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七章 秦不可亡

“老師,這是您要我繪的磁場對斥圖和天羅矢的斥力應用原理圖……”

七月二十,建日,吉。

天色尚早,趙於役手捧着幾副木牘敲開相府私宅的大門,恭敬地把自己的作業交在李恪手裡。

每堂課後,李恪都會給趙於役額外拓開教學內容,增加部分理論與應用方面的知識點,並留下作業。

這算不上厚此薄彼,因爲耳和節才五歲,對於物化現象,知其然已經勝過九成秦人,再要他們知其所以然,沒有任何道理可言。

但趙於役不同。

於役年屆十一,這個年紀放在墨家算普遍,而放在精英墨者當中則稍顯遲晚。

只是這一兩年的遲晚於他而言影響並不大。五歲開蒙,六歲通背倉頡三篇,七歲掌《詩》、《書》,九歲對《韓非》倒背如流。

在成爲趙耳的伴讀之前,他已經記下了艱澀難通的《商君書》,而且琴棋書畫俱有涉獵。

這等天賦在大秦宗室當中鳳毛麟角,就算是扶蘇,在同年紀時的知識量也遠不如他。

有如此出衆的記憶力和智力,他學任何東西都事半功倍,就像李恪眼前這兩份作業,文筆清晰,思路明確,各種標註有的放矢,圖文效果便是放在少年營狼山班中,也足以列到中游。

狼山班的前身是蒼居班,屬於精選天下優秀少年的高級班,班中學子大多在名地少年營已有過半年到兩年的求學經驗。

趙於役學墨不過月餘而已,李恪會把他放在狼山班中橫相比較,本身就已經是一種認可。

李恪翻看着木牘:“於役,天羅矢的百一範你玩過麼?”

“曜師叔爲學生取了一件過來,據聞是狼山將作的手工。”

“是精範啊……怪不得。”李恪看着牘上惟妙惟肖的天羅矢構造,“開蒙還有九課,上完後你便往狼山,去少年營求學,此事我會與你翁說。”

趙於役的小臉上閃過喜色,又強壓着恭敬一揖:“此事翁早知曉,老師不需多言的。”

“你翁早知?”

“學生拜師那日,王上便說老師會將我送去少年營,連僞籍都爲學生造好了。”

“造僞籍作甚……”李恪癟癟嘴,“狼山營又不是適齡者求學,每個學生都是墨者推薦,我的學生是誰,墨家還能不知道麼?”

“呃……”

“把僞籍退回去,我的弟子不必遮掩,更何況在墨家,宗室的身份無甚特殊,不會有人另眼看你。”

查完作業,李恪在街口匯合李泊,共往王宮。

今天是吉日,李泊將以家長身份向公子高納采,正式開始李左車與陰曼的婚聘流程。

這是一場典型的政治聯姻,且其中應該沒有太多的惡意。

李泊一家是李恪唯一在世的族親,其有三子,晾,左車,仲車,其中晾爲嫡出,左車、仲車兄弟庶出,如今都在大雍爲官。

李左車是三兄弟中與李恪關係最近,才華也最盛的那個,現爲雲中郡守,深受重用。

仲車中人之姿,也無甚主見,眼下在左車帳下,任一牧縣縣長,算不溫不火。

晾對李恪一直抱有敵意,認爲是李恪搶了他趙郡李氏嫡孫的名望,甚至覺得有此名望傍身,李恪如今的一切際遇都該是他的。

李泊對自己的嫡子很失望,但再失望也是嫡子,所以把他留在手邊,任諫議大夫職,耳提面命。

據李恪所知,這三兄弟都沒有嫡妻。

若宗室的目的是挖牆角,離間李恪與李泊一家的關係,聯姻的最佳人選是李晾。

李晾還是些有才華的,身爲諫議大夫,多有叫人眼前一亮的表現。更何況他近些日與御史府走得頗近,尋個由頭提拔一下,再配以貴女,許以前程,足以讓他感受到宗室濃濃的知遇之恩。

但宗室的諸公並沒有這麼做,依舊選了庶出,年歲也有些偏長的李左車。

李恪不確定這番操作的背後究竟有沒有藏了離間的心思,但想要讓李左車背棄李恪,轉投入宗室陣營,區區一個漂亮的長公主似乎有些輕看了左車。

得辛凌引媒之後,李恪與李泊一番商議,就決定應下此事。

他們一面書信左車趕回塞上成親,一面籌備聘禮,開啓昏禮流程。

二人結伴進得王宮,在偏殿見到扶蘇。

宗室女子婚嫁一般有兩種形式。

其中賜婚依禮被視作天恩,既然是天恩,當然不可以有吉與不吉,合與不合的說法,會省略六禮中問名、納吉、納徵、問期四個步驟,納采之後便是親迎。

另一種則是尋常的婚嫁,六禮俱全。

陰曼是扶蘇最疼愛的小妹,打小几乎就是在扶蘇肩膀上長起來的,所以扶蘇希望給她一個完整的昏禮,故沒有選擇賜婚的形式。

也正因爲不是賜婚,扶蘇的身份就不再適合成爲家長,與李泊談婚論嫁,交誼禮節。

這場婚事,男方家長是郎中令李泊,女方家長是宗正公子高。

雙方各選吉士、媒妁,李恪此來是爲觀禮嘉賓,與他一同的還有扶蘇、嚴駿和李信,司儀則請了辛凌的老翁辛騰代勞,真正達到了雍國禮賓的最高規格。

趁着一羣人忙活禮數,李恪踱步到扶蘇身邊,看他面色變換,忽喜忽憂,忍不住問:“王上,可是不捨長公主出嫁?”

扶蘇苦笑着搖頭:“小妹身世與孤頗似,也是一出生,其媼就因難產離世。或是因爲同病相憐吧,小妹一貫親孤,此番能爲她尋得良配,孤心裡只有欣慰。”

“那怎麼黑着張臉?”

“有麼?”扶蘇愣了一下,岔開話題,“恪,開蒙已過半數,你覺得耳天賦如何?”

“想聽真話?”

“假話有的是人與孤說。”

“也是。”李恪嘟囔了一聲,“耳學墨的天賦一般,且性子活潑,好玩卻不好動腦,要我來說,他開蒙太早了。”

扶蘇一腦袋黑線:“孤要聽真話,你也不必真說實話吧……”

“我覺得無所謂啊。耳是王子,又是嫡長子,以後是繼承尊位的,又不會真去做什麼機關師。”李恪聳聳肩,“反倒是節,尚在稚齡已經有了些師姊的樣子,言辭不多,靜思好學,我只擔心王上以後不好尋女婿,委屈了她。”

“你子肅,如何?”

李恪擺擺手:“都是小娃兒呢,以後看他們自己的心意。”

“那便等大些再作思量。”扶蘇點點頭,“恪,我有一事要與你說……”

二人正說着話,嚴駿和李信聯袂而來,四個腦袋抵近一湊,李信當即說:“武安君料事如神,一語中的。”

李恪一頭霧水看了言扶蘇,發現他臉上越發陰鬱,連說了一半的話,似乎都沒有心情繼續下去。

“怎麼了?”

嚴駿用明知故問的眼神掃了李恪一眼:“武安君當真不知?”

“知什麼?”

李恪皺着眉,努力回憶這幾日陳平整理出來的機要奏本,大多是相府九令發佈以後各郡各鎮的執行情況,並沒有特別需要關注的東西。

李信笑着拍了拍李恪的胳膊,說:“一如武安君所料,關東,反了。”

“反了?何以我不曾看到奏報?”

扶蘇嘆了一聲解釋說:“並無奏報,消息是中陵君留在咸陽的友人傳來的,雍國上下所知者,眼下應當只有我們四人。”

“反了麼……”李恪沉思片刻,試探問,“大澤鄉,陳勝?”

“我便說事發於泗水,臨近壽春、胡陵二縣,武安君必不會一無所知。”嚴駿大笑三聲,“武安君又可知,咸陽如今早已亂作一團。僞二世帝避居深宮,不理朝政,佞臣趙高一手遮天,排擠賢能。可憐去疾與斯二人,名爲相國,卻因爲趙高作梗,已然是無力迴天。”

“他們自己選了路,有甚回報,也都是他們應得的。”李恪冷笑了一聲,擡眼見納采已畢,李泊和公子高正在敘閒,就對扶蘇拱手說,“王上,亂局既起,我要回去加緊部署,便先行告退了。”

“去吧……”扶蘇無力地看着李恪,“恪……秦不可亡,切記,切記……”

第一五八章 扶蘇音信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第一二四章 投入重注第三十三章 有失有得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五七一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四,火起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遊第七零零章 有去無回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一零二章 言語折磨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七八二章 澠池會之五,次日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三一五章 機關獸蠍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七六三章 武關之五,勝與敗的分水嶺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三四二章 屠睢沒見過世面第七二二章 做生意嘛……第九十四章 後患無窮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七八四章 澠池會之七,相王第四零六章 全無勝數的考覈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一三二章 官肆健奴第七八二章 澠池會之五,次日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一六三章 武姬酒肆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二一五章 破局投奔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六七三章 發閭左謫戍漁陽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三零三章 陳平分肉說些閒話……第三七零章 賢人居於賢水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五一七章 造紙術只有看起來美好第一六一章 先手易勢第二一二章 身在甕中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四六三章 做一門李大炮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七三六章 死戰之五,破釜沉舟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三九三章 亡秦者胡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六七二章 權臣論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一五八章 扶蘇音信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顯學體系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第七零七章 雖死無怨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一零二章 言語折磨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一九三章 打人打臉第七二零章 棄卒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五一七章 造紙術只有看起來美好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二六三章 調虎離山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第五五七章 九原堅冰第五二六章 李恪爵晉左庶長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
第一五八章 扶蘇音信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第一二四章 投入重注第三十三章 有失有得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五七一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四,火起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遊第七零零章 有去無回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一零二章 言語折磨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七八二章 澠池會之五,次日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三一五章 機關獸蠍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七六三章 武關之五,勝與敗的分水嶺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三四二章 屠睢沒見過世面第七二二章 做生意嘛……第九十四章 後患無窮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七八四章 澠池會之七,相王第四零六章 全無勝數的考覈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一三二章 官肆健奴第七八二章 澠池會之五,次日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一六三章 武姬酒肆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二一五章 破局投奔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六七三章 發閭左謫戍漁陽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三零三章 陳平分肉說些閒話……第三七零章 賢人居於賢水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五一七章 造紙術只有看起來美好第一六一章 先手易勢第二一二章 身在甕中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四六三章 做一門李大炮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七三六章 死戰之五,破釜沉舟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三九三章 亡秦者胡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六七二章 權臣論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一五八章 扶蘇音信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顯學體系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第七零七章 雖死無怨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一零二章 言語折磨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一九三章 打人打臉第七二零章 棄卒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五一七章 造紙術只有看起來美好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二六三章 調虎離山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第五五七章 九原堅冰第五二六章 李恪爵晉左庶長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