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

一場災難正在中原之地肆虐橫行。

烽煙,戰火,流民,暴徒……

天下明明才統一了十幾年,可便是見識過戰國羣雄連年戰亂的老人們也從未見過如此紛擾的局勢。

這是真正的羣雄並起。

天地間,各方豪傑聚兵鬥勇,每一日,都有士卒列陣刀劍相向。

世上無人能確切說出究竟有多少股勢力在你爭我奪,可光是爲人耳熟能詳的,聚兵過萬的,便足有十一支。

秦雍越,人稱三秦;韓趙魏,人稱三晉;東面臨海有田齊與韓燕,還有舉世矚目的三楚,張楚、項楚與沛人劉季的沛楚。

他們被稱作諸強。

諸強當中,兵力最盛者無疑是趙佗的南越。其根基是當年的大秦南軍,便是不作擴兵加徵,戰兵之數也高達五十萬人。

兵力排在第二梯隊的則是正統大秦,扶蘇大雍以及掀開這場亂世的張楚,各自聚兵二三十萬,一動便是雷霆霹靂。

剩餘七強比之他們,看起來就弱小多了。

趙與齊各十五六萬兵馬,項梁連奪九江、廬江、衡山,虎踞五郡,也將兵力擴至十萬。

緊接着燕國八萬,魏國六萬,韓國三萬。

劉季本是最弱的一方,可他佔領胡陵、方與、豐縣一帶,連破泗水郡監御使平與郡守壯兩輪圍攻,反據薛、戚、亢父,獨得泗水郡半壁,得兵五萬,不下於魏。

這是從兵力的說辭。

百舸爭流,方顯英雄。這場亂局雖止開始了三四個月,但各路豪傑已紛紛嶄露頭角,且是以人們所不熟悉的方式,鬥將。

不知從何時起,鬥將漸漸成了中原戰場的主流。

項籍領三千子弟攻壽春,單戟匹馬,連斬九江郡十七員戰將,直殺得壽春無將可派,城牆之上士氣崩塌,壽春一戰而破,項籍由此成名。

趙王柏麾下將軍彭越阻截韓廣,陣前鬥將斬十二人,韓廣喪膽,最終被斬首三萬,逃往燕地。

沛公帳下週勃、樊噲亦是猛將,十餘場鬥將無一敗績,連作爲對手的秦泗水郡守壯都不由驚呼:“乃鬼神耶?”

還有大秦的李由……

身爲秦丞相李斯之子,李由不以學說見長,反而有一身精湛武藝。

其軍謀長於吳廣,馬術武藝亦長於吳廣,此番以弱兵死守滎陽月餘,吳廣始終不得寸進。

相比這些璀璨的將星,如周文、張良、范增等以謀略見長之人反倒不顯。哪怕周文以五千兵出陳縣,短短一月便打穿南陽,北上三川,近十萬大軍陳兵在函谷關下,人們嘴裡所津津樂道的,依然是他在宛縣與秦人鬥將,連敗三陣的笑話。

人們樂於傳播八卦。

在戰亂之時,爲戰所苦之人依舊有心傳播八卦,這聽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

可事實確實是這樣。

這場亂局之中,有兩大豪強至今不曾捲入戰局。

趙佗和他的五十萬大軍深藏於嶺南,閉關封國,不與外戰。沒有人會無聊地去撩撥這頭沉睡的猛虎,就算是與天爭雄的項籍,在平定會稽之後,也被勒令揮軍向西,在會稽與閩中交界的烏傷縣甚至沒有兵卒駐防。

扶蘇的大雍則正好相反。

大雍不外戰,但大雍的商團卻橫行天下,恪坊、白於兩大將作售賣軍器、戰馬,遍及雁門和上郡的集商所則承接全天下民用物資的需求。

可想而知,在全天下忙於戰事,百業廢弛的時期,這樣一股特殊的力量會具有多大的殺傷力。

大雍的商團涉獵極廣。

民用物資方面,除糧草和人口外他們都能提供,只要出得起錢,無論牛、羊,或者是傳說中僅四五人便可耕作數百頃地的機關饕餮,他們的清單裡都有出售。

軍用物資就更誇張了,鐵甲、戰馬、利劍、櫓盾,乃至於大秦從來列作禁品的秦弩和大弩,都可以下單購買。雖說價格確實貴,可關鍵是,這種東西也沒法貨比三家不是。

更讓百姓稱頌的是,大雍商團在生意夥伴的挑選上從不歧視,他們只有兩個要求,不堵商路,不禍百姓。

不堵商路的意思是,憑藉集商所的驗傳,生意夥伴需保證大雍商團的安全與通行,不得搶劫,不得阻攔,但可以在協商的範圍之內收取商稅,一次性的。

傳說,十一月時有一支流匪在韓、秦交界劫了一支大雍的商團,財貨盡掠,人馬皆殺。

消息傳回臨治亭,雁門商會的主人呂澤向兩地屬官發出嚴正抗議,結果互爲敵我的秦韓兩國協同出兵,五千人馬灑進山裡,僅七日就把這夥流匪盡數押到了新鄭集商所,這纔沒有被集商所剔出交易名單……

不禍百姓在執行上就簡單多了,大雍諸商會拒絕任何形式的巷戰和屠城,因爲這樣“會破壞良好的商業環境”。

亦即是說,凡與大雍商團交易者,無論攻守,戰鬥必須在野外與城牆解決,少量的誤傷大雍可以接受,但在城破以後據民居抵抗,亦或是有預謀的屠城泄憤,此皆厭商之罪。

吳廣麾下有銍人伍徐,被吳廣派往武強徵糧,武強縣長麾善戰,憑五百更卒據守十餘日,城破以後,伍徐因憤屠城,殺鄉民三千餘人。

消息傳出,有支商隊在滎陽關下,當着吳廣的面摧毀了準備交易的五張大弩與五百秦弩,吳廣竟不敢遷怒。

三日之後,吳廣遣使將伍徐並軍中三員軍侯的人頭送至陳縣集商所,又需武強一縣百姓移居大雍,這才最終平息了事態。

從來沒有人想過,素有賤籍之稱的商賈會在戰亂之時陡然獲得如此高的地位,但大雍的商賈做到了。憑着雍地無以倫比的產能與那些無可取代的商品,大雍的商賈隨着戰亂的腳步,日漸成爲了諸強籠絡的首要目標。

雁門商會的呂澤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有六強皆許他外相之職,一時間身掛六國相印,區區商賈,竟與當年的武安君蘇秦等而同之!

所有人都在猜測,大雍商賈如此售賣軍資民器的背後究竟是李恪還是扶蘇的授意,可誰也不敢真的確定。

他們甚至無法確定,大雍商賈的行爲究竟有沒有官方在背後支撐。因爲當大雍出兵攻伐趙國的消息傳出,雍商居然沒有片刻停止與趙國的貿易,甚至在雙方陳兵決戰的前夕,依舊往趙營輸送了軍馬八百匹,鐵甲五百套……

秦二世二年十二月,周文攻破函谷關,殺入內史,少府章邯臨危掛帥,赦驪山刑徒十四萬衆迎戰強敵。

另一面,大雍蕩寇上將軍莫府,軍師將軍陳平出使趙陪都安陽,行最後之通牒,勒令趙軍打開平城通道,許中原難民進入雍境避難,趙左丞相,安陽令陳餘拒之。

十二月十七,李恪乘霸下,兵出平城,兵力計弩士一萬,甲士五千,破狄鐵騎一萬,另連山、窮奇二營,共三萬五千人,陳餘將八萬趙軍嚴陣以敵。

雙方在安陽西百里的陽原擺開陣勢,戰事……一觸即發!

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五九七章 韓信單騎赴會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七四八章 龜兔賽跑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六二二章 投鞭斷流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七六二章 武關之四,老羞成怒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六六三章 二世登基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四八七章 斥儒第二三六章 覆滅之局第一九四章 鉅子慎行第一三一章 袍澤之情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七二二章 做生意嘛……第六二八章 轉帆延城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寫在《行天下》的末尾第四九四章 王離走得很安祥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五二五章 庫不齊的義渠王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四三零章 彭越豬突第五三九章 我口味這麼重麼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七六零章 武關之二,平平無奇第四零八章 進擊的項籍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七零三章 亂燉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一二一章 務實媚上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五九四章 李恪有後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一三七章 將相有種第六九五章 君子協定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一六六章 久遠回憶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一一八章 紅毯精神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四零八章 進擊的項籍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四七五章 小人物的哀愁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四二一章 暴秦無道第七三六章 死戰之五,破釜沉舟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一八三章 任重道遠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五六六章 請諸公順從第一九八章 久病成醫第六二五章 自由的代價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六十三章 田嗇夫囿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五九二章 咄咄逼人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盪風雲》卷尾感言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四五二章 改革的聲音第四七五章 小人物的哀愁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六十三章 田嗇夫囿第四三二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
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五九七章 韓信單騎赴會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七四八章 龜兔賽跑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六二二章 投鞭斷流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七六二章 武關之四,老羞成怒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六六三章 二世登基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四八七章 斥儒第二三六章 覆滅之局第一九四章 鉅子慎行第一三一章 袍澤之情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七二二章 做生意嘛……第六二八章 轉帆延城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寫在《行天下》的末尾第四九四章 王離走得很安祥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五二五章 庫不齊的義渠王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四三零章 彭越豬突第五三九章 我口味這麼重麼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七六零章 武關之二,平平無奇第四零八章 進擊的項籍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七零三章 亂燉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一二一章 務實媚上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五九四章 李恪有後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一三七章 將相有種第六九五章 君子協定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一六六章 久遠回憶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一一八章 紅毯精神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四零八章 進擊的項籍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四七五章 小人物的哀愁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四二一章 暴秦無道第七三六章 死戰之五,破釜沉舟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一八三章 任重道遠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五六六章 請諸公順從第一九八章 久病成醫第六二五章 自由的代價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六十三章 田嗇夫囿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五九二章 咄咄逼人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盪風雲》卷尾感言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四五二章 改革的聲音第四七五章 小人物的哀愁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六十三章 田嗇夫囿第四三二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