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走馬上任,淮南節度使(上)

冷冽的北風,刮過片片枯黃的蘆葦‘蕩’,此刻已是入冬時節,早已不見秋日那漫天飛舞的蘆‘花’之景。卸去了蘆‘花’的蘆葦枝,就像是脫光了衣服的老頭,‘露’出了那乾癟如柴的身材。

和大江北面這蕭索的冬日之景相比,對面那巍巍青山依舊蒼翠,四季常青的針葉松林,彷佛在嘲笑着蘆葦‘蕩’那又一次的輪迴。

僅僅一江之隔,卻是天壤之別。

趙匡胤那偉岸筆直的身影,在周圍隨風搖擺的蘆葦‘蕩’叢中顯得特別的突兀。

遠遠的瞧見那背影,韓旭翻身下馬,將繮繩‘交’給身後的王凳子,隨着李處耘朝江邊走去。

收到李處耘的消息,韓旭急忙趕到淮南節度使府邸。趙匡胤幾日前就搬離了杏‘花’樓,入住節度使府邸。節度使府邸經過三日的連夜整修,早已已經恢復了之前的樣貌。皇帝的任何事都是大事,若是放在民間,如此大廳,別說三日,就算是三十日都不一定能完成。

然而,韓旭卻跑了個空。

一早起來,興致勃勃的趙匡胤拋下一句話:“韓旭來了,就說朕去了瓜州碼頭。”隨後,帶着趙芸和石守信就出了‘門’。

……

趙匡胤負手而立,遙望大江對面,一副無限江山之態。似乎這身居高位之人,都喜歡這麼個姿勢,就連石守信和趙芸也不例外。

韓旭不動聲‘色’,在趙匡胤身後三步外站立,並未去打擾趙匡胤的沉思。他知道眼前的這位雄主,已經知道他來了。

趙匡胤不說話,身邊幾人都不說話。唯有風吹蘆葦的紗紗響。

半響後。

趙匡胤頭也不回的突然開口道:“韓愛卿,朕的大宋禁軍強悍否?”

韓旭微微一愣,趙匡胤這莫名其妙的一句話,讓他一時沒想明白。大宋的禁軍自然是這個時代最強大的存在。趙匡胤問話的語氣很平淡,甚至可以說是隨口而問,可是這意思就讓人難以捉‘摸’了,明顯是話中有話。

想到此,韓旭上前半步,只能如實回答道:“大宋禁軍天下無雙,自是這天底下最強大的軍隊。”

“那大宋的將軍善戰否?”

“當然,大宋的將軍數不勝數,皇上的身邊就有兩位傑出的戰將。”

韓旭答道,順便好好的拍了怕石守信和李處耘的馬屁。事實上,大宋此時的將軍真的是多不勝數,慕容延釗,韓令坤,王審琦,趙彥輝,王全斌……那一個不是響噹噹的英雄豪傑。若是再加上朝廷內的趙普,範質,魏仁溥,王溥等一干文臣,說是文臣武略也不爲過。

“好。”趙匡胤突然扭過頭,緊盯韓旭,眼中‘精’光大聲,左手一指對面的江山,豪情萬丈道:“既然朕的大宋兵‘精’將廣,那朕即刻揮兵渡江,一舉攻克南唐那萬里錦繡江山。”

此話一出,別說韓旭,就連身邊的趙芸,石守信,李處耘三人,都是一副目瞪口呆,下巴掉到地上的表情。

然而,趙匡胤似乎完全沒發覺似的,越說越興奮,越說越‘激’動:“當年朕親率兩千鐵騎,淮南大地,從泗州一路打到清流關。即使是清流關這樣的天險,朕也是一戰而定。攻下清流關,攻下滁州城,將南唐數十萬大軍後退的道路堵死,這纔有了周世宗攻克壽州城,李景小兒割讓淮南十四州。南唐的步卒根本無法抵擋朕大宋的鐵騎,朕只要一萬鐵騎渡江,定然平定江南之地。”

韓旭大駭,這趙匡胤是瘋了還是傻了?看他那說話的條理,回憶往事的豪情,似乎腦袋並沒有被‘門’夾了啊!難道是不費吹灰之力的掃平李筠和李重進的叛‘亂’,讓他的自信心膨脹到爆?

不過,韓旭還沒說話,石守信已經急着跳了出來,忙道:“皇上,此時還需三思。攻下揚州大宋三萬‘精’銳士氣正高,這點並未錯。不過,南唐千里之地,二十多州,可不是小小的揚州城可比的。”

“是啊,請皇上三思。”李處耘趕緊附和道:“大江以南自南唐立國之始,歷經先主李昪,李璟二朝,二十多年的穩固,並無大的戰事,民心穩定,軍力常備。‘欲’奪天下,必先奪民心。淮南之地畢竟在江北,江南之軍未有死戰之心,就算丟了淮南,李景最多一時疼痛,但並未傷及其根本,這纔有周世宗奪淮南之舉。但若大軍過江,那李景必定傾全國之力相抗,一旦戰事陷入膠着,別說一萬鐵騎,就是十萬鐵騎,都是傾覆之水。”

李處耘這話說得有點恨,大大的扇了趙匡胤一巴掌。

果然,趙匡胤黑臉‘蒙’上一層‘陰’霾,指着李處耘,怒氣衝衝的吼道:“好,你說朕的十萬鐵騎都拿不下一個小小的江南之地,那你倒是說道朕要帶多少大宋將士?十五萬?二十萬?”

趙匡胤顯然是被李處耘給氣壞了,一向善於控制情緒的他,竟然到了張口‘欲’罵的地步。

然而,不得不說此時大宋將領的豪氣。只見李處耘毫不退縮,拱手道:“皇上,這不是兵多兵少的問題,而是南唐氣數未盡,根本就未到亡國之時。南唐朝廷爭而不‘亂’,鬥而不殺,一旦外部傾入,他們將會抱團一直對外。先不說這些,就是我大軍如何渡江,都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南唐的水軍現在可不是我大宋水軍能比的。別忘了在江州鄱陽湖,還有着他們二十萬的水軍,從江州到揚州一路順風順水,三日之內必定到達金陵,截斷我軍退路。”

石守信接道:“壽州之戰,大周禁軍圍困一年有餘,方纔破城。金陵的城池高大穩固,遠非壽州可比,‘欲’破金陵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

兩位大宋強將,你一言我一語,說得趙匡胤一愣一愣的,面‘色’由紅轉紫,由紫變黑,最後慢慢的又恢復了那張紅堂大臉。

好一陣沉默後,趙匡胤突然哈哈大笑,朝着李處耘和石守信讚道:“是啊,兩位將軍果然不虧是我大宋的立柱,說得有道理,朕倒是心急了,這一段時日的勝利,連朕都有些飄飄然。朕在這裡,先向兩位賠不是了。”說着,就朝石守信和李處耘拱手賠不是。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況趙匡胤只是大聲的訓斥了幾句,如此光明正大的承認錯誤,賠不是,那是石守信和李處耘能承擔的。兩人連道不敢。

趙匡胤滿意的點了點頭,扭頭再次望向對岸,長嘆道:“南唐天時地利人和,大江天險如何過之?”

趙匡胤這話,雖說是在發問,但更多的實在喃喃自語。

石守信和李處耘剛剛還在你一句,我一句的分析利弊。此刻,面對難倒萬搶傑的大江,一時倒也想不出什麼辦法。

“不如架浮橋。”韓旭嘿嘿笑道。別的不說,大宋攻南唐這破天荒的架浮橋戰術,他可是記憶尤心。因爲從古自今,由北攻南,唯有大宋這一朝是用的浮橋辦法,想不記住都不行。

此言一出,頓時將衆人震得目瞪口呆。趙芸更是滿臉的不可置信,看着韓旭像看個白癡。

不過,隨即趙匡胤,石守信,李處耘三人對視一眼,一會點頭一會搖頭,陷入了沉思之中。

說實話,架設浮橋在現在看來有點不可思議,可仔細想想又非並無可能。選在江面狹窄之地,若無大風大‘浪’,架設起來興許困難重重,而最後卻很有可能成功。

短暫的沉思之後,李處耘最先開口問道:“不知韓大人選在何地架設?何時架設?架設之中,南唐必定發現,他們的水軍戰力強悍,巨大的樓船一個衝鋒,就能將浮橋沖垮。”

李處耘的問題,也正是趙匡胤和石守信的問題,三人均不約而同的向韓旭看來。

可韓旭只知道架設浮橋,那裡知道如何架設,選在何地。只能苦笑着連連搖頭。

果不其然,三人同時低嘆,似乎很是遺憾。

不一會,趙匡胤打破了沉默,開口道:“不管怎麼說,‘欲’要渡江,必先強水軍。周世宗時就開始建戰船,練水軍,但這遠遠不夠,朕即刻下旨,命工部拿出辦法,十年之內必須給朕造出足夠的戰船,比南唐水軍還要強大的戰船。”

趙匡胤並沒有氣餒,南唐水軍的強大,反而‘激’起了其好勝心。

正當幾人讚歎趙匡胤的雄才大略之時,趙匡胤又開口了。

只見趙匡胤看着韓旭好一陣,說道:“韓旭聽旨。”

呃,韓旭連忙下跪。

“即日起,削去樞密院副使之職……”

“父皇……”

趙芸大駭,連忙出口……

而當事人韓大官人和石守信,李處耘三人只是微微一愣,並未出聲,他們不明白趙匡胤的意思,但似乎趙匡胤話還沒說完呢。

趙匡胤伸手阻止趙芸說下去,呵呵笑道:“即日起,削去樞密院副使之職,仍爲御前‘侍’衛統領,領淮南節度使之職。”

“啊……”

這回可不是僅僅只有趙芸了,就連石守信,李處耘和韓旭都震得叫出了聲。樞密院是什麼地方,說好聽點那是大宋的最高兵部參謀省,天下兵馬都歸樞密院負責。說不好聽點,那就是一處養老院,地位高是高,可沒有實權。兵馬事實上直接向皇帝負責,樞密院最多也就是個後勤總部,就算這樣還得看皇帝高不高興讓你當這個後勤總管,一旦發生戰爭,這個後勤總管基本又被宰相所取代。

樞密院的發達,那是在大宋以文抑武之後,全國的兵馬才被樞密院裡的文官所管轄。而現在的節度使可不同了,依舊還是唐代末年的風格,個個有着實權,說白了那就是一個土皇帝啊。--aahhh+26091200--

第128章 李筠叛亂第1章 汴梁小乞丐第48章 關帝廟,大紅紗第52章 混亂一夜,我要你第184章 賞劍大會(三)第228章 三件事第472章 千鈞一髮第213章 最終之戰(中)第247章 車內閒話第231章 史上最悠哉的節度使(中)第42章 青幫的請柬第100章 謎底揭開,刺客身份...第354章 破關,元帥被擒第215章 又見穿雲箭第51章 混亂一夜,樑上君子第358章 平西王第82章 釣王八的往事第401章 李從善送禮第351章 諸葛連弩第183章 賞劍大會(二)第408章 論帥(上)第285章 吃裡爬外第110章 領兵出征第92章 背後之人(上)第2章 這是找到組織了?第171章 面見李重進(中)第159章 水淹江心島(上)第470章 兵圍平西王府(中)第193章 苗訓帶來的消息第280章 摩尼聖女(上)第249章 都給老子跪下第280章 摩尼聖女(上)第302章 活字印刷術(下)第252章 烏衣巷第379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432章 一箭之威第261章 秦淮河冬泳第403章 攤牌第67章 老爺子帶着個小胖子第188章 出手,遼國耶律第471章 兵圍平西王府(下)第324章 主帥離營第297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365章 雲深不知處第228章 三件事第30章 萬事俱備,只差個曹操...第201章 平叛,宋軍南下第182章 賞劍大會(一)第369章 大戰慕容龍城(上)第186章 賞劍大會(五)第470章 兵圍平西王府(中)第42章 青幫的請柬第164章 杏花樓第410章 論帥(下)第323章 陰謀第350章 秦雨山的惘然第183章 賞劍大會(二)第357章 後蜀投降第308章 一封密函第98章 皇宮刺客第437章 遼帳夜話第121章 梨渦淺笑第242章 決戰鳳凰臺第127章 八百里加急第365章 雲深不知處第245章 人去樓空第381章 馬車內的談話第212章 最終之戰(上)第241章 冰霜女子,李婉兒第50章 混亂一夜,西門吹雪第253章 就是看你不順眼第6章 吃狗肉,喝花雕第389章 四方動(下)第169章 摩尼教第406章 扣留京城第79章 點卯第458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35章 那一年,我們踢過的館...第194章 李重進的決斷第48章 關帝廟,大紅紗第321章 水軍投降第29章 你就是那說書的?第193章 苗訓帶來的消息第279章 逼問第131章 聲聲慢,下揚州(下)第474章 叛賊進京第356章 屠城第259章 來文的,你們不行第201章 平叛,宋軍南下第473章 進宮第235章 白衣渡江(下)第158章 夜闖雷公咀第189章 兄弟我,耶律斜軫第110章 領兵出征第193章 苗訓帶來的消息第140章 奇怪的府邸(下)第400章 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第32章 秦雨山歸來第189章 兄弟我,耶律斜軫第442章 大漠狂沙
第128章 李筠叛亂第1章 汴梁小乞丐第48章 關帝廟,大紅紗第52章 混亂一夜,我要你第184章 賞劍大會(三)第228章 三件事第472章 千鈞一髮第213章 最終之戰(中)第247章 車內閒話第231章 史上最悠哉的節度使(中)第42章 青幫的請柬第100章 謎底揭開,刺客身份...第354章 破關,元帥被擒第215章 又見穿雲箭第51章 混亂一夜,樑上君子第358章 平西王第82章 釣王八的往事第401章 李從善送禮第351章 諸葛連弩第183章 賞劍大會(二)第408章 論帥(上)第285章 吃裡爬外第110章 領兵出征第92章 背後之人(上)第2章 這是找到組織了?第171章 面見李重進(中)第159章 水淹江心島(上)第470章 兵圍平西王府(中)第193章 苗訓帶來的消息第280章 摩尼聖女(上)第249章 都給老子跪下第280章 摩尼聖女(上)第302章 活字印刷術(下)第252章 烏衣巷第379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432章 一箭之威第261章 秦淮河冬泳第403章 攤牌第67章 老爺子帶着個小胖子第188章 出手,遼國耶律第471章 兵圍平西王府(下)第324章 主帥離營第297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365章 雲深不知處第228章 三件事第30章 萬事俱備,只差個曹操...第201章 平叛,宋軍南下第182章 賞劍大會(一)第369章 大戰慕容龍城(上)第186章 賞劍大會(五)第470章 兵圍平西王府(中)第42章 青幫的請柬第164章 杏花樓第410章 論帥(下)第323章 陰謀第350章 秦雨山的惘然第183章 賞劍大會(二)第357章 後蜀投降第308章 一封密函第98章 皇宮刺客第437章 遼帳夜話第121章 梨渦淺笑第242章 決戰鳳凰臺第127章 八百里加急第365章 雲深不知處第245章 人去樓空第381章 馬車內的談話第212章 最終之戰(上)第241章 冰霜女子,李婉兒第50章 混亂一夜,西門吹雪第253章 就是看你不順眼第6章 吃狗肉,喝花雕第389章 四方動(下)第169章 摩尼教第406章 扣留京城第79章 點卯第458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35章 那一年,我們踢過的館...第194章 李重進的決斷第48章 關帝廟,大紅紗第321章 水軍投降第29章 你就是那說書的?第193章 苗訓帶來的消息第279章 逼問第131章 聲聲慢,下揚州(下)第474章 叛賊進京第356章 屠城第259章 來文的,你們不行第201章 平叛,宋軍南下第473章 進宮第235章 白衣渡江(下)第158章 夜闖雷公咀第189章 兄弟我,耶律斜軫第110章 領兵出征第193章 苗訓帶來的消息第140章 奇怪的府邸(下)第400章 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第32章 秦雨山歸來第189章 兄弟我,耶律斜軫第442章 大漠狂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