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爲師教你做人

西平郡湟水縣,位於湟水北岸,這一段河流比較湍急,是湟水縣城天然的護城河,但那是以前,自從大災席捲了整個天下以後,湟水的水位下降嚴重,昔日浩浩蕩蕩東流的河水早已不見,只剩一個蒼白的河灘裸露在人們面前。

樑洛仁於化隆縣城歸降之後,李世民麾下衆將紛紛請求着攻打湟水縣。

李世民明白衆將的心思,隨着樑洛仁的歸降,只剩孤城一座的‘樑師都’實則已經陷入了絕境,不管是生擒或是殺死‘樑師都’都是大功一件。經過一番斟酌,他把這個功勞給了心腹愛將侯君集。

侯君集大喜過望,喜滋滋的帶領三萬唐軍直撲湟水縣而來,從化隆到湟水約有兩百八十餘里路程,若是騎兵也要兩天一夜的時間,可是沒有馬源的唐軍組建不了大量的騎兵,李世民能湊到的也就兩萬騎兵而已,但儘管如此,他還是將寶貴的一萬騎兵分給了侯君集。

侯君集儘管立功心切,但他對於行軍的速度拿捏得極爲到位,酉時末,也就是下午六點左右,他就已經到了八十里外的拔延山,只不過如今日照時間長,若是繼續行軍的話,還可以再走一個半時辰左右。

但是領兵作戰,行軍速度的拿捏非常關鍵。若單純的一味求快,士兵掉隊丟掉士氣不說,到了指定地點也將成爲沒有力氣作戰的待宰羔羊。可如果一味在意兵卒體質的話,等到前線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作爲一個出色的將領,對兵事必須要有全方位的瞭解,如何在保存兵卒有一戰之力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趕到戰場,是一門極深學問。

此時此刻,侯君集對行軍的速度拿捏的極爲精準,不但給兵卒足夠休息時間,還準時的抵達了目的地。

這一點,不是一般將領能夠做得到。

不過儘管侯君集知道自己這麼做,是對的,但心中卻焦慮之極,擔心化隆城投降的消息傳到湟水後,給他留下空城一座。這時一名校尉上前道:“將軍,前方是拔延林,是繼續前進還是就地休息?”

“拔延林?”侯君集一愣而問。

校尉見侯君集不知,便解釋道:“拔延林東北方向是一座延綿兩百多裡的大森林,森林對面就是湟水縣的地界,有不少村子分佈在湟水兩岸。”

侯君集心頭一動,連忙問道:“有近道可以直穿拔延林嗎?”

“有一條便道可行,不過這是一條溪流沖刷形成的穀道,如今已乾涸了,不過卻也比較難走,而且此道悠長,陽光難以射入,兩旁全是高山叢林,最適合伏擊。如果走這裡的話,會不會太冒險了?”校尉有些猶豫的看着侯君集。

“行軍作戰哪能不冒險,不冒險又哪天的建功立業的機會?樑師都如今已經快玩完了,頂多只有六千兵力,他還敢出城作戰不成?若是樑師都察覺而逃了,我有何顏面回去面對晉王?”

侯君集心中忽然熱切了起來,在唐朝衆將之中是一個異類,他性子暴烈、武藝高強、擅打硬仗,摧兇克敵,所向披靡,按道理說,他這樣的作戰風格,理應歸於無腦的猛將之列,但是他侯君集偏偏足智多謀,領兵打仗非常厲害,出謀劃策也相當了得。在這兩方面都有極大的建樹,所以深得李世民的器重,唯一的缺點就是太過高傲,瞧不起別人,有點類似於三國時期的魏延,與大家一起時,總是格格不入。

李世民對他有知遇之恩,現在又力排衆議的給他這麼一個立功的機會,若是到手的功勞都丟了,那他侯君集又有什麼臉面去面對李世民?

想到這裡,侯君集立即對身邊的諸多將校下令道:“大軍立即穿過拔延林到北方去,今晚我們拿下湟水。”

“喏!”

侯君集的命令層層下達,三萬唐軍加快了速度,沿着拔延林向北方的湟水縣疾行。

不到半個時辰,侯君集統率的三萬唐軍趕到了河谷轉彎處,他們折道向東,向叢林深處而去。

聽說再兩個時辰就可以穿過拔延林,於子時左右到達湟水縣對岸,侯君集愈加興奮了起來,繼續率領三萬士兵向一處山谷深處疾行。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統率大軍進入山谷不到半個時辰左右,謝映登率領八千名大隋騎兵銜尾追到了谷口,在山谷口等待的三十名隋軍斥候,是李靖留在這裡的接應人。

一名校尉催馬上前施禮道:“啓稟謝將軍,唐軍不出李都督的意料,進入了山谷已有半個時辰。”

謝映登點了點頭,回頭喝令道:“一半人上山,一半人跟我進追進去!”

說到這裡,謝映登對於李靖的遠慮產生了無限景仰。

以李靖爲首的西路軍從會寧郡進入過武威,進入了西平郡,當段德操介紹到這裡的地形時,李靖立即斷定的說道:“拔延林河谷是化隆縣城到達湟水最快之途徑,李世民尚不知樑師都已死,更不知西平已屬我大隋,再加上支援化隆的軍隊六次詐敗,他對湟水縣最後的守軍的戰力已經不會放在了心上,爲了迅速拿下防衛力量不足的湟水城,他派來的大將必走拔延穀道,而湟水軍隊給李世民的印象只有萬人左右,又有樑洛仁的印證,他一定以爲這是一支戰力不足、士氣萎靡的軍隊,所以他派遣的軍隊不會高於三萬,這支軍隊一旦進入拔延谷,我軍可以全殲此部,斬斷李世民三成戰力。”

謝映登聽得是半信半疑,可是事實現在擺在眼前時,謝映登對李靖的精準推斷是敬佩萬分。

命令傳達,隋軍立即分兵兩路,一路跟隨謝映登進入山谷,另一路則扛着四千桶火油棄馬登上山坡,沿着山谷邊緣邊向山頂攀去。

山谷長約二十里左右,由於河水乾涸,且河牀還算平坦,只需一個多時辰便能走出山谷了,三萬隋軍在谷中列隊而行,直接延綿了數里長,此時谷內十分幽暗,軍隊大約走出十里路後,前方士兵忽然一片喧譁,大聲的嚷嚷了起來。

“何事喧譁?”侯君集上前問道。

“將軍,不好了,前方道路被無數大石封死,我們根本過不去了!”

“什麼?”侯君集赫然色變,他催馬向前奔去,果見前方狹窄處被數十塊巨石死死堵住,堆得足有兩丈多高,將前進的道路封得嚴嚴實實,人或許是可以攀爬過去,但戰馬是無論如何都過了的。

侯君集心中涌出不祥的恐懼之感,立刻大聲喝令道:“後軍爲前軍,沿原路撤退,快撤退!”

話音未落,頭頂上傳來一陣轟隆隆巨響,唐軍一擡頭,只見密集石頭、木柴和油罐從山上向他們頭頂砸了下來。接着是漫天火箭傾泄而下。

“拋棄戰馬和長兵,隨我衝上山去。”侯君集驚得膽寒心顫,當機立斷的縱身下馬,手持模刀,率領親衛軍朝斜城上攀爬而去。

而在火箭的引燃下,烈火迅速燃燒,由於缺水而乾枯的叢林迅速被引燃,洶涌火焰吞噬了整條穀道。

山谷內,唐軍哭爹喊娘,洶涌烈火中,受到驚嚇的一萬多匹戰馬四下狂奔,無情的撞擊踐踏擠作一團的唐軍,剎那之間馬嘶和慘叫匯成了一曲慘絕人寰的悲歌。唐軍在大火之中如無頭蒼蠅到處亂竄,空氣中瀰漫着肉香和焦臭味道。

一個時辰後,熊熊大火已經吞沒了整個拔延谷,而三萬唐軍除了隨着侯君集衝向山嶺,殺出一條血路的四百多萬精銳,餘者盡數化爲焦炭和灰燼。

兵書上說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看似簡單,但卻包含着極爲深奧的哲理。

知己就是讓人們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想着招惹自己惹不起的強敵,但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自知之明,或是爲了面子,或是習慣使然,犯下了兵家大忌。

知己難,知彼更難。

敵方有多少軍糧、有多少兵力、裝備又如何、士氣如何等等這些……是一員戰將所要了解的最基本最低級的常識,這一步,只要多派斥候就能知道。

高一層的‘知彼’,則是要了解敵軍主將的背景、經歷、作戰風格,則是中等層次的‘知彼’,這一層次需要主將事先做好功課,需要情報人員事先調查清楚,難度比較大。

更高一層的‘知彼’則是要清楚對方主將當下處境中,表現出來的心思,並根據對方主將的處境和心思來判斷他會採取的作戰策略,當然了,這種境界的‘知彼’風險很大,如何針而對之,就需要己方主將的魄力來決斷了,但風險和收益都很高,具有五五勝算的豪賭性質。

李靖主導的這一次襲擊無疑是高層次的知己知彼,他知道自己的實力,也知道自己佔據着出其不意的優勢。

在‘知己’的前提下。他成功的抓住了對方最大的一個弱點:唐軍還不知道湟水縣城已經落到了大隋之手,更不知道自己的敵人已經從弱小的樑師都換成了強大的大隋。

在這種完全不‘知彼’的情況下,唐軍主將以爲湟水只有士氣不高的弱旅,從而錯誤的判斷對方不會出城決戰,爲了防止對方逃竄,必然想盡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湟水城。而拔延穀道無疑是對方之首選之路。

與之相對的侯君集連自己的敵人是誰都不知道,吃此大虧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這不能說是侯君集的失誤,責任理應由唐朝的情報擔負,因爲換作任何一員將領也會作出和他一樣的選擇。

歷史上的這一對軍神師徒,因爲楊侗的到來走向了徹底的對立,兩人的第一次相遇,是身爲‘師父’的李靖便給‘徒弟’狠狠的上了一堂課,而師父收取的教學費用則是三萬唐軍的性命。

經此一役,隋軍正式化暗爲明,從幕後走向前臺,向李唐王朝展示了睥睨的鋒芒。

……

(感謝各位打賞的書友…希望更多書友把月票、推薦票砸向本書!本書的訂閱很不理想,不足收藏的二十分之一,希望大家能夠支持正版,如果有訂閱率有收藏率的十分之一的訂閱就滿足了。。)

第572章:薛萬徹進退兩難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628章:鄴城諜影第130章:南隋之爭第090章:楊有一丁天下必隋第538章:車同軌第191章:杜先生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281章:奇恥大辱第085章:太原起義第226章:鬥志燃燒第506章:裴矩之敏第625章:帝王之諾第424章:中原將有大事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973章:天堂地獄兩扇窗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534章:陷城第844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866章:風起益州第061章:關隴之謀第546章:圖窮匕現第842章:化腐朽爲神奇(求票支持)第458章:李世民的抉擇第692章:鬧出人命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850章:千金要方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559章:賞罰不明第338章:比姓陰的還陰險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994章:反間計第765章:楊沁芳出戰第794章:一條大魚第393章:燕王妃裴清華第416章:滾出大隋第221章:緣分第437章:舉起屠刀第051章:羅藝謀反第632章:雷霆萬鈞第043章:不值錢的錢第325章:楊侗戰略失誤第191章:杜先生第877章:新運河,一無是處第820章:李世民逆襲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770章:吸取教訓,戰略向西第230章:聯合世家第911章:父子交鋒(求票)第012章:策劃第419章:弘揚勝利之路第551章:情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952章:將星隕落(月初求票)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第645章:聽天由命第491章:撤兵盧氏第131章:士族陰謀第498章:對李淵,朕已經沒耐心第566章:八門金鎖絕殺之威第876章:異常年景,所用非人第216章:經驗誤人第852章:以身抵債第268章:殺出奴性第073章:烏合之衆第859章:失望透頂(求票)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99章:舊情難忘第416章:滾出大隋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741章:相國示警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448章:天生二五仔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750章:楊廣李淵,難兄難弟第422章:滅門慘案第776章:戰事畢,再鼓勵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221章:緣分第037章:七夕節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421章:死亡遊戲第536章:狹路相逢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486章:將帥之差距第509章:土崩瓦解第724章:禁‘武’令第014章:民亂第833章:父皇,你爲何要色眯眯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158章:不看僧面看佛面(求收藏推薦)第269章:鬼子國的崛起第980章:佈局天竺,再見杜正倫第027章:新政第077章:始畢毒計第093章:河東遇阻第358章:佈局西域
第572章:薛萬徹進退兩難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628章:鄴城諜影第130章:南隋之爭第090章:楊有一丁天下必隋第538章:車同軌第191章:杜先生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281章:奇恥大辱第085章:太原起義第226章:鬥志燃燒第506章:裴矩之敏第625章:帝王之諾第424章:中原將有大事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973章:天堂地獄兩扇窗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534章:陷城第844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866章:風起益州第061章:關隴之謀第546章:圖窮匕現第842章:化腐朽爲神奇(求票支持)第458章:李世民的抉擇第692章:鬧出人命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850章:千金要方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559章:賞罰不明第338章:比姓陰的還陰險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994章:反間計第765章:楊沁芳出戰第794章:一條大魚第393章:燕王妃裴清華第416章:滾出大隋第221章:緣分第437章:舉起屠刀第051章:羅藝謀反第632章:雷霆萬鈞第043章:不值錢的錢第325章:楊侗戰略失誤第191章:杜先生第877章:新運河,一無是處第820章:李世民逆襲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770章:吸取教訓,戰略向西第230章:聯合世家第911章:父子交鋒(求票)第012章:策劃第419章:弘揚勝利之路第551章:情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952章:將星隕落(月初求票)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第645章:聽天由命第491章:撤兵盧氏第131章:士族陰謀第498章:對李淵,朕已經沒耐心第566章:八門金鎖絕殺之威第876章:異常年景,所用非人第216章:經驗誤人第852章:以身抵債第268章:殺出奴性第073章:烏合之衆第859章:失望透頂(求票)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99章:舊情難忘第416章:滾出大隋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741章:相國示警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448章:天生二五仔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750章:楊廣李淵,難兄難弟第422章:滅門慘案第776章:戰事畢,再鼓勵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221章:緣分第037章:七夕節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421章:死亡遊戲第536章:狹路相逢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486章:將帥之差距第509章:土崩瓦解第724章:禁‘武’令第014章:民亂第833章:父皇,你爲何要色眯眯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158章:不看僧面看佛面(求收藏推薦)第269章:鬼子國的崛起第980章:佈局天竺,再見杜正倫第027章:新政第077章:始畢毒計第093章:河東遇阻第358章:佈局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