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赴京途中三

這雨,下的長了,一連三天都未見晴的跡象。

蘇陽對於徐州,並不熟悉,前世在燕京謀生,今世也第一次來徐州。

初春,微冷,蘇陽大部分時間獨自在房間裡看書,而他所看最多的,還是王安石給的那一份《熙寧新法成敗記述》!

他也會跟徐明禮請教官場中的事情,這當面說,自然比在書信中飛鴿傳書方便許多。

可是瞭解的越多,蘇陽的心情越是沉重。

歷史,永遠是歷史,但你親手撕開歷史的遮羞布,會發現,他竟然是如此的不堪。

徐明禮仕官二十載,從地方到京城,文職武職都做過。

兵部、禮部、戶部、工部,六部他幹了四個,所以見的太多太多。

他可以說是經歷了熙寧新法從實施到罷黜的整個過程,雖然和王安石說的,出入不大,但還是有一些出入。

比如,在新法實施之初,雖然反對的人不少,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新老權貴,還是在觀望。

變革,自然是會觸動他們的利益,但是,宋國積貧積弱,也不是一天兩天,這些新老權貴,也並非所有人都迂腐不堪,一毛不拔。

只要損失在他們承受範圍之內,那這些人,也不是不能接受,畢竟如果宋國沒了,他們的權勢財富,九成九都會化爲烏有。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個道理所有人都懂。

但是,王安石操之過急,用藥過猛!

神宗又是年輕氣盛,剛剛繼位,勵精圖治,想要掃除弊病。

所以在變法之初,

對王安石,幾乎是不遺餘力的支持。

只要有人反對新法,神宗就會毫不留情的出手,最初那一兩年,不少朝臣功勳被貶,甚至去職奪爵。

或許是因爲神宗的支持,王安石心裡有了底氣,所以步子更大,用藥更猛,幾乎是全方位的改革。

雖然,他的改革,能夠起到富國強兵的作用,只要能夠實行下去,國富民強也近在眼前。

但要是按照他這麼搞下去,整個大宋的權貴都得清洗一遍。

這誰能忍?

用徐明禮的話來說,那個蘇東坡是懟天懟地懟空氣,不過都是嘴炮。

但王安石,是鬥天鬥地都空氣,實打實的組合拳!

要是讓他這麼一陣亂拳打下去,其他人都得喝西北風,完全是超越了他們的底線。

所以,保守勢力的反撲,如狼似虎的撲來,王安石被打蒙了,神宗也意識到了,這麼搞下去,國未富,兵未強,自己得先滾蛋。

因此,立刻就妥協,而蘇家也就成爲了妥協的犧牲品之一!

不過他們改革的決心並未停下,步伐緩慢了一些,也的確是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在變法實行三年之後,從吐蕃手裡多回來五洲之地,這可以說是創紀錄的壯舉,因爲立國至今,無論是對西夏遼國還是吐蕃,都沒取得像樣的勝利,而這一次,卻是完勝!

也或許是這個壯舉,新法才能在反反覆覆的爭鬥中,堅持十五年。

不過這十五年來,的確是有了一些效果,國庫充盈,軍隊的戰鬥力提升了一些,但是,天下百姓,卻比以前的日子更苦了,這是不爭的事實。

王安石也在那份回憶錄中認識到了這一點,但他認爲,這是改革的陣痛,前途還是光明的。

只是,這陣痛,爲什麼要讓老百姓來承擔呢?

這麼搞下去,可能真的會出現民變。

大宋立國百餘年,還真沒有什麼大的起義,像那什麼宋江方臘,估計這會兒還不知道在哪裡窩着呢,而且那兩場起義,根本沒有撼動宋國的朝綱!

因爲宋國百姓雖苦,但因爲經濟繁榮,糧食產量增加了不少,只要國庫充盈,即便是遇到災荒,也有能力去救援,哪怕是餓死了一些人,但活着的還能看到希望。

自古以來,老百姓不是被逼到了絕路,是不會去造反的。

徐明禮也屬於前期觀察,後期反對革新的一派。

一來是他自身的地位和立場,決定了不可能跟王安石站在一邊。

而來,王安石的革新,的確是有一些弊病的。

但是徐明禮同樣承認,宋國需要變革,但不是王安石這個變法,至少得找到一個讓新老貴族都能承受的方案,至少大部分人都能承受,至於那些極端的,只要大部分人接受,那些人識趣也就罷了,不識趣,變革不是過家家,流血衝突在所難免!

蘇陽合上了這份回憶錄,腦海中盤旋着一個念頭,什麼纔是各方都能接受的?共贏,真的存在嗎?

蘇陽沒想到,因爲沒有真的進入朝堂,沒有真真切切的看過宋國現狀,他無法決定,不能憑藉別人說的來盲目的做決定。

按照蘇陽現在的瞭解,那位太皇太后,如今纔是宋國真正的掌權者,皇太后顯然無法與其抗衡。

但是,這位太皇太后,絕對屬於極端反對變法的一撥人。

等,蘇陽需要等時機,也需要時間來了解狀況,積蓄力量。

怎麼着,也得熬死這太皇太后再說!

按照他前世的記憶,這太皇太后臨朝稱制八年之後纔去世,也就是說,未來八年,蘇陽的機會不多,而且,他現在也沒有什麼力量,這八年時間蘇陽最明智的選擇就是蟄伏待機。

而王安石給自己指出的方針,同樣是如此,爲了變法,王安石可是準備了足足三十年啊,他被神宗重用的時候,已經五十歲了!

八年後,自己也纔不到三十歲!

不過這八年,蘇陽也不是什麼都不能做,除了調查之外,還是能做一些實事的。

但是具體做什麼,現在想來還太遙遠,目前,最重要的,是這場科考!

經義和論沒有什麼新鮮的,策,應該寫什麼呢?

還是得看,這個策,題目是什麼,國計民生,應該也就是這些內容!

蘇陽習慣性的開始猜題,猜測主考官的心思,猜測這題目,應該是什麼人出!

最終,想來想去,還是那位太皇太后,因爲她纔是這一次考覈,真正的掌控者,誰得狀元,那也是她說了算。

一個剛剛十歲的小屁孩,能做什麼?

“亦恆!”

蘇陽聽見了齊思遠的聲音。

這傢伙坐不住,今天冒着雨,跟幾個公子小姐出去看雨幕之下的徐州古城了!

蘇陽擡頭,看到齊思遠從門口走過來,而他正好從窗戶看得到。

齊思遠撐着傘,而背後,居然還跟着一個身姿婀娜的女人!

第四十七章 抵達京城第四十三章 赴京途中一第三章 徐家婚宴第二十七章 雪梅其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薦蔡京第一百四十五章 崔遠來援第二十一章 雪梅三首第一百五十二章 寧河之戰三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機軍營第一百四十三章 黃龍軍營第十二章 雪梅詩會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章淳與曾布第十八章 天之將變第九十三章 齊人之福第一百九十三章 蘇楓的窘境第七章 侍女香草第一百五十三章 寧河之戰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藍圖第四章 執子之手第二十五章 滁州之行第七十章 洛倉之行第十四章 精煉食鹽第六十八章 狀元及第第二十一章 雪梅三首第三十一章 瘟疫來襲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蘇陽的矛盾第一百九十四章 將進酒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第七十三章 官倉碩鼠二第八十七章 欽州生變第一百七十一章第八十七章 欽州生變第五十八章 牡丹花會三第五十二章 相逢意氣第七十八章 蜀中劉家第四十六章 再遇茗煙第八十四章 科學大牛第二十二章 秉燭夜談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開封府第一百三十章 化名而來第九十二章 麟兒誕生第五十九章 牡丹花會四第六十四章 科場舞弊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種家老將第二十九章 瘟疫來襲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千里良駒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家宴會二第七章 侍女香草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奸若愚第一百四十章 率軍出征第十六章 月到中秋第七十六章 官倉碩鼠五第一百零八章 安國公主第一百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一百零六章 升職賜婚第二十四章 宋國現狀第四十七章 抵達京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彈劾蘇陽第一百四十八章 陣前定計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鹽案八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鹽案八第四十五章 赴京途中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以美爲題第六十四章 科場舞弊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來襲第一百四十三章 黃龍軍營第九十四章 茗煙困境第八十八章 欽州現狀第五十九章 牡丹花會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二十一章 雪梅三首第一百二十一章 爲帝擇後二第九十一章 東坡獻禮第一百三十五章 種家老將第三十七章 治國之論二第二百章 私鹽案九第一百八十四章 鐵劍滴血第一百三十九章 邊情緊急第一百四十七章 整軍備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馬之殤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家宴會四第三十七章 治國之論二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會八第六章 如此兄弟第五十三章 科舉考試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將進酒第一百一十三章 幼童沐兒第一百二十一章 爲帝擇後二第三十九章 廬陵郡公第一百五十三章 寧河之戰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官虹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問計第二章 初次見面第八十章 麻姑制餅第一百六十三章 燒錢的鐵騎第一百八十六章 瑞王趙佶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
第四十七章 抵達京城第四十三章 赴京途中一第三章 徐家婚宴第二十七章 雪梅其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薦蔡京第一百四十五章 崔遠來援第二十一章 雪梅三首第一百五十二章 寧河之戰三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機軍營第一百四十三章 黃龍軍營第十二章 雪梅詩會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章淳與曾布第十八章 天之將變第九十三章 齊人之福第一百九十三章 蘇楓的窘境第七章 侍女香草第一百五十三章 寧河之戰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藍圖第四章 執子之手第二十五章 滁州之行第七十章 洛倉之行第十四章 精煉食鹽第六十八章 狀元及第第二十一章 雪梅三首第三十一章 瘟疫來襲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蘇陽的矛盾第一百九十四章 將進酒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第七十三章 官倉碩鼠二第八十七章 欽州生變第一百七十一章第八十七章 欽州生變第五十八章 牡丹花會三第五十二章 相逢意氣第七十八章 蜀中劉家第四十六章 再遇茗煙第八十四章 科學大牛第二十二章 秉燭夜談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開封府第一百三十章 化名而來第九十二章 麟兒誕生第五十九章 牡丹花會四第六十四章 科場舞弊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種家老將第二十九章 瘟疫來襲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千里良駒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家宴會二第七章 侍女香草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奸若愚第一百四十章 率軍出征第十六章 月到中秋第七十六章 官倉碩鼠五第一百零八章 安國公主第一百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一百零六章 升職賜婚第二十四章 宋國現狀第四十七章 抵達京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彈劾蘇陽第一百四十八章 陣前定計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鹽案八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鹽案八第四十五章 赴京途中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以美爲題第六十四章 科場舞弊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來襲第一百四十三章 黃龍軍營第九十四章 茗煙困境第八十八章 欽州現狀第五十九章 牡丹花會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二十一章 雪梅三首第一百二十一章 爲帝擇後二第九十一章 東坡獻禮第一百三十五章 種家老將第三十七章 治國之論二第二百章 私鹽案九第一百八十四章 鐵劍滴血第一百三十九章 邊情緊急第一百四十七章 整軍備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馬之殤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家宴會四第三十七章 治國之論二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會八第六章 如此兄弟第五十三章 科舉考試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將進酒第一百一十三章 幼童沐兒第一百二十一章 爲帝擇後二第三十九章 廬陵郡公第一百五十三章 寧河之戰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官虹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問計第二章 初次見面第八十章 麻姑制餅第一百六十三章 燒錢的鐵騎第一百八十六章 瑞王趙佶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