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嘔心瀝血

耶律淳的心情很沮喪,非常沮喪。

今天上午,他接到了叛軍已經攻克蒺藜山和成州,順利突圍南下的消息,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當即把他打蒙了,一年的努力,一年的心血,就這樣白費了。

耶律淳很難接受這個事實。

去年遼軍丟掉蒺藜山和成州,有很大的偶然性,主要是因爲怨軍臨陣譁變,羅青漢突然造反,打亂了遼軍的部署,措手不及之下,給金軍抓住了機會。後來耶律大石奪回了成州和蒺藜山,並且加固了蒺藜山防線。耶律大石調離之後,蕭幹主掌東路兵馬事,有穩固的防線,有四五萬大軍,按道理應該萬無一失纔對,哪料想蕭幹如此不堪一擊,竟然被一夥反賊打得全軍覆沒。

隨後奚王府的官員和一幫將帥陸續逃來,從他們的嘴裡,耶律淳總算知道了蒺藜山丟失的經過。這些人爲了推卸責任,把反賊李虎說得象神仙一樣,不可戰勝。這也沒辦法,總不能說自己無能,再說,前面有耶律馬哥大敗於野牛原,那也是全軍覆沒,既然耶律馬哥可以全軍覆沒,蕭幹爲什麼不能全軍覆沒?反正對手都是李虎,結果一樣也很正常。

耶律淳當然不相信了。野牛原大戰,那是因爲李虎有金軍相助,耶律馬哥全軍覆沒,情有可原。蒺藜山大戰,李虎兩面受敵,岌岌可危,這種情況下遼軍還被打敗了,那當然不可原諒了。蕭幹肯定有責任,但東路各軍主帥的責任更大。

不過,遼軍內部的腐敗,耶律淳比誰都清楚,否則這些年遼金大戰。遼軍爲什麼屢戰屢敗?只是,讓耶律淳痛心疾首的是,現在遼軍不但打不過金軍,連反賊都打不過了,如此下去。大遼國祚如何保全?

遼軍內部腐敗的根源是在宮帳,在皇帝,但宮帳裡的那些大臣和皇帝根本無視事實,依舊狂妄自大,飛揚跋扈,爲了維持自己的利益,更不惜張開血盆大嘴,在搖搖欲墜地國祚上肆無忌憚地吃肉喝血,如今更是變本加厲,敲骨吸髓了。大遼江山。祖宗基業,在血雨腥風中悲號哭泣。如何挽救?如何挽狂瀾於即倒?

耶律淳在想這個問題,和他一樣矢志保全大遼國祚的大臣們也在想這個問題,而耶律淳最怕的就是這個。

三年前,耶律章奴和自己的大舅子蕭敵裡,以及一幫宮帳大臣打算乘着皇帝親征的機會,發動兵變。廢黜皇帝,然後把自己推上皇帝地寶座,但自己沒有答應。很明顯,這不是挽救大遼,而是敗亡大遼,此事一旦發生,大遼極有可能陷入分裂。混戰,大遼國祚可能就此滅亡。自己出賣了耶律章奴,出賣了大舅子蕭敵裡,出賣了很多好朋友,最終換回來護步達崗大敗,換回來女真人的崛起。雖然保住了大遼國祚。但同時也把大遼推進了可怕的深淵,以致於遼東局勢一發不可收拾。

有時候。夜深人靜之時,自己也在想,假如當初自己答應了耶律章奴,現在的遼東會是什麼局面?還會有護步達崗大敗,女真人崛起和此起彼伏的叛亂嗎?大遼國祚還會像現在這樣岌岌可危嗎?

沒有答案,永遠都沒有了。

東征之策傾注了自己所有的心血,一年以來,自己殫精竭慮,不眠不休,想盡了所有的辦法,用盡了所有的手段,總算讓皇帝和宮帳大臣們答應了,誰知道,竟然還沒有開始,它就失敗了。

主戰派有三次以武力重振國祚的機會。第一次是渤海人造反。當時自己極力要求領軍出戰,但皇帝和主和派大臣不相信自己,竟然讓南府宰相張琳率軍東征,結果不言而喻。遼國失去了渤海人,而女真人卻得到了渤海軍,此消彼長,形勢更加不好了。在這種情況下,皇帝終於讓自己出來收拾殘局,然而,天不從人願,怨軍譁變,羅青漢造反,給了自己致命一擊,第二次機會就這樣喪失了。

主戰派大臣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這次東征上,這是第三次機會,然而,這次敗得更慘。

東征之策功虧一簣地後果非常嚴重。

形勢越來越不好,大臣們的耐心是有限地,這畢竟關係到王侯權貴們的切身利益,所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自己心裡最清楚。

當今皇帝昏庸無能,大遼之所以走到今天這一步,和他有直接關係,所以很早時候,就有人圖謀篡僭,廢黜皇帝。想做這種事的人,耶律章奴不是第一個,當然也不是最後一個。第三次東征失敗,宮帳內勢必會再度掀起皇統之爭,而在這個可怕的漩渦裡,自己就是漩渦的中心,隨時都有覆滅之禍。

自己堅決不做篡僭之事,主戰派大臣或許死心了,那麼,他們需要一個太子,需要一個皇儲。只要皇帝確立了繼承人,只要皇統的事解決了,當今皇帝地好日子也就到頭了,大臣們和各部落首領會聯手逼他退位,然後再奪權柄,再立國策,再振大遼國祚。

但問題是,誰來繼承皇統?

在宮帳,不管是主戰派還是主和派,最終目標是一樣的,保住大遼國祚,而能讓主戰派和主和派大臣聯手合作的唯一途徑,就是確立皇統。然而,換一個皇帝,牽扯的利益面太大了,那時候就不是主戰派和主和派之爭,而是權力之爭,利益之爭,其鬥爭之殘酷,其鬥爭之激烈,輕則可導致內亂,重則可導致亡國,因皇統之爭而國祚敗亡的例子在歷史上不勝枚舉。以大遼現在的形勢,如果爆發皇統之爭,亡國並不是沒有可能。

當今皇帝至今不願確立皇統,原因正在如此。不做皇帝,他可以做太上皇,但如果國沒有了,他連太上皇都做不成,所以他也恐懼,也害怕。

此次他之所以支持東征,真正的原因就是不想確立皇統,他被宮帳大臣們逼得沒辦法了,只好把最後一絲希望寄託在東征上。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第三次東征又失敗了,所有人都失去了耐心,宮帳內地鬥爭勢必白熱化,皇帝若想再拖延皇統一事,恐怕不行了。

大軍在繼續前進,耶律淳卻停了下來,給皇帝寫信,給宰執們寫信,給宮帳寫奏章,他只有一個要求,給我時間,給我時間圍剿反賊,只待剿滅了反賊,則大遼可以集結所有力量,繼續實施東征之策。

耶律淳書告上京道東北路都統耶律馬哥,請他暫停進攻,屯重兵於龍化和山城一線,泰州和長春一線,確保上京道安全。同時,他命令東南路副都統耶律韓福奴,即刻率軍撤回中京道,從興中府方向越過大靈河,向東攻擊黔州、宜州,圍剿反賊。耶律淳旋即急書南樞密院,南京都元帥府,請他們上奏皇帝,再次徵調南京道的侍衛親軍,燕雲民兵,急赴錦州,支援耶律大石,務必將反賊堵在小靈河北岸。

耶律淳跟着下令,從奚王府再調奚軍,請奚族六部首領務必遵從軍令,火速支援。中京大定府一帶是奚人居住之地,所以中京道的奚軍非常多。蕃人上馬就是戰士,這個習俗至今不改。

耶律淳又急書北樞密院,請他們上奏皇帝,急調南北阻卜、敵烈八部、烏古人以及其它西北蕃種,火速支援中京道,圍剿反賊。

耶律淳把這些事都做完之後,感覺自己好象被掏空了一般,血肉魂魄似乎都已離體而去,只剩下一副乾瘦的軀殼。

他劇烈地咳嗽着,痛苦不堪,就在這個時候,他看到了蕭幹,他再也無法忍受內心的憤怒,張嘴吐出了一口鮮血。

蕭幹無顏以對。

蕭德恭、耶律餘睹安慰他,形勢還沒有惡化到不可挽救的地步。

遼軍當務之急不是打叛軍,而是防禦金軍。叛軍和金軍比起來,當然金軍地威脅更大,而且此次叛軍南下,顯然是受到了金軍地脅迫,否則雙方不會在蒺藜山打起來。金軍把叛軍趕進中京道,目的很明顯,就是利用叛軍牽制遼軍,從而阻止遼軍東征。

現在金軍就在叛軍地後面,等到反賊們撤完了,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拿下蒺藜山和成州,威脅中京,並以此牽制遼軍主力,幫助叛軍繼續南下,禍亂中京和南京,所以,遼軍要不惜代價,要以最快速度奪回成州和蒺藜山,確保中京道的安全,確保遼軍主力可以圍剿反賊。

至於反賊,因爲得到了金軍的幫助,又有怨軍爲其打通通道,南下錦州肯定沒有問題,我們想攔都攔不住了。

蕭幹很吃驚,“怨軍造反了?”

“怨軍造反了。”蕭德恭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我們就差了一天,否則可以阻止怨軍的叛亂。”

怨軍主力急速東進,正好黔州、宜州的軍隊又被蕭幹調到了蒺藜山防線,兵力空虛,以怨軍的實力,一鼓可下。黔州、宜州丟了,叛軍南撤就沒有阻礙了,可以一泄而下,直殺錦州。僥倖的是,耶律大石率軍已經先期到達錦州,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這時傳來選鋒軍與叛軍交戰的消息。前軍主帥耶律餘睹隨即趕赴戰場,親臨前線指揮作戰。

第70章 誰能說服李虎?第38章 翻手爲雲第99章 日子不長了第66章 一窮二白第19章 不可思議的結局第99章 患得患失第56章 突見惡鬼第84章 吞併第17章 會師第96章 怒氣沖天第51章 西北人的苦第26章 總帥第47章 等待就是等死第78章 忐忑第76章 馬擴之約第46章 生存計第92章 安陽名人第17章 沙川反攻第30章 王者之淚第4章 王者之子第62章 老子就是騙你第38章 翻手爲雲第10章 自取其禍第26章 最後決策第91章 陷阱第11章 沙川重擊第75章 上鉤的魚第35章 我叫岳飛第6章 一杆大旗三個兵第38章 驚變第65章 到底要打誰?第8章 質疑第30章 逃跑第50章 糧道第77章 給我滾第25章 錦州策略第41章 兄弟就是兄弟第14章 女兒長大了第97章 老虎發威第66章 塗鴉第88章 草芥第25章 驪山爭議第13章 困獸第55章 長了翅膀的狼第54章 決戰前夜第72章 翻雲覆雨的閹帥第76章 茂德公主第41章 破局第38章 南北夾擊第95章 兄弟,走好第80章 對策第59章 夜襲第93章 澶淵之盟的翻版第78章 賭輸了算倒黴第18章 士人的蛻變第36章 迷霧散盡第2章 破竹之勢第10章 長槍圓盾第81章 你是誰?第91章 距離陷阱很近了第60章 荒誕第46章 飛揚跋扈的老大們第42章 當頭棒喝第27章 一根小草第4章 壁上觀?第20章 汴京風雨第31章 驚人的誘惑第72章 翻雲覆雨的閹帥第72章 強硬的馬擴第99章 搶人、搶錢、搶糧第52章 賭徒本性第67章 混飯吃第30章 勢如破竹第98章 馬哥好胃口第58章 這是一個陷阱第49章 兵貴神速第62章 一錘定音第43章 北上第28章 蕭後的真正目的第14章 國富?民富?第47章 養寇自重第97章 共同的敵人第91章 默契第24章 了無生機第16章 危機的根源第81章 請霍帥開陣第33章 殺虜衛國第91章 距離陷阱很近了第3章 漂亮女匪第2章 與天鬥第20章 南征之議第74章 無翻身之日第18章 黑暗中的明燈第50章 勢如吞虎第86章 特使李綱第28章 懷璧其罪第31章 放馬過來第51章 馬哥的教訓第64章 梁山好漢第68章 過河拆橋
第70章 誰能說服李虎?第38章 翻手爲雲第99章 日子不長了第66章 一窮二白第19章 不可思議的結局第99章 患得患失第56章 突見惡鬼第84章 吞併第17章 會師第96章 怒氣沖天第51章 西北人的苦第26章 總帥第47章 等待就是等死第78章 忐忑第76章 馬擴之約第46章 生存計第92章 安陽名人第17章 沙川反攻第30章 王者之淚第4章 王者之子第62章 老子就是騙你第38章 翻手爲雲第10章 自取其禍第26章 最後決策第91章 陷阱第11章 沙川重擊第75章 上鉤的魚第35章 我叫岳飛第6章 一杆大旗三個兵第38章 驚變第65章 到底要打誰?第8章 質疑第30章 逃跑第50章 糧道第77章 給我滾第25章 錦州策略第41章 兄弟就是兄弟第14章 女兒長大了第97章 老虎發威第66章 塗鴉第88章 草芥第25章 驪山爭議第13章 困獸第55章 長了翅膀的狼第54章 決戰前夜第72章 翻雲覆雨的閹帥第76章 茂德公主第41章 破局第38章 南北夾擊第95章 兄弟,走好第80章 對策第59章 夜襲第93章 澶淵之盟的翻版第78章 賭輸了算倒黴第18章 士人的蛻變第36章 迷霧散盡第2章 破竹之勢第10章 長槍圓盾第81章 你是誰?第91章 距離陷阱很近了第60章 荒誕第46章 飛揚跋扈的老大們第42章 當頭棒喝第27章 一根小草第4章 壁上觀?第20章 汴京風雨第31章 驚人的誘惑第72章 翻雲覆雨的閹帥第72章 強硬的馬擴第99章 搶人、搶錢、搶糧第52章 賭徒本性第67章 混飯吃第30章 勢如破竹第98章 馬哥好胃口第58章 這是一個陷阱第49章 兵貴神速第62章 一錘定音第43章 北上第28章 蕭後的真正目的第14章 國富?民富?第47章 養寇自重第97章 共同的敵人第91章 默契第24章 了無生機第16章 危機的根源第81章 請霍帥開陣第33章 殺虜衛國第91章 距離陷阱很近了第3章 漂亮女匪第2章 與天鬥第20章 南征之議第74章 無翻身之日第18章 黑暗中的明燈第50章 勢如吞虎第86章 特使李綱第28章 懷璧其罪第31章 放馬過來第51章 馬哥的教訓第64章 梁山好漢第68章 過河拆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