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知縣老爺的賞識

楊叢義在太湖縣的日子過的很舒坦,在沒有案子的時候,沒什麼事情可做的他,被知縣叫去徵收秋糧。

秋糧徵收一般是從秋收開始,一直到冬月初。太湖縣徵收秋糧不需要他下到田間地頭每家每戶去收,大多數農戶或地主會自己送來,衙役們只需要覈對農戶上繳的糧食是否夠數,每戶該交多少糧,簿冊上寫的明白,知縣大人早就已經計算的清清楚楚,不存在討價還價的可能,當然也沒有多徵一升兩斗的餘地。

古代的稅收制度十分繁雜,各種稅收名目繁多,怎麼計算徵收,楊叢義沒有了解的興趣,按戶冊上寫的數量,收繳登記就是了。

各縣稅賦徵收,油水豐厚,一般都由縣丞或主簿負責,但太湖縣整個縣衙只有一個官,那就是知縣陳如是,他對斂財興趣不大,一般都是按朝廷規定,照例徵收,不多徵,也不少徵,因此太湖縣百姓的賦稅負擔較周邊各縣輕了不少,正是因爲這個緣故,他的嚴刑峻法纔沒有逼的民衆造反,不然哪有他清閒的縣老爺可做。

秋糧徵收非常順利,登記在冊的一萬兩千戶,除了免稅的四千多戶,絕大多數在半個月內足量繳納了秋糧,這讓楊叢義非常震驚。

在他的印象裡,秋糧徵收應該是由糧差挨家挨戶上門徵收,農戶不願交,收不上來的時候還要使用武力,少不得破門硬搶,吏如惡鬼,說的便是糧差。

對於農戶地主每天爭相來交糧的情形,楊叢義只能理解爲他們是怕了陳知縣的升堂問案,畢竟連口角之爭都能入獄,何況不交糧稅呢。

隨着前來縣城交糧的農戶越來越少,楊叢義也就沒再參與,每天繼續練功習字。

一天,楊叢義正在專心練字,卻有一衙役過來告訴他,縣老爺叫他過去。

楊叢義心中納悶,秋糧基本徵收完了,最近也沒有案子,知縣老爺找他能有什麼事?不過他沒有遲疑,稍微收拾了筆墨,便去見知縣老爺。

經過丫鬟通報,楊叢義被帶進了陳知縣的書房。

一進書房,一股濃郁的墨香便飄入肺腑,只見陳知縣坐在書桌前,手中拿着文牒。他背後的書架上擺滿書籍,左側的牆上有一副字,寫的是“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書桌正前方則是一副山水畫,不知出處。

楊叢義不便多看,走到陳知縣書桌三尺之外停下腳步,小心問道,“大人,不知找我有什麼吩咐?”

陳知縣正認真的看着手中的文牒,擡頭看了他一眼,有些憂愁的自顧說道,“荊湖南路、江南西路向朝廷上報今年遭大水,秋糧減產七八成,不止秋糧徵收困難,恐還有饑荒之憂,請朝廷賑濟。戶部派人去查證,得知這兩路境內水患乃河堤水道年久失修所致,人禍遠大於天災。皇上得知後,極爲震怒,將這兩路上至提倉,下至知縣主簿悉數罷免,永不錄用。淮西安撫使大人聽聞此事後,十分擔憂,唯恐淮西也發生難以控制的水患,一紙公文下來,讓各州縣務必在年底之前將河道清理乾淨,河堤翻修加固。”

楊叢義不知道陳知縣跟他說這些是什麼用意,他不過是一個剛剛補缺不到一個月的捕快,給衙門打雜的臨時工而已,完全沒有必要跟他說這些,再說跟他說這些幹什麼呢?不過他沒有發問,而是靜等陳知縣的下文。

只聽陳知縣又道,“我任太湖知縣三年有餘,但對本縣山川河流知之甚少,修堤清淤也不甚擅長。歷來天災均會伴着人禍,一旦發生水患,必然是民不聊生。太湖縣地處偏遠,且在江北,易受金兵侵擾,除我之外,朝廷並未派遣其他官員,本縣十多萬人,公務繁雜,許多事務力有不逮,只能假手他人,但縣衙這幫小吏偷奸耍滑,已然成性,這等關乎民生的大事,我不放心讓他們去做。楊捕頭,你初入公門,不與其他小吏合流,路遇不平,仗義相助,頗具俠義心腸,又讀過聖賢書,識文斷字,也是難得。近日看你協助徵收秋糧也盡職盡責,不偏不倚,在這等民生大事上做的很好。今天叫你來,就是想把修堤治河之事也交給你去辦,你看如何?”

楊叢義哪裡會什麼修堤治河,他大學學的是人力資源管理,可不是工程管理,自己有幾斤幾兩,他很清楚,這事關百姓的身家性命,開不得玩笑,摻不得假。再說太湖縣屬長江水系,雨季長,降水量大,洪水肯定每年都會發生,以古代的基建水平,怎麼可能治得了。便一口回絕道,“大人,我才疏學淺,對治水一竅不通,恐怕難以勝任。”

陳知縣語氣稍變,冷聲道,“若是本縣懂得治水,也不會讓你來治,這也是迫不得已。治水之事本縣全權交予你,要人給人,要錢本縣便給錢,事情辦好了,本縣另有重賞。”

這很明顯就是趕鴨子上架,楊叢義聽陳知縣這麼一說,就知道治水之事是無法推脫了,整個縣衙就知縣老爺一個官,一切都是知縣老爺說了算,他又能推給誰,於是只得硬着頭皮點頭道,“我聽大人安排,盡力把此事做好。”

見楊叢義答應,陳知縣這才臉色一緩,“好,我沒有看錯人。衙門裡的人你隨便挑,只要能把水治了,你要什麼本縣便給什麼。”

楊叢義道,“大人,治水之事想來也是十分複雜,容我先回去想一想,如果有需要我再向大人稟報。”

陳知縣道,“好,去吧。”

楊叢義應了一聲,便退出陳知縣書房。

水患,自有人類以來一直都是個大難題,無法避免。水是生存的基本要素,在交通不便利的時候,人們只有越來越靠近水源,距離水源越近就意味着離水患更近。黃河作爲母親河,孕育出華夏文明,但每當她氾濫咆哮的時候,卻認不得依靠她生存的子孫。

對於黃河,子孫感恩着,也苦難着。長江,也是一樣。

楊叢義知道,人類永遠鎖不住水,治水也永遠沒有盡頭,但他更明白不能因爲治不好,便棄之不顧,任由洪水肆虐,那就太不負責任。

他需要好好想一下,這水到底該怎麼治,像太湖縣這種降水量豐富的地方河流必然不少,不管是清理河道,還是加高堤岸,都是大工程,離年底就只有四個月,不管怎麼做,時間都很緊張。

楊叢義回到自己房間,他需要先做一個粗略的計劃,像無頭蒼蠅一樣,肯定不能成事。

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楊叢義把自己關在房中編寫治水方案,他沒接觸過治水相關的事,明知做計劃也不過是閉門造車,卻也不得不造,有總比沒有好。

當晚他便帶着做好的計劃去找陳知縣討論。陳知縣不懂治水,他也沒有興趣聽,但楊叢義還是堅持要向他彙報計劃。

楊叢義告訴陳知縣,從明天開始他將會走遍太湖縣境內每一個村鎮,調查清楚每一條河流汛期的情況,標記出每一個危及民生的河段。治水必須要當地百姓參與支持,等全部摸清河流情況之後,召集各村鎮里正和在當地有威望的老人宗長,再安排佈置具體河段清淤修堤。百姓治水雖然是利民利己,但既然是官府倡導,也要出些力纔好,到時候是出錢還是免稅,當有陳知縣做主。

陳知縣聽完楊叢義的治水思路之後,連連點頭,承諾讓他放手去做,並對楊叢義說該他出面的時候,他絕不推脫。

治水關乎民生,一場大水就能讓許多人家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所以必須小心謹慎,馬虎不得。

楊叢義在衙門多日,對那些衙役捕快看得清楚,幾乎都沒有認真做事的,上面不安排,他們絕對不會去做,就是安排他們做,一個個也是偷奸耍滑,使小聰明,能賴就賴了。調查河流摸底之事十分緊要,他決心親自把太湖縣跑一遍,但太湖縣他不熟悉,對本地的風土人情也知之甚少,還是需要人協助的,他在縣衙裡並沒有多少熟人,這個時候就想到了劉三,那個在衙門混日子的衙役。

此後,楊叢義帶着劉三深入太湖縣大小一百五十七個村鎮,細察境內九十八條河流,從秋天到入冬,歷時兩個月,帶回了大量水紋資料。

當楊叢義再次出現在陳知縣面前的時候,陳知縣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激動的站起來走到楊叢義身前,雙手扶住他肩膀,連道幾聲辛苦了,然後請他落座。

看着眼前這個臉色黝黑,雙手滿是傷口細痕的小夥子,陳知縣心緒難平,曾幾何時,他也是熱血滿腔的青年,立志灑一片熱血,護一方山水,誰知不過幾年之間,盡然變得整天躲在書房度日,到底是什麼改變了他的初衷?他陷入了深思。

楊叢義見陳知縣默然不語,便主動彙報道,“大人,我把這段時間調查到的情況說一下。”說着翻開隨身帶着的幾大本冊子。

陳知縣聽到楊叢義說話,這才從深思中回過神來。

只聽楊叢義將調查掌握的資料徐徐道來,“這次出去,我們一共去了一百五十多個村鎮,詳細察看了九十八條穿過百姓生活區域的河流。經過當地百姓介紹,每年一到夏季就會出現嚴重水患的河道有四十七處,遇特大洪水纔會有水患的地方有十一處,共有五十八處河道需要修整。這五十八處河道有三十五處曾經修整過,但也是有些年頭了,被河水沖刷的殘破不堪,還有二十三處幾乎沒有任何修整,當地百姓只是在自家田邊磊高田堤,以此來抵禦洪水,但作用不大,這些都需要官府出面組織集中修整。

還有幾十處有隱患和危害較小的地方,察看時我們已經讓村民們在農閒的時候自己修整,免得漲水時傷及自家田地。需要官府組織協調的村鎮有八十七個,我們已經提前通知這些村鎮的里正和宗長,讓他們在冬月初三到縣衙來,一切聽從知縣大人安排。今天是初一,如果沒有問題,他們後天都會來,到時候需要大人親自主持。這是按河流整理出來的五十八處河道涉及的村鎮和當地人丁狀況,多數河道修整牽扯兩個以上村鎮,相互扯皮推諉比較嚴重,矛盾很大。”

說完,楊叢義將記錄着詳細情況的幾本冊子放在陳知縣書案上。

陳知縣聽完楊叢義的彙報,翻開他整理好的冊子,仔細翻看起來,只見每一頁都畫有一條河流,這條河流什麼走向,周邊有哪些村鎮,多少戶人家,河流哪裡威脅農田,多少農田會受洪水之害等等,標註的一清二楚,不由的以掌擊案,大爲感慨道,“了不得,了不得,年輕有爲,讓你做一個小小的捕頭真是屈才了。”

楊叢義道,“不敢,多謝大人擡舉。”

陳知縣繼續誇道,“不必如此謙虛,單依你這個記錄來看,就很不一般。這每一處水患河道,你都標明瞭確切地點,發生水患會危及的田地畝數,河道需要修整的長度和加固的高度,以及涉及此河道的村鎮人丁。看着每一個記錄,我便對那裡的情況瞭如指掌,就像我親自去過一樣。真是難得,張大人真是眼光獨到。”

楊叢義再次謝道,“大人過獎了。”

陳知縣道,“你在外奔波兩月有餘,受累了,回去好好休息幾日,剩下的事情當有我這個父母官來做。”

楊叢義起身告辭道,“是,謝大人。”

他確實很累了,整天在田間地頭跑,翻山越嶺也是家常便飯,這兩個月可比他以前在山裡打獵辛苦多了,他回到房間倒頭便睡。

接下來接近兩個月的河堤治理,果然沒讓楊叢義繼續參與,但最終的驗收陳知縣還是讓他去做,畢竟每一個地方的情況他都熟悉。

即使是這樣,楊叢義也有了不少的時間可以用來看書寫字,看書當然不是爲了考科舉,他沒那個心思,純粹是爲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像一個宋朝人,更加自然的融入這個時代。

第783章 分兵突圍第332章 接管涼山第755章 駁斥腐臣第393章 三個媒人第741章 宰相薦官第739章 合圍關中第540章 船上遇故人第711章 臨潢府之爭第700章 帝師自決第510章 一家人第57章 前門寺第274章 我全都要第63章 解圍第256章 挑選丈夫第337章 封官授職第52章 自尋死路第282章 宣威軍第765章 趕人第170章 都不乾淨第33章 人心本善第571章 遼陽府第1章 穿越南宋第419章 軍演章程第289章 宣威軍一分爲二第174章 造船招募第201章 臨行準備第385章 託付利益第196章 準備離京第654章 勸降臨沂第37章 狼王之死第134章 太學辯議(七)第365章 瞭如指掌第399章 前往臨安第65章 奶頭山第334章 討個說法第52章 自尋死路第603章 應變第402章 超出預算第425章 選將統帥第681章 交底第162章 天黑不行船第2章 寂靜官道第124章 再見知軍第105章 單獨補試第788章 親征燕京第628章 重布江防第730章 整編入軍第558章 壟斷交易第155章 大叔下山第386章 打包出讓第429章 這是機會第571章 遼陽府第638章 高官相許第692章 金軍來襲第246章 湯鷽的秘密第456章 他們來了第387章 中場休息第607章 水戰第703章 頒行天下第560章 爭相交易第447章 鋪墊準備第785章 大陣吃人第137章 論定回易第71章 忠義盟第168章 請回臨安第409章 回衙覆命第308章 遊奕軍李耕第462章 山中實戰第311章 擇地攻擊第97章 交換第672章 精武軍出動第46章 回城覆命第226章 大驚小怪第604章 戰敗之怒第696章 金人求和第8章 獄中傳道(下)第737章 南下平陽府第728章 應對之策第647章 謀劃益都第402章 超出預算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99章 燒光了第772章 糧草轉移第466章 敗軍中伏第1章 穿越南宋第501章 回家第30章 心裡有數第33章 人心本善第580章 爭執不休第273章 交易規則第184章 親訓新軍第688章 潰兵奪糧第294章 修壩蓄水第783章 分兵突圍第360章 藥鋪掌櫃第655章 取臨沂第264章 宴會尾聲第783章 分兵突圍第566章 香水魔力第542章 親赴蓬萊
第783章 分兵突圍第332章 接管涼山第755章 駁斥腐臣第393章 三個媒人第741章 宰相薦官第739章 合圍關中第540章 船上遇故人第711章 臨潢府之爭第700章 帝師自決第510章 一家人第57章 前門寺第274章 我全都要第63章 解圍第256章 挑選丈夫第337章 封官授職第52章 自尋死路第282章 宣威軍第765章 趕人第170章 都不乾淨第33章 人心本善第571章 遼陽府第1章 穿越南宋第419章 軍演章程第289章 宣威軍一分爲二第174章 造船招募第201章 臨行準備第385章 託付利益第196章 準備離京第654章 勸降臨沂第37章 狼王之死第134章 太學辯議(七)第365章 瞭如指掌第399章 前往臨安第65章 奶頭山第334章 討個說法第52章 自尋死路第603章 應變第402章 超出預算第425章 選將統帥第681章 交底第162章 天黑不行船第2章 寂靜官道第124章 再見知軍第105章 單獨補試第788章 親征燕京第628章 重布江防第730章 整編入軍第558章 壟斷交易第155章 大叔下山第386章 打包出讓第429章 這是機會第571章 遼陽府第638章 高官相許第692章 金軍來襲第246章 湯鷽的秘密第456章 他們來了第387章 中場休息第607章 水戰第703章 頒行天下第560章 爭相交易第447章 鋪墊準備第785章 大陣吃人第137章 論定回易第71章 忠義盟第168章 請回臨安第409章 回衙覆命第308章 遊奕軍李耕第462章 山中實戰第311章 擇地攻擊第97章 交換第672章 精武軍出動第46章 回城覆命第226章 大驚小怪第604章 戰敗之怒第696章 金人求和第8章 獄中傳道(下)第737章 南下平陽府第728章 應對之策第647章 謀劃益都第402章 超出預算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99章 燒光了第772章 糧草轉移第466章 敗軍中伏第1章 穿越南宋第501章 回家第30章 心裡有數第33章 人心本善第580章 爭執不休第273章 交易規則第184章 親訓新軍第688章 潰兵奪糧第294章 修壩蓄水第783章 分兵突圍第360章 藥鋪掌櫃第655章 取臨沂第264章 宴會尾聲第783章 分兵突圍第566章 香水魔力第542章 親赴蓬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