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許應

第82章 許應

其實爲難的又何止是沈兵等人,王翦與楊端和也急得團團轉。

沈兵猜的沒錯,這高田問題不只是砲師一處,而是官田普遍如此。

嬴政離開前就命王、楊二人屯田。

王翦與楊端和原以爲屯田不是什麼大事,就算是大事那也是兵士的事。

甚至對於兵士而言也不是什麼大事,不過動動鋤頭費點力氣而已,還能比上陣殺敵更難更險?

沒想到派人一勘查,就大呼不好。

“大將軍,趙國地震後緊鄰旱災。”

“各地河水要麼改道要麼水量嚴重不足。”

“導致大多灌溉設施無法使用。”

“若要屯田,只怕……”

王翦一聽這話就懵了。

王翦有過不少屯田的經驗,知道這“河水改道,水量不足”是什麼意思。

他甚至知道這影響、這困難都不是人力能對抗的。

於是趕忙叫上了楊端和同去視察,現場看了幾個地方後果然如此。

王翦皺眉嘆道:

“大王命我先行耕地。”

“他組織糧隊趕在半月前後將粟種從各地陸續運至。”

“到時便可趕在農期之前播種。”

“可是現在……”

楊端和又哪會不知道這狀況,他點頭回道:

“大將軍所言甚是。”

“這些耕地若能正常灌溉,那麼農期之前播種並非難事。”

“但現在大片官田都因水位降低而成高田。”

“要人力取水灌溉……想如期播種只怕是難了。”

其實楊端和這還是往輕裡說。

這何止是“難”,簡直就是難如登天。

分配給軍隊的官田大多都是高田,爲數不多的低田都在百姓手裡……

這倒不是嬴政或分配耕地的官員體恤民情,而是利益使然。

要知道官田由軍隊屯,而私田由百姓屯。

軍隊屯田與百姓屯田的最大差別在於前者是完成任務而後者是爲生存。

爲完成任務便自然求多、求快、求省力。

爲生存卻是求精、求好,求高產。

因爲高產直接關係百姓切身利益,扣除糧稅後也是多產多得少產少得。

於是良田分配給百姓纔有意義,分配給軍隊屯差不多就是浪費。

其結果就是官田中灌溉系統能正常流水的寥寥無幾。

難題就這樣交到了王、楊二人手裡:

這田怎麼屯?

用陶罐一罐一罐的取水?

那隻怕是十分之一的進度都趕不上,尤其這麼做還沒有多大意義……

軍隊不可能整日整夜的爲田取水吧?

軍隊總得操練總有出去作戰的時候吧?

若出去轉個十天半月回來發現麥苗都已旱死了……那還屯什麼田?

於是楊端和考慮一番,便建議道:

“屬下以爲,爲今之計應不必急於播種。”

“我等今年主修灌溉,明年、後年再考慮播種收成……”

楊端和這話說的有幾分道理。

現在這情況想如期播種幾乎不可能,勉強播種可預計也不會有好收成。

既然如此乾脆放棄播種,腳踏實地先修好灌溉系統,而後再考慮其它。

然而還沒等楊端和說完就被王翦否決了。

“這是大王的命令。”王翦說:“卻不是你我能隨意更改的。”

楊端和點頭應是。

頓了下,王翦又嘆了口氣,接着說道:

“楊將軍可知大王爲何急於在趙國屯田且力求今年播種?”

楊端和回答:

“屬下不知。”

王翦將目光投往面前那片乾涸的旱地,若有所思的說道:

“楊將軍還記得那蔥油餅否?”

楊端和恍然大悟。

今年是否能播種將直接決定明年趙國是否有糧。

趙國是否有糧將直接決定來年秦國是否有能力出兵攻城略地。

……

所以,大王是不會輕易改變這個戰略方向放棄播種的。

如果沈兵聽到這話只怕就要狠扇自己幾個耳光了。

特麼的蔥油餅就蔥油餅,好好的擺什麼龍門陣說什麼大道理啊?

現在可好,一堆旱地擺在面前還能指望它明年“嘩嘩”的長出莊稼來?

鼓勵生產也要慢慢來不是?

歷史上就用了四年時間才恢復力氣滅魏,你個小樣卻想一年就搞定!

就在王翦與楊端和兩人望田興嘆時,就見一名騎兵策馬飛奔而來並呈上一封竹簡。

“大王手令,請大將軍過目。”

王翦恭謹的用雙手接過,打開一看,不由喜形於色。

“原來大王早有安排。”

“他已封許應爲治粟內史星夜兼程趕來邯鄲助我等屯田。”

“囑我明日前往接迎。”

聞言楊端和也鬆了一口氣,道:

“大王英明。”

“有許應前來助我等,又何愁無水屯田?”

也難怪王、楊二人會如此放心。

這許應便是諸子百家中農家開創者許行的後人,秦國農業的發展都有賴於許應及其學生的指導。

此時嬴政派他到邯鄲一帶治理,就像是送來了一場及時雨。

第二天,王翦就親自帶着一干人前往城門迎接。

王翦所帶的這“一干人”可不是隨意的“一干人”,而是他費盡了心思挑選的“精英”。

像許應這樣的專業人士來邯鄲治理農業,王翦總不能隨意找一些三教九流的人物跟隨吧?

工匠、書生或是經商的便是來了也沒用啊!

許應講的可是屯田的大道理,且是眼下燃眉之急,當然得慎重再慎重。

於是,王翦首先調來兩名主薄。

想想覺得不夠,又增設了兩名備用。

他們負責將許應說的話記下來,一字不漏。

接着又將新設三郡的郡尉、郡守和監御史全都請來。

郡尉管百姓,郡守管軍事,監御史負責監察。

在這非常時期不管百姓還是軍隊還是監察全都要搞農業。

所以沒毛病,都來聽聽許應老師講課。

只有你們懂了、明白了,回頭才知道怎麼解決,纔有能力教屬下怎麼解決。

除此之外王翦還喚來了幾個裡典做爲百姓代表……(注1)

王翦深知這是屯田,有許多困難和問題都不是他們這些身居高位的人能明白也不是他們能想像得到的,必須有熟悉屯田的在場與許應老師互動。

再加上親衛、雜役、下人等,城頭熙熙攘攘的聚集了數百人好不熱鬧。

注1:裡典就是里正,因秦王嬴政的名字裡有“政”,爲了避諱,秦時大多時候將里正改爲裡典。

(本章完)

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324章 補貼第218章 騎射第27章 以逸待勞第531章 推測第427章 矛盾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399章 三危山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183章 水戰第360章 西域第532章 西域第63章 王翦第199章 蒙武第494章 藍氏第325章 騎軍第447章 恨鐵不成鋼第378章 交集第89章 以農治國第73章 榨醬面第510章 聯盟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194章 副將第307章 索箭第535章 先機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173章 天意第165章 騎射第189章 上將軍第318章 售賣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145章 楚軍第377章 誤會第170章 收購第400章 算盤第140章 楚軍第197章 活路第35章 馬頭山第10章 摩擦力?第326章 命令第476章 勸降第510章 聯盟第15章 釜底抽薪第514章 訓練第140章 楚軍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313章 紡織第332章 騷擾第370章 收購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48章 定滑輪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463章 馬鐙第146章 配給制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24章 矛盾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371章 控制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548章 書信第137章 圍城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285章 議和第48章 定滑輪第155章 水軍第91章 代田法第194章 副將第182章 拍竿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320章 高人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103章 逆鱗第438章 巴豆第227章 反攻第257章 奇人第304章 狼羣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346章 騎軍第126章 水網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299章 圈地第435章 機關算盡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394章 智慧第196章 昌平君第287章 分別第393章 肅州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145章 楚軍第408章 難題第22章 一雪前恥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311章 工業區第88章 論農第480章 請辭第262章 水排第485章 遷移
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324章 補貼第218章 騎射第27章 以逸待勞第531章 推測第427章 矛盾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399章 三危山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183章 水戰第360章 西域第532章 西域第63章 王翦第199章 蒙武第494章 藍氏第325章 騎軍第447章 恨鐵不成鋼第378章 交集第89章 以農治國第73章 榨醬面第510章 聯盟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194章 副將第307章 索箭第535章 先機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173章 天意第165章 騎射第189章 上將軍第318章 售賣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145章 楚軍第377章 誤會第170章 收購第400章 算盤第140章 楚軍第197章 活路第35章 馬頭山第10章 摩擦力?第326章 命令第476章 勸降第510章 聯盟第15章 釜底抽薪第514章 訓練第140章 楚軍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313章 紡織第332章 騷擾第370章 收購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48章 定滑輪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463章 馬鐙第146章 配給制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24章 矛盾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371章 控制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548章 書信第137章 圍城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285章 議和第48章 定滑輪第155章 水軍第91章 代田法第194章 副將第182章 拍竿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320章 高人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103章 逆鱗第438章 巴豆第227章 反攻第257章 奇人第304章 狼羣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346章 騎軍第126章 水網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299章 圈地第435章 機關算盡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394章 智慧第196章 昌平君第287章 分別第393章 肅州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145章 楚軍第408章 難題第22章 一雪前恥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311章 工業區第88章 論農第480章 請辭第262章 水排第485章 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