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禍起蕭牆,逐漸失控

韶州府城,到其所屬的英德縣,距離大約200裡。

大軍沿着湞江(北江)行軍,並無迷路之虞。

粵北山區的整體海拔不算太高,沿河形成了城池、耕地、官道。

理論上講,

吳軍即使沒有地圖也沒關係。

順着河流行軍,就能找到廣東7成的城池、人口~

現代人已經很難想象河流在生存、遷徙、軍事等領域對於人類的意義。

河流,就是一切!

……

苗有林令主力和輜重火炮居後持重緩行,騎兵和一個營的輕步兵先行趕至英德縣城下。

英德縣,城門緊閉。

城牆上人頭攢動,旗幟飄揚。

有清一代,

兩廣都是離心離德的代表區域。

歷任皇帝都儘量選擇北方籍貫的士子,擔任兩廣地方官。

吏部無明文,屬於默認之規則,算是“異地做官”的加強版~

兩廣總督伊爾杭早已明文告知治下所有文武官佐,失城必究。

吳軍,勸降無果。

……

李鬱曾經感慨,

這幾百年裡,真正把均衡原則玩到極致的,一是撒克遜,二就是清廷。

最大的區別是:

撒克遜對外搞均衡,清廷對內搞均衡。

論手腕,軍機處未必遜色於唐寧街。

只不過,愛新覺羅家族一直是殖民者立場,歷經300年而初心不改,誨人不倦,其心志之堅古今罕見。

如果沒有外力介入的話,

愛新覺羅氏是有可能創造一個千年“表面”帝國的,就像塞外的胡楊,朽而不倒,似死非死。

……

輕騎兵少尉,吳老二扯着嗓子吆喝:

“英德小縣,待大炮運到,爾等頑抗官吏小心全家性命嘍。”

他催馬繞城,跑動喊話。

馬速時快時慢,防止被守城清軍陰了~

當前距離火槍和弓弩夠不着,主要是防炮。

只要他不停移動,火炮就來不及瞄準。

打仗久了,

老兵們會自動獲得各種生存智慧,新兵一仗下來可能死大半。

“軍爺,我想喊話。”

一名韶州府招募的民夫主動請纓,由於語言的障礙,雙方費勁巴拉老半天才互相理解了彼此的意思。

……

“吳軍已經達到英德縣城下了,城內的客家兄弟們快打開城門迎接天兵吧。”

“韃子蹦躂不了幾天了,客家兄弟裡應外合,殺官兵。”

“客家人要翻身,拿起武器啊。

英德縣守軍陡然色變。

尤其是知縣的整張臉都在劇烈扭曲,他久在粵北任職,聽得懂客家話。

“開炮。”

炮聲震耳欲聾,打斷了城外喊話。

突然,有下屬來報:

“縣尊,不好了。城中莠民要起事~”

知縣趕緊點齊一隊綠營兵,沿途只見一些客家百姓走出屋門,探頭探腦,眼神不善。

他陡然色變,

厲聲喝道:

“快,組織巡邏隊,執行宵禁。出門者即爲客匪,殺無赦。”

……

炮聲一停,喊話聲又起。

然後,

知縣就氣急敗壞的下令繼續開炮,後來覺得浪費火藥,又改成了鳴鑼。

如此反覆,

城外吳軍笑的牙不見眼。

吳老二不明白這其中緣由,英德知縣卻很清楚。

因爲城內8成居民都是客家人,廣府人佔1成,潮人瓊人外地人佔1成。

自己坐在一個火藥桶上。

只要一個火星落地,就是萬劫不復。

或許,城外的韶州民夫也是懂這個道理的。

深夜,

他們找來了本地的一些客家無地流民,吼起“客家佔地主”。

……

吼聲落在守城清軍耳中,好似索命梵音。

望着城內,感覺黑暗中藏着一頭嗜血巨獸。

“把總,不至於吧?”

“你不懂,你當兵沒幾個月,本官在英德10年,知道這幫客家人邪性。”

“我平時看他們挺老實啊。”

“你懂個p,那是沒發瘋。老子親自帶兵鎮壓過兩次西邊山區的礦亂,大刀長矛根本鎮不住那幫客家礦工,全靠火器收人。”

把總牙齒咯咯響,不知道是冷還是怕。

城內,

縣衙,燈火通明。

知縣抓來了3名平日裡素有威望的客家首領,衙役們在兩側持刀警戒。

他瞪着血紅的眼珠子:

“本官就問你們一句,忠還是不忠?”

3人低頭不語。

……

知縣繞下大案,循循善誘:

“你們組織客勇出城作戰,衙門給每人發1兩軍餉,稍微和吳賊打一場,見了血本官纔好相信你們。”

“本官再給你們每個人額外賞銀100兩。”

“可以嗎?”

還是沉默~

“本縣對天發誓,打退吳賊後一定善待你們客民,允許伱們在山裡開幾個私礦,縣衙就當看不見。還有外地商人把持的那2個碼頭也交給你們經營。”

還是沉默。

知縣幾乎崩潰,指着3人問道:

“本官已經認錯了,你們還要怎樣?摒棄前嫌不好嗎?”

“啊,啊,啊。”

“殺,殺了他們。”

……

知縣精神崩潰,發出尖銳的爆鳴。

衙役們也瞬間分裂成兩方,互相殺成一團。

混戰中,3名客家首領二死一傷。

縣衙起火,

有人衝出縣衙,大喊:

“官府要動手了,他們要殺光全城客民。”

黑暗,放大了人心底隱藏的恐懼。

英德全城大亂,多處起火~

縣衙後堂花廳,

知縣躲在書房,瑟瑟發抖。

聽着前面的廝殺聲逐漸變小,心中祈禱各路神佛保佑。

突然,

腳步聲越來越大。

一名衙役領頭,踹開房門。

“抓到了!”

……

知縣被揪到了縣衙門口,

在火把的映襯下,他看見了大羣憤怒的客民,手持棍棒、菜刀、糞叉~

衙役舉刀高呼:

“殺了他,打開城門迎接天兵。”

衆人高呼。

知縣對着衙役求饒:

“本官記得你祖籍梧州,也是廣……”

林川抽刀捅入知縣腹部。

低聲靠近說道:

“我娘是客家人,我也可以算客家人。”

知縣死了,

林川拎着他的頭顱到處吆喝。

他需要坐實首功,同時和客家兄弟們打好關係,儘快融入。

天明時分,

他可以站在最前面歡呼吳軍進城。

然後搖身一變,成爲混的不錯的本縣客家新首領。

……

城牆清軍見城內有一大羣黑影靠近樓梯,立馬不管不顧的朝着底下開槍~

他們心底的恐懼也被無限放大。

城外,漆黑一片。

城內,夜幕被火光刺破,只見人影幢幢,不分敵我。

突然,

有人看見縣丞揮舞雙臂,跌跌撞撞的過來。

“不要開槍,是本官。”

“城內客匪造反了,縣尊死了。”

驚恐的清軍立即調轉劈山炮,對準城內開炮泄憤。

這一夜槍炮齊鳴,人命好似落葉。

就連“首義功臣”林川也躲在一處結實的瓦房內,祈禱炮彈不要落在自己頭頂。

……

城外,

大概猜到發生了什麼的吳軍,決定支援城內起義。

擂鼓,吆喝。

步兵集羣以火槍射擊城牆,恫嚇清軍。

守城清軍崩潰,打開南城門,丟棄兵器趁着夜色各自逃命。

吳軍出於謹慎,並不在夜間追擊,也沒有進城。

而是讓隨軍的客家民夫進城,昭告城內百姓積極滅火。

大軍,清晨,準時入城!

……

等待的時間是漫長的。

太陽初升,吳軍荷槍實彈魚貫入城。

沒有遇到一絲抵抗,然見城中街道血跡斑斑,屍首交迭。

士兵們心有慼慼,在軍官的組織下迅速控制衙署、官倉,登記造冊。

並抓捕人犯,或當場處決或集中關押。

同時打開銀庫僱傭城中百姓清理屍體,沖洗血跡,修繕城防。

午時,

主力趕到。

見如此順利,苗有林啞然失笑。

兵不血刃,再下一城。

……

“留下1個連善後,其餘人不得停歇,目標——廣州!”

第5軍團士氣高昂,步伐輕快。

任何時代,任何軍隊的士氣都有保質期,長期作戰,士氣必定低落沮喪。

綠營是如此,吳軍也是如此。

在之前的幾次征戰當中,

吳軍參謀本部發現了一個規律,出征超過2個月,士兵開始牢騷滿腹,軍官沉默不語。

畢竟騾子拉磨久了都會消極怠工,何況活人呢。

所以,趁熱打鐵很重要~

趕緊拿下廣州,達成最耀眼的成就。

……

從英德到廣州,距離約300裡。

高速自駕需2個小時。

洪水需要半天。

大軍卻需要8天。

苗有林騎馬巡視。

25名成熟參謀,負責將他的軍令一層層傳達到各級尉官,行軍井然有序。

打頭陣的是輕騎兵連,警戒兼偵查~

第2波由一個營全副武裝的輕步兵組成,落後先鋒輕騎兵5裡。

第3波是烏泱泱的徒手士兵,他們的火槍、隨身行李都堆放在輜重大車上。

第4波是徒手行軍的第1派遣軍,身穿灰色粗布衣,沿途罵罵咧咧,遠看像囚徒,近看像流氓。

他們的盔甲、長槍也堆放在輜重大車上。

再後面,是火炮。

火炮之後,是軍團輜重。

輜重再後,是一個營的輕步兵,全副武裝殿後。

另有1個機動的輕騎兵連,在隊伍的側翼忽前忽後,主要是防備山裡竄出敵人,攻擊大軍的腰側。

……

破韶州、破英德,苗有林挑選了5000客家青壯交給輜重軍官指揮,主要任務是推炮車、扛輜重。

牲畜有限,就用獨輪車。

獨輪車不夠,就用人挑肩扛。

民夫的月餉2兩,包吃包住。

軍法官對民夫們再三強調:

務必要遵守紀律,臨戰莫要亂跑。

吳軍不需要民夫衝鋒,但也嚴格禁止民夫丟棄輜重四散逃跑。一旦發生,以逃兵論處。

……

輜重團的一名中尉任命原英德縣衙役,遵從母系的客家人林川擔任民夫首領。

“大人,能否給我們發武器?”

“嗯?”

“我們不要火槍,長矛大刀都行。萬一打起來,我們也可以助陣。”

中尉搖搖頭,拍拍林川肩膀:

“此事再議。”

“是。”

林川毫不介意,他目的已經達到了。

態度!

……

林川很慶幸,

韶州府城素有威望的士紳趙德父子被苗有林一紙軍令送去了蘇州府。

否則的話,

這美差輪不到自己。

自己若是率領5000人規模的民夫,協助大軍攻下廣州城再回到英德,搖身一變至少能混個主簿吧。

一步登天!

大軍每日行軍不過30餘里,因爲要等待輜重和火炮。

每天,

距離日落之前1個半時辰,大軍就止步紮營,設簡易工事,挖掘壕溝。

……

爲了科學紮營,

參謀們每天嗓子都啞了,所有人忙得雞飛狗跳。

5軍團進攻廣州,和以往任何一次行軍都不同,可算作吳軍現實意義上的第一次大軍深入敵境,

也是《步兵手冊》,“行軍和駐紮”篇第一次無死角應用。

第1天很糟糕,

第2天也糟糕。

到了第5天,流程明顯熟練了,大家各司其職,不再像一萬隻沒頭蒼蠅。

參謀們就着油燈將經驗落於紙上,待戰後總結。

陛下有言,

所有的手冊都不是金口玉言,應該不斷修改完善。

如果哪一本冊子半年都沒有改版的話,那相關的人應該檢討,這門科目真的已經十全十美了?

至少,李鬱是不信的。

尤其是《冶金手冊》和《造船手冊》,至少要改版數十次。

吳國科技還是幼兒學步,未來的路還很遠。

……

“總指揮,斥候來報。前方5裡清遠縣城黑煙滾滾,城內似在廝殺。”

“哦?”

苗有林笑了,難道又要撿個現成便宜?

自己運氣真不錯~

清遠縣城雖小,卻處於江西至廣州的必經之路,無法繞道,必須拿下。

“出動1個輕騎兵連,2個步兵連,脫離主力,拿下清遠。”

“進攻時務必以步兵連爲主,騎兵側翼配合,明白嗎?”

“遵命。”

輕騎兵不屬於第5軍團,而且數量稀少。

所以,要儘可能的減少無謂傷亡。

陛下早有指示:

除非不得已,否則輕騎兵不得用於進攻!

……

清遠縣。

確實打起來了。

鶴山、開平的土客械鬥逐漸傳播開來,甚至傳到了200裡外的清遠。

搶奪水源是繞不開的矛盾。

這一次,

廣府士紳團練依靠武器優勢,先擊潰了搶奪水源的客家農夫,當場打死3人~

潰敗的英德官兵帶來了英德縣城失陷、客民裡應外合打開城門的消息~

清遠官紳集體震驚,

當即出動所有兵丁聯合廣府團練,武力驅逐城內所有客民,確保安全。

……

然而,想達到此目標,縣衙這點兵力遠遠不夠。

放眼整個清遠縣,

客家人佔據總人口的三分之二。

但在縣城,土客人口對半分。

第380章 主力對決,兵不弄險第353章 揚州鹽商集體反水!第94章 你怎麼可以假定我的性別?第562章 年輕的海軍,乘風破浪第272章 這種神仙局,無法複製!第375章 情報署再立新功!第122章 軍火行業,廣闊市場,大有作爲第82章 不如讓我來騙第396章 昭告揚州全城:留辮不留人,留人不第299章 沉入湖底的紅寶石一品官帽第424章 李鬱的“曲線馭人之道”第334章 從巔峰到地獄,中間只差了半天!第518章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第466章 突破農耕文明死衚衕的兩條路,一條殘酷,另一條特別殘酷第544章 懷柔福建,武力攻滇第268章 大清糧道官:狠起來,我們踏馬的連第506章 精準刺殺,如期而至第54章 清月村的困局第266章 乾隆:朕也狠狠的裝了一回!理解謝175.第173章 大清忠誠,日月可鑑,鐵骨錚錚176.第174章 施主若是聽不懂大乘佛法,貧僧第482章 幹!幹!乾死姓曾的!第53章 內政第445章 滿城12時辰!210.第208章 老旗人的吶喊:拖住入城賊兵,第268章 大清糧道官:狠起來,我們踏馬的連第534章 三級教育體系和新文官制度第507章 山上怎麼會有門炮?150.第149章 紫禁城鳴鑼上市,還差幾步?第432章 春季攻勢,滾滾南下183.第181章 光頭 戎裝 優勢在我167.第165章 作爲一個品德高尚 精通大清律的第123章 紫禁城面聖,給乾隆畫大餅第240章 大清朝有很多非主流數學家,擅長用第354章 江西決戰的炮聲!和上游洪峰一起到第221章 大炮架上雨花臺第547章 激進的帝國,什麼都敢賣第256章 乾隆:王亶望他敢報大捷?第363章 乾隆吐露心聲,給小嘉慶狠狠上了一130.第130章 黎民懂得太多,就會離心離德182.第180章 魔幻江南20版本第102章 跑的慢的,都死了第220章 和兩江總督李侍堯的第一次交鋒第42章 錢,我想收;貨,我又不想給第231章 晉商刀頭舔血,江寧城內狂攬存款第232章 乾隆的執念,只有和珅能滿足166.請假一天第488章 極度怕死的第4軍團,英勇的向襄陽發起了進攻第51章 借錢第33章 清月村見聞第329章 乾隆:江西的鄉試中額可增,團練絕第412章 乾隆南巡,袒露心聲第231章 晉商刀頭舔血,江寧城內狂攬存款第400章 乾隆:重壓之下,朕要南巡!第333章 乾隆的心血來潮,讓事態滑向不可收第327章 《閩吳互不侵犯20條》180.第178章 這差事風險很大,正經人躲之不第326章 蟄伏一年的海蘭察,啓動了渡江計劃第67章 在潘府尾隨藍盈盈第521章 火箭彈 砒霜和氣槍,皇城內外開無雙165.第164章 諸位別裝了,做回真實的自己吧173.第171章 拳頭不硬的叫潑皮,拳頭硬的叫第72章 太湖匪事172.第170章 擊斃福康安,然後多角度精確造第407章 李鬱的“矛盾相對論”第465章 自己就打起來了!第414章 土客大械鬥!第40章 它,無處不在第33章 清月村見聞202.第200章 胡副將:麻桿打狼兩頭怕第505章 規則之內,紹閥無敵!第304章 京師年關難過!旗人難!乾隆更難!第104章 本官病了,不能理事134.第134章 吏部大挑,和勾欄選妹,依據是163.第162章 皇上,江南的官兒有大問題!第358章 巧搭浮橋,大軍強渡贛江!第390章 線膛槍新戰術放風箏213.第210章 投賊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42章 錢,我想收;貨,我又不想給第521章 火箭彈 砒霜和氣槍,皇城內外開無雙第124章 本官竟然被兩個刁民碰瓷了第392章 壓縮空間,不要放過韃子馬隊!第60章 特殊文化第95章 老登,你就說刺激不刺激吧?第485章 荊州駐防八旗的擬人行爲攘外必先安內第5章 破例,打一次女人212.第209章 《關於禁止江南民間無序私自割第124章 本官竟然被兩個刁民碰瓷了第265章 一手閒棋佈蘭芳,一手妙棋稀釋第2軍第53章 內政第59章 靈活,是本教的第一法寶第558章 曲阜論戰,狂妄的衍聖公袒露心聲177.第175章 朕殺人,從不看品級,從不看貴第228章 狠下心來搞事,爭取一個窩頭50兩第369章 舟山羣島的“不速之客”168.第166章 滴水滾珠局?李氏騙局?第476章 表現奇差,甚至不如史可法!第413章 吳賊還沒冒頭,廣東佬就開始搞事了?第66章 我常常因爲自己過於善良,而羞愧不已第316章 一場針對乾隆的驚天大騙局,從巴達
第380章 主力對決,兵不弄險第353章 揚州鹽商集體反水!第94章 你怎麼可以假定我的性別?第562章 年輕的海軍,乘風破浪第272章 這種神仙局,無法複製!第375章 情報署再立新功!第122章 軍火行業,廣闊市場,大有作爲第82章 不如讓我來騙第396章 昭告揚州全城:留辮不留人,留人不第299章 沉入湖底的紅寶石一品官帽第424章 李鬱的“曲線馭人之道”第334章 從巔峰到地獄,中間只差了半天!第518章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第466章 突破農耕文明死衚衕的兩條路,一條殘酷,另一條特別殘酷第544章 懷柔福建,武力攻滇第268章 大清糧道官:狠起來,我們踏馬的連第506章 精準刺殺,如期而至第54章 清月村的困局第266章 乾隆:朕也狠狠的裝了一回!理解謝175.第173章 大清忠誠,日月可鑑,鐵骨錚錚176.第174章 施主若是聽不懂大乘佛法,貧僧第482章 幹!幹!乾死姓曾的!第53章 內政第445章 滿城12時辰!210.第208章 老旗人的吶喊:拖住入城賊兵,第268章 大清糧道官:狠起來,我們踏馬的連第534章 三級教育體系和新文官制度第507章 山上怎麼會有門炮?150.第149章 紫禁城鳴鑼上市,還差幾步?第432章 春季攻勢,滾滾南下183.第181章 光頭 戎裝 優勢在我167.第165章 作爲一個品德高尚 精通大清律的第123章 紫禁城面聖,給乾隆畫大餅第240章 大清朝有很多非主流數學家,擅長用第354章 江西決戰的炮聲!和上游洪峰一起到第221章 大炮架上雨花臺第547章 激進的帝國,什麼都敢賣第256章 乾隆:王亶望他敢報大捷?第363章 乾隆吐露心聲,給小嘉慶狠狠上了一130.第130章 黎民懂得太多,就會離心離德182.第180章 魔幻江南20版本第102章 跑的慢的,都死了第220章 和兩江總督李侍堯的第一次交鋒第42章 錢,我想收;貨,我又不想給第231章 晉商刀頭舔血,江寧城內狂攬存款第232章 乾隆的執念,只有和珅能滿足166.請假一天第488章 極度怕死的第4軍團,英勇的向襄陽發起了進攻第51章 借錢第33章 清月村見聞第329章 乾隆:江西的鄉試中額可增,團練絕第412章 乾隆南巡,袒露心聲第231章 晉商刀頭舔血,江寧城內狂攬存款第400章 乾隆:重壓之下,朕要南巡!第333章 乾隆的心血來潮,讓事態滑向不可收第327章 《閩吳互不侵犯20條》180.第178章 這差事風險很大,正經人躲之不第326章 蟄伏一年的海蘭察,啓動了渡江計劃第67章 在潘府尾隨藍盈盈第521章 火箭彈 砒霜和氣槍,皇城內外開無雙165.第164章 諸位別裝了,做回真實的自己吧173.第171章 拳頭不硬的叫潑皮,拳頭硬的叫第72章 太湖匪事172.第170章 擊斃福康安,然後多角度精確造第407章 李鬱的“矛盾相對論”第465章 自己就打起來了!第414章 土客大械鬥!第40章 它,無處不在第33章 清月村見聞202.第200章 胡副將:麻桿打狼兩頭怕第505章 規則之內,紹閥無敵!第304章 京師年關難過!旗人難!乾隆更難!第104章 本官病了,不能理事134.第134章 吏部大挑,和勾欄選妹,依據是163.第162章 皇上,江南的官兒有大問題!第358章 巧搭浮橋,大軍強渡贛江!第390章 線膛槍新戰術放風箏213.第210章 投賊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42章 錢,我想收;貨,我又不想給第521章 火箭彈 砒霜和氣槍,皇城內外開無雙第124章 本官竟然被兩個刁民碰瓷了第392章 壓縮空間,不要放過韃子馬隊!第60章 特殊文化第95章 老登,你就說刺激不刺激吧?第485章 荊州駐防八旗的擬人行爲攘外必先安內第5章 破例,打一次女人212.第209章 《關於禁止江南民間無序私自割第124章 本官竟然被兩個刁民碰瓷了第265章 一手閒棋佈蘭芳,一手妙棋稀釋第2軍第53章 內政第59章 靈活,是本教的第一法寶第558章 曲阜論戰,狂妄的衍聖公袒露心聲177.第175章 朕殺人,從不看品級,從不看貴第228章 狠下心來搞事,爭取一個窩頭50兩第369章 舟山羣島的“不速之客”168.第166章 滴水滾珠局?李氏騙局?第476章 表現奇差,甚至不如史可法!第413章 吳賊還沒冒頭,廣東佬就開始搞事了?第66章 我常常因爲自己過於善良,而羞愧不已第316章 一場針對乾隆的驚天大騙局,從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