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定國十策

折御卿熱情的答應了唐宋的請求,緊接着卻下起了逐客令。不過,他倒是出於私心。折大帥鐵了心要幫自家妹子傍上唐宋這課前途不可限量的大樹,那自然就要先想辦法拆散唐宋和那位段姑娘。他折家的女子哪有給人做妾的道理,等事成了,讓唐宋把那位段姑娘納做偏房便是了。

劉海蟾的有緣人,說不定這唐宋以後也會成個高高在上的仙人吶。折御卿這樣想着,更是一刻也不敢留唐宋,當天下午就幫他收拾停當了行李,找了匹好馬,送上了回夏州的路。

唐宋那叫一個鬱悶啊,皇帝不急太監急,好像這位折帥忽然非常期待着和夏州的合作。無奈,唐宋只好拜託折御卿,一旦沐兒回來,務必要報信給他。折御卿奸笑着應了下來,看他這副樣子,唐宋心裡犯起了嘀咕,卻實在想不通他打的什麼主意。

出了折府,唐宋推辭了折府百十號人的送行,帶着折文櫻自己向城外走去。唐宋嘆了口氣,他隱隱猜到了折府的意思,可是折御卿他們究竟圖他的什麼?非要把折文櫻這隻小綿羊送到他這隻狼的身邊?

唐宋看了看馬上的折文櫻,自從昨日過後,二人倒是頭次相見,折文芯緊緊地握着繮繩,抿着嘴一言不發。看着折文櫻扭扭捏捏的樣子,唐宋不禁感到好笑,隨即說道:“折姑娘,你背上有一隻蟲子。”

“啊!”折文櫻像一隻受驚的小兔子在馬背上猛地一抖,費力的扭頭看向自己的背。待到她看到唐宋壞笑的樣子,頓時小臉羞紅嘟着嘴,拿手中的馬鞭輕輕在唐宋身上拂了一下,嗔道:“你又戲弄我。”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唐宋發現自己漸漸習慣了折文櫻的陪伴。這個活潑天真的小女孩,總能讓唐宋那顆冰冷的心加速。然而越是如此,他心中對沐兒的歉疚就越深。或許在這個時代三妻四妾是極爲正常的,然而作爲一個現代人,唐宋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出軌的丈夫,那種負罪感纏繞着他讓他心煩意燥。折文櫻沒有錯,她只是暗暗向自己吐露了芳心。錯就錯在,他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古代人。

唐宋溫柔的對着折文櫻笑了笑,忽然,他蹬上了馬,一隻手接過繮繩,另一隻手悄悄從身後摟上了折文櫻不堪一握的纖腰。頓時折文櫻一聲輕呼,小心臟撲通撲通的跳個不停,她不自然的扭動了一番,反而和唐宋貼的更緊了。

這是唐宋第一次主動向折文櫻表達曖昧,他輕聲在折文櫻耳邊說道:“櫻櫻,坐穩點。”

“嗯。”輕輕應了一聲,折文櫻臉上飛起兩朵紅霞,嘴角掛起了甜甜的笑意。

一路無話。唐宋趕回夏州後,徑直走向議事廳找到了李繼遷。李繼遷莫名其妙的看着唐宋身後的折文櫻,盯着唐宋問道:“這纔過去幾天,怎生這麼快?莫不是路上遇到些麻煩,你又折返回來了?”

“大王,在下已經去過府州了。”唐宋乾笑一聲道“不過只住了一夜,折御卿便打發我回來了。折御卿要我回來稟告大王,約大王半個月後在我銀州狩獵場一起打獵。”

李繼遷眼中頓時大放異彩,歡喜道:“折御卿肯來銀州見我?好哇,唐宋,你是怎麼勸動他的?”

唐宋苦笑着答道:“主上,實不相瞞,我什麼都沒說,折御卿直接就應了下來。”

“呃。”李繼遷也有些想不通了,這時,他猛然想起唐宋身後的折文櫻,向折文櫻做了禮問道:“折姑娘別來無恙。不知姑娘怎麼又回了我夏州?”

折文櫻哪裡好意思回答他,唐宋連忙拱手說道:“大王,折姑娘只是作爲在下的好友來夏州遊玩,額,大王不要多想。”

“哦哦,我懂我懂”李繼遷大笑道“行了,你這一路辛苦了,趕緊回去收拾一下,晚上我叫人幫你準備接風。”說罷,李繼遷又略有深意的看了看折文櫻,含笑而去。

待到李繼遷走後,折文櫻款款走到唐宋身邊,哼了一聲道:“李繼遷這個大棒槌,也不幫我安排住處,明顯是把我當成你的女眷了。”

“我的女眷?”唐宋嘿嘿笑着回過頭來說“看來大王有心了。折姑娘,在下有夢遊的習慣,晚上你可要關好門窗啊。”

“誰怕你。”折文櫻哼了一聲轉身走向外面,懷裡抱着的小狼還附和着嗷嗚了一聲。

當夜,西夏館,夏州的在民間所設專供官員、富紳享樂的公館內,李繼遷與張浦、龐籍、李大信等一衆夏州官員坐了滿滿一桌,爲唐宋接風洗塵。折文櫻說自己只想睡覺,於是唐宋也沒有帶她赴宴。如今,唐宋是李繼遷眼下的大紅人,一衆官員紛紛有意討好巴結他,不停向他敬酒。只有龐籍坐在角落,默默自斟自飲。

李繼遷倒了一杯酒,大咧咧的拍着唐宋的背對衆人說道:“你們別看我是個好勇鬥狠的武人,我有識人之才。小唐第一次見我時,我一眼就看出他一定就是我得力的勇士。別看小唐手無縛雞之力,可他有大智慧,屢出奇計,還幫拉攏了府州的支持。你們說,該不該敬酒?”

“是,是。主上慧眼識英雄,唐大人年輕才俊,實乃我等榜樣。”

唐宋苦笑着又飲下一杯,偷偷看着李繼遷,心裡有些惴惴不安。功高蓋主,難保不會令其心生忌憚。李繼遷又喝下一大碗酒,興奮地說道:“我告訴你們,還有讓我更有面子的!小唐這次去府州,已經和折家五小姐結爲連理,哈哈哈,我的手下娶了折御卿的妹妹,你說我該不該高興!”

李繼遷一定對自己生疑了!唐宋猛然一滯,心中暗想:想必李繼遷是見我和折家走的太近,擔心我會倒戈,我要想辦法除去他的疑慮。

唐宋笑眯眯的端起酒向李繼遷敬道:“大王,在下能有今日全靠大王賞識。如果沒有大王一統定難五州的壯舉,折御卿哪會主動向咱們示好?因爲有大王,在下才有了一席立足之地,這杯酒我敬大王,祝大王武運昌隆。”說罷,唐宋將手中的酒咕嚕咕嚕的喝了下去。

李繼遷滿臉通紅,似有幾分醉意,聽罷唐宋所說也未言語,抓起碗將酒一飲而盡。末了說道:“小唐足智多謀,忠心可嘉,張浦沒有看錯人,我也沒有。”

坐在他正手邊的張浦鬆了口氣,他看得出,李繼遷對唐宋的疑慮已經消了許多,不會寒了這位有功之臣的心。

“你們先吃着。”李繼遷忽然站起來,抓着唐宋和張浦的手說道:“喝了不少酒,兩位隨我一起去趟茅房。”

唐宋與張浦面面相覷,站起來跟着李繼遷走出去,三人進了茅房,李繼遷脫下褲子小解,等完事以後發現唐宋二人還想木頭一樣站在那,頓時笑道:“兩位,雖然這裡臭氣熏天,不過卻是個商量對策的好地方。”

“主上有什麼疑慮,不妨直說。”張浦淡淡道。

李繼遷眼神凌厲的看向唐宋,厲聲道:“我想稱王。”

看着眼前呆若木雞的二人,李繼遷咬牙道:“我既然不做宋朝的官,祖輩世襲的官職自然也就不算了。如今我在定難五州除了個党項共主的身份,再無名無分,我想稱王,告訴趙光義和全天下:我李繼遷是西夏的主人!你們覺得可行嗎?”

唐宋沉默了,張浦先是皺眉,繼而說道:“主上,在下認爲不可。”

張浦低沉的說:“主上如今並沒有能夠抗衡宋國雷霆一擊的實力,貿然稱王,恐會招來趙光義的大兵犯境。在下這些日子爲主上想過一些計劃,如今正好相告。在下認爲,主上應該暫避鋒芒,安立室家,聯絡毫右,待到兵精糧足再捲甲重來。”

“太慢了。若是如此,我還要忍氣吞聲多少年?張浦,我不想再等了。”

“大人”唐宋打斷了李繼遷。他要再一次爲李繼遷出謀劃策,而這一次,將關乎整個西北的未來。

“我說過要助大王成爲西北王,既然大王如今心意已決,在下唯有不遺餘力成全大王。在下這裡有十策:第一,大王要稱王,必先與周邊修好,聯合麟、府二州,共抗大宋;其二,如今大王的軍隊太少,流落在外的党項族部落其實是一股被忽略的勢力,大王是党項共主,應當與這些部落交好,漸漸招安;其三,欲要成事,須得成事之人,大王應廣佈招賢令,徵集人才;其四,有了人才,還應有完善的結構。夏州官員組織鬆散,立國之後,必須有嚴格的權利劃分,這點可以效仿宋國;其五,夏州四戰之地,不適合做國都,其餘幾州亦各有短處。在下認爲,靈州深居西北,有賀蘭山守護,是個建都的好地方,大王應先拿下靈州做國都;其六,宋國缺馬,不善馬戰,大王應鼓勵治下牧馬,也爲今後可能要對抗遼國做準備;其七,如今大遼與大宋勢同水火,大王應遣使入遼,爭取遼國的幫助,牽制宋國;其八,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有了前車之鑑,大王更應該致力發展農業;其九,神臂弓威力巨大,是我夏州最大的殺器。大王應設下專職機構,批量生產,以備戰爭之用;其十,得民心者得天下,李家在夏州有着極強的民心,在其他幾州卻不同。連年征戰,百姓苦不堪言,在下建議今後兩年內,大王可陳兵境上,只守不攻,養精蓄銳,發展民生。這十條計策,是在下日思夜慮所想,望大王好生斟酌。”

李繼遷怔怔的聽完唐宋所說,猛然一聲大笑,說道:“好啊,原來你早就在爲我稱王做打算了。”

“是在下自作聰明瞭。”

“哈哈,你說,我若建國該取個什麼國號纔好?”

唐宋略一思考,微笑道:“西夏。”

後世傳承了三百多年的西夏帝國,就這樣在一間普通的茅廁裡定下了它未來的命運。

第1章 美人之恩最難消受第13章 合縱第9章 再生變數第28章 無言的收場第10章 人心險惡第8章 化解第13章 合縱第27章 過河的小卒第6章 想方設法第16章 三王聚會第17章 王不留行第7章 太宗北伐第26章 瞞天過海第17章 王不留行第47章 麟州陷落第12章 嘴炮戰爭第10章 兵敗如山倒第5章 唐宋不辱使命第6章 江山代有人才出第37章 決不妥協第34章 疑雲重重第13章 夏州的選擇第34章 第一良相第28章 無言的收場第4章 勝負分曉第19章 夏州有個唐青天第18章 匪儒知州第5章 唐宋不辱使命第7章 斷糧計第45章 夜襲!夜襲!第34章 疑雲重重第50章 龐太師的野望第51章 草人借箭第3章 奇襲第24章 又見白馬第30章 聯姻(上)第33章 寇準入獄第4章 舌戰羣雄第7章 太宗北伐第7章 拜龍教第45章 此去經年陌路第41章 三審盧又元第7章 太宗北伐第43章 公主駕到第26章 大娛樂家第25章 燭影搖紅,七姓十家第3章 奇襲第39章 二審盧又元第18章 匪儒知州第35章 第二具屍體第10章 兵敗如山倒第32章 聯姻(下)第33章 魔病人乜崖素第53章 王政終焉第34章 第一良相第44章 罵皇帝第41章 三審盧又元第35章 第二具屍體第10章 定難的再統一第4章 舌戰羣雄第27章 過河的小卒第28章 無言的收場說點心裡話第42章 韜光養晦第43章 公主駕到第36章 真相難明第19章 青樓文化第31章 聯姻(中)第32章 聯姻(下)第16章 三王聚會第4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3章 大決戰(上)第39章 選美大賽(二)第25章 燭影搖紅,七姓十家第10章 定難的再統一第35章 就叫他——李元昊第53章 王政終焉第18章 上元節第45章 此去經年陌路第17章 王不留行第15章 物是人非淚先流第47章 麟州陷落第1章 狼顧之相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6章 想方設法第28章 無言的收場第39章 二審盧又元第16章 唐宋不是人第43章 公主駕到第25章 燭影搖紅,七姓十家第44章 忠烈楊家將第37章 選花魁第2章 夢中人第21章 佛門是非之地第21章 佛門是非之地第4章 舌戰羣雄第28章 無言的收場第32章 兇案第13章 夏州的選擇第38章 選美大賽(一)
第1章 美人之恩最難消受第13章 合縱第9章 再生變數第28章 無言的收場第10章 人心險惡第8章 化解第13章 合縱第27章 過河的小卒第6章 想方設法第16章 三王聚會第17章 王不留行第7章 太宗北伐第26章 瞞天過海第17章 王不留行第47章 麟州陷落第12章 嘴炮戰爭第10章 兵敗如山倒第5章 唐宋不辱使命第6章 江山代有人才出第37章 決不妥協第34章 疑雲重重第13章 夏州的選擇第34章 第一良相第28章 無言的收場第4章 勝負分曉第19章 夏州有個唐青天第18章 匪儒知州第5章 唐宋不辱使命第7章 斷糧計第45章 夜襲!夜襲!第34章 疑雲重重第50章 龐太師的野望第51章 草人借箭第3章 奇襲第24章 又見白馬第30章 聯姻(上)第33章 寇準入獄第4章 舌戰羣雄第7章 太宗北伐第7章 拜龍教第45章 此去經年陌路第41章 三審盧又元第7章 太宗北伐第43章 公主駕到第26章 大娛樂家第25章 燭影搖紅,七姓十家第3章 奇襲第39章 二審盧又元第18章 匪儒知州第35章 第二具屍體第10章 兵敗如山倒第32章 聯姻(下)第33章 魔病人乜崖素第53章 王政終焉第34章 第一良相第44章 罵皇帝第41章 三審盧又元第35章 第二具屍體第10章 定難的再統一第4章 舌戰羣雄第27章 過河的小卒第28章 無言的收場說點心裡話第42章 韜光養晦第43章 公主駕到第36章 真相難明第19章 青樓文化第31章 聯姻(中)第32章 聯姻(下)第16章 三王聚會第4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3章 大決戰(上)第39章 選美大賽(二)第25章 燭影搖紅,七姓十家第10章 定難的再統一第35章 就叫他——李元昊第53章 王政終焉第18章 上元節第45章 此去經年陌路第17章 王不留行第15章 物是人非淚先流第47章 麟州陷落第1章 狼顧之相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6章 想方設法第28章 無言的收場第39章 二審盧又元第16章 唐宋不是人第43章 公主駕到第25章 燭影搖紅,七姓十家第44章 忠烈楊家將第37章 選花魁第2章 夢中人第21章 佛門是非之地第21章 佛門是非之地第4章 舌戰羣雄第28章 無言的收場第32章 兇案第13章 夏州的選擇第38章 選美大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