決外部問題困難100倍第277章 錢峰死了!淮揚官紳彈冠相慶。第105章 黃通判的發家史第366章 人和猴子最大的區別是:人會用火第469章 勒緊繩索,逼迫清軍主動進攻第112章 陣斬施令倫,李家軍的第一次正式出第563章 殺戮海灘!第57章 白蓮教要起事第306章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比如說第98章 說一百句好話,不如干一件實事第325章 乾隆空歡喜一場第62章 風月也留學?第471章 自費購置武器,爲朝廷打仗?第543章 中原要亂,但不能大亂159.第158章 有序造反,首子落地第343章 親征江西,督戰隊槍口下的第1派遣軍第296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316章 一場針對乾隆的驚天大騙局,從巴達174.第172章 正治,是理想主義者搭臺,投機第341章 撒克遜海軍定力很足,卻不料乾隆喪第257章 一場規格很高的八旗內訌!【爲盟主157.第156章 四捨五入,孔子發明的,你懂不第305章 步軍統領衙門,奉旨彈壓京旗!第455章 一支酷似“清軍”的“吳軍”,血洗了濠鏡澳第470章 堅持敵後武裝走私的第4軍團,遭遇了黑吃黑第291章 清廷的黑色幽默!第517章 情報署登陸大沽口,銀彈開道第477章 武昌破 王傑死 是時候痛擊友軍了!201.第199章 皇上秘密來了江南?第121章 歸國前,我還有一些大膽的 不成熟的第339章 珠江口炮聲隆隆,多米諾骨牌倒塌的第299章 沉入湖底的紅寶石一品官帽第256章 乾隆:王亶望他敢報大捷?第566章 目的不純的包衣革命第575章 梟雄衣錦還鄉,遊子葉落歸根第351章 老胡認識你,大刀不認識你第42章 錢,我想收;貨,我又不想給第30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119章 乾隆狂笑:朕上頭了,快賞,賞一座第109章 不行,我是正經商人第415章 兩股敵人合流了!215.第212章 軍機大臣,還踏馬首席?你能不第552章 官府下場,組織決鬥第456章 這樣的文明,你們喜歡嗎?第506章 精準刺殺,如期而至137.第137章 李施主,貧僧瞧着,你有好大慧第395章 硝煙散盡,炮決海蘭察!第47章 如夫人 同進士第321章 “摸金校尉”和“朕即天下”第290章 乾隆會爲一個工具聲張正義嗎?第329章 乾隆:江西的鄉試中額可增,團練絕第479章 御前何人?鈕祜祿海瑞!158.第157章 高端人脈圈,這種事屬於社交禮194.第192章 九頭鳥暴打老鐵第567章 都不按套路出牌的結果,雙方都慌了第56章 不好了,大嫂打上門了第455章 一支酷似“清軍”的“吳軍”,血洗了濠鏡澳第432章 春季攻勢,滾滾南下第44章 花寨點女兵第552章 官府下場,組織決鬥208.第206章 和八旗海上拼刺刀,東海誰稱王第36章 距離變態又近了一步第341章 撒克遜海軍定力很足,卻不料乾隆喪145.第144章 用大清的價值觀去看大宋,沒毛第234章 成分迥異的第二軍團189.第187章 乾隆震驚:白蓮教中,有高人吶第370章 刺客和傳染病!第82章 不如讓我來騙第528章 游擊戰的剋星 軍事理論奇才陛下153.第152章 乾隆:如此好事,朕何嘗不允?第494章 全亂了,拋棄計劃,見招拆招第85章 蒙韃子,講個笑話第271章 過於離譜,阿桂炸毛了!第321章 “摸金校尉”和“朕即天下”第101章 炮擊登岸清兵220.第217章 李鬱的一顆暗棋,險些堵住江寧第226章 打爆京師火器營,然後調頭向北第226章 打爆京師火器營,然後調頭向北第49章 李氏一型步兵火繩槍第538章 廣西歸順,桂軍整編,番號陸軍第7軍團第453章 乾隆大徹大悟,“吳亂”的本質壓根不是造反第46章 我勸你納妾142.第141章 本藩臺覺得李鬱是個實誠人第259章 皇十五子永琰的戰場初體驗206.第204章 乾隆急火攻心,養心殿翻車第103章 白天上課,晚上殺人第106章 是時候,獻祭一位大官了第495章 復仇,荊州八旗灰飛煙滅161.第160章 大人,我們竈丁只是窮,不是傻第74章 馬忠義:本官懷疑李鬱要反第499章 著名經濟學家李鬱第254章 大清朝首富的智慧第59章 靈活,是本教的第一法寶
138.第138章 豆腐西施,掌握核心技術第285章 暴力不得人心,但可以震懾人心第403章 炮擊戰地參觀團第46章 我勸你納妾第306章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比如說161.第160章 大人,我們竈丁只是窮,不是傻第420章 蝴蝶扇動翅膀,廣東風雲突變第504章 解決內部問題,永遠比解決外部問題困難100倍第277章 錢峰死了!淮揚官紳彈冠相慶。第105章 黃通判的發家史第366章 人和猴子最大的區別是:人會用火第469章 勒緊繩索,逼迫清軍主動進攻第112章 陣斬施令倫,李家軍的第一次正式出第563章 殺戮海灘!第57章 白蓮教要起事第306章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比如說第98章 說一百句好話,不如干一件實事第325章 乾隆空歡喜一場第62章 風月也留學?第471章 自費購置武器,爲朝廷打仗?第543章 中原要亂,但不能大亂159.第158章 有序造反,首子落地第343章 親征江西,督戰隊槍口下的第1派遣軍第296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316章 一場針對乾隆的驚天大騙局,從巴達174.第172章 正治,是理想主義者搭臺,投機第341章 撒克遜海軍定力很足,卻不料乾隆喪第257章 一場規格很高的八旗內訌!【爲盟主157.第156章 四捨五入,孔子發明的,你懂不第305章 步軍統領衙門,奉旨彈壓京旗!第455章 一支酷似“清軍”的“吳軍”,血洗了濠鏡澳第470章 堅持敵後武裝走私的第4軍團,遭遇了黑吃黑第291章 清廷的黑色幽默!第517章 情報署登陸大沽口,銀彈開道第477章 武昌破 王傑死 是時候痛擊友軍了!201.第199章 皇上秘密來了江南?第121章 歸國前,我還有一些大膽的 不成熟的第339章 珠江口炮聲隆隆,多米諾骨牌倒塌的第299章 沉入湖底的紅寶石一品官帽第256章 乾隆:王亶望他敢報大捷?第566章 目的不純的包衣革命第575章 梟雄衣錦還鄉,遊子葉落歸根第351章 老胡認識你,大刀不認識你第42章 錢,我想收;貨,我又不想給第30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119章 乾隆狂笑:朕上頭了,快賞,賞一座第109章 不行,我是正經商人第415章 兩股敵人合流了!215.第212章 軍機大臣,還踏馬首席?你能不第552章 官府下場,組織決鬥第456章 這樣的文明,你們喜歡嗎?第506章 精準刺殺,如期而至137.第137章 李施主,貧僧瞧着,你有好大慧第395章 硝煙散盡,炮決海蘭察!第47章 如夫人 同進士第321章 “摸金校尉”和“朕即天下”第290章 乾隆會爲一個工具聲張正義嗎?第329章 乾隆:江西的鄉試中額可增,團練絕第479章 御前何人?鈕祜祿海瑞!158.第157章 高端人脈圈,這種事屬於社交禮194.第192章 九頭鳥暴打老鐵第567章 都不按套路出牌的結果,雙方都慌了第56章 不好了,大嫂打上門了第455章 一支酷似“清軍”的“吳軍”,血洗了濠鏡澳第432章 春季攻勢,滾滾南下第44章 花寨點女兵第552章 官府下場,組織決鬥208.第206章 和八旗海上拼刺刀,東海誰稱王第36章 距離變態又近了一步第341章 撒克遜海軍定力很足,卻不料乾隆喪145.第144章 用大清的價值觀去看大宋,沒毛第234章 成分迥異的第二軍團189.第187章 乾隆震驚:白蓮教中,有高人吶第370章 刺客和傳染病!第82章 不如讓我來騙第528章 游擊戰的剋星 軍事理論奇才陛下153.第152章 乾隆:如此好事,朕何嘗不允?第494章 全亂了,拋棄計劃,見招拆招第85章 蒙韃子,講個笑話第271章 過於離譜,阿桂炸毛了!第321章 “摸金校尉”和“朕即天下”第101章 炮擊登岸清兵220.第217章 李鬱的一顆暗棋,險些堵住江寧第226章 打爆京師火器營,然後調頭向北第226章 打爆京師火器營,然後調頭向北第49章 李氏一型步兵火繩槍第538章 廣西歸順,桂軍整編,番號陸軍第7軍團第453章 乾隆大徹大悟,“吳亂”的本質壓根不是造反第46章 我勸你納妾142.第141章 本藩臺覺得李鬱是個實誠人第259章 皇十五子永琰的戰場初體驗206.第204章 乾隆急火攻心,養心殿翻車第103章 白天上課,晚上殺人第106章 是時候,獻祭一位大官了第495章 復仇,荊州八旗灰飛煙滅161.第160章 大人,我們竈丁只是窮,不是傻第74章 馬忠義:本官懷疑李鬱要反第499章 著名經濟學家李鬱第254章 大清朝首富的智慧第59章 靈活,是本教的第一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