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

隨着‘飛天神翼’、空降結束,時間漸漸到了十二月下旬,距離新年越來越近,大隋各地過年氣氛開始濃厚起來,關中這幾天下起了大雪,紛紛揚揚的飄起了鵝毛般的雪花將大興裝飾成了粉妝玉砌的冰雪世界。

雪很大,沒過了道路,原本來說,這不是件好事,代表着這個冬季很太冷,但老農們卻喜笑顏開,因爲大雪意味着來年將是一個豐年。

瑞雪兆豐年是農民一代代總結出來的經驗,楊侗雖然不懂農業,但他知道無論是興商還是興工,前提是大家不會餓肚子,農業自古以來就是百業之基,農業興則百業興旺,農業衰則百業凋零,這是歷朝歷代都繞不過去的坎,這也更加堅定了他支持周紹祖前去美洲尋找高產農作物的航海事業,要是找回幾樣,便是對傳統農作物的補充,尤其是紅薯生命力極爲旺盛,只需剪去枝條插到土裡就能成活,蔓延的藤葉可喂牲口,割了一茬又長一茬。

兩儀殿西側的千秋殿,楊侗和朝中文武大臣正在接見風塵僕僕的周紹祖爲首的航海‘核心團隊’,這個團隊共有十五名將領,由於他們長期在海上生活,皮膚黝黑泛光,顯得格外精神精悍。

“周將軍,你爲何忽然想着去航海?”楊侗笑問。

“啓奏聖上。”周紹祖拱手道:“末將不時揚帆出海訓練,什麼希奇古怪的事情都遇到,比如說天水相接的龍吸水,比如說海底有時會像沸水一樣翻滾,城牆那麼高的海浪更是司空見慣,每年的夏季都有颶風經過,大風捲起山脈一樣的巨浪咆哮着衝上海島,所過之處便是再大的樹木也被連根拔起……久而久之,末將等人想着遨遊大洋,去見識見識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哪怕死在滔天巨浪之下,也會感到很開心……”

楊侗明白了,這夥人在海島上呆得實在無聊,閒得慌之下,便對茫茫大海充滿好奇,慢慢有了航海遠行的共識。不過這是好事。

“另外,我們不時看到遼闊的海上有山峰、巨石、宮殿,甚至人和動物出現,海外仙山、蓬萊仙島或許真的存在大海之中。”周紹祖又說道。

衆人一聽,壞了。

歷朝帝王對長生不老有瘋狂執念,別說是將自己的陵寢之內都建成山川湖泊、大地星辰模樣的秦始皇,便是漢武帝都毀在“長生”的慾望之下…完全可以說,越是英明的帝王越尋仙執念越大,不是說他們想一直當皇帝下去,而是他們都是追求完美的人,覺得除了自己之外,後代根本不如自己,所以希望帝國在自己之手完美,然後將之交給後代,但人生有限,於是他們便希望得到仙術續命,從而使帝國按照自己的設想,一步步完美下去。

楊侗這個皇帝亦是英明神武的皇帝,萬一受到周紹祖蠱惑,犯了去海中尋仙魔障,麻煩就大了。

細思極恐……

“那是海市蜃樓,千萬不要相信那些。”不知大臣擔心的楊侗搖了搖頭,“其實海市蜃樓此種虛幻景象並非只有海上獨有,雪原、沙漠、湖面都會不時出現,往來胡商在沙漠上見過的海市蜃樓比比皆是,他們在沙漠上行走,不時發現綠洲看似近在眼前,然而卻遠在天邊,不少飢渴難耐胡商朝着綠洲的方向前進,結果會迷失在沙漠之中。這些綠洲看似是生還希望,實則是死亡陷阱。”

說到這裡,楊侗又鄭重的道:“海上沒有仙島神山,至於長生不老藥更是子虛烏有。就說徐福,人們不知道倭國的時候,以爲他真的去了仙山仙島,可隨着倭國爲人所知,徐福的去處也不再是什麼秘密。如果你們在大海之中發現新的海島和國度被當作是仙山,百年之後,隨着航海事業的發達,想必那時的人的心情,和熟知倭國的我們是一樣的。”

出海不是不行,可大海中根本沒有仙島,更沒有長生不老藥!要是周紹祖他們犯傻去尋仙,高產作物就沒着落了。所以楊侗着重強調,爲了徹底打消他們尋仙之心,不單糾正他的錯誤觀點,到還讓人拿出幾面大鏡子,搞了一個光的折射實驗,現場破解了海市蜃樓的秘密。

“末將慚愧。”周紹祖等人面露羞愧之色,不過看向楊侗的眼神,再也沒有之前的懷疑。

“光影之道看似十分神奇,但我們明白其原理之後,就不會被一些幻象迷惑了。”

“喏。”

“你們去航海,朕大力支持,不過不是讓你們去找子虛烏有的仙山。而是繪製航海圖,探索海上的未知地域,與未知國度建立聯繫。”

“聖上,繪製航海圖末將明白,但是和未知國度建立邦交,何解?”周紹祖有些迷糊。

“未知國度就是在我們認識以外的廣闊地域。就以大隋西方爲例。大隋以西的西域大家都知道,西域以西的波斯大家也知道,但是波斯以西還有一個強大的拜佔廷,然而拜佔廷以西又是什麼國家我們就不知道。西方如此,那東方呢?”楊侗停頓了一下,又說道:“我們知道東海有倭奴,倭奴以東又是什麼國家?這是我們不知道的存在,這大海之中未必沒有比大隋更發達、更強大的國家,要是把這些未知的國家一一找到,然後就可以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爲我大隋開闢新的貿易渠道,爲大隋繁榮富強做貢獻。”

“臣附議!”楊恭仁一直在沉思利弊,定下決心後,說道:“海上絲路最大的特點是交通便利、船隻運力大,可日夜航行,也沒有險惡地勢阻擋,要是我們找到這些國家,我們完全開闢出無數條航線,效率遠勝陸上絲路。”

羅士信猶豫了一下,說道:“我們的海軍在國內起不到多大作用了,要不通通開去大海,宣示大隋國威。”

“這可不行。”楊侗斷然反對,要是他聽了羅士信的建議,大隋必將犯了明朝之錯。

明朝最著名的外交事件,莫過於鄭和七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的時間之長、規模之大、範圍之廣是封建王朝中都是空前絕後的存在。鄭和每次下西洋的海軍士兵超過了兩萬七千以上,要是加上船員以及種種後勤人員,浩浩蕩蕩的艦隊少說也有五萬人。

後人對七下西洋的壯舉給予無數溢美之詞,什麼宣揚大明國威,什麼對東南亞各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上友好關係做出了巨大貢獻,更有人說加強了明朝與海外各國的聯繫,是航海事業的偉大盛舉。

但楊侗不怎麼欣賞,主要是鄭和船隊過於龐大,這麼大的船隊給養就是一個龐大的開支,軍隊護航、官僚隨行,便即是賺到錢,恐怕也多是花在路上了。

相比之下,楊侗更欣賞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他們以不到三百人的船隊發現美洲大陸,開闢了新航路,激發歐羅巴洲遠洋航海熱潮,爲自己的國家帶來無比巨大利益,之後的歐人,一艘船十來個人就去做貿易了,其利潤遠肯定高於明朝船隊。

“不讓他國見識我大隋之威,他們哪有有信心來我大隋貿易?”羅士信不解的說道。

“開闢海上商路是爲鞏固大隋江山,若航海是勞民傷財之舉,那這航海又有什麼意義?而且我們能吸引這麼多他國君王使臣前來大興,靠的是我大隋整體力量,而不是隻會讓人眼紅儀仗。”楊侗搖頭道。

“聖上言之在理。”李景贊同道:“倭奴以東的茫茫大海有沒有國度存在都不知道,貿然把海軍浩浩蕩蕩開過去,對誰示威?海魚嗎?”

衆人噴笑。

羅士信撓撓頭,不說話了,他覺得自己真不是從政的料。

“聖上,微臣也支持航海,更希望開闢出海上絲綢之路,但是微臣有個問題。”楊善會起身,向楊侗行了一禮。

“但說無妨。”楊侗說道。

“喏。”楊善會拱手一禮,沉聲說道:“漢朝開發的絲綢之路歷盡千辛萬苦,經過近千年的完善,纔有今天的規模,這期間付出了無數生命和代價。而我們現在對茫茫大海一無所知,海上也不存在參照之物,要是船隊航行時被大風浪吹偏航道,這又如何確保航線精準?所有微臣認爲,確保船隊不在海上迷失方向是重中之重。這問題若不能解決,航海的風險實在太大了。”

作爲大隋一代名將,楊善會對地形方向非常敏感,第一時間意識到了航海所存在的巨大難題。

這話一出,便是周紹祖等人也眉頭深鎖,這個問題要是不解決,他們的航海之舉就是送死之舉。

“周將軍他們提交航海請示之時,朕已經讓工部對指南針進一步改進,採用縷懸法發明出適用於航海的羅盤針。”

南宋著名科學家、改革家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記載了指南針的四種製法,分別是水浮法、碗脣旋定法、指甲旋定法、縷懸法。

水浮法是在磁針上穿幾根燈心草浮在水面,可以指示方向。碗脣旋定法、指甲旋定法則是將磁針擱在碗口邊緣和擱在指甲蓋上,指示方向。至於縷懸法是在磁針中部塗一些蠟,粘一根蠶絲,掛無風的地方,就能指示方向。

水浮法的缺點水面稍微晃動,便會影響測量結果。碗脣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雖然轉動靈活,但容易掉落,同樣不適用於風浪不斷的航海之中,而縷懸法制成的指南針無疑是最穩妥的方法。

別看這幾種方法簡單,卻都凝聚了古人的無上智慧和心血,即便是在後世的指南針也是根據這些原理製作的。

而相對只有八個粗略方向的指南針,採用天干地支製成的新一代羅盤,不僅採取了更加穩妥的縷懸法,指示的方向也更精準,也許還不如後世的羅盤,但用來辨別正確的航線方向卻是綽綽有餘。

當這羅盤拿上,並經過摔打測試,衆臣向其方位始終不變,也都放心了下來。

楊侗讓人拿出了自己畫出來的世界地圖,以及幾十本經過防潮處理的農作物手繪本,遞給了周紹祖,“你們這次的任務不是通商,更不是去征服域外國度,而是鍛煉出一支適應遠洋航海的船隊隊伍,繪製出一份詳細的海圖,你們邊走邊學,邊走邊繪製海圖。”

“這冊子之上的植物是朕根據胡商描述畫下來的,這些東西無毒可食,若是遇到,可以採來補給…這些都是高產作物,要是獲得一些種子回來,那我大隋將無缺糧之憂…”

散會之前,周紹祖等人聽着楊侗不厭其煩的叮囑和教誨,心內異常感動。

“聖上放心,末將等人定然走一路、學一路,仔細探索這片茫茫大海,爲聖上和我大隋王朝開闢出海上絲綢之路航道,哪怕只剩最後一人,也要將這些農作物種子帶回來。”周紹祖雙手接過一疊地圖和手繪本。

“休說這些不吉利的話!給朕記住,一切以安全爲主,無論遭遇什麼情況,都要和兵卒船員經朕活着帶回來!只要平安歸來,那你們的壯舉都將銘刻史冊,完全不亞於漢之張騫。”

“定不負聖上重託。”

周紹祖大聲應是,滿胸豪情壯志!

散會之後,楊侗又足足花了大半天時間,把少得可憐的地理知識、航海注意事項一一灌輸給了周紹祖等人,尤其是淡水儲存更是再三交待,另外也不准他們插手他國政務,免得將士們淪爲他國政治犧牲品。

楊侗前所未有的重視,也令周紹祖等人滿腔豪情,他們十分清楚知道楊侗的野心在哪裡,聖上已經當着他的面,多次提到海中有類似長山羣島那樣的海島可以休整,也多次提到大洋對面是一片遼闊大陸,那裡有着比黃金、白銀、珍寶更加寶貴億萬倍的高產農作物,只要將這些種子帶回大隋,那麼中原民族千年不餓肚子,這不但關係到大隋國運,也與整個民族興盛與否息息相關。

周紹祖他們完全沒想到自己的航海之求竟然和“國運”扯上關係,更想不到自己身上寄託沉重的千年國運,人總是要死的,要是能夠實現聖上這個偉大宏願,自己縱然是葬身那片浩瀚大洋又何妨?

第438章:自作孽不可活第120章:敲詐第574章:將軍難免陣上死第251章:旗開得勝(求全訂月票)第036章:世家的無奈第948章:隋失二將第025章:金甲大將第522章:決定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014章:民亂第027章:新政第776章:戰事畢,再鼓勵第096章:不想當皇帝第996章:煙花爲號,全軍進攻第507章:一鳴驚人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290章:倍受爭議第205章:紛爭(求月票)第455章:好心辦壞事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554章:順勢而爲,我是錘子?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325章:楊侗戰略失誤第660章:嚴軍法,揮淚斬將第176章:悲劇的乙失鉢第188章:老謀深算(第五更求首訂月票)第255章:海戰(求月票全訂)第719章:恢復祖宗之法第681章:任用降臣第179章:仁慈不好(求收藏推薦)第299章:建成入隋營第991章:喋血龍水城,英雄有淚第211章:首戰第567章:六月債,還得快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186章:獨孤之謀(求首訂月票)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第305章:仗勢逼人第330章:驚心動魄第217章:李密抉擇第869章:戰雲起交州第430章:江淮之虎第321章:以大隋的名義第933章:給個投降的臺階下第026章:戰後清算第906章:我也是一個兵第204章:風雲再起(求月票)第419章:弘揚勝利之路第130章:南隋之爭第517章:大隋海軍出擊第874章:一封家書第276章:謝幕第534章:陷城第611章:禦敵之力,以制敵第562章:揚塵禦敵第677章:父子夜議第430章:江淮之虎第705章:招攬失敗第178章:趙德言(求收藏推薦)第966章:大勝、大喜大悲第733章:偏見第217章:李密抉擇第585章:恩怨難解第180章:南部可汗(求收藏推薦)第504章:‘滅世’神刃執在手(八千字大章奉上)第994章:反間計第147章:縱橫關內道(求收藏推薦)第451章:蕭女月仙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第200章:李淵七敗(求訂閱)第616章:割斷一份親情第892章:我是貧民的兒子第092章:突厥大變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881章:相國示警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301章:劣根性第362章:關隴世家的底蘊第148章:李唐動盪(求收藏推薦)第733章:偏見第365章:王者歸來第962章:誘敵深入,定益北(求票)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078章:強吃鐵勒第879章:倒儲聯盟,各懷鬼胎第205章:紛爭(求月票)第196章:獨孤澄的震撼第321章:以大隋的名義第389章:登基爲帝,顧慮漸多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206章:決不退縮(求月票)第310章:李密西進
第438章:自作孽不可活第120章:敲詐第574章:將軍難免陣上死第251章:旗開得勝(求全訂月票)第036章:世家的無奈第948章:隋失二將第025章:金甲大將第522章:決定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014章:民亂第027章:新政第776章:戰事畢,再鼓勵第096章:不想當皇帝第996章:煙花爲號,全軍進攻第507章:一鳴驚人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290章:倍受爭議第205章:紛爭(求月票)第455章:好心辦壞事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554章:順勢而爲,我是錘子?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325章:楊侗戰略失誤第660章:嚴軍法,揮淚斬將第176章:悲劇的乙失鉢第188章:老謀深算(第五更求首訂月票)第255章:海戰(求月票全訂)第719章:恢復祖宗之法第681章:任用降臣第179章:仁慈不好(求收藏推薦)第299章:建成入隋營第991章:喋血龍水城,英雄有淚第211章:首戰第567章:六月債,還得快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186章:獨孤之謀(求首訂月票)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第305章:仗勢逼人第330章:驚心動魄第217章:李密抉擇第869章:戰雲起交州第430章:江淮之虎第321章:以大隋的名義第933章:給個投降的臺階下第026章:戰後清算第906章:我也是一個兵第204章:風雲再起(求月票)第419章:弘揚勝利之路第130章:南隋之爭第517章:大隋海軍出擊第874章:一封家書第276章:謝幕第534章:陷城第611章:禦敵之力,以制敵第562章:揚塵禦敵第677章:父子夜議第430章:江淮之虎第705章:招攬失敗第178章:趙德言(求收藏推薦)第966章:大勝、大喜大悲第733章:偏見第217章:李密抉擇第585章:恩怨難解第180章:南部可汗(求收藏推薦)第504章:‘滅世’神刃執在手(八千字大章奉上)第994章:反間計第147章:縱橫關內道(求收藏推薦)第451章:蕭女月仙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第200章:李淵七敗(求訂閱)第616章:割斷一份親情第892章:我是貧民的兒子第092章:突厥大變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881章:相國示警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301章:劣根性第362章:關隴世家的底蘊第148章:李唐動盪(求收藏推薦)第733章:偏見第365章:王者歸來第962章:誘敵深入,定益北(求票)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078章:強吃鐵勒第879章:倒儲聯盟,各懷鬼胎第205章:紛爭(求月票)第196章:獨孤澄的震撼第321章:以大隋的名義第389章:登基爲帝,顧慮漸多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206章:決不退縮(求月票)第310章:李密西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