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選才

科舉是關乎朝廷信譽、民心和天下穩定的一等大事。

爲了防止考生和考官聯合舞弊,省試每考完一場,收繳答卷時,考生均需在姓名下方指定區域留下雙手大拇指指印,考生答卷收齊之後,由借調的禁軍士兵統一糊名。

除此之外,在考試結束之後,考官也不會馬上開始閱卷,因爲爲防止考官認得考生筆跡而舞弊,所有糊名考卷都會重新編號,而後有其他人在貢院內將編號後的考卷謄錄一遍,而閱卷考官能見到的便只有謄錄過後的考卷。

同時,爲防止閱卷考官因爲個人偏好不同,對考卷評價影響過大,每一份考卷都會有多名閱卷考官共同評閱。

整個閱卷過程分爲初閱、複閱兩個階段,初閱階段會將多名閱卷考官都評價爲“劣”的考卷淘汰掉,在“劣”、“優”評價意見不合考卷和評價爲“中”、“優”的考卷都會進入複閱階段。

進入複閱階段的考卷,爲避免閱卷考官受考卷初閱評價影響,會再次謄抄一遍,謄抄過後的考卷依然會有編號,用來證明考卷所屬的編號還是會糊上。

但爲避免閱卷中考卷丟失,每張謄抄後的考卷在顯著位置都有順序編號,閱卷前有五百份,閱卷完畢,也必須是五百份,一份不能多,一份不能少,如果出現意外,沒有查清之前,誰都不能洗脫嫌疑,沒有主考官允許,誰也不能離開貢院。

所以省試之後閱卷階段之謹慎、複雜,並不比後世高考閱卷差多少。

複閱結束後,按考試科目每場各取前兩百名考卷,而後拆封初閱、複閱考卷進行一一覈對,若兩次評閱差距過大,則由主考官挑選考官再次評閱,直到達成一致意見,各科前三名由主考官親自複閱,若對既定評閱有異議,則組織三名以上考官再次評議,直到意見一致。

初閱、複閱結果確定之後,拆去謄抄卷糊名,然後將同一考生不同科目的三張或兩張答卷成績相加,初步排定名次,總成績前三名再次由主考官組織五位以上考官複閱。

待考生成績確定,名次排定,依次拆封考生原卷,將同一考生的原卷與複閱謄抄卷一一覈對,若原卷與複閱謄抄卷一字不差,則該考生省試成績最終確定。

待所有考生原卷覈對完畢之後,封存在蘭陽縣精武軍駐地的各州府考生資料統一送到禮部貢院,兩相覈對。

省試考生原卷與從州府收集的州試答卷上均有兩枚指印,仔細比對過指印之後,再比對省試、州試答卷筆跡,兩者無出入,則考生身份無誤。

如果同一州府、同一姓名的考生指印不同,或是州試、省試答卷筆跡不同,則請專人再次鑑定,確認兩者確實不同,該考生成績封存,暫時從省試成績中剔除,隨後立即派人找到該考生本人進行覈實。

若考生身份覈對無誤,則該考生省試成績便最終確定。

省試考試結束之後,整個評閱和考生身份覈對用了整整一個月時間。

考生的省試最終成績和名次確定後,由禮部上報尚書省,尚書省與皇帝看過省試成績和名次,驗看過前三名考生的原卷,確認成績和名次排列無誤後,由禮部放榜,公示通過省試,進入殿試的貢生名單。

禮部貢院放榜當日,考生、學子和普通百姓將貢院外圍了個水泄不通,爭相往榜前靠近。

本次確定的殿試人數與貢院放榜人數相同,都是一百八十人。

年初籌備科舉時,原本預計的殿試人數爲一百人,省試之後發現,本次省試考生成績比年初預料的要好,加上汴京四十年未開科舉,於是尚書省、執宰和皇帝商議之後,將殿試人數增加爲一百八十人。

六百多考生參加省試,近兩百人通過省試,進入殿試,如此高的通過率讓未曾參加今年科舉的學子們後悔不已,與此同時,不少落榜考生大受打擊。

當然本次省試也出了一些問題,比如替考,州試、省試身份不符的問題存在,查出來了企圖矇混過關的有二十餘起,考場夾帶、抄襲舞弊的,也有三十多起,無一例外,全部都被取消了資格,取消了成績。

通過這次省試,朝廷發現,江南、江北考生成績差距很大,特別是淮河以北與江南的差距大的離譜。

江南學子中通過禮部州試的五十名考生,全部通過省試,進入殿試,而淮河以北幾百名考生中,只有三十一人通過省試。

這些年來,淮河以北廣大地區,文教之衰敗,讓人觸目驚心,不忍直視。

趙昚恨不得馬上下令恢復汴京太學,恢復各州府官學,無奈朝廷缺錢,還不富裕,根本無力復興文教。

貢院放榜半個月後,冬月初一,兩百名考生進入講武殿,由皇帝趙昚親自主持殿試。

殿試之後的答卷同樣糊名、謄抄閱卷。

十天後,殿試閱卷結束,考生成績確認,名次基本排定。

不過前十名的名次還要皇帝親自確定。

五天後,皇帝召見禮部推薦的前十名考生入殿問策。

又三天,最終殿試名次確定。

冬月二十四,東華門外放榜。

同時下詔,特此禮部奏名舉人王桐以下一百八十人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放榜當日,汴京城內鑼鼓喧天,茶樓酒肆預定一空,親友同學相互道喜,榜上有名者,從此便有機會走上仕途,更有機會位列執宰,如此喜事,他們自然要慶祝。

考生慶祝、新科進士慶祝,汴京朝廷也在慶祝。

趙昚當朝大肆嘉獎成功主持此次科舉的禮部官員和宰相史浩,一次科舉便爲朝廷選拔出了一百八十名人才,有他們加入,何愁大宋不能復興!

說到興起時,趙昚當場宣佈明年再開一次科舉,再爲朝廷挑選一批人才!

史浩和禮部官員聽聞此話,忽然感覺頭一沉。

舉辦一次科舉耗費的人力財力物力是巨大的,今年這次科舉前前後後忙了近一年,不知從各部各司借調了多少人手,欠下了多少人情,要不是此次科舉是宰相史浩親自主持,他能從中協調,禮部上下官員就是全都累死,都辦不成這次科舉。

以目前朝廷的情況,每年來一次,有些困難,也不太合適。

史浩作爲宰相,又是趙昚信賴的老師,自然不能讓此事成爲定局,於是他馬上委婉的提出了異議。

他說通過今年這次科舉,發現考生的質量還不是太高,每年考一次發現不了多少合格的人才,與其每年耗費財力,不如隔年舉行一次,也讓江北學子有時間專心讀書,追求學問。要是每年考一次,學子一年到頭都在趕考路上,就沒有時間好好讀書,不管多考幾次,學問都很難有進步。

趙昚稍稍一想,發現老師說的話有道理,淮河以北文教衰落,若是本就不多的學子們每年都在忙於奔波考試,確實沒有太多時間安靜的坐下來學習,若學業沒有進步,考再多次,也考不中進士,長此以往,對朝廷選材並無好處。

於是趙昚便收回成命,說宰相思慮深遠,何時再次舉行科舉,到時再議。

幾天後,吏部組織本次考中進士的一百八十人蔘加爲期半個月的集體學習,學習完畢將要一一授官,大部分會派往地方爲官,在地方上進行培養。

根據朝廷的規劃,這批新科進士,三五年內將會取代掉很大一部分州縣主官,在金國統治下做過官的官員,將會陸陸續續被淘汰,從淮河以南北上的官員和新科進士,會逐步取代他們的位置。

當然這些針對前朝舊官的規劃只有皇帝、執宰、尚書省主官和吏部尚書、侍郎等人知道,其他人則無從得知。

就在汴京在忙着省試、殿試選拔治理地方的年輕人才時,北方的西金、東金在入秋之後再次動起刀兵。

只不過這次戰爭是由完顏雍率先挑起發動。

去年五月完顏雍趁完顏亮忙於平定蒙古草原諸部叛亂之時,一路從臨潢府、慶州向西蠶食推進,半年下來向西蠶食幾百裡,並且趁完顏亮無暇分心之時,進一步鞏固了與北方草原各部的關係。

今年以來,完顏雍繼續向西滲透,並且計劃再次從奉聖州出兵,繞道草原,直搗大同府!

不過他的意圖被完顏亮識破,但他並沒有就此退縮,反而投入更多兵力,從南北兩路同時出兵,直取大同府。

完顏亮兵力雖多,但主力四處分散,一部分駐在真定府、河間府,一部分駐在太原府、平陽府,一部分駐在關中,這三地與大同府之間不是有羣山險道相隔,便是有大河深谷阻攔,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支援。

而完顏雍的部隊在草原上一路馳騁,不消十天時間就已抵近大同府三百里之內,若無阻攔,三兩天內便能直趨大同府。

心高氣傲的完顏亮自然不會輕易讓完顏雍打到自己城門下,於是親自統領大同府周邊八萬大軍北上迎擊完顏雍。

與此同時,命真定府、河間府金軍進攻燕京,伺機奪取平州或奉聖州,逼使燕京守軍回援燕京。

第581章 提前南侵第560章 爭相交易第190章 夜會湯鷽第111章 幾棵苗子第5章 結案第621章 經歷(二)第607章 水戰第605章 分兵備戰第631章 臨戰將令第575章 準備打仗第331章 邕州來人第689章 知州跑了第789章 合圍燕京第710章 家事國事第95章 慘敗而歸第562章 香滿京華第294章 修壩蓄水第13章 據實以告第100章 分鍋大會(上)第370章 命案線索第321章 圍堵四門第397章 夫人教劍第263章 道長險勝第79章 虐菜無情第233章 雙方大勝第373章 記性不好第26章 跑商去第747章 議和待機第193章 再會故人第482章 選將重啓第628章 重布江防第109章 第一課第52章 自尋死路第128章 太學辯議(一)第483章 關係拉近第313章 攻陷涼山第38章 西進第397章 夫人教劍第138章 武學公試第112章 郎君風流第655章 取臨沂第763章 精武兵符第69章 以槍結緣第544章 籌備退路第125章 無可奈何第319章 沿途殺戮第767章 明覆第486章 傷心處第183章 大制魚面第189章 喝風受冷第350章 龍騎軍營第172章 人之將死第11章 漏洞百出第742章 內庫餘錢第732章 三選一第706章 皇帝沒錢第463章 評判入山第37章 狼王之死第319章 沿途殺戮第529章 重返巴格達第308章 遊奕軍李耕第360章 藥鋪掌櫃第713章 州試第177章 修建港口第590章 伏軍皁角林第253章 平安歸來第25章 療傷第793章 掌控權力第188章 登陸泉州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237章 消滅路霸第331章 邕州來人第12章 漏網之魚第340章 擢升第791章 攻陷燕京第652章 聯合豪紳第737章 南下平陽府第512章 稅賦之憂第790章 毀滅重生第12章 漏網之魚第612章 請纓挑戰第553章 協調資格第137章 論定回易第458章 全軍集訓第69章 以槍結緣第153章 招募新軍第32章 憤怒的村民第214章 殺進城內第478章 流言風聲第789章 合圍燕京第382章 感同身受第384章 雙方妥協第311章 擇地攻擊第71章 忠義盟第49章 囑託第447章 鋪墊準備第636章 密謀奪命第381章 全部拿下第651章 一衙兩府第197章 我們成親
第581章 提前南侵第560章 爭相交易第190章 夜會湯鷽第111章 幾棵苗子第5章 結案第621章 經歷(二)第607章 水戰第605章 分兵備戰第631章 臨戰將令第575章 準備打仗第331章 邕州來人第689章 知州跑了第789章 合圍燕京第710章 家事國事第95章 慘敗而歸第562章 香滿京華第294章 修壩蓄水第13章 據實以告第100章 分鍋大會(上)第370章 命案線索第321章 圍堵四門第397章 夫人教劍第263章 道長險勝第79章 虐菜無情第233章 雙方大勝第373章 記性不好第26章 跑商去第747章 議和待機第193章 再會故人第482章 選將重啓第628章 重布江防第109章 第一課第52章 自尋死路第128章 太學辯議(一)第483章 關係拉近第313章 攻陷涼山第38章 西進第397章 夫人教劍第138章 武學公試第112章 郎君風流第655章 取臨沂第763章 精武兵符第69章 以槍結緣第544章 籌備退路第125章 無可奈何第319章 沿途殺戮第767章 明覆第486章 傷心處第183章 大制魚面第189章 喝風受冷第350章 龍騎軍營第172章 人之將死第11章 漏洞百出第742章 內庫餘錢第732章 三選一第706章 皇帝沒錢第463章 評判入山第37章 狼王之死第319章 沿途殺戮第529章 重返巴格達第308章 遊奕軍李耕第360章 藥鋪掌櫃第713章 州試第177章 修建港口第590章 伏軍皁角林第253章 平安歸來第25章 療傷第793章 掌控權力第188章 登陸泉州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237章 消滅路霸第331章 邕州來人第12章 漏網之魚第340章 擢升第791章 攻陷燕京第652章 聯合豪紳第737章 南下平陽府第512章 稅賦之憂第790章 毀滅重生第12章 漏網之魚第612章 請纓挑戰第553章 協調資格第137章 論定回易第458章 全軍集訓第69章 以槍結緣第153章 招募新軍第32章 憤怒的村民第214章 殺進城內第478章 流言風聲第789章 合圍燕京第382章 感同身受第384章 雙方妥協第311章 擇地攻擊第71章 忠義盟第49章 囑託第447章 鋪墊準備第636章 密謀奪命第381章 全部拿下第651章 一衙兩府第197章 我們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