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大局已變

得而復失。

出動數十萬兵力,兩路出擊,耗費大量財力民力,最終宋軍只得到了河間府,以及周邊幾個靠近大宋邊境的縣城。

而在戰爭前期吃了虧的西金,收縮防禦戰線之後,趁着宋軍北上攻擊東金,集中兵力主動出擊,奔襲臨潢府、大定府,一舉奪得東金大片土地,幾乎將燕京地區與遼陽府之間的聯繫徹底切斷。

因此這一戰收穫最大的反而是先吃了虧的完顏亮的西金。

而大宋貿然發兵,同時攻打西金河間府、東金平州、來州失了道義,看似來勢洶洶,也收復了一些土地,實則讓大宋與西金、東金的關係變得極爲被動。

此戰中,吃了大虧的當然是近些年實力愈加膨脹,在三國關係中原本佔據極大優勢的東金。

東金領土原本不與大宋接壤,兩國沒有直接衝突,在跟西金完顏亮的爭鬥中可以放開手腳,完全不用擔心後方或其他地方受攻擊,而西金與大宋接壤的邊界實在太廣,每次跟東金開戰都要堤防大宋,所以每次完顏雍與完顏亮開戰,完顏雍最終都會佔據優勢。

但這次宋軍突然北上偷襲之後,完顏雍猛然發現,他的優勢已經蕩然無存,東金也在宋軍攻擊範圍之內了,從此以後,他不能再拿全部實力去跟完顏亮鬥,還得分兵堤防大宋。

由於西金勢力從河間府撤出,兵力往西收縮,原本大宋與東金之間的屏障消失,兩國領土開始接壤,三國之間的形勢驟然大變。

原本因爲大宋跟東金之間少有直接衝突,汴京能在西京、東金之間做和事佬進行周旋,順便還能撈到不少好處。如今西金趁勢後退,讓大宋與東金直接接壤,使得三國在真定府、河間府、燕京之間形成相互牽制的膠着之勢,牽一髮動全身,誰也不敢輕動。

北方局勢的變化,對大宋收復燕京來說忽然變的極爲不利。

在局勢未變之前,若大宋北伐,可以集中兵力直攻真定府,與此同時,完顏亮還要分兵駐守河間府,堤防完顏雍從燕京方向南下趁火打劫,完顏亮在真定府的兵力再多,也不可能抵得過兩國從南北兩地同時夾擊,所以一旦準備充分開戰,真定府必定可以奪下,而河間府成爲西金飛地,除了投降或歸附,別無他途。而後,大宋重整旗鼓,大軍北上,便可直取燕京。

可如今因完顏亮撤出河間府,讓大宋提前介入與東金的領土糾紛,大宋軍隊便不能全力攻真定府,也不敢全力進攻燕京,而燕京也不敢派兵南下攻擊真定府,原本在先前的局勢中,兩面受敵、岌岌可危的真定府,以一招以退爲進,便馬上轉危爲安,立於不敗之地。

不止如此,一旦完顏亮在真定府的壓力消失,他便可以在大同府集中主要精力經營北方,由北向南、由西向東壓縮完顏雍的生存空間,逐步將東金的土地奪回去,使金國北方重新統一。

金國統一,內戰消失,國力必然大幅提升,到時候大宋別說收復燕京,恐怕連河間府都不一定能保得住,甚至連靖康之亂的威脅都要再次籠罩在汴京頭上。

汴京朝堂上思慮深遠的人已經覺察到了北方局勢變化可能帶來的危險,但絕大多數短視之人還在爲收復河間府大肆慶祝吹噓。

三月初,完顏亮曾派使臣到汴京問大宋擅自毀約、攻伐盟國之責,要求大宋賠償損失,賠償金額爲白銀二十萬兩、錦緞十萬匹、糧食一百萬擔,但絕口不提讓大宋歸還河間府。

朝中一些大臣聽聞西金提出的條件還暗自竊喜,在他們看來汴京雖然不寬裕,這些賠償還是可以拿出來的,便有心跟西金使臣談一談,只要對方的賠償要求降低一些,就準備接受。

不過他們沒有如意,最終史浩揹負巨大的壓力,據理力爭,提出了另外的解決方案,纔將西金使臣駁回。

史浩的方案便是大宋將河間府歸還西金,而對之前一戰給河間府百姓造成的損失,大宋願意不限量開放糧食買賣,糧價比以往降低三成!

北方缺糧,每到冬季總會出現糧荒,特別是在出現白災之後的來年春天,總會有成百上千的牧民餓死,以致草原各部劫掠戰亂。

如果能從大宋買到足夠多的糧食,完顏亮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對付完顏雍身上,所以西金使臣拿到大宋宰相的方案之後直接返回大同府,因爲這個方案值得考慮。

然而在西金使臣四月離開汴京之後,一直到七月,史浩也沒有等來西金的回覆,甚至連賠償都沒再提,更沒有向汴京索取河間府土地,就像宋軍奪取河間府的事情從來就沒有發生,又像河間府本來就歸屬大宋。

完顏亮對河間府不問不要不取,汴京已經嘉獎過收復失地的將士,也不可能下令讓駐守河間府的軍隊撤回大宋,所以大宋對河間府形成了事實上的佔領,並且沒有任何一國對此有異議和疑問。

但隨之而來的便是北方局勢的徹底變動,西金活了,大宋僵住了,東金被動了。

正因爲三國形勢大變,讓大宋陷入僵局,使收復燕雲變得更爲艱難,所以主導同時對西金、東金開戰的籤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周振被趙昚罷免了官職。

如今北方的形勢已然如此,直取燕京已經不可能了。

不過,好在楊叢義當初率領北伐軍攻下大名府之後,就做了一些奪取燕京的準備,這些年進展還比較順利。

既然不能取巧奪回燕京,那就只能一仗一仗硬拼。

隔天,楊叢義應召,入皇宮面聖。

“臣見過皇帝!”楊叢義進殿躬身行禮。

“休養了一年,身體好些了嗎?”趙昚坐在御案前,見楊叢義進來,放下手中的硃筆,笑着問道,就像詢問關係親密的朋友。

“臣已經好多了,多謝皇上關心。”楊叢義恭聲回道。

“坐。”趙昚微笑。

“謝皇上。”楊叢義行禮後,慢慢落座。

“跟我說說,這次出去可有什麼特別的見聞。”

“百姓安居,田地有人耕種,南下北上,一路上未曾遇到什麼特別的事。見聞就更沒有了,臣沿途很少接觸外人,主要是在山裡養身。”楊叢義回答的較爲謹慎。

地方上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還是少說爲妙,說了又解決不了多大的問題,不過是徒增煩惱而已。

“前些年荒蕪的田地都有百姓耕種?”趙昚有些不太相信,宋金兩國打了多年,百姓南遷的很多,不知有多少良田因無人耕種撂荒,纔多少年,真就全種起來了?

“其他地方不知道,臣所到之處,幾乎沒有荒田。”楊叢義回答的很真誠。

“好好好,只要百姓有田種,就不至於餓飯。”趙昚很是高興,看來戶部並沒有多少虛言。

但趙昚不知道的是,那些開墾出來的良田到底有多少是普通百姓自己的,又有多少是官宦之家和豪門大戶。

當年北伐軍一路北上,收復舊地之後,爲了儘快穩定佔據的土地和百姓,直接就把無人認領和耕種的大部分荒地分給了當地百姓開墾、耕種。

但在之後,天下逐步穩定,金人被趕出汴京,趕回北方後,當年那些分給普通百姓、還沒有地契的土地,慢慢的都被那些有權有勢的大戶和官宦鄉紳,用不知道從哪裡弄來的地契收了回去。

也就是說,普通百姓把撂荒的土地開墾出來,養熟以後,幾乎全被別人拿着地契奪了去,那些地契有官府站臺,普通百姓根本沒有辦法。

這些事,楊叢義也是近些年才知道。

當年那些地還是他做主分給當地百姓的,當初是爲了儘快讓百姓恢復農桑,軍隊好從市面上採購軍糧,可等天下穩定,他從地方進入汴京,地方上的事他便再也不能插手,他的那些應急政策自然很快被廢。

土地兼併是很難解決的問題,楊叢義雖然同情普通百姓,但卻無法幫他們做多少事情,只能給儘量給他們一個太平的天下,不讓他們死於戰亂之中,畢竟在這個時代,能活着就是一種幸運。

“北邊戰事,你聽說了吧。”趙昚臉上的笑容漸漸斂去,眉間滿是心事。

“臣這兩天在樞密院看過詳細資料,基本都清楚了。”原來皇帝最在意的還是北伐、一統天下,楊叢義心裡有底了。

趙昚微微點頭,雙眼盯着楊叢義問道:“那你怎麼看。”

“既然東面已經陷進河間府、真定府和燕京三方掣肘的死局,東面就暫且放棄好了。如果換個角度來看,對我們來說未嘗不是好事,燕京雖然不能一舉奪回,但至少大名府、濟南府是絕對安全了,那我們就可以把主要精力轉移到其他地方,以迂迴包抄之法,一樣能收復燕雲。只是這樣一來,就需要更多兵力和財力,也需要更多的官吏和地方治理人才。”楊叢義回答的十分淡定,對於北伐,他絕對不會亂了方寸。

“哦,如何迂迴?”趙昚急問。

“先取河東,收復太原、平陽兩府,將切斷大同府與關中的聯繫,再取關中如探囊取物。而後以太原府爲根基,聚大軍直取大同府。奪取大同,等站穩腳跟,我軍便可自西向東包圍燕京,真定府也將不戰自潰。”

第370章 命案線索第131章 太學辯議(四)第383章 來回溝通第472章 抽籤選將第323章 謀劃第196章 準備離京第351章 酒前胡話第787章 投降第348章 兵案大人第397章 夫人教劍第369章 不得無禮第173章 再到泉州第412章 表明心跡第398章 驍騎軍第70章 機會來了第29章 初見知軍第208章 知州殷勤第280章 臨別怪夢第163章 宣威軍建成第350章 龍騎軍營第153章 招募新軍第648章 義軍戰略第294章 修壩蓄水第762章 趙昚的圖謀第8章 獄中傳道(下)第319章 沿途殺戮第727章 訓將練兵第543章 輾轉益都第130章 太學辯議(三)第753章 三難第507章 孟府父女第604章 戰敗之怒第69章 以槍結緣第6章 偷雞道長第120章 遇襲第281章 重臣議事第135章 湯鷽之疑第47章 升官第427章 暗夜黑影第297章 趁勝西進第677章 大野澤第13章 據實以告第379章 全軍點名歷史背景第624章 升職受命第181章 趕回老家第314章 又取兩關第567章 生意火爆第388章 分歧仍在第182章 旗語檢驗第530章 西洋回易第441章 共赴義烏第359章 兇案數起第767章 明覆第52章 自尋死路第599章 初次聚首第380章 兩次點名第49章 囑託第27章 傳言第772章 糧草轉移第393章 三個媒人第645章 時機第45章 合圍第162章 天黑不行船第360章 藥鋪掌櫃第194章 清塵還俗第63章 解圍第606章 全速攻擊第710章 家事國事第721章 皇帝承諾第524章 臨行準備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140章 紙上談兵第765章 趕人第327章 殺敵萬人第527章 總管府第242章 平息隱患第336章 占城消息第57章 前門寺第549章 一家親第667章 破城之計第500章 有始有終第610章 託付鎮江第330章 毫無頭緒第656章 謀取密州第82章 推想第633章 取信建王第75章 扣黑鍋第151章 標語宣揚第344章 功勳覈查第426章 不醉不休第43章 埋伏第681章 交底第654章 勸降臨沂第569章 驚人的消息第507章 孟府父女第214章 殺進城內第399章 前往臨安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
第370章 命案線索第131章 太學辯議(四)第383章 來回溝通第472章 抽籤選將第323章 謀劃第196章 準備離京第351章 酒前胡話第787章 投降第348章 兵案大人第397章 夫人教劍第369章 不得無禮第173章 再到泉州第412章 表明心跡第398章 驍騎軍第70章 機會來了第29章 初見知軍第208章 知州殷勤第280章 臨別怪夢第163章 宣威軍建成第350章 龍騎軍營第153章 招募新軍第648章 義軍戰略第294章 修壩蓄水第762章 趙昚的圖謀第8章 獄中傳道(下)第319章 沿途殺戮第727章 訓將練兵第543章 輾轉益都第130章 太學辯議(三)第753章 三難第507章 孟府父女第604章 戰敗之怒第69章 以槍結緣第6章 偷雞道長第120章 遇襲第281章 重臣議事第135章 湯鷽之疑第47章 升官第427章 暗夜黑影第297章 趁勝西進第677章 大野澤第13章 據實以告第379章 全軍點名歷史背景第624章 升職受命第181章 趕回老家第314章 又取兩關第567章 生意火爆第388章 分歧仍在第182章 旗語檢驗第530章 西洋回易第441章 共赴義烏第359章 兇案數起第767章 明覆第52章 自尋死路第599章 初次聚首第380章 兩次點名第49章 囑託第27章 傳言第772章 糧草轉移第393章 三個媒人第645章 時機第45章 合圍第162章 天黑不行船第360章 藥鋪掌櫃第194章 清塵還俗第63章 解圍第606章 全速攻擊第710章 家事國事第721章 皇帝承諾第524章 臨行準備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140章 紙上談兵第765章 趕人第327章 殺敵萬人第527章 總管府第242章 平息隱患第336章 占城消息第57章 前門寺第549章 一家親第667章 破城之計第500章 有始有終第610章 託付鎮江第330章 毫無頭緒第656章 謀取密州第82章 推想第633章 取信建王第75章 扣黑鍋第151章 標語宣揚第344章 功勳覈查第426章 不醉不休第43章 埋伏第681章 交底第654章 勸降臨沂第569章 驚人的消息第507章 孟府父女第214章 殺進城內第399章 前往臨安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