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塵埃落定

“你……你們……你們便是這麼保管先帝御賜之物的嗎?”

眼瞅着這丹書鐵券上用銳器刻畫的栩栩如生的小烏龜和象拔蚌,趙光義頓時便被氣得暴跳如雷。而那靈壽縣主,見到官家發怒,卻也一改剛纔的彪悍,頓時化做小女人狀委屈的縮成一團,將自己的孩兒護在了懷裡。

“說,你們……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陛……陛下!犬子……頑劣,幼年時……曾……曾溜進了祖先祠堂嬉鬧……卻不成想……他竟然在這丹書鐵券上留下了些許印記,無法抹去,他……他還是個孩子……請陛下息怒,陛下開恩!”

這張氏夫婦眼看着事情是瞞不住了,連忙跪倒在地不住地向官家請罪。此時此刻,這張衙內見到官家震怒,卻也是嚇得不敢繼續造次,直躲在母親的身後體弱篩糠,冷汗如雨。

“虧你二人竟也說得出口,來人啊!給我……給我……”

趙官家情急之下便想要嚴懲這驕橫的張家,可話到嘴邊,這句話卻是無論如何也說不出口。這丹書鐵券說道明白,便是子孫有罪,也不得加刑。若是今日他趙光義懲處了這張家,丹書鐵券的誓言便算是破了,正所謂君無戲言,若是朝令夕改,便是讓君主在天下人面前失了威信。

“陛下,微臣有一事不解,還請陛下示下。敢問這丹書鐵券,卻是怎麼個用法?”

“王院判!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陛下,自本朝立下了這丹書鐵券之後,時至今日,卻還未嘗有人用過此券。敢問陛下,這丹書鐵券若是落到了無法無天之人的手上,我等執掌刑律的臣下,卻又該如何處置?”

王玄義此時雖然已經將自己和家人的罪責摘清楚了,但是眼下這張家的丹書鐵券卻着實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因爲這鐵券乃是先帝所賜,今日若是官家就此將這鐵券廢了,便是要忤逆先帝的旨意。可若是不廢,這張家以及那些持有這丹書鐵券的勳貴們,便真要無法無天了。

眼看着這個難題拋給了官家之後,官家一臉爲難的樣子,王玄義便上前一步再次說道:

“臣以爲,先帝當年賜下這丹書鐵券,本意是給那些有功之臣及其子孫一次將功補過的機會,可若是將這丹書鐵券視作肆意妄爲的憑證,那便是故意歪曲先帝的一片好心。因此,便算是祖上傳下了這鐵券,卻也不能爲所欲爲!”

王玄義此言一出,趙官家頓時便覺得有了迴轉的餘地。這些話王玄義說得,他這個皇帝卻是說不得。若是由他來說,便是朝令夕改,失了君主的體統。

“王院判所言極是,微臣也以爲先帝的本意應當如此……”

“是啊!正所謂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若是得了丹書鐵券便可無法無天,那豈不是比皇室宗親還要尊貴嗎,不妥不妥!”

……

眼瞅着王玄義主動跳出來說出了這番得罪勳貴的話語,在場的一些朝中重臣便也紛紛順着聖心將這個話茬接了下來。一時之間,這原本還不知道該如何搬倒的丹書鐵券,便瞬間有了新的章程,只不過在場的所有人都表現出一副本該如此的樣子,就好像,當初先帝就是這麼交代的一般。

“好了,既然這先帝已然定下了丹書鐵券的規矩,朕也自然不能言而無信,王院判,你看……若是依先帝旨意,這張家和靈壽縣主卻是該當如何處置纔是啊?”

“這個……”

趙官家眼看着王玄義出了這個頭,便想着這個王玄義和張家有着不小的過節,若是交給他處置的話,張家必然不會被輕饒。於是官家索性便將張家的命運交到了王玄義的手上。而王玄義,則在略作思索之後,隨即面向那張衙內高聲宣道:

“《刑統》有曰,諸造畜蠱毒及教令者,絞!這恐水之毒,尤盛蠱毒,且苦主孟三已然被他張家害死,因此若是以刑律來判,理應問絞!”

“啊……不……不要啊!娘,孩兒……孩兒知道錯了,真的……真的知道錯了!”

“陛下,我家……我家有丹書鐵券,不能絞,不能絞啊!”

……

這張家人聽到王玄義要動絞刑,只瞬間便嚇得魂飛魄散!可就在這時,王玄義卻又是話鋒一轉,隨即繼續說道:

“不過……這張家手上卻是有先帝御賜的丹書鐵券,是以這刑法雖嚴,卻也不能不顧及先帝的一片好意!”

“所以,你王院判這便是要放他張家一馬不成?”

官家聽到王玄義免了這張家的絞刑,雖然依舊是面無表情,可這預期之中卻是帶出了怒意。王玄義聽了之後,卻只是微微一笑,然後便繼續對官家說道:

“官家,這張家所犯的並非只有孟三一案,臣下的官馬也是被這張衙內當街斬殺的。《刑統》有曰,諸盜官私牛馬殺之者,徒兩年!(盜還包括搶劫的意思!)臣以爲,這絞刑雖可以丹書鐵券免去,可這徒刑卻是罪無可赦!”

“徒兩年?”

“不要啊,娘……孩兒不要坐牢,孩兒……要是被關進去,一定……一定會被他王玄義整死的……孩兒不要……孃親救我……”

這張衙內聽到王玄義的敘述,只一瞬間便嚇得魂飛魄散,痛哭流涕。此時官家見到他張家的反應,心中堵着的一口惡氣卻是突然暢快了許多……

“陛下,這張家勾結御史,陷害官員,以及不敬先帝之罪,卻又該如何決算?”

劉保勳見張家已然被定了罪,便想起了適才御史臺的陷害。於是他連忙出班向官家追問了起來。官家聽到劉保勳詢問,這纔想起了御史臺一事,於是他也沒有再問王玄義的意見,而是仰面長嘆了一聲,隨後才向衆人交代道:

“這丹書鐵券乃是先帝御賜,當初便是念着你家立下的功績。如今靈壽縣主勾結御史,陷害他人,且犯了大不敬之罪,我看……便將她貶爲庶人,逐出東京吧!至於御史臺之事,便交由大理寺一併查處,嚴懲不怠!”

“臣,遵旨!”

第25章 郡公的條件第21章 縣衙借兵第46章 爭風吃醋第5章 撂地第32章 御前分辨第4章 殺馬第17章 眉妝的門道第41章 逃亡路線第20章 羊羔酒第49章 心理治療第1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3章 談崩了第4章 上門詢問第47章 風言風語第12章 風評第50章 恐水症第15章 當日之約第59章 單獨審問第19章 佈局釀酒市場第7章 井中案第79章 小夫妻第32章 大變活人第1章 香水行第39章 無憂洞第23章 四處打探第31章 路遇歹人第30章 同行眼紅第21章 縣衙借兵第42章 無事獻殷情第59章 單獨審問第29章 朝堂爭辯第1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24章 閒雲居第3章 無頭屍第33章 打草驚蛇第37章 全城大索第34章 團聚第8章 疑點第44章 血鬥第16章 面具人第20章 羊羔酒第69章 最後的選擇第37章 送菜第11章 開堂驗屍第17章 爭宅第16章 花魁的面子第47章 登門致謝第9章 前朝事第48章 徐琴娘第30章 同行眼紅第3章 着道第3章 着道第1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3章 賭債第48章 徐琴娘第39章 平康里第47章 催眠第50章 恐水症第64章 徐暮雨的回憶第36章 人情債第2章 鬥茶第29章 朝堂爭辯第14章 正當的理由第21章 循跡再查第19章 順黛尋鋪第12章 雨夜勘察第26章 麻煩上門第43章 趕上了第68章 詰問第39章 四處緝拿第6章 張店村第31章 霸王餐第9章 接狀子第8章 甥舅對質第37章 送菜第10章 缺頁的軍巡簿第22章 勘驗死因第80章 眼界第17章 柔奴收徒第34章 失蹤的畫師第17章 兇徒現身第74章 捕捉野生酵母第21章 循跡再查第78章 宜秋門前軍巡鋪第43章 洗手蟹第40章 鄭待召第69章 最後的選擇第18章 夜探密林第23章 金銀鋪第8章 疑點第4章 上門詢問第39章 平康里第48章 徐琴娘第11章 殿試三題第78章 宜秋門前軍巡鋪第15章 唐突來訪第45章 無憂洞內亂第20章 羊羔酒第30章 馮家之事第52章 擊褙斷案
第25章 郡公的條件第21章 縣衙借兵第46章 爭風吃醋第5章 撂地第32章 御前分辨第4章 殺馬第17章 眉妝的門道第41章 逃亡路線第20章 羊羔酒第49章 心理治療第1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3章 談崩了第4章 上門詢問第47章 風言風語第12章 風評第50章 恐水症第15章 當日之約第59章 單獨審問第19章 佈局釀酒市場第7章 井中案第79章 小夫妻第32章 大變活人第1章 香水行第39章 無憂洞第23章 四處打探第31章 路遇歹人第30章 同行眼紅第21章 縣衙借兵第42章 無事獻殷情第59章 單獨審問第29章 朝堂爭辯第1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24章 閒雲居第3章 無頭屍第33章 打草驚蛇第37章 全城大索第34章 團聚第8章 疑點第44章 血鬥第16章 面具人第20章 羊羔酒第69章 最後的選擇第37章 送菜第11章 開堂驗屍第17章 爭宅第16章 花魁的面子第47章 登門致謝第9章 前朝事第48章 徐琴娘第30章 同行眼紅第3章 着道第3章 着道第1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3章 賭債第48章 徐琴娘第39章 平康里第47章 催眠第50章 恐水症第64章 徐暮雨的回憶第36章 人情債第2章 鬥茶第29章 朝堂爭辯第14章 正當的理由第21章 循跡再查第19章 順黛尋鋪第12章 雨夜勘察第26章 麻煩上門第43章 趕上了第68章 詰問第39章 四處緝拿第6章 張店村第31章 霸王餐第9章 接狀子第8章 甥舅對質第37章 送菜第10章 缺頁的軍巡簿第22章 勘驗死因第80章 眼界第17章 柔奴收徒第34章 失蹤的畫師第17章 兇徒現身第74章 捕捉野生酵母第21章 循跡再查第78章 宜秋門前軍巡鋪第43章 洗手蟹第40章 鄭待召第69章 最後的選擇第18章 夜探密林第23章 金銀鋪第8章 疑點第4章 上門詢問第39章 平康里第48章 徐琴娘第11章 殿試三題第78章 宜秋門前軍巡鋪第15章 唐突來訪第45章 無憂洞內亂第20章 羊羔酒第30章 馮家之事第52章 擊褙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