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靈魂掉進了錢眼

帝打算調集西北軍攻擊李虎,但宰相王和副相張邦t7力勸阻。

河北、山東的叛亂愈演愈烈,各路平叛大軍因爲兵力不足未能取得有限戰果,導致局勢逐漸惡化,更嚴重的是,國庫沒錢了,所以王建議,在全國範圍內徵繳免夫錢,

免夫錢就是免役錢。伕役是宋代役法之一,又稱工役,官府每年按照坊郭﹑鄉村民戶丁口的多寡來徵調丁夫,從事勞役,比如築城﹑開河﹑蓋屋﹑修路﹑採礦﹑運糧等等。

本朝伕役多用廂兵,所以民戶伕役的負擔比前代略有減輕。免夫錢最早出現在神宗皇帝朝,允許部分符合免役條件的民戶交錢免差,以便官府僱用民夫,但未成定製。到了本朝,因爲朝廷缺錢,遂在大觀年間下令徵繳免夫錢,並定爲永法。

去年朝廷爲籌措北伐軍資,已經徵繳了一次,但現在情況危急,還得再徵繳一次。依照王的奏請,按戶等計口出錢,每夫大概要交納二十到三十貫。另外,因爲官戶享有免役特權,朝廷無法徵收,所以王懇請皇帝下旨,值此社稷危亡關頭,讓所有官戶都要交納免夫錢。

皇帝答應了。平叛要用錢,賑濟也要用錢,攻打李虎收復山後九州更要用錢,沒有錢當然不行。

聖旨下達後,汴京馬上掀起了震天罵聲,朝野上下,切齒痛恨王,大臣們紛紛上書勸諫,更有人直接罵王是國賊。

皇帝一看反對聲音太大,急忙下旨,說京東、兩河之民困於調度,這錢就不收了,主要在京西、淮、浙、江、湖、四川、閩、廣等富庶之地廣納免夫錢,規定兩個月內納足,違者軍法從事。

聖旨下達後,沒有任何效果,很多大臣在朝會上指着王的鼻子罵,嚇得王都不敢回家了。

皇帝知道原因所在,無奈之下只好三度下旨,凡宗室、后妃及外戚,還有宰執之家,一概免收免夫錢。這樣一來,罵聲小多了,品階高的大臣不用交錢了,也不罵了,品階低的臣僚只好忍氣吞聲,暗底裡卻把王罵得狗血淋頭。

皇帝很奢侈,這大家都知道,但皇帝肯定不用交免夫錢。宗室、外戚、宰執都是品階高的大員,其實根本不缺這幾個錢,但你皇帝花錢如流水,至今還在搞花石綱大興土木,我們憑什麼要交這個錢?你都不顧社稷安危、百姓死活,我爲什麼要關心?品階低的官員一般也不缺這個錢,但皇帝揮霍無度,宗室外戚宰執們也是家財萬貫,你們隨便吃一頓飯都要幾百貫、幾千貫,現在國家有難,你們卻視而不見,連這點小錢都不出,我爲什麼要出?心理不平衡,怨恨啦。好,今天我交了這個錢,明天我就加倍貪污受賄,我要把損失撈回來。那些沒有實職的官員,等待安置的官員,他們的收入有限,但在汴京日常開銷大,也只夠維持生活,突然要他們交出幾個月的生活費,心痛啦,怨氣沖天,對皇帝,對宰相王,對宗那些室外戚宰執等大員們,恨得咬牙切齒。

這時候。誰也沒有想到可憐地百姓。在他們心裡。百姓就是供他們吃肉喝血地牲畜。就是草芥蟻螻。雖然“民爲貴”整天掛在他們地嘴上。雖然他們從小就天天誦讀“民爲貴”地典籍經文。但在銅錢面前。他們地靈魂和道德都掉進了錢眼。只剩下一副貪婪無恥噁心地嘴臉。一副散發着腐臭味地爬滿了蛆蟲地軀體。

王是不是國賊?地確是國賊。他徵繳免夫錢地本意是充實國庫以平定叛亂賑濟災民。但他和所有地官僚一樣。心裡沒有百姓。眼裡也沒有百姓。他只知道橫徵暴斂。只知道盤剝百姓。在全國範圍內徵繳免夫錢地後果就是讓更多地百姓一無所有。最後不得不鋌而走險。揭竿而起。發誓要推翻這個人吃人地黑暗世界。

兩個月裡。王徵繳了六千兩百萬貫免夫錢。大大緩減了朝廷地財政危機。但同樣在這兩個月裡。暴亂開始向江淮一帶延伸。暴亂地規模更大了。

皇帝擔心事態失控。以平叛不利爲由。將蔡攸降職。罷免了譚稹。然後請出了童貫。讓童貫領樞密院事。全權負責平叛事宜。現今距離暴亂開始已經半年多了。朝廷耗費了巨資。但河北山東地惡劣形勢不但未能平息或者緩解。反而越來越嚴重了。此刻。除了童貫。還有誰可以替皇帝分憂?

七月。鄆王趙楷接到皇帝地手詔。突聞汴京正籌劃擊殺李虎。大吃一驚。急召折彥直到太原議事。

在西北蓄意製造虎烈軍和西北軍對抗的假象,這是事先籌劃好的,但李虎明顯做得過火了,他不但和西北軍對抗,還和汴京對抗,結果局勢驟然惡化。

折彥直匆匆趕到太原,途中他仔細思考了形勢變化,認爲汴京此舉不是真的要消滅李虎,而是因爲河北山東的叛亂愈演愈烈,已經嚴重危及到國祚安危,汴京擔心李虎南下禍亂中原,也擔心女真人乘火打劫,所以纔想出這麼一個主意。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而另外一個也奄奄一息了,

此計既有利於汴京,也有利於太原,何樂而不爲?

“那

麼做?”鄆王問道。

“陽奉陰違即可。”折彥直輕描淡寫,“汴京全力平叛,沒有財力發動北征,殿下儘管放心大膽地答應下來,然後向汴京要錢糧武器。汴京沒有錢糧武器,即使有也不可能給你,再說我們也不可能和李虎翻臉,所以這一戰暫時和我們沒關係,這一戰是李虎和女真人之間的戰爭。等到時機合適的時候,我們再出面收拾殘局就行了。”

王一聽心裡有算了,隨即問道:“要不要告訴李虎?”

“當然要告訴李虎。”折彥直說道,“這件事我們沒有必要隱瞞李虎,這是汴京和李虎的決裂,殿下此刻堅決站在李虎這一邊,將贏得李虎的信任和忠誠。”

這話說出來之後,折彥直自己都不信。李虎的野心有多大,他可以猜出個**不離十,所以他擔心、害怕,所以他有意遏制李虎,而現在有這麼個機會可以削弱李虎,可以激起李虎對汴京的仇恨,他當然要做。這件事如果做好了,對王本人,對中興策略都非常有利。

“李虎會不會戰敗?”這是鄆王最關心的問題,如果李虎戰敗甚至敗亡,那將對他奪取皇統的計策產生致命的打擊。

“李虎不會戰敗,因爲有我們。”折彥直當即安慰鄆王,“但李虎即使贏了,也是慘勝,他不可能再對我們構成威脅。”

王考慮良久,覺得折彥直疏忽了一個很重要地方,“以李虎目前的處境來說,他有必要和汴京翻臉嗎?他完全可以通過我,和汴京取得某種程度的諒解,他有必要一定激怒汴京,迫使汴京結盟金國,聯手攻擊他嗎?李虎太厲害了,他不是一般人,他這麼做必定有他的目的。”

折彥直面露凝重之色,若有所思。他真的疏忽了嗎?他怎麼可能會疏忽?

在這個世上沒有白癡,你利用我,我也利用你,鄆王和西北將門試圖利用李虎來達到目的,而李虎則乘機設了一個局,這個局一旦解開,李虎的目的就達到了。他的目的是什麼?是發展壯大,他在代北已經沒有發展壯大的機會了,所以他打算南下。

王和西北將門如果缺少李虎的武力,他們就無法實現自己的目的,這一點李虎很清楚,所以他激怒汴京,迫使汴京聯合金人攻打代北,先把虎烈府逼到了絕境,置之死地而後生。李虎如何尋找生路?李虎一旦敗亡,鄆王和西北將門也就岌岌可危,所以鄆王和西北將門絕不會出兵攻打代北。

當金人狂攻代北的時候,西夏人也會乘機威脅陝西,牽制西北軍的兵力,這時,河東路的軍隊有限,李虎有足夠的實力南下攻擊。他南下的藉口很簡單,你大宋和我翻臉,我當然要打你,我當然要南下河東。

李虎到了河東路,大宋怎麼辦?是打還是撫?當然是撫,如果大宋和李虎開戰,讓西北陷入混戰,再加上河北和山東的暴亂,大宋國內烽煙四起,女真人勢必緊隨李虎之後,一泄而下,那整個黃河以北就完了。

大宋若要招撫李虎,就必須答應李虎的條件,如此一來,李虎既可以聯合西北軍擊敗金人,又可以留在河東,擴大自己的的地盤,同時還可以幫助鄆王和西北將門達到目的,可謂一舉三得。

李虎是不是這樣想的?折彥直認爲自己至少有六成的把握。

李虎爲什麼會把前套還給西夏人?察哥給了他什麼承諾,讓他如此慷慨?李虎放棄了前套,隨即把主力撤回到大同一線,日夜練兵,日夜加固大同防禦,可見他很清楚代北將有一場惡戰。如果金軍大舉進攻,李虎根本守不住前套,也守不住天德軍和雲內,他只不過是做個順水人情而已。察哥得到這麼一個天大的好處,當然要回報李虎,他拿什麼回報?西夏遭受重創,短期內已經無法大舉用兵,很明顯,他唯一的回報就是在橫山一線牽制西北軍,給李虎贏得南下的機會。

這麼一想,李虎以歸還前套的方式和西夏結盟,李虎利用自己和西夏結盟一事來激怒汴京,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了,但是,這僅僅是推測,折彥直沒有任何證據,也不能把這個推測告訴鄆王,如果自己推測錯了,鄆王依據自己這個錯誤的推測做出了錯誤的決策,那首先完蛋的就是折家和一幫西北將門,然後就是鄆王,他不能冒這個險,他只能根據現有的消息來演繹形勢的發展,然後把自己的對策告訴鄆王。

“你應該提醒汴京。”折彥直說道,“李虎這麼做,可能是對汴京的所作所爲非常失望,於是他故意製造一系列的矛盾,然後找個合適的機會,投降金人。”

王駭然心驚,“他是大宋人,是李清臣的孫子,他怎麼會投降女真人?”

“但他現在是遼東人的虎王,他不能不爲遼東人着想。”折彥直苦笑道,“他要活下去,而汴京要殺他,如果換作你,你會作何選擇?”

王啞口無言。

第55章 開始攻擊第42章 真正的目標第80章 殺人殺得手發軟第15章 我很掛念第90章 北伐時機第82章 必須殺一個人第30章 勢如破竹第33章 誰是勝利者?第82章 與虎謀皮第5章 打造天下第一富豪第60章 包圍西京第4章 我喜歡第62章 賣人質第27章 尋找宋江第80章 利益第一第88章 打劫揚州第65章 談判第36章 無奈的選擇第8章 尋找退路第16章 危機的根源第29章 養寇自重第2章 脅迫馬哥第48章 西北農夫第3章 土崩瓦解第73章 鎮川河第47章 危機第13章 三個勃極烈第68章 大結局第51章 談笑間第57章 我很善良第78章 賭輸了算倒黴第47章 等待就是等死第76章 突圍第59章 夜襲第78章 放虎而去第19章 我不能答應第78章 忐忑第9章 聽皇帝的不會錯第48章 西北農夫第40章 火器第16章 誰是他媳婦?第99章 失算了第74章 中伏了第35章 以人制人第32章 閻王難見第40章 適者生存第36章 開府第50章 合圍第68章 大結局第35章 我叫岳飛第36章 虎王瘋了第42章 當頭棒喝第29章 寸步不讓第43章 幽燕鎮戍第100章 邪惡的報仇慾望第3章 錯誤第100章 衝陣第27章 聰明的西北人第36章 崩潰第72章 膽大妄爲的跛子第18章 蠹國害民第37章 爲大宋而戰第48章 毒火球(二)第81章 西北人的手段第73章 驚天之喜第54章 步步錯第5章 漢人之橋第37章 打土賊第55章 我也很無恥第81章 我就怕他不貪婪第85章 耐心第7章 你要倒黴了第40章 火器第58章 這是一個陷阱第16章 欺騙第90章 最好機會第16章 好日子到頭了第28章 無助無奈第80章 驚雷炸響第67章 借勢第43章 北上第16章 危機的根源第2章 與天鬥第36章 北方儒士第4章 劉子羽獻計第83章 打敗仗第86章 陳兵飲馬河第50章 汴京驚變第21章 有錢就是大爺第59章 合圍第88章 魔高一丈第16章 好日子到頭了第9章 兄弟還爭氣第61章 老子改主意了第48章 步步緊逼第64章 宗望的慾望第10章 大石求援第34章 河北義士第7章 殺戮第22章 我要回家
第55章 開始攻擊第42章 真正的目標第80章 殺人殺得手發軟第15章 我很掛念第90章 北伐時機第82章 必須殺一個人第30章 勢如破竹第33章 誰是勝利者?第82章 與虎謀皮第5章 打造天下第一富豪第60章 包圍西京第4章 我喜歡第62章 賣人質第27章 尋找宋江第80章 利益第一第88章 打劫揚州第65章 談判第36章 無奈的選擇第8章 尋找退路第16章 危機的根源第29章 養寇自重第2章 脅迫馬哥第48章 西北農夫第3章 土崩瓦解第73章 鎮川河第47章 危機第13章 三個勃極烈第68章 大結局第51章 談笑間第57章 我很善良第78章 賭輸了算倒黴第47章 等待就是等死第76章 突圍第59章 夜襲第78章 放虎而去第19章 我不能答應第78章 忐忑第9章 聽皇帝的不會錯第48章 西北農夫第40章 火器第16章 誰是他媳婦?第99章 失算了第74章 中伏了第35章 以人制人第32章 閻王難見第40章 適者生存第36章 開府第50章 合圍第68章 大結局第35章 我叫岳飛第36章 虎王瘋了第42章 當頭棒喝第29章 寸步不讓第43章 幽燕鎮戍第100章 邪惡的報仇慾望第3章 錯誤第100章 衝陣第27章 聰明的西北人第36章 崩潰第72章 膽大妄爲的跛子第18章 蠹國害民第37章 爲大宋而戰第48章 毒火球(二)第81章 西北人的手段第73章 驚天之喜第54章 步步錯第5章 漢人之橋第37章 打土賊第55章 我也很無恥第81章 我就怕他不貪婪第85章 耐心第7章 你要倒黴了第40章 火器第58章 這是一個陷阱第16章 欺騙第90章 最好機會第16章 好日子到頭了第28章 無助無奈第80章 驚雷炸響第67章 借勢第43章 北上第16章 危機的根源第2章 與天鬥第36章 北方儒士第4章 劉子羽獻計第83章 打敗仗第86章 陳兵飲馬河第50章 汴京驚變第21章 有錢就是大爺第59章 合圍第88章 魔高一丈第16章 好日子到頭了第9章 兄弟還爭氣第61章 老子改主意了第48章 步步緊逼第64章 宗望的慾望第10章 大石求援第34章 河北義士第7章 殺戮第22章 我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