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俺是河北人

竇建德年近四十,中等身材,膚色稍黑,長相敦厚而端正,眼神剛毅而自信,鬢角上的白髮、發須裡的白絲與額頭上的皺紋相得益彰,讓他看上去遠遠超過了實際年齡,臉上寫滿了滄桑、憔悴和疲憊。

看到喬二和方小兒跟在王伏寶後面走了進來,竇建德從案几後面慢慢起身,面帶微笑,親熱招呼。

有兩位中年儒士坐在竇建德的對面,這時也隨其一起站起,轉身微笑頜首。喬二認識他們,黑性白袍者叫曹旦,是竇建德的妻舅,來自河南鉅野曹氏;竹冠黃衫者叫齊善行,出自河北高陽齊氏,是竇建德的母舅表親。

曹氏、齊氏與竇氏一樣,都是山東三四流世家。曹氏主要集中在大河以南,以誰北談郡、齊魯高平和河南鉅野三地郡望爲盛。齊氏則主要集中在大河以北,以河北高陽和中山兩地郡望最強。世家聯姻,講究門當戶對,處在同一級別的世家豪望,彼此間的聯姻最爲普遍。

喬二比較隨意,抱拳爲禮。方小兒緊隨其後,神情拘謹,一一致禮拜見。

委伏寶請喬二坐到了自己身邊。方小兒猶豫着是不是告退出帳,他的資歷太淺,尚沒有資格與這些聲名顯赫之輩坐在一起,沒想到竇建德卻是衝他一笑,和藹地指指喬二,示意他坐到喬二的身後。

方小兒剛剛坐下,就聽到相貌俊雅的曹旦略帶焦急之色問道,“二郎是否已經知悉平原戰事?”

喬二臉色沉重,眼神晦鬱,輕輕點了一下頭,沒有說話。他向來沉默寡言,尤其目下這種場合,因爲揣測不到竇建德等人的意圖,他就更加惜字如金了。

“接下來有兩種可能。”齊善行的年齡與竇建德相仿,休形削瘦,相貌不凡”神態矜持”給人一種難以親近的孤傲之感,“一是西北人乘勝追擊,殺進豆子崗,攻打義軍老營,二是急速撤離平原郡,沿白溝而下,趕赴黎陽。”

喬二神色漸漸凝垂,用心聆聽。

“你們熟悉西北人,以你們的判斷,西北人會作何選擇?是否會乘勢追殺?”竇建德問道。

喬二搖頭。現今的河北局勢太複雜了”牽扯到了各方面的利益,他對這裡面的利益糾葛不甚了了,根本不敢妄加猜測,更不敢在竇建德等人面前暴露出自己與西北人之間更多的隱秘。

眼前的事實是,伽藍帶着西北人擊敗了豆子崗義軍聯軍,殺了劉霸道、杜彥冰和王端三位義軍統帥,殺了成千上萬的義軍將士。此事不管真相如何,也不管西北人到底砍下了鄉少顆人頭,總而言之,消息正在傳開”西北人即將成爲河北義軍的“公敵“甚至是山東義軍的“共敵“。

與河北人的“公敵“扯上關係”其結果可想而知。喬二從小混跡江湖,在爾虞我詐中長大,自然清楚這一後果的惡劣。今日竇建德急召,未必有生命危險,但假如不能順從他的意願,兄弟之情恐怕也就蕩然無存了。

“河北對於西北人來說非常陌生,不到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西北人絕不會與河北人發生衝突甚至成爲死敵。”齊善行繼續說道,“平原一戰”幕後推手是治書侍御史游元。他奉旨南下巡察,只要大家給面子,各守本份,河北局勢就不會發生變化,但誰也沒有想到,齊郡王薄北渡而來,打破了這一局面。王薄要殺回齊郡”爲此他急需河北義軍的支援,而錢糧武器尤其緊缺,於是永濟渠就成爲目標,於是必然與遊元產生了激烈衝突。”

“豆子崗與長白山不過一河之隔”劉霸道若想稱霸河北,就必須贏得齊魯義軍的支持”從高雞泊、長白山對豆子崗形成的南北夾擊的困局中擺脫出來,所以劉霸道毅然決定劫掠永濟渠,而要劫掠永濟渠,就必須脅迫遊元做出妥協。劉霸道如果缺少了河北大世家的支持,他稱霸河北不過是癡心妄想,因此他只能以武力脅迫遊元,迫使遊元坐下來談判。”

“遊元不想妥協,這關係到大世家的利益,而渤海人格謙、孫宣雅和平原人郝孝德、劉黑目也不想看到劉霸道一家獨大,繼而吞併了他們,所以,某可以肯定,遊元之所以敢於利用西北人去攻打劉霸道,就是因爲他得到了義軍某些統帥的承諾。大世家的勢力之大,豈是劉霸道這等二流世家的旁支末葉所能比擬?”

方小兒臉色連要,心神不守。齊善行的一番話給了他從未有過的衝擊,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義軍內部竟然如此“黑暗“河北局勢的背後竟然如此“複雜“。

喬二卻是不無惡意的揣測,或許你竇建德、高士達、張金稱就是豆子崗義軍大敗,就是造就西北人“奇蹟“的幕後黑手之一。你們和格謙、郝孝德等人一樣,根本不想看到劉霸道稱霸河北。劉霸道做了老大,你們怎麼辦?就如當年張金稱與孫安祖反目成仇大打出手一樣,都是爲了爭奪老大的位置。孫安祖死了,死在張金稱手上,但孫安祖卻是你竇建德的結義兄弟,如今你和張金稱稱兄道弟,何曾有半分報仇的意思?

此次平原大戰,你竇建德和張金稱在白溝南北兩岸同時出兵,兵鋒直指平原戰場,其威脅之意不言自明。劉霸道內憂外困,“騰挪“餘地非常小,或許這就是他在大柳集圍殺失敗之後,不得不倉促變計,追到將陵城外的原因,結果給西北人抓住了機會,一擊致命。

誰想做老大,誰就是衆矢之的。劉霸道實力不足,卻想做老大,爲此一心去算計別人,哪料一大羣人也在算計他,結果劉霸道把自己一條性命“算計“沒了,壯志未酬身先死,何等悲哀。

“西北人不想成爲河北人的死敵,但爲形勢所迫,終究還是成了河北人的死敵。”曹旦手捻長鬚,望着喬二,微笑說道,“西北人殺了人,立了功”做了遊元掌控河北大局的“刀…”你說,現在那位伽藍將軍是怎樣的心思?他是爲了建功而高興,還是爲自己被遊元利用而憤怒?”

喬二閉緊了嘴巴,就是不說話。

“伽藍將軍以三百騎大敗號稱十幾萬人的河北義軍,咀殺人盈野,血流成河。遊元此計好生陰狠,一石二鳥啊!“竇建德忽然幸災樂禍地笑了起來。

方小兒心驚肉跳,實在是忍不住,情不自禁地脫口問道,“遊元也敢殺伽藍將軍?”

wωω_тTk an_℃o

“戰功誇得越大人頭砍得越多,奇蹟越是匪夷所思,也就越能證明河北義軍根本不成氣候,根本不堪一擊,甚至不過就是一羣逃荒的饑民而已。既然是一羣逃荒的饑民,是一羣圍追官員和城池,討要糧食的饑民,西北人卻謊稱他們是叛逆,是叛軍,肆無忌憚地屠殺了他們試問,遊元做爲御史臺的副官長假如上奏彈劾,誣衊西北人目無王法,兇狠殘暴,屠殺無辜,搞得天怒人怨,惡化了河北局勢,激起了河北民憤,繼而導致饑民哄搶劫掠永濟渠,切斷了遠征軍的糧道請問,皇帝還會讓西北人活下去嗎?西北人本是一羣蠻夷戍卒,因爲伽藍是裴世矩和薛世雄的親信,手眼通天,所以才帶着一羣蠻夷戍卒混進了禁軍驍果。皇帝龍顏震怒,必定怨及裴世矩和薛世雄。假如皇帝的遠征因此而失敗,裴世矩和薛世雄因此而倒塌那麼受益最大的是誰?當然是遊元,是河北人,是山東世家權貴。”

喬二臉色陰冷,心裡更是寒意陣陣。

方小兒卻是駭然心驚目瞪口呆。竇建德的一番話完全顛覆了他所知道的事實,顛覆了他對這個世道的認知他無法想像,這個世上竟然還有遠遠超過西北人擊敗河北義軍的“奇蹟“的“奇蹟“。

“婦門舉旗爲甚?就是爲了拯救受苦受難的黎民百姓。”齊善行大義凜然地說道,“沒有人關心西北人的死活,就如沒有人關係黎民百姓的死活一樣。皇帝和大世家大權貴爲爭權奪利而血腥廝殺,但死去的卻是西北人和河北人,天理何在?二郎曾說過,伽藍將軍在你們離開之前有所暗示,他說河北就是一副棋料,他是白棋,我們是黑棋,當對弈結束,雙方都是棄子。他要生存,我們也要生存,所以,若想活下去,就必須主宰自己的命運,就必須出手。”

“現在,我們必須出手。”竇建德神情肅穆,義正嚴詞,“如果局勢依照我們的預測而發展,西北人會死,但關隴人肯定會瘋狂反撲,我們也會死,所有揭竿而起的河北義士都會死,還有那些千千萬萬的無辜百姓也會死。”

方小兒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突然叫了一聲,“豆子崗義軍已經敗了,俺們也不是西北人的對手,還有誰會劫掠永濟渠?既然沒有人劫掠永濟渠,皇帝怎會殺俺們?”

“我們不劫掠永濟渠,並不代表其他人也不劫掠永濟渠。”曹旦苦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永濟渠肯定會遭到劫掠,遠征軍糧道肯定會被切斷,因爲這關係到了最高層的權爭,關係到了關隴人和山東人的存亡,而我們……“……曹旦指指圍在案几四周的幾個人,“不過是棋子,而且還是棄子,因爲劫掠永濟渠的罪責最終要由我們來承擔。”

“俺們沒有劫掠永濟渠。”方小兒失聲叫道。

“但我們是揭竿而起的義軍,是皇帝和朝廷的敵人。

“曹旦質問道,“誰會劫掠永濟渠?誰會切斷遠征軍糧道?當然是我們這些敵人。”

方小兒總算聽懂了,忍不住惡聲罵道,“直娘賊,左右都是死,倒不如劫了永濟渠,死了也圖個痛快。”

“爲甚要死?”竇建德撫須笑道,“爲甚就是我們死?只要尋到對策,我們不但可以劫掠永濟渠壯大自己,還能好好地活下去,並且把那些試圖置我們於死地的人掀翻在地,砍乍他們的頭顱。”

方小兒驀然醒悟,這才意識到竇建德把他和喬二召來的目的,原來竇建德預見到了撲面而至的危機,要與西北人聯手了。

喬二終於說話了,“何時走?”

“即刻。”竇建德說道,“即刻渡河趕赴安德城。”

喬二沒有說話,等待竇建德的安排。他現在已經無法贏得竇建德的信任,沒有資格獲悉義軍的機密,也沒有資格充當竇建德的信使,他只能做爲“中間人“給雙方“牽線搭橋“但如今形勢危急,時間緊張,這一趟必須與西北人談出結果來,所以竇建德肯定要派一個親信過去。

果然,竇建德手指曹旦,“某把他完整無缺地交給你,而你要保證他的安全,把他完整無缺地帶回來。”

喬二面無表情,抱拳五諾。幾個兄弟還在老營,實際上就是竇建德的“人質“某種意義上,竇建德用這句話告訴喬二,此事過後,大家各奔東西,分道揚彪,兄弟不做了,不過還可以朋友。

喬二苦笑搖頭,目露感激之色,深深一躬。這就是命,沒辦法。他是西北人救回來的,而西北人在河北大開殺戒,從此惡名遠揚,大凡與西北人沾親帶故的,都將遭到河北人的唾棄,在河北難以立足。竇建德先是“抗“住了高士達的威逼“保護“了他,現在又借他的人情“救“他一次,算是仁至義盡了。

事已至此,喬二不得不提出條件,“謝慶和幾個兄弟還在東海公手裡。”

“形勢發展到這一步,遊元和伽藍將軍的矛盾馬上就會激化,而贏家如果是遊元,我們和西北人都會死,因此能否擊敗遊元,關鍵就在於伽藍將軍是否願意與我們聯手,是否願意藉助裴世矩和薛世雄之力,與河北大世家做殊死一搏。”竇建德不以爲然地揮揮手,“你放心,東海公明達事理,你的那幫兄弟們不會有事,他們很快就會重返龍衛統。”

喬二躬身再謝。

“二郎,你記住。”生竇建德語含雙關地說道,“你是河北人,即便你在禁軍龍衛統,與西北人在一起,也要時時刻刻想着河北人,更不要忘了當初舉旗時所立下的誓言。”

“俺是河北人。”喬二鄭重發誓,“無論俺在哪裡,俺都是河北人。”

第280章 火葬烏骨第283章 甥舅第4章 天馬河第5章 天馬戍第167章 各取其利第291章 大變之局第288章 一擊第69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337章 銜尾追殺第38章 屠夫和木匠第236章 龍衛府的真相第42章 蹴鞠第112章 南陽樊氏第222章 優勢盡失第80章 龍勒府第248章 匪夷所思的陣亡第216章 計將安出第188章 初識李建成第17章 高雞泊、豆子崗第118章 山東大儒,劉氏爲尊第265章 蒲山公的未來209章 釜底抽薪第256章 回報第263章 計在潛龍第76章 長生庫第216章 計將安出第257章 搶人?第182章 不要連累咱第255章 爲盜者藉沒其家第238章 最龐大的鷹揚府第1章 突倫川第178章 劇變第31章 白馬第325章 身陷重圍中的皇帝第252章 竇建德的固執第102章 治書侍御史第81章 河西李軌第67章 黑鷲第284章 薩水之畔第247章 焉能不殺?第77章 昭武屈術支的出路第261章 野心第255章 爲盜者藉沒其家第61章 上邪第78章 鳴沙園第16章 別了,紫雲天第37章 樓觀道第303章 向東都報警第307章 皇帝決策第335章 撤離第96章 閣老之謀第36章 大葉護第280章 火葬烏骨第271章 今上的大戰略第186章 近鄉情更怯第343章 夜襲神武川第5章 天馬戍第249章 窮於應付第115章 危機來臨第254章 此賊可是張金稱?第233章 又聞寒笳第144章 太行賊第153章 武川系第338章 絕不言退第150章 又見夕陽第268章 攻擊之前第45章 進球第336章 皇帝的憤怒第121章 大柳集的正午第193章 拒絕第287章 決戰在即第140章 砍你一刀又如何?第327章 彷徨第342章 斬!斬!斬!第15章 斬首第79章 如此嬌嬈第268章 攻擊之前第316章 雁門被圍第128章 喬二和方小兒第254章 此賊可是張金稱?第3章 胡楊林第185章 三千里長的防禦線第5章 天馬戍第215章 異變第334章 老帥的憂慮第241章 伏允的祈盼第146章 唯防主馬首是瞻第172章 蘇姓三家第191章 司馬同憲第92章 自圓其說第139章 事不宜遲第224章 破陵對峙第230章 三份急件第49章 午時決戰第62章 菩提寺外第189章 回家的感覺,好嗎?第79章 如此嬌嬈第71章 太陽谷中的交易第222章 優勢盡失第148章 楊玄感
第280章 火葬烏骨第283章 甥舅第4章 天馬河第5章 天馬戍第167章 各取其利第291章 大變之局第288章 一擊第69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337章 銜尾追殺第38章 屠夫和木匠第236章 龍衛府的真相第42章 蹴鞠第112章 南陽樊氏第222章 優勢盡失第80章 龍勒府第248章 匪夷所思的陣亡第216章 計將安出第188章 初識李建成第17章 高雞泊、豆子崗第118章 山東大儒,劉氏爲尊第265章 蒲山公的未來209章 釜底抽薪第256章 回報第263章 計在潛龍第76章 長生庫第216章 計將安出第257章 搶人?第182章 不要連累咱第255章 爲盜者藉沒其家第238章 最龐大的鷹揚府第1章 突倫川第178章 劇變第31章 白馬第325章 身陷重圍中的皇帝第252章 竇建德的固執第102章 治書侍御史第81章 河西李軌第67章 黑鷲第284章 薩水之畔第247章 焉能不殺?第77章 昭武屈術支的出路第261章 野心第255章 爲盜者藉沒其家第61章 上邪第78章 鳴沙園第16章 別了,紫雲天第37章 樓觀道第303章 向東都報警第307章 皇帝決策第335章 撤離第96章 閣老之謀第36章 大葉護第280章 火葬烏骨第271章 今上的大戰略第186章 近鄉情更怯第343章 夜襲神武川第5章 天馬戍第249章 窮於應付第115章 危機來臨第254章 此賊可是張金稱?第233章 又聞寒笳第144章 太行賊第153章 武川系第338章 絕不言退第150章 又見夕陽第268章 攻擊之前第45章 進球第336章 皇帝的憤怒第121章 大柳集的正午第193章 拒絕第287章 決戰在即第140章 砍你一刀又如何?第327章 彷徨第342章 斬!斬!斬!第15章 斬首第79章 如此嬌嬈第268章 攻擊之前第316章 雁門被圍第128章 喬二和方小兒第254章 此賊可是張金稱?第3章 胡楊林第185章 三千里長的防禦線第5章 天馬戍第215章 異變第334章 老帥的憂慮第241章 伏允的祈盼第146章 唯防主馬首是瞻第172章 蘇姓三家第191章 司馬同憲第92章 自圓其說第139章 事不宜遲第224章 破陵對峙第230章 三份急件第49章 午時決戰第62章 菩提寺外第189章 回家的感覺,好嗎?第79章 如此嬌嬈第71章 太陽谷中的交易第222章 優勢盡失第148章 楊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