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蕭瑀碰釘

鄴城城南,一隊隋軍護衛着十幾名唐使,從汲郡北上。

爲首之人四十出頭,長得濃眉星目,容貌端正剛正,此人便是此行李唐光祿大夫、宋國公、民部尚書蕭瑀。

進城之後,頓時一片繁華之景映入了蕭瑀的眼簾,鄴城雖也如長安那般分成高牆四立的坊,但鄴城保留時坊制度的同時,臨街房屋都是一個個屬於官府的商鋪,允許商人租賃店鋪販賣商貨,一年簽訂一次合約,但是對商人的要求是不能佔道經營、不是無證經營、不能污損街道等,否則吊銷經營權。

在此之前的城市之中也有市場,所有的商鋪都是集中在專門的市場裡,比如長安的東市和西市兩大市場,洛陽也有南市西市北市三大市場。

商人們必須集中在市場裡做生意,甚至還劃分出專門行區,一行行都是在一起經營的。而百姓則居住在一個個坊區裡面,這坊區就有如後世小區,是封閉隔離式的,有坊門坊牆,就算是挨着街道的坊內居民,也不得在坊牆上開門開窗。街道兩旁更不能售賣擺攤。

這種設計易於管理、利於防禦,但不利於百姓生活,比如長安城的居民要買個菜,只能去東西二市,居住在南城的百姓,一早去買個菜得走好幾里路。

而且天不亮,坊門是不開的,一到天黑也不得出坊門上街。種種規定,使長安百姓生活極不便利。

而鄴城,臨街的全是官家店鋪,百姓買賣的話,只要出了坊門即可買得到。也正是打破了街坊限制,鄴城顯然十分熱鬧,只見街上人來人往,各色商鋪臨街而立,販夫走卒往來穿梭,一股安詳快樂之感蕩人心神。

蕭瑀的目光落在車窗外,透過鬆柏縫隙,可以看到大街上的情形,大街上的男女老幼大都體態豐滿、面色紅潤,說明他們生活得比較富足,但他們的衣着卻比較簡樸,當然也有不少色彩光鮮的綢緞綾羅,但更多是寬鬆細麻。

李淵給蕭瑀的任務是通過談判拿到金城、枹罕、澆河、西平四郡,特別武威被大隋佔領以後,隴西—臨洮—枹罕(或澆河)—西平郡這條路是李唐走向西域,獲得馬源的必經之路,但後三郡被楊侗手下那夥人趁虛而入,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了下來,打生打死的李唐的憤怒可想而知。這幾個郡涉及到李唐最根本的強兵建設,因爲若無馬,陸戰王者的騎兵根本組建不起來,李淵言外之意就是談判拿不回來,就通過武力爭奪。

但蕭瑀等相國更知道李淵眼紅大隋手中的會寧郡,蕭瑀曾出仕隋朝內史侍郎,對會寧郡十分熟悉,也知那邊有品相極好的銀礦銅礦,自大隋佔領以後,每個月都有數百艘大船通過黃河將無數銅錠和銀錠運抵鄴城,爲了讓搬運銀銅船隻避開水勢急湍的三門峽,大隋甚至在黃河左側入門以東的岩石上,開鑿一條運河。以避開黃河三門峽的行船風險。運河全長四百多米,寬三十米,深十米。兩壁陡立,上口比河底稍寬,岸邊也修一條棧道。

對隋朝來說,會寧郡的豐富金銀銅礦十分重要,但同樣也是李唐的所需的戰略物資,爲了奪到這個郡,李唐遲早會向大隋用兵。

蕭瑀知道楊侗是不會退讓的,而李唐的軍隊和被三面包圍關中又着實讓人擔心,若是一戰,蕭瑀替李唐感到擔憂。但李淵還是抱着萬一的心思,打算通過談判拿下枹罕、澆河、西平以後,等時機成熟,閃電拿下會寧和武威二郡,從而打通與突厥聯繫的通道。可蕭瑀不覺得張狂霸道的楊侗會同意,最最重要的是李唐手中沒有任何交換的物件。沒有拿出絲毫讓楊侗動心的東西,人家怎麼可能會白白送你四郡?而這也是其他相國託病不來的原因,因爲他們生怕惹惱了楊侗,像裴寂一樣被剃個光頭回去,到如今,裴寂都羞於見人呢。但他食君之祿,只能忠君之事,盡一盡人事。

來到神武宮神武宮!

楊恭仁、孔穎達已經在這裡等候多時,三人彼此認識,這都是隋朝重量人物,尤其是楊恭仁,是在楊侗最危險時期追隨着的第一勳臣,在大隋的地位僅次於楊侗之,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孔穎達也不遑多讓,掌管着大隋義務教育,堪稱是萬千學子的‘師尊’,深受天下人的愛戴。這兩個大人物的迎接使他感到一種巨大的壓力。

蕭瑀走下馬車,快步上前行禮:“有勞兩位大人久候,罪過,罪過。”

楊恭仁笑道:“蕭相國是大隋貴客,我們一路多有怠慢,請多見諒。”

“一路很順利,隋軍護衛很好,楊大人言重了。”蕭瑀本有五百隨從,但大隋卻不讓他們入境,而是由隋軍護送他們幾名使臣東來鄴城。

這次蕭瑀肩負着與隋朝和解重任,且又是行空手套白狼之事,他心情有些緊張,自從大隋和李唐爆發幷州戰役以來,唐朝一直處於捱打的局面,使得關隴權貴都對朝廷不滿,尤其李靖兵臨關中的事件,也引起了關中百姓對李氏家族失去了信心。

旁邊孔穎達笑道:“本來應該讓蕭相國休息幾天,但我們估計蕭相國心裡也焦急,就先簡單談談吧!”

“呃!這卻不急。”

“……”楊恭仁、孔穎達面面相覷。

“二位大人,能不能讓我先拜見平陽公主?”蕭瑀非常無奈,因爲他發現自己還是沒有想到如何談判,也不知道從哪裡做突破口,若是率性而爲,那樣只會讓錯誤進一步放大,於是對於之前一股熱血上頭便要馬上面見楊侗的心思也淡了一些。

他想要先觀察幾日,蒐集一些關於近來大隋朝堂的信息再下定義,這對於下一步至關重要,不瞭解對方,便不能將利益最大化。

蕭瑀想要先拖幾日,抽出時間全面瞭解一下大隋再去面見楊侗,至少得有談話的資本,而李秀寧顯然是一個不錯的突破口。

“我會向宮中傳話,至於麗妃見是不見,我也不敢保證。”楊恭仁笑着說道。

“多謝楊大人!”蕭瑀拱手一禮,

果然到了下午,禮部便傳來了着李秀寧的口諭。

李秀寧接見蕭瑀的地方叫鳳儀殿,逢年過節的時候,蕭後等皇家女子接見官員家眷,這是通例。

“臣蕭瑀參見公主殿下!”蕭瑀拱手行禮。

“蕭相國免禮,請坐。”李秀寧微微一擡手,她嫁到鄴城以後,過得非常快樂,楊侗沒有男女之見,更沒有因她是李淵的女兒有所堤防,她如今是飛羽弓騎的副帥,與水天姬一起掌管着這一支異族人軍隊,每天都跑去軍營去訓練兵士。

“謝坐!”

蕭瑀落坐以後,拱手道:“我奉聖命來和大隋和談,請公主助一臂之力。”

“是父皇的意思麼?”

“請公主過目!”蕭瑀呈上李淵親筆所寫的家信。

李秀寧拆開一看,父親沒有提及絲毫親情,只是以一種命令的口吻,讓她說服楊侗,爲李唐爭取到最大的利益,李秀寧心中一陣悲涼,說到底,自己在父親眼中,終究只是一顆實現權力之爭的工具,而不是一個女兒。她看着熟悉的筆跡,此時竟是如此刺眼,看得她一陣目眩,心中絞痛到了極點。不經意間,忍不住想到了嫁入大隋時,大哥李建成說過的話“到了鄴城,一切以自己爲重、一切以自己的丈夫爲重、一切以楊家爲重。”

她一咬牙,淡淡道:“父皇的意思我明白了。還請蕭相國回去轉告父皇:我只是想說,我只是一個女人,國家大事與我無關。當初我嫁給秦王,我就是秦王的妻子了,生是楊家的人,死是楊家的鬼。”

李秀寧秉性剛烈,尤勝男子,只不過涉及到父親與丈夫之爭,這讓她很難做出選擇,幫助父親意味着會傷害到丈夫,幫助丈夫會傷害到父親,她夾在中間還難選擇,當這番話說出來後,心中也暢快了。

她固然只是楊侗的一個側妃,可她很喜歡楊侗和現在的日子,楊侗相信她的才華,給了她展示的平臺,不論軍政還是其他事物,楊侗從來沒有遮遮掩掩,並且十次裡至少有五六次採納她合理的建議,即使不採納,也會擺出道理說服她,而不是用丈夫的身份強壓下去,這令她十分溫暖。

楊侗跟她有共同語言,能聊到一起,不像其他人,在她面前毫無反駁之力,往往她的奇思妙想,在李家時會被父兄被人當成笑話聽,在楊侗面前她可以暢所欲言,楊侗不說全部認可,但也能給出合理的見解,往往一語就能說中要害,而她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在楊侗這不僅沒有受到偏見,楊侗往往耐心給她解答一些,甚至舉出佐證,反倒是她跟不上楊侗的腳步,往往楊侗隨口一句話就讓她想很久,甚至很久也不得其解,最後還得楊侗詳加解釋,總之,跟楊侗在一起,讓她覺得自己並不是那麼另類,讓一直孤獨的她很開心。

另外,楊侗真的很疼愛她!

在這男尊女卑、階級森嚴的社會,楊侗對她們姐妹的寵愛簡直是大逆不道、有悖倫常!

家僕婢女是家主財產,姐妹女子是家主的工具,不僅對其任意揮霍,還掌握着生殺大權!

李秀寧明明才華出衆,爲何在自己家裡不受重視,甚至被剝奪了辛辛苦苦努力獲取得的軍權?

就是因爲女子是外人,是遲早成爲‘客人’的外人!以己度人,李秀寧被楊侗平等相處、一視同仁的想法做法震驚了、感動了。

想起到了嫁給楊侗之後的種種,楊侗從未強迫自己做過任何事,也從不勉強自己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爲了讓她不會爲難,更明確的讓她跳出隋唐之間的紛爭。

遇到一個尊重自己、愛護自己的丈夫,是何其之幸運?自己又如何捨得害他?

“公主,您畢竟是李唐的公主啊!理應爲李唐的利益着想。”蕭瑀再欲再勸。

“潑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從我離開長安,踏上大隋土地領土那一刻,我就是楊家的人了!希望父皇不會再來爲難我,我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我不需要蕭相國來教。”李秀寧臉色登時難看了起來,語氣十分冷淡,冷淡中還帶着一絲威脅。對於一個女人,在還沒有孩子的時候,丈夫永遠是第一重要的人。

李秀寧冷淡語氣使蕭瑀心中也很不悅,不過李秀寧畢竟是李唐公主和大隋秦王側妃,蕭瑀還不敢翻臉發作。

他臉上的笑容消去,淡淡道:“公主,再怎麼說,你終究是聖上的女兒,最起碼你也不想聖上心力交瘁吧。”

李秀寧也剋制住心中的怒火,“蕭相國也是爲人父的長者,您希望自己的兒媳不惜損害丈家利益向着孃家麼?還有,我聽說蕭相國是太宗武皇帝和太皇太后一手帶大的,您是不是應該先見一見含辛忍苦把您帶大的太皇太后?是不是先應該拜祭有生養之恩、知遇之恩的武皇帝?”

李秀寧性格剛烈正直,厭惡虛僞,最憎恨爲了名利丟失骨氣、丟失親情的男人,很顯然,蕭瑀也在她鄙夷軟骨頭之列。

蕭瑀羞紅了臉!低着頭不敢回話。

第534章:陷城第769章:奪旗斬將第095章:英雄輓歌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381章:登基五步之爭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230章:聯合世家第305章:仗勢逼人第508章:我害死了爹爹第676章:雪中送炭,李淵交底(月底求票)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086章:順勢而下第301章:劣根性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673章:窮途末路,臨死一搏第362章:關隴世家的底蘊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880章:要要要,當然要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889章:決大堤,毀罪證第992章:李秀寧‘召集舊部滅僞唐’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864章:年終大清剿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752章:一路追趕第091章:君王死社稷第776章:戰事畢,再鼓勵第707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746章:羌兵出山第473章:長孫無忌的重大發現第425章:戰前總動員第142章:條件(求收藏推薦)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955章:李淵作妖第029章:不要世家士族第399章:舊情難忘第808章:遂良獻計破堅城第487章:李君羨不值錢第338章:比姓陰的還陰險第506章:裴矩之敏第061章:關隴之謀第176章:悲劇的乙失鉢第613章:李靖掛帥第160章:新年(求收藏推薦)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第256章:擴軍四十萬(求月票全訂)第995章:亂象叢生第068章:長孫無忌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475章:‘人鏡’消失,好事多磨第346章:夜襲第406章:大隋暴徒第024章:血戰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第871章:亂軍砍死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045章:李靖的震驚第042章:拜主第500章:老臣不服請戰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542章:‘萬’國朝隋第617章:朝議定殺心第739章:枕邊風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738章:和親之心不死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855章:利民工程第406章:大隋暴徒第005章:輸不起第342章:殿下憐花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327章:契苾生死抉第113章:怒放的玫瑰第758章:女兒,讓我掐指算算攻擊方位。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479章:柴紹論隋定帝心第776章:戰事畢,再鼓勵第383章:大刀闊斧第440章:史勁立功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323章:坐觀成敗第693章:可憐的關隴聯軍第374章:安息吧你第443章:隋魏密約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342章:殿下憐花第729章:失策了(雙節快樂)第852章:以身抵債第459章:梟雄之死第665章:陳智略宋城發威第995章:亂象叢生第932章:兵臨城下,內外交困第632章:雷霆萬鈞第139章:談條件(求收藏推薦)
第534章:陷城第769章:奪旗斬將第095章:英雄輓歌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381章:登基五步之爭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230章:聯合世家第305章:仗勢逼人第508章:我害死了爹爹第676章:雪中送炭,李淵交底(月底求票)第326章:老程的猥瑣解讀第086章:順勢而下第301章:劣根性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673章:窮途末路,臨死一搏第362章:關隴世家的底蘊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880章:要要要,當然要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889章:決大堤,毀罪證第992章:李秀寧‘召集舊部滅僞唐’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864章:年終大清剿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752章:一路追趕第091章:君王死社稷第776章:戰事畢,再鼓勵第707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746章:羌兵出山第473章:長孫無忌的重大發現第425章:戰前總動員第142章:條件(求收藏推薦)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955章:李淵作妖第029章:不要世家士族第399章:舊情難忘第808章:遂良獻計破堅城第487章:李君羨不值錢第338章:比姓陰的還陰險第506章:裴矩之敏第061章:關隴之謀第176章:悲劇的乙失鉢第613章:李靖掛帥第160章:新年(求收藏推薦)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第256章:擴軍四十萬(求月票全訂)第995章:亂象叢生第068章:長孫無忌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475章:‘人鏡’消失,好事多磨第346章:夜襲第406章:大隋暴徒第024章:血戰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第871章:亂軍砍死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045章:李靖的震驚第042章:拜主第500章:老臣不服請戰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542章:‘萬’國朝隋第617章:朝議定殺心第739章:枕邊風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738章:和親之心不死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855章:利民工程第406章:大隋暴徒第005章:輸不起第342章:殿下憐花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327章:契苾生死抉第113章:怒放的玫瑰第758章:女兒,讓我掐指算算攻擊方位。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479章:柴紹論隋定帝心第776章:戰事畢,再鼓勵第383章:大刀闊斧第440章:史勁立功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323章:坐觀成敗第693章:可憐的關隴聯軍第374章:安息吧你第443章:隋魏密約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342章:殿下憐花第729章:失策了(雙節快樂)第852章:以身抵債第459章:梟雄之死第665章:陳智略宋城發威第995章:亂象叢生第932章:兵臨城下,內外交困第632章:雷霆萬鈞第139章:談條件(求收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