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交底

十月二十日,興仁府。

帥府議事廳內,楊叢義、袁華、潘誠、蘇仲、薛望等人齊聚一堂,共商大事。

“大人,這次在杞縣我們本來不會敗,損兵近萬,責任着實在成閔!”蘇仲辯解。

“過去了,就不要再提,追究誰的責任並無意義。記得多年前我就跟你們說過,打仗要跟靠得住的人、能共進共退的人一起打,不然失敗在所難免。其實你們本不該敗的那麼慘,如果不是一心想要跑回大營尋求庇護,而是反身直面敵軍,這一場勝敗難料,即使不能勝,也可以從容退走。說到底,還是平常的訓練疏忽了。都反思反思自己的原因,一味找別人的問題,目前來說並沒有意義。明白嗎?”楊叢義制止了對方的牢騷之語。

“是,大人。”蘇仲心氣已失。

“說說接下來的打算。”楊叢義的目光一一從四人身上掃過,而後道:“山東義軍傳來消息,完顏亮和遼陽的完顏雍正在河間府一帶打的難解難分,一連打了多場,互有勝負,但從目前形勢看,完顏亮的軍隊要比完顏雍強上幾分,完顏雍要想趁火打劫,趁大宋北伐之際從北向南奪取河間府、真定府,應該沒有太大的機會,估計最終還是要退回燕京,形成對峙。”

“不過,如果大宋攻打汴京太急的話,完顏亮很有可能退守真定府,放棄河間府,收縮戰線,北方以防禦爲主,而後調集大軍南下,先將大宋北伐軍擊敗,圖謀議和。說實話,大宋現在準備不足,一無北伐實力,二無北伐的民間基礎,長江以南根本沒有多少北伐意願,江淮地區倒是有北伐意願,可惜金軍南下肆虐幾個月,弄得百姓逃散,田地荒蕪,人口只有過去的十之四五,需要時間休養生息。如果兩淮地區民生不恢復,大宋不可能北伐成功。”楊叢義神情嚴肅。

“大人的意思是,這次北伐沒有奪取汴京的希望?”薛望驚問。

“沒有。三年之內,大宋都不可能北伐成功。”楊叢義給了肯定的答覆。

“完顏亮在北方跟完顏雍大戰,汴京兵力空虛,爲何會沒有希望?”不光薛望不認同楊叢義的說法,就連袁華、蘇仲等人都有疑問。

北伐不成的話,他們之前可從未聽楊叢義說過,現在忽然說起,他們怎能接受?

“我方纔說了,一是大宋準備不足,幾十年來不管是朝廷還是民間,從上到下都沒有準備過北伐,先不說民間怎麼想,就說軍中,一直以來想的最多的就是不要讓金人渡過長江,軍隊訓練也都以防禦爲主,衝鋒打仗的陣勢有幾支軍隊練過?這樣的軍隊是沒法進攻的。你們都見過正軌禁軍,他們打的怎麼樣,都清楚吧,就那樣未經專門訓練的軍隊怎麼收復中原?僅憑人多就行嗎?就算行,如今朝廷又能調集多少軍隊?十萬、二十萬,還是三十萬?一無足夠兵力,二無糧草軍資,這是此時大舉北伐不能成功的一個原因。”

楊叢義稍稍停頓,接道:“另一個原因就在汴京地理位置,往北是富庶的平原,物產豐富,能爲汴京提供源源不斷的糧草,往西是鄭州、洛陽,是汴京西門,不拿下這兩個地方,別想取汴京,而要拿下洛陽,就得考慮西邊的函谷關,函谷關易守難攻,從那兒東出容易,想要西進,汴京、鄭州、洛陽全都得當先拿下。如此就有一個問題,想取汴京得先取函谷關,想取函谷關就得先拿汴京,這是一個死結,除非川陝與兩淮共同出兵,讓金人東西不能相顧,否則絕無可能。另外,汴京城牆有多高,有多厚,你們有誰見過?想當年金軍二十萬圍汴京九月,城內守軍不過五萬,他們也沒能攻下來。宋軍如今去攻汴京城也是一樣,縱使能有三十萬大軍圍上幾個月,也不可能輕易破城。”

“我說的夠明白了吧,此時大舉北伐不可能成功,只能步步爲贏,徐徐圖之。”楊叢義看着衆人,今日方纔跟他們交底。

衆人沉默了,細細一想,確實如此,根本就不可能北伐成功,能奪取興仁府、歸德府就已經是意外之喜,再想貪圖更多土地功勳,等待他們就是失敗,重新退回江淮。

“既然大人早已知道不可能北伐成功,爲何還要帶我們北上?”袁華心裡的疑問很多,而這一個排在第一位。

“原因很簡單,不能讓朝廷跟金人議和。一旦開始議和,大宋便再也沒有北伐的機會,因爲臨安可能就此失去北伐的意願,皇帝失望,主和派必然乘勢而起,過去二十多年大宋是何模樣,你們應該清楚。如今新皇有恢復中原之意,我們無論如何都該給他希望,況且朝廷也該到換一換風氣的時候了,主和派絕不能再把持朝政。要想主戰派在朝堂上站得穩,我們在前線必須要能打勝仗,這就是我爲何會在徐州北伐失敗後,匆忙引兵北上興仁府的原因。”如今衆人心有疑問,楊叢義也不想再隱瞞,要成就大事,就得跟周圍的說些心裡話,分享一些秘密,前線涉政,就是危險的秘密。

衆人一聽,心下大驚。

前線軍將牽涉朝政歷來都是大忌,現在楊叢義直接說給他們聽,他們便有同謀之嫌,一旦主和派當政,此事被挖出來,他們誰都跑不了。

此時說出,如此以來,他們與楊叢義結結實實的就是一條船上的人,誰也脫不了干係。

“都不必擔心,北伐是朝廷大事,只要我們在前線打勝仗,便只有功勞,沒有罪過!”楊叢義見衆人似乎被嚇到,趕緊給他們寬心。

“可如今北伐註定失敗,我們何去何從?”袁華臉色有些難看起來。

“歸德府北伐軍可以失敗,但我們不能。只要守住興仁府,一有機會便北上攻取州縣,給朝廷以希望,北伐就能繼續。這次北伐最好的結果是攻破汴京城外的防禦圈,抵近汴京城下,但也僅限於此,最壞的結果是張浚率領的北伐軍被金軍擊敗,退回陳州、亳州、宿州,但只要興仁府不丟,朝廷那些主戰派大臣就不會同意議和,因爲收復中原的希望還在。”

楊叢義的目光再次從衆人臉上一一掃過,而後說道:“所以,我們接下來的任務便是好好練兵,加固城防,做好堅守興仁府的準備!”

“若金軍擊敗張浚的部隊,以大軍圍困興仁府,我們能堅持多久?”楊叢義忽然告訴他們北伐不能成功,衆將心裡都有疑問,同時也有些許失落。

“最多堅持三個月,金軍就得撤退。”楊叢義胸有成竹。

但蘇仲、潘誠等人似乎不是太相信,從他們眼神中可以看出來,他們希望得到進一步解釋。

只聽楊叢義道:“不妨告訴你們,我們在北方並不是一支孤軍,即使歸德府重新被金軍佔據,我們也有回緩的餘地,嘉祥以東是濟州,濟州東邊是忠義軍佔領的山東,整個山東東路南到沂州,北至濟南府,西至東平,都在忠義軍手裡,我已跟山東忠義軍取得聯繫,必要的時候,他們會出兵策應。我想,一旦金軍敢將大部兵力南調,忠義軍便會率軍西進,直擊大名府等汴京與真定府之間的重要州府,迫使完顏亮率軍北歸。”

“山東忠義軍?沒有統一訓練指揮的農民軍,能攻城掠地?”蘇仲首先表示懷疑。

“不能攻城,他們是怎麼拿下整個山東東路的?不要懷疑他們的實力。濟州三萬多金軍覆滅大野澤,就是山東忠義軍的手筆。我聽說義軍之中,能人異士不再少數,未加訓練就能攻城掠地,若稍加訓練,直接攻取金國重要州府也不成問題。”楊叢義舉例釋疑。

不等衆人再就義軍之事發問,楊叢義又道:“據我所知,山東忠義軍其實跟遼陽的完顏雍也有一定關係,雖然不是附屬關係,但至少他們之間有合作,不然只憑忠義軍自己,他們養不起十多萬人。所以,只要完顏亮敢把金軍主力南調汴京附近,忠義軍和完顏雍的燕京金軍必定不會錯過南北合擊的機會,到時候完顏亮的大軍還得乖乖的調回真定府去。我們在興仁府有八萬兵力,只要不貿然出擊,自保無虞。”

此爲寬心之語,但衆人的關注點卻在山東忠義軍跟遼陽完顏雍的關係上,聽聞這個消息,心下又是一顫。

楊叢義時刻關注他們的顏色,豈有不明他們心中所慮之理。

於是馬上又道:“不必擔心,山東忠義軍沒有自立之意,遼陽完顏雍也沒有跟大宋朝廷取得聯繫,更沒有得到朝廷承認,即使大宋朝廷知道遼陽完顏雍,也只會把他當成金國內亂的一股勢力,跟各路義軍並無多大區別,他們之間有聯繫,與我們跟山東忠義軍有聯繫,並不會有什麼影響,畢竟朝廷的對手是完顏亮,不是完顏雍。”

第622章 江防分歧第176章 返回泉州第520章 軍權下放第127章 謊言第186章 準備離營第605章 分兵備戰第193章 再會故人第264章 宴會尾聲第279章 中秋之約第197章 我們成親第93章 一個不留第488章 蛀蟲之嫌第608章 一戰之勝第225章 拖住守軍第269章 固守防襲第405章 湯鷽的消息第22章 知縣老爺的賞識第58章 青石崖第417章 問題太多第72章 逃犯的消息第86章 夜半鬼叫第208章 知州殷勤第372章 關鍵證詞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第335章 監軍反擊第491章 郡王入營第34章 餓狼圍困第598章 援軍天降第4章 人證物證俱在第305章 地道第515章 故人相會第379章 全軍點名第62章 道長援手第458章 全軍集訓第155章 大叔下山第374章 如實招認第171章 增船百艘第737章 南下平陽府第498章 奮武揚武第680章 北上興仁府第486章 傷心處第276章 緊閉營門第70章 機會來了第114章 龍虎上將第714章 選才第600章 退敵之策第749章 家事國事第418章 暗中調查第600章 退敵之策第322章 圍攻涼山(一)第772章 糧草轉移第774章 三軍皆動第334章 討個說法第153章 招募新軍第110章 武學出路第434章 怨第472章 抽籤選將第686章 急功近利第276章 緊閉營門第243章 風帆難降第664章 謀取濟南府第762章 趙昚的圖謀第9章 不速之客第186章 準備離營第428章 最終決斷第189章 喝風受冷第423章 提前釋疑第249章 不可思議第570章 共謀大事第670章 宣戰北伐第322章 圍攻涼山(一)第228章 敵軍來襲第37章 狼王之死第445章 建營之地第92章 紅沙谷第61章 飛蛇第227章 虛張聲勢第347章 香爐峰故人第373章 記性不好第781章 攻防馬頭村第295章 天公作美第185章 改造針盤第737章 南下平陽府第77章 好消息第3章 精彩的故事第375章 無力控制第38章 西進第468章 建營試煉第782章 糧倉驚變第329章 大軍南撤第297章 趁勝西進第24章 囂張的土匪第710章 家事國事第376章 重返神騎軍第654章 勸降臨沂第135章 湯鷽之疑第116章 秦檜出場第287章 忽然醒悟第321章 圍堵四門第60章 逃命
第622章 江防分歧第176章 返回泉州第520章 軍權下放第127章 謊言第186章 準備離營第605章 分兵備戰第193章 再會故人第264章 宴會尾聲第279章 中秋之約第197章 我們成親第93章 一個不留第488章 蛀蟲之嫌第608章 一戰之勝第225章 拖住守軍第269章 固守防襲第405章 湯鷽的消息第22章 知縣老爺的賞識第58章 青石崖第417章 問題太多第72章 逃犯的消息第86章 夜半鬼叫第208章 知州殷勤第372章 關鍵證詞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第335章 監軍反擊第491章 郡王入營第34章 餓狼圍困第598章 援軍天降第4章 人證物證俱在第305章 地道第515章 故人相會第379章 全軍點名第62章 道長援手第458章 全軍集訓第155章 大叔下山第374章 如實招認第171章 增船百艘第737章 南下平陽府第498章 奮武揚武第680章 北上興仁府第486章 傷心處第276章 緊閉營門第70章 機會來了第114章 龍虎上將第714章 選才第600章 退敵之策第749章 家事國事第418章 暗中調查第600章 退敵之策第322章 圍攻涼山(一)第772章 糧草轉移第774章 三軍皆動第334章 討個說法第153章 招募新軍第110章 武學出路第434章 怨第472章 抽籤選將第686章 急功近利第276章 緊閉營門第243章 風帆難降第664章 謀取濟南府第762章 趙昚的圖謀第9章 不速之客第186章 準備離營第428章 最終決斷第189章 喝風受冷第423章 提前釋疑第249章 不可思議第570章 共謀大事第670章 宣戰北伐第322章 圍攻涼山(一)第228章 敵軍來襲第37章 狼王之死第445章 建營之地第92章 紅沙谷第61章 飛蛇第227章 虛張聲勢第347章 香爐峰故人第373章 記性不好第781章 攻防馬頭村第295章 天公作美第185章 改造針盤第737章 南下平陽府第77章 好消息第3章 精彩的故事第375章 無力控制第38章 西進第468章 建營試煉第782章 糧倉驚變第329章 大軍南撤第297章 趁勝西進第24章 囂張的土匪第710章 家事國事第376章 重返神騎軍第654章 勸降臨沂第135章 湯鷽之疑第116章 秦檜出場第287章 忽然醒悟第321章 圍堵四門第60章 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