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五虎八騎十六彪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爲霜,羣燕辭歸鵠南翔。

黑雲壓天天欲暮,白馬西風嘯幽狂,壯士奔行雲飛揚。

梁山隊伍一路向峽口關,分出馬軍作爲前鋒,約莫三千餘騎,叫霹靂火秦明和雙鞭呼延灼帶領。

原本該有的梁山五虎將,如今就只剩下這兩個。

馬上戰力驚人的大刀關勝,沙場之中無敵,對陣田虎麾下將官,無人是其對手,一口青龍偃月刀,挨着死、碰着亡,殺穿軍陣如入無人之境,但是最後卻死於對面的左丞相喬道清之手。

關勝乃宗師武藝,喬道清卻沒人知曉其具體境界,極可能超過了宗師,而喬道清並非馬戰殺死了關勝,是關勝在馬,喬道清在步,居然斬殺了關勝,可見武藝多麼驚人。

林沖則是在梁山招安後,便攜帶妻子扈三娘離開,還殺了不少宋江派去追索他的人,眼下沒人知曉具體行蹤。

至於雙槍將董平,卻是被田虎乾女兒,田氏晉國的郡主,女將仇瓊英斬殺在陣前。

董平其人,生平好色,其性如豺,可以說是加強版的矮腳虎王英、小霸王周通之流,一看瓊英立刻心癢難耐,想要擒捉霸佔,正好被瓊英用計誘使,然後飛石突襲,將其打落了馬下,接着斬殺。

至此,五虎將只餘其二,就剩霹靂火秦明和雙鞭呼延灼了。

這秦明原本是官將,朝廷命官,因其性如烈火,故而人稱“霹靂火”,祖籍山後開州,善使一條狼牙棒,官至青州兵馬司統制,攻打清風山時,因中宋江的計策,被俘後無家可歸,只得歸順。

秦明這個人有萬夫不當之勇,宋江去清風寨投靠花榮,被清風寨的文官劉高陷害而被抓,鎮三山黃信將二人押送青州途中,清風山燕順、鄭天壽、王英將二人劫走。

黃信派人把情況告訴青州知府,知府便叫青州兵馬司總管統制秦明商議,秦明得知花榮謀反,點起五百人馬前去捉拿。

秦明性情急躁莽撞,有勇無謀,同花榮不分勝負,但中對方埋伏折兵損將,掉入陷坑被捉,他不肯歸順,仍要回青州,結果夜走瓦礫場,被宋江陷害在城外燒殺冒功。

青州知府當時中計,處決了秦明的家小,又命人放箭射秦明,秦明無法,只得回舊路,卻遇到宋江等人,幾番糾纏後投降,而宋江爲了給秦明賠罪,做主把花榮之妹嫁給秦明爲妻子,之後秦明更到清風寨說服徒弟黃信也一起降了。

自此秦明與花榮爲親戚,他們這一支線上的人物,皆爲宋江嫡系部下。

而雙鞭呼延灼,卻和秦明有些不同。

呼延灼的綽號,是因爲武器乃雌雄虎眼鞭,雌鞭十二斤,雄鞭十三斤,才得了這麼個稱呼。

他這鞭子的十二斤與十三斤和後世斤兩不同,這時一斤是十六兩,便是所謂的半斤八兩,那麼十二斤便是後世的二十斤左右了。

他還有兩樣寶物,一件是祖傳的烏油七星鏈子鎧,還有一匹名馬踏雪烏騅。

呼延灼上梁山前的身份是汝寧郡都統制,朝廷命官,圍剿梁山兵敗被俘後,被宋江招降。

曾經有過一種說法,說呼延灼是內奸,並非真心投靠的梁山,不過看眼下同樣被丟到田虎陣前好幾年,那麼內奸說法應該不真。

估摸這種說法是因爲呼延灼的出身來歷,才傳播出去,他確實出身不凡,乃是開國名將呼延讚的後人。

呼延贊雖然沒有封王拜帥,不過一直是大宋皇帝近臣,曾侍奉過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一直爲宋帝身邊親信之人。

呼延贊生四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呼延必顯,又稱呼延丕顯。

呼延丕顯生二子,爲呼延守信和呼延守用。

這呼延灼便是呼延守用一脈的後人。

至於曾經和趙檉出海,往遼金之地的登州平海軍指揮使呼延慶,則是呼延守信一脈。

呼延家傳有三十六路猛虎鞭法,還有連環甲馬陣,呼延灼盡得這兩門真傳。

但是宋江手下兵多將廣,又多能人異士,設計種種陰謀手段,還是敗掉了呼延灼,並把他抓到梁山之上,隨後招降。

如今五虎將就剩他們二人,也是當前梁山一脈最高的戰力。

餘下小李廣花榮和急先鋒索超卻是八驃騎裡的人物。

至於鎮三山黃信,卻又弱了些,乃是十六小彪將。

而八驃騎原本該是:

小李廣花榮、

金槍手徐寧、

青面獸楊志、

急先鋒索超、

沒羽箭張清、

美髯公朱仝、

九紋龍史進、

沒遮攔穆弘。

此刻張清、朱仝、穆弘三個都已經死了,剩下的五人徐寧、楊志、史進在趙檉麾下,花榮、索超則在宋江這裡。

至於十六小彪將,分別是鎮三山黃信,病尉遲孫立,醜郡馬宣贊,井木犴郝思文,百勝將韓滔,天目將彭杞,聖水將單廷圭,神火將魏定國,摩雲金翅歐鵬,火眼狻猊鄧飛,錦毛虎燕順,鐵笛仙馬麟,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錦豹子楊林,小霸王周通。

如今,這十六人就只剩下鎮三山黃信一個。五虎八騎十六彪,梁山的五虎將是全的,十六彪也是全的,惟有八驃騎因爲趙檉介入少了三個,楊志、徐寧和史進。

不過這其實對梁山也沒有太大的影響,畢竟梁山因爲趙檉,並沒有徵王慶,徵方臘,徵遼國,唯一便是對上了田虎,事實上此刻留下的總人數,比正常發展下去,會剩餘的人數要多。

此刻梁山還有三十四人,而正常一路南征北戰,回去東京時便不夠這麼多了,至於宋江等幾個首領不在了之後則更少。

三千騎兵在奮力奔行,秦明與呼延灼帶隊,兩個原本不和,曾經多次切磋都不分上下,且自先的官職也差不多,這些年下來都憋着口氣,互相不說話。

樊瑞三人自然知道這些,便在中間而行,將兩個隔開,然後各說各的,看起來頗有些好笑。

原來在梁山之時,樊瑞三人其實與秦明兩個並無什麼來往,畢竟身份相差懸殊,排位距離遙遠,而且管的也都不同,哪裡來的共同話語。

秦明呼延灼原本就是官,樊瑞三個打早便是賊,招安之後也沒什麼親近,在田虎那邊對陣,同樣如此。

但此刻卻又差別,樊瑞等幾個先投靠了秦王過去,這就有的說了。

秦明呼延灼哪裡少知趙檉,秦王殿下從來都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王孫公子、漁樵耕讀、市井小民,誰又會不識秦王?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文可安邦,武可定國,大宋秦王的名聲,向來威震四方。

既是此刻投奔,便要有些話聊說。

呼延灼倒是容易言語,畢竟祖上和皇室親近,開朝老祖呼延贊乃是名將,接連侍奉過三位大宋官家。

想當年,太宗皇帝在高粱河狂縱飛奔,倚仗逃得危機的那駕驢車,就是呼延贊給找來的啊,這份功勞,尋常人等哪裡能夠相比!

呼延灼和樊瑞李袞談論祖宗榮光,便道這一代說不得自己也要重複祖上,再度侍奉官家了,樊瑞李袞知道他所指爲何,不由一陣豔羨,但呼延灼確實名門出身,這卻是誰也比不了的,就算是宋江也無法相比。

那頭秦明隱約聽到,自然不爽,雖然說不上他出身如何寒微,可總是沒那麼個好祖宗,難以厚着臉皮往上攀附,便只好論起些戰陣武功,誇獎秦王當代軍神,又說暗裡學秦王布兵許久,這次投靠,定然虛心請教,若是秦王肯賜教一二,足可戰場無敵,終生受用。

呼延灼那邊冷笑,轉頭再提起族兄呼延慶來,竟然是與秦王有交情的,前些年曾一同出海去辦大事,遇見海賊襲擊,共困荒島之上幾個月,可說是患難與共,算做生死之交了!

秦明聽見不由臉色大變,這個比之前用祖上功勞依附怕還厲害,聽語氣分明不似作假,居然是真格有交情的。

一時間他頓時心中破防,本是想只靠雙手得到我所求,瞬間變成了爲何此身沒自出名門大族,心中不由一陣茫然。

樊瑞在中間聽兩邊說話,其實倒不覺得秦明有何差了,畢竟武藝在身,通過這陣子的瞭解,知道秦王最在乎的是個人本領,而並非看的出身,只要本領高強,豈怕不會出頭重用?

但樊瑞隨後便又想到,雖然這方面秦明不差,可總還是有些彆扭,秦明是花榮的妹夫,花榮是宋江的嫡系,連帶着秦明也是宋江的嫡系了,王爺肯定不會喜這些的。

可樊瑞哪肯點撥秦明關節,便只是左右逢源,誇誇呼延灼,贊贊霹靂火,哪個都不得罪,讓二人心中都想着樊瑞是個好結交之人。

跑着馬說着話,其實這時已經過了會州,一直在向北而行。

這三千騎兵馬速很快,宋江手下這七八千兵,騎兵佔了一半,比例十分之高,而且是那種百戰精騎,尋常的些精銳軍馬都比不了。

趙檉給樊瑞的任務就是接應到宋江,然後選拔前軍騎兵,疾速北上,夾攻靜塞軍司的隊伍。

至於將領,自然是要能征慣戰,萬夫不擋之勇者一起。

算下來,除了秦明和呼延灼再無旁人。

花榮武藝也高,爲八驃騎之首,但真正厲害之處在於弓箭,衝陣肯定不如。

李逵也勇猛,可惜那是步戰,馬戰卻是弱掉許多,騎術也差上不止一二。

就得秦明這種,纔好真正衝鋒,奮勇向前,狼牙大棒一舉,便是千軍萬馬也敢往矣。

宋江把騎兵全派了出來,本是還要多派些好漢將領,樊瑞說不用,王爺交待只這二人就夠,便再未帶多人來。

兵馬直髮鳴沙城,這幾座城池都未有失,西夏根本不做理會,也可能是太過急迫,靜塞軍司那支軍和黃河對面歸來的隊伍,都沒有攻打這些城池,而是直奔的峽口關。

樊瑞帶領人馬在鳴沙城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大早,先是派出探馬往峽口關方向打探消息,接着帶領隊伍緩緩繞城而出,向着東方奔去,遠遠地走了靈州川一帶。

這靈州川是翔慶軍和靜塞軍司交匯的一趟線路,取的翔慶軍治所靈州的名字,此處臨近黃河,有幾條小型支流,還有些丘陵山坡,但地勢並不算太過險惡。

他們目的是繞到那支靜塞軍隊的後面隱藏,待對方進攻峽口關之時,直接殺出,與城內裡應外合,破掉這支軍馬。

雖然只有三千人,但對於百戰精騎來說,卻是夠了,在背後偷襲的情況下,是可以殺穿數倍於自己敵人的,尤其兩面夾攻這種態勢,正面趙檉能派出兵力不弱於靜塞太多,那麼這種情形,基本就是會大破對方的。

何況這邊還有猛將,秦明和呼延灼都是萬夫不當之勇。

後方還有宋江等人帶着的步軍隊伍,全都可以保障這次偷襲夾攻的大勝。

要知道靜塞軍這支隊伍,其實是比不上之前李察哥所帶隊伍的,並不是說西夏邊軍不行,而是西夏的情況和大宋正好相反。

西夏最強的是興慶府禁軍,大宋則京畿禁軍最弱,而且靜塞包括嘉寧、祥祐軍司,大部分精銳都派去進攻了熙河路,就算黃河對岸回來一半,但畢竟並非全數,另外一半精壯還在,這就拉低了戰力,頗超芒鋒湊的這幾萬人不少都是留守的老弱病殘。

所以眼下這三千梁山兵,是可堪大用的,且會對戰場起決定性的作用。

出了鳴沙城,用兩天的工夫迂迴過來,探馬報告前方几十里發現西夏軍駐紮大營的殘留痕跡。

西夏軍之前在距峽口關百里處停留,樊瑞三個是知道這個情況的,他們偷偷從一側繞去南面接應宋江隊伍時,那西夏軍馬還在,但此時卻消失,極有可能是拔營起寨,往峽口關進攻去了。

樊瑞和秦明呼延灼說明此種情形,三個人商量了片刻,率領軍馬在那西夏營地探查一番後,便帶着隊伍直撲峽口關而去……

第590章 學事,武藝第648章 包圍,劍主,尺八無情第83章 雙錘大漢第215章 亂殺起第349章 士族第58章 七步干戈第372章 再無後顧憂第6章 竟是如此第217章 小夸父第662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四)第271章 相互算計第635章 破城,潛藏第383章 疑雲密佈第439章 正道滄桑第345章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第55章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第605章 原來朕是大光明神第474章 換家,鬥槍第340章 杭州鏖戰第220章 接引使第674章 兒女不省心第22章 潯陽樓上話北南第258章 奇謀妙計第242章 衣鉢弟子第284章 動手,動手第247章 便把令來行第63章 九紋龍第259章 北城暗約第174章 州橋街市,蜜餞糖糕第4章 聚攏八方第660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二)第50章 銅皮鐵骨第668章 三山島第485章 戰西涼第385章 疑點重重第608章 真正的金國第一名將第455章 立馬黃河,劍指西夏第70章 浮生如夢第442章 蛛絲馬跡第420章 無中生有第221章 聖姑現第431章 設樓沖霄第447章 天降金蓮,漫天花雨第165章 蔡大公子第3章 齊王第540章 登頂,夜殺第253章 一觸即發第160章 背叛第498章 箭箭箭第82章 擂臺第438章 報仇雪恨第233章 趙檉,你要幹什麼?第500章 決戰第24章 殺人江心中第672章 秦天帝第626章 將計就計,反客爲主第495章 乘勝,來人第601章 進京畿第116章 海闊天高,濤生雲滅第463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第321章 歐陽仁智,人人喊打第415章 乘風踏夜行第281章 不如憐取眼前人第517章 驚變第351章 劫殺第103章 強攻第363章 奪命之劍,詭詐之計第552章 兵鋒所指第20章 見戴宗第487章 疑惑,先鋒第334章 氣發銀針第3章 齊王第641章 大仙知第96章 我姓柳行五,家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第15章 小侯爺第101章 荒野古村中第251章 秘本兵法第441章 疑惑萬分第579章 信報,謀事第254章 月亮光光,舞起霓裳第636章 山林,菜園第209章 大軍徵王慶第72章 江山如畫,英雄好漢第306章 上臺,上臺!第600章 復號,請願第586章 鷹揚高昌第84章 殺穿擂臺第484章 涼州,奇謀第463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第74章 連擂第145章 最好時機,小娘惱羞第127章 海上明月聽吹簫第7章 不殺心中意難平第116章 海闊天高,濤生雲滅第601章 進京畿第367章 陣前一罈酒第270章 朝中來人第377章 分亦合第605章 原來朕是大光明神第389章 節外生枝
第590章 學事,武藝第648章 包圍,劍主,尺八無情第83章 雙錘大漢第215章 亂殺起第349章 士族第58章 七步干戈第372章 再無後顧憂第6章 竟是如此第217章 小夸父第662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四)第271章 相互算計第635章 破城,潛藏第383章 疑雲密佈第439章 正道滄桑第345章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第55章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第605章 原來朕是大光明神第474章 換家,鬥槍第340章 杭州鏖戰第220章 接引使第674章 兒女不省心第22章 潯陽樓上話北南第258章 奇謀妙計第242章 衣鉢弟子第284章 動手,動手第247章 便把令來行第63章 九紋龍第259章 北城暗約第174章 州橋街市,蜜餞糖糕第4章 聚攏八方第660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二)第50章 銅皮鐵骨第668章 三山島第485章 戰西涼第385章 疑點重重第608章 真正的金國第一名將第455章 立馬黃河,劍指西夏第70章 浮生如夢第442章 蛛絲馬跡第420章 無中生有第221章 聖姑現第431章 設樓沖霄第447章 天降金蓮,漫天花雨第165章 蔡大公子第3章 齊王第540章 登頂,夜殺第253章 一觸即發第160章 背叛第498章 箭箭箭第82章 擂臺第438章 報仇雪恨第233章 趙檉,你要幹什麼?第500章 決戰第24章 殺人江心中第672章 秦天帝第626章 將計就計,反客爲主第495章 乘勝,來人第601章 進京畿第116章 海闊天高,濤生雲滅第463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第321章 歐陽仁智,人人喊打第415章 乘風踏夜行第281章 不如憐取眼前人第517章 驚變第351章 劫殺第103章 強攻第363章 奪命之劍,詭詐之計第552章 兵鋒所指第20章 見戴宗第487章 疑惑,先鋒第334章 氣發銀針第3章 齊王第641章 大仙知第96章 我姓柳行五,家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第15章 小侯爺第101章 荒野古村中第251章 秘本兵法第441章 疑惑萬分第579章 信報,謀事第254章 月亮光光,舞起霓裳第636章 山林,菜園第209章 大軍徵王慶第72章 江山如畫,英雄好漢第306章 上臺,上臺!第600章 復號,請願第586章 鷹揚高昌第84章 殺穿擂臺第484章 涼州,奇謀第463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第74章 連擂第145章 最好時機,小娘惱羞第127章 海上明月聽吹簫第7章 不殺心中意難平第116章 海闊天高,濤生雲滅第601章 進京畿第367章 陣前一罈酒第270章 朝中來人第377章 分亦合第605章 原來朕是大光明神第389章 節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