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難題

十月二十五,襄陽城。

“大人,許州來信。”

虞允文放下手中的賬簿,接過官吏遞來的書信。

親自拆開,看過之後,久久不語。

“大人,可是許州發生了大事?”

“催要糧草,調遣兵力。”虞允文眉頭緊蹙。

“又要糧草?上個月不是才調集八萬擔糧草北上嗎?兩年來,鄧州、唐州一直在打仗,沒有一個月停止,田地荒蕪,軍糧都是襄陽在支撐,上個月城內糧倉就已經空了。”官吏一驚。

“還能從大戶手裡採購多少?半個月內能不能湊齊五萬擔?”虞允文擡頭問道。

“不瞞大人,打仗幾年,襄陽普通百姓自己的糧食都不夠吃,大戶也不會有多少存糧,若出高價,或許能採購一兩萬擔,再多就不可能了。要是時間充裕,去江陵一帶應當能湊齊五萬擔。”官吏十分爲難。

“那就這麼辦吧,分頭行動,襄陽採購到的糧食趕緊送往許州,從江陵採購的糧食也直接往許州送,能送多少就送多少,這一仗估計還要打很久,不能讓前線將士斷了糧草。”虞允文頗有些無奈。

“是賒欠,還是付現錢?”

“打仗怎麼能賒欠。付現!”

“賬上可沒有多少錢了。”

“錢的問題我來解決,糧食問題你負責。”

“是,大人。”

“民夫預計還能徵調多少?”

“能徵調的都已經徵調了,從戶籍來看,最多還能徵調一萬餘人,超過這個數額,百姓就會棄田逃難了,這幾年本來田地荒蕪的就厲害,若是百姓不堪重負,逃難成風,襄陽恐怕也無人種田了,不是要逃亡江陵,就是要逃亡深山老林。”

“那就再徵一萬人,送往許州。”

“是,大人。”

官吏得令離開,虞允文眉頭未有半分舒展。

朝廷此時北伐絕不是最好的時機,朝廷從上到下,都沒有做好準備,要錢沒錢,要糧沒糧,要人沒人,現有軍隊就連防禦金人南侵都很勉強,哪裡有餘力北伐?

去年虞允文奉命來襄陽與吳拱一起主持北伐之事,來到襄陽瞭解一個月後,便認爲兩年之內不具備北伐條件,繼續深入瞭解一個月,又認爲三年之內不能北伐,三個月後,更是覺得要想北伐取得戰果,至少要準備五年時間。

對軍中和地方瞭解的越深,虞允文對北伐越沒有信心。

朝中只想北伐,卻不做多少準備,況且還有很多人從中掣肘,朝廷不能一心,地方上更是沒有北伐意願,誰都知道,一旦打仗,官府受累,百姓受苦。

總之,從朝堂到民間,絕大多數人沒有北伐意願,上下都無多少實際準備,所謂北伐,只是新皇和激進主戰派一廂情願罷了。

五月聽聞新皇趙昚繞過三省和樞密院直接向前線將帥下達北伐詔令,虞允文很不贊同,因爲那時根本不具備北伐條件,於是他當即就向新皇上書,請求延緩北伐,聲言至少要延緩三年,給荊襄、江淮軍民充足的準備時間,而後再行北伐,方能成功。

可皇帝並沒有聽從他的建議,他的上書也石沉大海,北伐之舉無人能阻止。

好在那時朝廷的北伐只有徐州一路大軍,並沒有要求襄陽、蔡州、潁州一同出兵,他與吳拱便多了一些準備時間,好應對金人的報復。

但當他在襄陽聽聞張浚主持的北伐節節勝利,短時間內奪取濟州,正在興仁府進發之時,心裡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因爲這跟他的預想完全不同,在他看來,從徐州北上,根本不可能奪取濟州,更不可能北伐成功,可北伐軍奪取濟州的事實,讓他心裡開始矛盾,他想不通。

然而,僅僅在幾天之後,北伐軍潰敗,北伐失敗的消息便傳到襄陽城來,當時虞允文的心情十分複雜。

他當然不想朝廷好不容易提起勇氣,衝破重重阻力舉行的北伐以失敗告終,但此次倉促北伐,慘敗的結果正如他所預料,如果朝廷因爲此次失敗,而開始聽從他的建議,精心籌備五年,他自然欣慰。

但朝廷再次無視了他的建議,因爲北伐失敗,朝堂上的主戰派忽然被主和派取代,‘議和’順其自然就成了朝廷接下來的議題。

朝廷一旦決定跟金人議和,籌備北伐將再無可能,好不容易收復的城池土地要還給金國,邊軍也會同時裁撤,這是虞允文不能接受的!

就在臨安爭論不休時,焦急無奈的他,當時就找吳拱商議,可不可以從鄧州發動北伐,奪取許州,讓朝中主戰派,重新掌握臨安的權力。

不過吳拱未得朝廷命令,並不敢貿然行動,最終只是朝鄧州、唐州方向增加兵力,以防金人重兵迫和。

那時的虞允文是絕望的,他想北伐,他想恢復中原,張浚慘敗,主和派掌權,他夢想的一切,歸於泡影。

他自太平渡之戰,聲名鵲起,而後很快出掌軍事重鎮的軍政大權,地位與以往,不可同日耳語,地位不同了,所思所想也不同以往。

如果朝廷不北伐,繼續議和,他從軍中得到的名聲,很快就會成爲他仕途上永遠擺脫不掉的拖累,更別想出任宰相。

但好在,沒過多久,亳州方向就傳來了好消息,楊叢義率軍北上,奪取了興仁府!

拿下興仁府,大宋這盤北伐大棋便活了,只要興仁府不丟,主和派便無法掌控臨安朝堂,北伐便能持續下去。

得知消息的虞允文激動了好半天,對楊叢義越發敬佩,當時就給他寫了一封長信,主要是告訴楊叢義,無論如何,都不能再丟掉興仁府,興仁府在,大宋的北伐就永遠不會停止,除非中原恢復!

而後,他便與吳拱謀劃,緊急籌備北伐之事,以便從西邊策應楊叢義,免得興仁府再度丟失。

如他推想的一樣,在楊叢義拿下興仁府之後不久,臨安朝堂再度被主戰派奪回,北伐得以繼續。

當他隨後聽聞,楊叢義和他的部屬又接連奪取歸德府和下轄所有縣鎮,並將濟州金軍趕出濟州,又被山東忠義軍所滅,濟水以南再無大股金軍後,頓時就被大好的北伐形勢所鼓舞。

東邊,楊叢義率領的北伐大軍從歸德府、興仁府兩面合圍汴京,只要朝廷大軍一到,彈指之間,便能清除汴京外圍縣鎮。

西邊,只要鄧州、唐州、蔡州全軍北上,奪取許州,而後一路向東北方向殺去,用不了多時,兩軍便能在汴京城下會合,恢復汴京可期!

虞允文被此等美好的推想所激勵,當即說服吳拱,籌備北伐之事,驟然提速。

結果不等張浚重掌主持北伐大權,向他發來約書,共謀汴京,便已經提前數十日,支持吳拱率軍出鄧州、唐州,一戰奪取裕州,再戰取郾城,而後直奔許州城。

等張浚到歸德府,發來約書,吳拱已經將許州城周圍的縣鎮拿下,兵臨城下。

不多久,吳拱便攻克了許州城,而後大軍在許州休整,待後勤補給跟上,便可向汴京方向推進。

但就在吳拱拿下許州城之後才發現,附近金軍全都後撤至尉氏,聚兵五萬之衆,修建營寨,閉營不出。

吳拱率領的宋軍兵力不足五萬,不可能棄許州城不顧,去到百里之外跟以逸待勞的金軍硬拼,無奈之下,吳拱只得向北進攻,奪取周邊一些城鎮。

在後方襄陽,得知前線消息的虞允文,知只憑吳拱一軍,不可能擊敗駐守尉氏的五萬金軍,估計要長久對峙,靜待時機,於是馬上讓吳拱派兵駐守許州南邊州縣,鞏固既得土地,與此同時,派兵東進,將戰線與歸德府連成一體。

吳拱雖然接受了虞允文的建議,歸德府北伐軍也向西推進,收復了不少土地,但兩軍主力卻始終不能會合,原因便是金人在汴京南邊一字排開的三個縣,杞縣、鹹平、尉氏,各有四到五萬大軍駐守,不論攻擊何處,都會有兩縣之兵共同反擊。

如此以來,北伐東西兩軍便與金人形成對峙,等後方更多兵力到來,方能發起進攻,而不至於在兵力處於弱勢的情況下落敗,使北伐成果功虧一簣。

前線大軍對峙,這便苦了後方籌集糧草之人。

在襄陽,宋金兩軍連戰兩年,田地大部分荒蕪,百姓逃離也不在少數,糧草根本不足以支撐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所以前線久戰,後方便招架不住。

現在,吳拱再次從許州城發來催要糧草的文書,虞允文哪有不皺眉、頭疼的道理。

可要想北伐成功,前線將士流血拼命,不讓他們吃飽肚子,怎麼可能!

襄陽沒糧,也沒錢,但這些問題,他都要一肩扛起來。

“大人,鴻運錢莊主事到!”吏員傳信。

“帶主事進來敘話。”

片刻之後,鴻運錢莊襄陽主事進得會客廳中。

“鴻運錢莊襄陽主事周閣,見過虞大人!”主事見官行禮。

“本官今天找你來,是想跟你借些軍費,可有?”虞允文直奔主題。

第681章 交底第266章 以儆效尤第477章 榮譽之戰第425章 選將統帥第156章 領回教訓第658章 兵發淄州第111章 幾棵苗子第457章 思想準備第526章 船隊出海第297章 趁勝西進第772章 糧草轉移第534章 教子之爭第658章 兵發淄州第731章 佔據城池第772章 糧草轉移第560章 爭相交易第553章 協調資格第775章 抄底金營第141章 泉州詢事第728章 應對之策第394章 得失好壞第82章 推想第312章 進軍涼山第291章 全軍合圍第379章 全軍點名第390章 另定契約第48章 議政第757章 進軍平州第657章 獻城第167章 要好處費第767章 明覆第296章 水淹敵軍第545章 收復島嶼第674章 四面合圍第789章 合圍燕京第663章 北方對峙第768章 隔河對峙第420章 二議章程第679章 閉營拒入第1章 穿越南宋第584章 叛軍北上第789章 合圍燕京第696章 金人求和第240章 火光四現第537章 回京覆命第172章 人之將死第62章 道長援手第775章 抄底金營第319章 沿途殺戮第772章 糧草轉移第80章 絕路第66章 宋頭領第723章 河間馬場第665章 進軍濟南府第749章 家事國事第420章 二議章程第314章 又取兩關第406章 殿中議事(一)第267章 最後一批第40章 消失的捕快第131章 太學辯議(四)第213章 突遭圍困第758章 石彈攻城第200章 授官任職第625章 拒敵之策第576章 水戰訓練第108章 規矩第658章 兵發淄州第301章 解惑第750章 攻擊臨潢第706章 皇帝沒錢第79章 虐菜無情第772章 糧草轉移第268章 返航是非第541章 交易不順第219章 一場勝仗第609章 回援鎮江第358章 報案證物第790章 毀滅重生第632章 必勝信念第69章 以槍結緣第192章 正使未定第113章 城門校尉第671章 潰逃第658章 兵發淄州第572章 中間人第302章 秘密差事第461章 學習兵法第748章 家事第329章 大軍南撤第334章 討個說法第524章 臨行準備第89章 目的達成第743章 禦寒之難第665章 進軍濟南府第336章 占城消息第627章 敵軍異動第639章 攻下行營第128章 太學辯議(一)第589章 請纓出戰
第681章 交底第266章 以儆效尤第477章 榮譽之戰第425章 選將統帥第156章 領回教訓第658章 兵發淄州第111章 幾棵苗子第457章 思想準備第526章 船隊出海第297章 趁勝西進第772章 糧草轉移第534章 教子之爭第658章 兵發淄州第731章 佔據城池第772章 糧草轉移第560章 爭相交易第553章 協調資格第775章 抄底金營第141章 泉州詢事第728章 應對之策第394章 得失好壞第82章 推想第312章 進軍涼山第291章 全軍合圍第379章 全軍點名第390章 另定契約第48章 議政第757章 進軍平州第657章 獻城第167章 要好處費第767章 明覆第296章 水淹敵軍第545章 收復島嶼第674章 四面合圍第789章 合圍燕京第663章 北方對峙第768章 隔河對峙第420章 二議章程第679章 閉營拒入第1章 穿越南宋第584章 叛軍北上第789章 合圍燕京第696章 金人求和第240章 火光四現第537章 回京覆命第172章 人之將死第62章 道長援手第775章 抄底金營第319章 沿途殺戮第772章 糧草轉移第80章 絕路第66章 宋頭領第723章 河間馬場第665章 進軍濟南府第749章 家事國事第420章 二議章程第314章 又取兩關第406章 殿中議事(一)第267章 最後一批第40章 消失的捕快第131章 太學辯議(四)第213章 突遭圍困第758章 石彈攻城第200章 授官任職第625章 拒敵之策第576章 水戰訓練第108章 規矩第658章 兵發淄州第301章 解惑第750章 攻擊臨潢第706章 皇帝沒錢第79章 虐菜無情第772章 糧草轉移第268章 返航是非第541章 交易不順第219章 一場勝仗第609章 回援鎮江第358章 報案證物第790章 毀滅重生第632章 必勝信念第69章 以槍結緣第192章 正使未定第113章 城門校尉第671章 潰逃第658章 兵發淄州第572章 中間人第302章 秘密差事第461章 學習兵法第748章 家事第329章 大軍南撤第334章 討個說法第524章 臨行準備第89章 目的達成第743章 禦寒之難第665章 進軍濟南府第336章 占城消息第627章 敵軍異動第639章 攻下行營第128章 太學辯議(一)第589章 請纓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