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原來朕是大光明神

夕陽西下,朱仙鎮中,趙檉犒賞三軍。

戰事結果比他想象的要順利,雖然手下輕騎論起真正實力,其實不如女真,但披掛了被他改造過的皮甲裝備,又有魯達等四個猛將帶頭,卻殺至大獲全勝。

特殊的甲冑武器是一方面,女真輕敵則是另一方面,四個先鋒猛勇帶頭更起了作用。

所謂猛將,未必武藝第一,但悍勇威烈,帶軍衝殺,能調動手下情緒,才最爲難得。

這一戰折損是有,不過對面可是滿萬莫可敵的女真,相比較而言,這些折損完全可以接受。

其實哪怕只和女真打個平手,在當今這種局面之下,也可算是獲勝了,不敗即爲勝。

朱仙鎮這裡距離完顏宗弼的主力部隊,約莫五十來里路,探馬撒出去了幾百名,不時有人回來報信。

不過並沒有發現什麼敵情,但明天鐵浮屠必來,若不是今日天晚,怕不這重甲騎兵此刻就已經到了。

女真不曾遭受過這種敗績,完顏宗弼更是心高氣傲之輩,不會忍受此事,這場輕騎對抗的失敗,於他來講無啻於羞辱一般。

趙檉之前仔細詢問過了折家兄弟有關鐵浮屠的一切,又叫來那幾十名燕地敗回的軍兵印證,心中已經對這女真鐵甲有了個大致印象。

似乎有些不如鐵鷂子。

從描述來看,倘是山原,鐵浮屠當並非鐵鷂子對手,若是爲平原,兩者該晃上忽下,但鐵浮屠的甲冑比鐵鷂子的瘊子鎧要弱一些,且還沒有橫山步跋子於後配合。

還有便是匆匆組建,並不成熟。

犒賞完軍馬後,趙檉回去大帳,再次觀看起鐵浮屠的圖畫,這是根據折家兄弟描述,還有那些軍丁補充,折寒梅畫出來的鐵甲具體形象。

那鐵浮屠的具裝之下,馬蹄上方,與鐵鷂子無二,是空出來一小塊的。

覆甲並沒有完全蓋到馬蹄,事實上也不好垂那麼低,因爲馬匹奔跑跳躍之間,身上具裝前後會有錯動,若是四腿覆甲都垂那麼低,難免容易有一邊落在地面,然後絆住馬腳,向前撲倒,釀成禍事。

那麼就不能叫這蓋甲過於太低,總要在馬蹄上方還留下塊距離,纔不會導致奔跑之間,有那麼一處兩處錯動垂地,絆住馬腿摔倒。

而顯然,鐵鷂子和鐵浮屠都是這種保留設計,據趙檉之前在東京查證,大宋早便消亡的重甲騎兵靜塞軍,當初也是這般模樣。

其實並不算什麼太大弱點,畢竟鐵甲奔騰起來,衝撞之力無比強橫,這點露出的空擋可以忽略不計,那馬眼也露着,騎兵的鞋子都是皮靴,又能如何?沒看誰能通過這兩處薄弱點,就攻擊準確,破了重甲騎兵。

所以沒有彌補修正,其實也是想不出什麼辦法來修正。

但這是在沒有藤甲和鉤鐮槍的前提下,馬眼和騎兵的腳靴怎麼破沒人想到過,趙檉也沒想出,可這馬匹腿腳卻是琢磨出來了。

單一藤甲不行,單一鉤鐮槍也不行,得兩兩組合。

藤甲正常是刀兵,這樣不行,因爲單刀根本沒機會上前斬斷馬匹腳踝。

只有鉤鐮槍的話,軍兵身上沒特殊防護也不行,不管鉤沒鉤到,最後都會被踩踏而死,得不償失,折損嚴重不說,也無法補鉤補槍,根本不能破重騎。

這個時候還沒有完整的步人甲,就算有了,步人甲的實用性也遠遠比不上藤甲。

着步人甲,用長刀鈍器,猛擊重甲馬腿,也是種破法,但卻沒有藤甲配鉤鐮槍更得力,損耗更小。

至於趙檉新組建的鐵鷂子,卻是沒有這方面的弱點,他琢磨了個辦法,把這個具裝難以覆蓋馬踝的缺陷給彌補修正了。

那就是打造四寸三分長的腳環,套在馬腳踝上,使得這塊空擋位置再露不出來,一切就都解決。

這種圓柱狀中空的金屬腳環不需要什麼過高的技術,只要先套於馬踝,然後接口處鐵邊相互捲起扣死就行,或者留出幾個小洞,打上鐵環固定也可以。

呂將帶走遠征黃龍府和會寧的一萬一千鐵鷂子,全都有這種配置,大抵再沒旁的弱點了。

趙檉拿着圖畫看了一會,微微搖頭放下,凡事相輔相成,都有正反兩面,其實重甲想破他這藤甲鉤鐮兵也容易,只要配備……兩丈長以上的騎槍就可以了。

而有史以來,中原一地,包括四周鄰國,但凡有重甲騎兵的朝代,就從來沒有配過兩丈長以上的武器,更別說騎槍了。

鐵浮屠的武器是重型馬槍和馬刀,五十名爲一隊,一人退全隊皆斬。

這種馬槍遠遠沒有達到兩丈,古來中原四周,槍矛最長者也就四米左右,而能達到六米長度的,有且只有歐羅巴的波蘭翼騎兵長槍有這般驚人度數。

要破藤甲鉤鐮,那麼騎兵的武器必須要長過鉤鐮槍,而且最好就是槍矛,鉤鐮槍四米六長,那重甲騎槍起碼要達到兩丈,也就是六米。

只不過完顏宗弼是不可能提前想到這種事的,畢竟他還沒見過藤甲鉤鐮兵,就算見到也來不及了,明日一戰,必然全殲鐵浮屠,叫這女真重騎曇花一現,甚至都未必流傳史冊。

這時外面小兵傳報,徐寧求見。

趙檉叫其進來,徐寧行禮道:“王爺,都準備好了。”

趙檉拿起那張鐵浮屠圖畫:“回去多臨摹一些傳給藤甲軍,讓軍兵都看看這鐵浮屠模樣,好心中更爲有數。”

徐寧接過,再次行禮離開,明天對陣鐵浮屠,由他全權指揮,這次甚至比之前對鐵鷂子還簡單,鐵鷂子有橫山步跋子配合,鐵浮屠卻沒有,而且去歲大理那邊又送來一萬套新藤甲,盡皆夠用。

他離開後片刻,折寒梅和知武知剛二兄弟到來,都是詢問對戰鐵浮屠策略之事的。

趙檉微微一笑,大手一揮:“明日破鐵浮屠,三天之內解圍東京,敗金軍!”

東京城,皇宮紫宸殿,道君皇帝高坐御階之上。

他此刻眼窩深陷,臉色憔悴,原本漆黑的鬍鬚多了幾許灰白。

道君皇帝正在端詳殿下一人,不但他在端詳,兩旁的文武百官也在打量着。那人身材瘦小,穿了套青綢子油亮的衣裳,四十來歲年紀,留着小鬍子,看起來頗爲精神。

這人正是之前受趙檉命令,從汴河河道潛進東京城的蔣四。

他進入城中後先去找了朱小乙,朱小乙比較容易找到,因爲是髒衣幫東城的話事人,傳遞了趙檉的口信後,朱小乙又帶他去找羅金水,接着就要上朝見道君皇帝。

但他們都是布衣,沒有直接入朝的門路,如果朱小乙直接去開封府述說自己是秦王送信之人,又怕中間再出什麼羅亂,最後只得尋到趙棫哪裡。

趙棫這時雖然還是白身,但道君皇帝態度卻已經緩和下來,似乎也知道自家之前有些太過胡思亂想,只是貶了之後,再封回去面子上過不去,就這麼一直拖下,但別的事情卻都允趙棫,包括回宮探親,還在外面賜了他座宅子居住。

趙棫一聽到蔣四潛河送信,心想必然大事,就急忙入宮找道君皇帝稟報。

道君皇帝聞得趙檉派人,激動得身體都顫抖起來。

之前太學生請願,他被迫無奈殺了六賊其五,只有童貫沒在東京躲過一死,本以爲事情到此爲止,誰知道這兩天又以李綱帶頭,紛紛上奏請他遜位於太子趙桓。

他聞言初時震怒,但隨即便有些遲疑,金兵圍城,東京岌岌可危,大宋已經陷入風雨飄搖,此刻禪位給太子,也未必不是良謀,多少能夠保住些自家的名聲和功業。

至於之前想的要傳位給鄆王趙楷的想法,早就拋去九霄雲外了。

就在他左右搖擺不定之時,逆子派人送來了消息,頓時讓他如同打了一劑強心針般,莫非逆子派兵來援了?那自家還遜什麼位!於是緊急召見了蔣四。

此刻蔣四已經送上了信箋,報完趙檉的話語,言說過大軍已到的消息,正在滔滔不絕吹擂着二大王西征之事,聽得兩旁文武目瞪口呆。

那可是真正的西征啊,堪比漢唐,道君皇帝久已無神的眼中綻放出光采,忽然打斷蔣四話語:“卿家,你說那逆……秦王自稱大光明王?”

“陛下,正是如此,王爺稱呼大光明王,橫掃域外,莫有能敵。”蔣四急忙道。

“哦哦……”道君皇帝摸了摸鬍子,瞅着四周道:“這大光明王是何說法?”

衆大臣也不解,畢竟蔣四說得沒頭沒尾,只有這一個詞。

道君皇帝目光重新落回蔣四身上:“愛卿啊,這光明王出自何處?”

蔣四聞言撓了撓腦袋,他也不知具體,只是聽說和摩尼教有關,便思索道:“陛下,秦王該是說波斯摩尼教的神尊吧?”

“波斯摩尼教?”道君皇帝愣了愣:“那不就是明教嗎?”

方臘的事情他並沒忘卻,記得中原明教就是摩尼教分支啊,這逆子怎麼摻和上了此教事情?

蔣四急忙搖頭:“陛下,這不一樣,當年的中原明教乃是僞教,那賊酋方臘與波斯的摩尼教沒有太多聯繫,鄰近國度只有回鶻那邊纔算是正統摩尼教。”

“原來是僞教。”道君皇帝點了點頭,覺得其實像摩尼教這種大教派四處開花,僞教自然不會少,就像佛教道教一般,歷史上不也有不少假的,然後起事欲染指皇權嗎。

“既然是摩尼教的神位,可有知道這大光明王事的?”他再次發問。

羣臣互望,摩尼教他們可知道不少,畢竟唐初時就傳過來,只是斷斷續續沒成什麼氣候,直到方臘才掀起場大風波。

不過中原的摩尼教除了供奉大明神,又稱明尊外,對別的神位卻很少提起。

摩尼教是多神教,裡面神明衆多,但哪怕對其有過研究的大臣,也沒聽說過這大光明王的名字。

看着衆臣搖頭,道君皇帝納悶道:“莫非這摩尼教裡的大光明王是個少見的神袛?”

何慄這時出班道:“官家,方臘事時,微臣曾特意研究過這摩尼教,據臣所知,這摩尼教裡似乎並沒有什麼大光明王,自然也可能是該教傳至東方的神系不全,在波斯還是有的。”

道君皇帝點了點頭:“如果是傳至東方不全,那秦王也該無從得知,莫非是他擬化出來?”

白時中出班道:“陛下,那摩尼教至尊乃是大明神,秦王稱自己光明王,這一聽就是一脈相承啊,臣竊以爲莫非是秦王殿下以神子自稱?”

“神子自稱?”道君皇帝聞言表情變化,驚奇震驚,片刻後忽然一拍大腿,道:“朕明白了!”

衆臣包括蔣四一起疑惑看去,只見道君皇帝一副恍然醒悟模樣:“原來朕不但是神霄玉清教主道君,原來還是大光明神至尊啊!”

此言一發,頓時殿內四處無聲,衆臣臉現驚訝神色,有的更把頭低下,不知在想些什麼。

蔣四嘴角抽搐,將腦袋深深垂落,不發一言一語,只是肩膀微微抖動。

好半天,就看白時中再次開口,這番卻是高呼道:“微臣,參見大光明神至尊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緊接着張邦彥、秦檜以及許多朝臣全部行起禮來,蔣四左右偷眼看看,也跟着彎腰喊出了聲。

道君皇帝樂得合不攏嘴,這一刻彷彿久違的精氣神全都回來了,臉色也紅潤髮光。

“衆卿平身,平身。”道君皇帝微微探身:“我道爲何秦王西征,無往不利,原來竟是神子轉世,而朕竟然就是摩尼至尊大光明神,此番朕覺醒得晚了,卻是叫神子先醒悟過來。”

下面衆臣全部稱是,道君皇帝喜吟吟地看向雖然同樣恭賀,但明顯神情怪異的何慄道:“何愛卿,既然你熟知摩尼教事,一會兒散朝後回去書寫神譜,還原成律,昭告天下,還有以後建光明神廟的事情,也由你負責了。”

何慄只覺得太陽穴青筋直跳,硬着頭皮道:“微臣遵旨。”

道君皇帝又看向蔣四:“蔣愛卿此番捨生忘死,潛進東京,爲朕送上大喜,乃至朕覺醒身爲大光明神之事,實在勞苦功高,朕這便封你爲建功侯,再賞賜府宅一座,世襲罔替!”

“啊?”蔣四聞言一愣,慌忙撲倒謝恩,心中卻陣陣發懵,自家這就成侯爺了?

第616章 北伐,燕京第229章 光明使第312章 小樓一夜聽風雨第166章 陽謀暫用,火引燒身第413章 塞上明月空許約第430章 定計陽謀第150章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第401章 父慈子孝第42章 歡喜樓第607章 官家覺得哪個稱號好?第170章 大宋第一風流才子第10章 開衙議事第550章 天上星星參北斗,生死之交一碗酒第321章 歐陽仁智,人人喊打第92章 隴右自此漸風煙第265章 丈夫志四海第548章 順流,逆流第570章 臨城,一戰第64章 楊志獻刀第395章 歸路碧迢迢第498章 箭箭箭第98章 回鶻三公主,麗雅娜扎第372章 再無後顧憂第73章 主僕進城第69章 夜宴第292章 忠心報答趙官家第295章 將計就計第383章 疑雲密佈第260章 虎狼於外,暗中窺探,狼煙四起,天第52章 地下城池第265章 丈夫志四海第634章 伏殺,北城第527章 軍議第261章 大破廬州第306章 上臺,上臺!第31章 手到擒來第327章 黃馬生變,綠柳來人第300章 圍剿第46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0章 借力打力第397章 先斬後奏,師門來歷第30章 嘉王府第403章 三局兩勝第167章 收場,兵書,蕊珠殿家宴第127章 海上明月聽吹簫第274章 一朝失權,生不如死第615章 暗流洶涌第85章 滿江紅第342章 坐鎮錢宮,定略朝上第307章 今宵一曲與君上青天第235章 動手第55章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第558章 長槍掠火一戰成第617章 燕京鏖戰第561章 追蹤索跡探離形第677章 變化第248章 馬上一招第627章 天不生我趙陽曦,女真萬古如長夜第472章 元家人,四季明第402章 謀劃將來第68章 冀國公第676章 我這一生,如履薄冰第243章 九劍換七槍第612章 發動第256章 惑亂軍心第375章 天龍吟第454章 計議第120章 武二郎拿人第421章 假癡不癲第372章 再無後顧憂第94章 古原南面的王第457章 兵臨城下第341章 兵發三路,征剿江南第134章 吾,渤海國皇室後裔,元易第10章 開衙議事第88章 君騎白馬,青梅折花第63章 九紋龍第281章 不如憐取眼前人第334章 氣發銀針第257章 偷營劫寨第323章 秘密人人有,不漏是好手第675章 崇德閣二十四功臣第601章 進京畿第104章 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第575章 天魔女舞,功藝通天第328章 蒼穹變,星辰移,轉日針第457章 兵臨城下第393章 異變突生第669章 海天茫茫若夢,雙眸璨璨如星第463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第559章 嘯傲自在抖威風第371章 月夜進杭州第682章 天下大同(中)第667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335章 甲事,朱府第674章 兒女不省心第407章 練武,女真,名字第472章 元家人,四季明第210章 一箭雙鵰第600章 復號,請願
第616章 北伐,燕京第229章 光明使第312章 小樓一夜聽風雨第166章 陽謀暫用,火引燒身第413章 塞上明月空許約第430章 定計陽謀第150章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第401章 父慈子孝第42章 歡喜樓第607章 官家覺得哪個稱號好?第170章 大宋第一風流才子第10章 開衙議事第550章 天上星星參北斗,生死之交一碗酒第321章 歐陽仁智,人人喊打第92章 隴右自此漸風煙第265章 丈夫志四海第548章 順流,逆流第570章 臨城,一戰第64章 楊志獻刀第395章 歸路碧迢迢第498章 箭箭箭第98章 回鶻三公主,麗雅娜扎第372章 再無後顧憂第73章 主僕進城第69章 夜宴第292章 忠心報答趙官家第295章 將計就計第383章 疑雲密佈第260章 虎狼於外,暗中窺探,狼煙四起,天第52章 地下城池第265章 丈夫志四海第634章 伏殺,北城第527章 軍議第261章 大破廬州第306章 上臺,上臺!第31章 手到擒來第327章 黃馬生變,綠柳來人第300章 圍剿第46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0章 借力打力第397章 先斬後奏,師門來歷第30章 嘉王府第403章 三局兩勝第167章 收場,兵書,蕊珠殿家宴第127章 海上明月聽吹簫第274章 一朝失權,生不如死第615章 暗流洶涌第85章 滿江紅第342章 坐鎮錢宮,定略朝上第307章 今宵一曲與君上青天第235章 動手第55章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第558章 長槍掠火一戰成第617章 燕京鏖戰第561章 追蹤索跡探離形第677章 變化第248章 馬上一招第627章 天不生我趙陽曦,女真萬古如長夜第472章 元家人,四季明第402章 謀劃將來第68章 冀國公第676章 我這一生,如履薄冰第243章 九劍換七槍第612章 發動第256章 惑亂軍心第375章 天龍吟第454章 計議第120章 武二郎拿人第421章 假癡不癲第372章 再無後顧憂第94章 古原南面的王第457章 兵臨城下第341章 兵發三路,征剿江南第134章 吾,渤海國皇室後裔,元易第10章 開衙議事第88章 君騎白馬,青梅折花第63章 九紋龍第281章 不如憐取眼前人第334章 氣發銀針第257章 偷營劫寨第323章 秘密人人有,不漏是好手第675章 崇德閣二十四功臣第601章 進京畿第104章 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第575章 天魔女舞,功藝通天第328章 蒼穹變,星辰移,轉日針第457章 兵臨城下第393章 異變突生第669章 海天茫茫若夢,雙眸璨璨如星第463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第559章 嘯傲自在抖威風第371章 月夜進杭州第682章 天下大同(中)第667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335章 甲事,朱府第674章 兒女不省心第407章 練武,女真,名字第472章 元家人,四季明第210章 一箭雙鵰第600章 復號,請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