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

朝中派系,錯綜複雜,雖然對於蘇陽來說,這些都不是他現在應該管的事情,但如果遼國趁此機會進攻宋國,西夏吐蕃再來個趁火打劫,宋國能不能堅持下來,都未可知。

這個世界和自己所熟知的歷史,有重合,但卻也不是完全一樣,萬一,宋國就這樣滅了,自己只怕立刻會成爲亡國奴。

“哎,朝堂動盪,人心不穩,只怕遼國西夏都不甘寂寞啊!”齊思遠也是無奈的嘆了口氣,大宋重文輕武,可是這些書生,也不是完全不懂軍政,只是自古儒將稀少,能文能武的,一朝一代都沒幾個,但宋國卻讓文人帶兵,完全是趕鴨子上架,大多數文人,都不是合格的武將,不說運籌帷幄,身先士卒就做不到!

一羣書生在一起,沿途自然也免不了說些風火雪月,或者書生意氣,置評一下家國天下的大事。

宋國太祖立下誓碑,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

這塊誓碑,還立於太廟之中,所以即便是在宋國的一些酒樓茶肆,也有人議論國事,這才歷代,還是不多見的!

整個宋國,唯一的文字獄,也就是烏臺詩案,但是最終蘇軾也只是被貶,沒有被殺,否則以其無意中在詩文中露出的滿腹牢騷,放在其他朝代,都被殺了八回了!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更是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時代,比如,在這個世界的蘇軾蘇東坡先生。

蘇軾,在這個世界沒人知道,但是蘇東坡,卻人盡皆知。

但他在詩詞方面,似乎沒有什麼早已,反而是對於吃,很在行!

絕對是這個世界的美食大咖,東坡湯、東坡肉、烤羊脊...

這幾樣東西,蘇陽在江寧都嘗過了,可見這美食流傳之廣。

此時,蘇陽還真是期待,什麼時候去拜訪一下這位本家,探討一下美食,或許還能給他念幾首蘇軾的詩詞,比如明月幾時有,比如日啖荔枝三百顆...

蘇陽想到這裡,不禁笑了!

“亦恆,你這一路有點怪啊,時而沉思,時而傻笑,該不會是得了癔症吧?”齊思遠詫異的看着蘇陽。

“去你的,你才得了癔症!”蘇陽笑罵一聲。

“你可別諱疾忌醫啊,是不是離開慧君之後,思念成癡?那個,不如賦詩一首舒展一下心懷,這癔症也就不攻自破了!”齊思遠興致盎然的說着。

“呵呵,我算是看出來了,你這傢伙,又想騙我的詩!”?

“亦恆,你這就不對了,如何能說騙?你這江寧第一才子,與我等江寧士子一起趕考,難道不應該賦詩一首爲我等壯行!”齊思遠樂呵呵的說了一句。

然後有幾個性格比較跳脫,或者善於攀附的都立刻附和。

“亦恆,若有佳作,不妨說出來,讀書以致用,詩詞可不只是風花雪月!”徐明禮的聲音傳來,蘇陽知道,自己今天怕是躲不過了!

不過想要找到一句應景的詩詞,還真不容易,至少蘇陽自己是沒有那個急才。

而他所熟知的幾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那也是金榜題名之後說出來的,現在說,似乎也不合適啊!

蘇陽這一回,真是搜腸刮肚,思量了半天,纔想出來一首,而且,這首詩的做着,還真是有點來頭的。

前世的歷史中,是宋朝第三位皇帝真宗,但是這個世界,似乎那些皇帝對詩詞並不擅長。

《江寧士子登科共勉》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蘇陽將這勸學詩改了名字,因爲這會說什麼勸學,完全是扯淡,眼看都要考試了,臨時抱佛腳,有用嗎?

這首詩,說實話,真的不算多好,但卻貴在實在,前世那位宋真宗,也是真漢子啊,勸學詩,給的就是實打實的東西!

千鍾粟、黃金屋、車馬、顏如玉!

要錢給錢,要糧給糧,有車有馬,連美嬌娘都給你準備好了,就問你心動不心動,這樣你要還不好好讀書,那活該窮死!

聽到這詩,這一干才子,都愣了一下,這,也太直白,太實在了吧!

不過者卻說到了衆人心坎裡,尤其是那些寒門子弟,這就是改變他們命運的一場戰鬥啊!

“亦恆,你這詩...可以當做檄文了!”齊思遠笑呵呵的說了一句。

文人士子,想要表達喜怒哀樂,都得借用個其他的東西,風啊雨啊,雪呀花呀的,含蓄一點多好,說的這麼直白,我們是承認好呢,還是假裝清高,鄙夷一下你?

到那時現在,卻沒有人敢鄙夷,因爲這不僅是江寧第一才子,還是廬陵郡公,他們這裡絕大部分的人,估計一輩子都幹不到這一步!

所以立刻就引來一片讚歎!

徐明禮則有些哭笑不得,這個亦恆啊,還真是雅俗共賞,但是這一首詩,要是傳出去,估計沒幾天,就能讓人耳熟能詳!

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車馬多如簇、書中自有顏如玉,吃穿用住行,連婚姻問題都解決了,還有什麼可說的,學唄,考唄!

這一羣江寧士子,在這一首詩的激勵下,如同打了雞血一般,甚至有人一邊騎馬,一邊背誦經義,甚至相互探討軍政民生。

因爲這科舉,考的就是經義、論、策三科,而其中以策最爲重要,必然牽扯到國計民生!

一路前行,第五日傍晚,天公卻不作美,開始飄雨。

而這時候,他們也到了徐州地界,所以又趕了五六里路,進入徐州城。

這時候,雨已經不小,雖然有蓑衣雨傘,但不少人都成了落湯雞。

在驛館安置了一批人之後,還有一小半,到了江寧會館。

因爲徐州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交通樞紐,商賈雲集,比江寧更爲繁華。

所以江寧的商賈,也在這裡設有會館,方便江寧來人歇腳或者提供一些幫助。

而這會館的資費,則是江寧地方豪紳捐助。

對於那些豪紳來說,這只是小錢,但卻可以博得美名,而且自己來往也方便,所以自然樂於出資。

蘇陽和徐明禮、齊思遠等人,都到了江寧會館,雖然一路行來,沒有什麼偏頗,但這江寧會館的住宿條件,比驛館好了不少,江寧的豪紳貴族再樂善好施,也不可能委屈自己去住驛館,把江寧會館,讓給寒門子弟,那不是仁慈,而是虛僞!

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家宴會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下大理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科狀元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運河三第五十五章 科舉考試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寧河之戰二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會六第一百章 疏通運河一第九十六章 飲酒論策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官虹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任命第九十八章 巧遇金臺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一百四十章 率軍出征第四十二章 離開江寧第一百七十七章 對策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運河三第六章 如此兄弟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會八第七十七章 官倉碩鼠六第六十五章 科場舞弊二第十四章 精煉食鹽第一百四十三章 黃龍軍營第一百五十二章 寧河之戰三第八十七章 欽州生變第六十二章 牡丹花會七第一百三十七章 金殿驚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家宴會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殺到來第五章 前塵往事第八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令如山第一百九十五章 崇敏的野望第一百六十三章 燒錢的鐵騎第一百零八章 安國公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對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寧河之戰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奸若愚第七十五章 官倉碩鼠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蘇楓的窘境第六十四章 科場舞弊一第一百七十章 對話保定帝第一百八十七章 救治第三十九章 廬陵郡公第二十章 雪梅其一第二十五章 滁州之行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一章 入贅徐家第一百三十二章 以美爲題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一百九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六十八章 狀元及第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哥第十一章 雪梅詩會一第九十六章 飲酒論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譽第一百五十五章 寧河之戰六第一百零六章 升職賜婚第一百六十八章 科學院雛形第一百零五章 監軍童貫第八十章 麻姑制餅第三十九章 廬陵郡公第一百七十章 對話保定帝第二十二章 秉燭夜談第一百四十九章 千里奔襲第二十八章 瘟疫來襲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驚聞辛秘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運河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薦蔡京第一百八十四章 鐵劍滴血第四十章 蘇家往事第四十七章 抵達京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寧河之戰四第一百零九章 終成眷屬第八章 食難下嚥第三十七章 治國之論二第一百二十章 爲帝擇後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問計第二百零三章 兩曹尚書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王都尉第六十四章 科場舞弊一第九十一章 東坡獻禮第十三章 獨門秘方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與理念第一百六十六章 兒女親家第一百八十二章 蘇陽的矛盾第五十九章 牡丹花會四第九十二章 麟兒誕生第七十七章 官倉碩鼠六第六十九章 倉部郎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救治第一章 入贅徐家第五十三章 科舉考試一第三十七章 治國之論二第八十一章 事態平息第一百七十二章 章淳與曾布第十四章 精煉食鹽第五十二章 相逢意氣
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家宴會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下大理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科狀元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運河三第五十五章 科舉考試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寧河之戰二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會六第一百章 疏通運河一第九十六章 飲酒論策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官虹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任命第九十八章 巧遇金臺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一百四十章 率軍出征第四十二章 離開江寧第一百七十七章 對策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運河三第六章 如此兄弟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會八第七十七章 官倉碩鼠六第六十五章 科場舞弊二第十四章 精煉食鹽第一百四十三章 黃龍軍營第一百五十二章 寧河之戰三第八十七章 欽州生變第六十二章 牡丹花會七第一百三十七章 金殿驚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家宴會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殺到來第五章 前塵往事第八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令如山第一百九十五章 崇敏的野望第一百六十三章 燒錢的鐵騎第一百零八章 安國公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對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寧河之戰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奸若愚第七十五章 官倉碩鼠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蘇楓的窘境第六十四章 科場舞弊一第一百七十章 對話保定帝第一百八十七章 救治第三十九章 廬陵郡公第二十章 雪梅其一第二十五章 滁州之行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一章 入贅徐家第一百三十二章 以美爲題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一百九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六十八章 狀元及第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哥第十一章 雪梅詩會一第九十六章 飲酒論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譽第一百五十五章 寧河之戰六第一百零六章 升職賜婚第一百六十八章 科學院雛形第一百零五章 監軍童貫第八十章 麻姑制餅第三十九章 廬陵郡公第一百七十章 對話保定帝第二十二章 秉燭夜談第一百四十九章 千里奔襲第二十八章 瘟疫來襲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驚聞辛秘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運河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薦蔡京第一百八十四章 鐵劍滴血第四十章 蘇家往事第四十七章 抵達京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寧河之戰四第一百零九章 終成眷屬第八章 食難下嚥第三十七章 治國之論二第一百二十章 爲帝擇後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問計第二百零三章 兩曹尚書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王都尉第六十四章 科場舞弊一第九十一章 東坡獻禮第十三章 獨門秘方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與理念第一百六十六章 兒女親家第一百八十二章 蘇陽的矛盾第五十九章 牡丹花會四第九十二章 麟兒誕生第七十七章 官倉碩鼠六第六十九章 倉部郎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救治第一章 入贅徐家第五十三章 科舉考試一第三十七章 治國之論二第八十一章 事態平息第一百七十二章 章淳與曾布第十四章 精煉食鹽第五十二章 相逢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