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四章 死戰

嗚……嗚嗚……

蒼涼的牛角戰號像浪一樣一波波沖刷着焦黑的火帶。

火焰越來越小,煙氣越來越淡,漫天黑雲被天地間遊蕩的信風撕散,陽光主宰人間。

李恪揹着手靜立在令臺,眼看着遠處匈奴的陣型像水母似探出密集的觸手。

他們以百人爲單位,肩扛着長長的雲梯,雲梯後是摩肩接踵、棄馬待戰的匈奴勇士,一眼望去,無從計數。

“恪,看來頭曼準備強攻了。”扶蘇說。

李恪點點頭:“擺錘準備,長鐮、撐杆上牆,各軍戒備。通令將臺,要把握好替下來的兵隊人數,及時補充備軍,不需另行通報。”

令兵抱拳,領命而走。

李恪長嘆了一口氣,悠悠輕喃:“這才第五日……”

“雲梯隊!衝鋒!”“嗚!!!”

蒼涼的號角驟然激烈,匈奴衝鋒。

只見五十路雲梯以十路先行,小步緩跑,十路之後又是十路,再之後則是數千個叼着短劍,手執弓箭的蠻勇,他們發起了第一波衝城。

蘇角昂首站在城牆的正中:“輕騎在前,平戎居後,弓兩段射,弩三段射,備!”

一聲備令,一千輕騎當即依着箭垛,分作兩列抵背而立,同是千人的平戎一分爲三,從輕騎的縫隙中行蹲站二姿。

這是李恪教給他們的戰法,只需憑藉少量的人數,他們便可以在狹窄的距離內組成密集的箭陣,讓對手寸步難前。這一點早就在多日的訓練和燕然的戰場有過明證,每個戰士都對此深信不疑。

對面的匈奴越跑越快!

八百步,七百步,六百步,五百步……

城牆兩頭的距哨第一次升起紅旗,緊接着,李恪的令臺也升起窮奇大旗!

分佈在城牆背後的大弩射臺令聲急起。

“距離四百三,仰角五,配常矢,無令不止!”

“放!”

兒臂粗的弩矢嗡一聲高飛激射,飛不多遠便墜下來,向着匈奴密集的陣勢直飛。

領頭的匈奴瞠目高喊:“大弩!散開!”

雲梯隊急惶惶散開,避過大弩直行的通道,露出他們身後蝟集一處,一時根本無從散開的步卒本陣。

絕望的哀號!

那哀號不過急促的一聲,聲音的主人便被大弩貫穿,撕成碎片!

撕開他後,大弩全無止歇,就像把鋒利的鑿子鑿進中陣,剌出五道用鮮血和碎肉鋪出的小道。

那小道的盡頭,是四五個一串,或死了,或未死的牧人!

驚惶的牧人滯住了,還未想明進或是退,便有第二枚矢從天降臨,在更密集的陣中劃出更血腥的創口。

哀號,慘叫,潑天的血肉濺灑四處,疾奔的雲梯越跑越遠……

有人開始逃跑。

第一個兵卒轉身逃跑,帶動上百兵卒轉身逃跑,他們跑得跌跌撞撞,彎弓和短劍被隨手丟棄在草地上。

可隨後,他們就遇上了第二梯隊……

“單于有令,進無退,退則殺!殺!”

漫天的箭羽迎面攢射,當即便把跑得最快的那幾人射成刺蝟,逃跑的匈奴跪倒在地,很快便被潮水般的進兵推倒,淹沒……

他們無處可逃,唯有轉身,前進,被秦人殺死,或是被自己人殺死!

那就……殺吧!

……

頭曼的決心遠遠超出了李恪的預料,李恪估計,這一波攻勢他可能動用了超過三萬人,組成潮水般綿密的線形方陣,擠滿了算不上寬廣的塞前草場。

五百步外,大弩激發,兩百步外,拋石啓動,進入到百五十步,佈置在城牆上的平戎弩陣開始投矢。

“一組,射!”

“一組上弦,二組,射!”

“一組壓矢,二組上弦,三組,射!”

周而復始的軍令,一聲一聲的“大風”,秦軍用騎弩在射程的半數位置發起輪攻,用暴雨似的矢陣讓第一梯次的敵人連人代梯撞得粉碎。

可轉瞬間,第二梯次又撲了上來,像看不見前方的慘狀一般,頂着大弩,頂着拋石,頂着矢陣奮勇前衝。

這是死亡鋪就的五百步行軍之路,整個第二梯隊就隕滅在百五十步到百步的短短距離。

他們把第三梯次送進了百步之內,數息之後,第一枚反擊的狼牙射穿了一個輕騎的咽喉。

五十步!

“二段射,放!”

真正的廝殺開始了。

牆上的箭羽越見密集,牆下的反擊越見犀利,不斷有秦軍從城上跌落,屬於第五梯次的雲梯終在這遮蔽日頭的箭羽中架上了冰塞的城牆。

“登城!登城!”

到處都是聲嘶力竭的喊叫,匈奴的戰士棄掉彎弓,撐起皮盾,矮着身子爬上雲梯,向着橫亙在眼前的冰塞發起了第一波衝擊!

那些立在城頭上的奇怪機關突然動了。

兩丈來高的圓木立在城牆外檐,突出牆體,上面架着更高几分的龍門,龍門中心一方吊索,吊索的另一頭裝配着形似【幹】字的搖錘。

吊索猛然放鬆!

那【幹】字搖錘倒下來,以底杆處的關節爲中心作起鐘擺運動,六根搖錘勢若風雷,用最直接的蠻力把堅實的雲梯砸斷,砸毀!

眨眼之間,二十架雲梯損毀大半,百秦人列隊,手執撐杆支住剩下幾架雲梯,敢死之士探出腦袋伸出長鐮,一勾手便把雲梯上段的固索攪成兩截。

雲梯的標準結構是兩段固索,一段在上,一段在中,攪斷了上層固索以後,秦兵並不是徒勞地把雲梯向後推,而是斜向側推。

三五根撐杆,幾十人用力,再有射手捨生忘死狙殺城下之敵,不一會,那剩下的雲梯便歪斜着滑倒,折斷,再無一架得以倖存。

第五梯次徹底失去了登城的機會。

源源不斷的後軍推搡着他們擠向城牆,第六波雲梯上城,擺錘再次建功,可撐杆卻無法再向剛纔似推倒雲梯。

城下的人太多了,抓着抱着壓着擠着,絕不讓中段失去固定,更不讓支腳挪動半分。

匈奴登城!

第一個登城的匈奴一躍上城,還不及看清城上動靜便被撐杆一棍掃下。

那探出去的撐杆被後面的匈奴抓住,幾人合力把持杆秦卒拽落城頭,一翻身便登上城頭大肆砍殺!

這是一個信號!

在匈奴的本陣中,頭曼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李恪……爲了登你的城,本單于足足損兵萬二千人。但本單于畢竟還是登上來了……沒了器械之力,射程之遠,你這小小的冰塞,還能阻我幾時?”

彷彿是爲了應和他的話,大秦本陣的拋石停歇了片刻,接着,數十個燃着火苗的羊油桶高高飛起來,半數飛往兩百餘步,半數阻在百步距離。

新的火牆燃了起來,雖遠遜於先前用於止戰的規模,但在密集的人羣之中,卻更顯出爆烈與殘忍。

畏火的天性把匈奴的陣型生生掰成三截,冥冥之中,頭曼似乎聽到一個年輕的,玩世不恭的男人聲音在笑。

他好像在說:“我屠了百萬牛羊來收集助燃之物,似這等大小的火,夠放幾十場……”

一口急氣從頭曼的心口直涌上來,他張開嘴,嘶聲而出!

“那是我的牛羊!!!!!”

第一五九章 樓煩雄城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四一二章 韓信葬母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一七六章 水力體系第五八九章 庫不齊霸主之戰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七六八章 武關之十,第二戰場第一八六章 其名飛蝗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一八二章 解帶爲城第五一八章 擎雷仙人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第四四一章 螭龍無用論第三九三章 亡秦者胡第四二六章 夜伏於林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六零五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三八八章 牛頓力學原理實驗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六九九章 小……人物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一四六章 呂公之憂第三六六章 重製飛蝗第七十八章 長夜正酣第四零七章 范增跳槽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六八零章 僭越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七四一章 死戰之十,王令進兵第一三四章 不戰屈人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一六一章 先手易勢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劍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七四三章 死戰之終,漁翁得利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二六九章 右衽披麻第六四三章 平旦決戰第一七六章 水力體系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七章 烈山神鐮第二零一章 漢之廣兮第六零五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加更特告第二零一章 漢之廣兮第四七三章 大秦的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錢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一九四章 鉅子慎行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七九三章 澠池會十六,會戰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二零二章 同居時代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七二零章 棄卒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六四零章 匈奴的王劍第二一八章 生死追擊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擊錐第六七二章 權臣論第五九四章 李恪有後第四二六章 夜伏於林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七十章 天使來了
第一五九章 樓煩雄城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四一二章 韓信葬母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一七六章 水力體系第五八九章 庫不齊霸主之戰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七六八章 武關之十,第二戰場第一八六章 其名飛蝗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一八二章 解帶爲城第五一八章 擎雷仙人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第四四一章 螭龍無用論第三九三章 亡秦者胡第四二六章 夜伏於林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六零五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三八八章 牛頓力學原理實驗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六九九章 小……人物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一四六章 呂公之憂第三六六章 重製飛蝗第七十八章 長夜正酣第四零七章 范增跳槽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六八零章 僭越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七四一章 死戰之十,王令進兵第一三四章 不戰屈人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一六一章 先手易勢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劍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七四三章 死戰之終,漁翁得利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二六九章 右衽披麻第六四三章 平旦決戰第一七六章 水力體系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七章 烈山神鐮第二零一章 漢之廣兮第六零五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加更特告第二零一章 漢之廣兮第四七三章 大秦的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錢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一九四章 鉅子慎行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七九三章 澠池會十六,會戰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二零二章 同居時代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七二零章 棄卒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六四零章 匈奴的王劍第二一八章 生死追擊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擊錐第六七二章 權臣論第五九四章 李恪有後第四二六章 夜伏於林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七十章 天使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