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

自污,是自己玷污自己的人格,從而達到了君臣皆歡顏的效果。

於君而言,自污的臣子會因爲自己的行爲大失人心,沒有了人心基礎,即便造反,也不會有人跟從,而且還給了君王對付自己的把柄,君王什麼想收拾你了,便可以用上這個把柄,這等於是給君王殺你的正當理由,從而使君王對你放心;

於臣而言,這是顯示自己的高潔和對國君的忠誠的最佳方式,畢竟,自己把自己搞得臭名遠揚了,等於把刀子交到君王的手上了,你還要我怎樣忠誠?難道非我自殺了,你才相信我不成?

也因此,自污往往是功高震主之臣常見的自保手段,而且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效果往往是最好的。

自污成功的最典型案例就是王翦。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前,秦始皇要出兵滅楚國,問手下的將軍們需要多少兵力。李信說二十萬就夠了,而王翦說要六十萬才能滅楚。秦始皇選擇相信了李信,結果打了個大敗仗,沒辦法,只能又找王翦。

王翦雖然答應了,可等到出征送行時,卻請求秦始皇賜予良田美宅,而且在行軍路上連續多次派人催要。連王翦手下都問:“老將軍您一生道德品質這麼高,爲何如今這麼貪婪?”

王翦解釋說:“現在全國可用兵力都在我手上,大王又是一個多疑的人,一旦有風吹草動,我就可能面臨着滅頂之災。我這麼做,無非是想讓大王覺得我是一個沒有千里之志、只想貪圖享樂的人。”

不得不說,這種自污的手段很有用,王翦不但使秦王安心,在統一天下的進程中也是建功立業,保全自己安然度過餘生。

李孝恭雖說還沒有到功高震主的地步,但他現在玩這一手,不僅讓政敵失去了攻訐的藉口,卻也爲自己博得一個安穩的未來,只要他自己不作死,至少可以像王翦那般安穩到死。

裴寂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入宮之後,並沒有前去告李孝恭的狀,而是直奔李世民之所居,將競陵百姓告狀之事說了一遍,然後皺眉道:“會是誰壞了殿下大計?”

“自然是我的好大哥了。”李世民苦笑着說道,在這一輪無形的較量中,自己終究比大哥慢了一步,不但令全盤計劃落空,還讓李孝恭穩據軍中第二把交椅,父皇以後對李孝恭的信任只會更深,這一番信任,也表示李建成在軍中的勢力會進一步壯大。

“這不是太子殿下的風格,也不是劉文靜。”裴寂皺着眉頭道:“太子對自己人相當仁厚,不會、不忍也想不到這種手段;劉文靜自命清高,秉承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理念,哪怕想到自污,也不屑於開口。”

“是我的發小長孫無忌,只有他這麼懂我!”李世民眼中露出了濃濃的警惕,暗自一嘆:自己這個一起長大、性情相投的故舊好友,終於從沉默中走了出來,向自己亮出了利刃和獠牙。

但是長孫無忌有錯嗎?當然不是,要怪就怪自己對不住長孫兄妹在先,是自己過於看重獨孤氏這金字招牌,毫不猶豫的做出了休妻棄友的事情。

可既然做了,李世民就不會後悔,他不會因爲過去的錯誤而抱怨什麼,這不是他李世民的性格,與其追悔莫及,不如抓緊時間想辦法彌補,而且長孫無忌出手在先,他也沒必要客氣了,他深吸一口氣,緩緩地向裴寂說道:“煩請裴相,派人重點關注長孫無忌。”

“有必要嗎?”裴寂驚訝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嘆息道:“長孫無忌此人,行軍打仗及不上當世名將,治理天下也不如隋朝那些同輩尚書,但若論心術,不在當世任何頂尖人物之下,此人極擅揣摩人心。更要命的是他懂我!”

裴寂聞言,神色也變得相當嚴肅和難看起來,朋友懂你,那是知己;政敵懂你,那就是致命的毒藥了。

“殿下放心,我會盡力尋找長孫無忌的罪證。”

李世民眼神閃爍了幾下,沉思稍許,道:“長孫無忌的罪證很好找!”

“哦?”裴寂定定的看着李世民,不解其意。

一個極擅揣摩人心的人物,也是一個極擅隱藏自己的人物,這類人謀人之前先謀己,絕不會留下讓自己送命的罪證,可李世民卻說很好找?

李世民沉默了一會兒,忽然笑道:“觀音婢,現在是楊侗的側妃、良娣。”

裴寂目光爲之一凝,這種事情,他還真是第一次聽說。但他感受到李世民的情緒極不穩定,是以並沒說什麼。

好半晌,李世民輕輕籲出一口氣,強笑道:“是我對不住觀音婢,不要往她身上潑污水。”

“喏!”裴寂應命而去。

等裴寂走遠了,李世民頓時鬆垮垮的坐在木榻上,愣在那裡出神。

這人的地位越高,人心越容易變,他李世民也不例外。

想當年,自己年輕氣盛,只覺投身疆場、開疆擴土是自己一生的歸宿。於是在十六歲那年辭別雙親,投入到雲定興麾下,開始了軍旅生涯。等到雁門關之圍解除後,眼見天下亂起,頓時產生新的想法:他覺得楊廣無道,大隋亡國已經不可避免。天下那麼多人都做得了皇帝,那他寬厚仁武的老爹,憑什麼做不得皇帝?

當時一心想把老爹捧上皇帝寶座,從未想過其他。可是當他了解老爹爲造反準備多年時,才發現老爹擁有着足以一統天下的強大力量。於是李世民的心態又變了,他覺得自己智勇兼備、才智幹略盡皆蓋過大哥李建成,父皇的江山理應由自己來坐!

爲了補上自己和大哥李建成之間的差距,他順父親之意,託竇威找上了獨孤整,以聯姻的方式獲得了獨孤氏的全力支持,當時他有一種天降橫財的狂喜,所以休妻的時候,他沒一點感覺,但是現在以二人之下、千萬人之上的眼光看待獨孤氏的時候,發覺獨孤氏也就那樣,遠不如自己高貴,甚至還鄙棄其市儈。當他不再仰視獨孤氏,當他聽說長孫無垢再嫁楊侗並懷了他的骨肉時,總是感覺自己損失了極重要的人一樣,由此而來的是對楊侗的更加憎恨。

此時,門外傳來了一陣喧譁之聲,一道身影風風火火的衝了進來,這是一個相當漂亮的美少婦,腰間掛着一把月牙彎刀,給人英姿颯爽,女中英雌的感覺。

女子看到李世民,一雙鳳眸流露着濃濃的怒火。

這名美少婦正是李世民的妻子獨孤明秀,她繃着俏臉,一動也不動,對李世民的討好視若無睹,

隋朝婦女地位很高,這是延續北朝傳統。

‘將相多尚公主,王侯娶後族,故無妾無媵,習以爲常’的理念從北魏開始,到北齊成爲高朝,以至‘舉朝既是無妾,天下殆皆一妻。’

當然了,妻妾成羣之人也不在少數,只不過只娶一妻是一時的風潮,追根原因,這是受鮮卑拓跋人風俗的影響。

南朝婦女的地位完全相反,她們始終處於社會底層,婚姻之家數十年不相識,惟憑信命贈遺成婚。

北朝婦女爲子求官、爲夫訴屈、上交下游,爲家庭的繁榮打拼、奉獻,爲一個家庭撐起半邊天的‘女強人’是普遍的存在,如此一來,丈夫怎麼敢和自己的老婆叫板?因此而來的懼內之風大盛天下,所以身爲皇帝的楊堅被老婆欺負得離家出走、差點出家爲僧都是極正常之事。連大名鼎鼎的隋文帝都怕老婆成這樣子,所以房玄齡怕老婆真算不上是頭條新聞。

隋朝是一個統一王朝,但隋朝本質依舊是鮮卑王朝的延續,這種婦女強勢遺風始終存在,甚至延續以後的唐朝,直到武則天把胡風強盛的關隴貴族打爬,婦女強勢的地位纔開始減弱,直到宋朝理學之風大盛,婦女地位才被壓制到底。

獨孤明秀有胡人血統,相貌俊美、身材火爆,性格嘛,也相當火爆,更不懂低調做人,這也一向是獨孤家女子的傳統,在全家溺愛中長大的她,脾性之剛比起獨孤皇后有過之而無不及。

“夫人來了?來,來,來,請坐,請上坐!”李世民見到妻子這模樣,心知迎娶蕭氏女爲側妃之事事發了,一時爲之頭大,立即鞍前馬後的端茶遞水,臉上堆起討好的笑容。

獨孤明秀冷冷的諷刺道:“我獨孤明秀區區一個婦道人家,哪敢勞煩我大唐晉王殿下、尚書令、兵馬大元帥、大功臣、大唐第一名將、蘭陵蕭氏女婿李世民的大駕……”

李世民張了張嘴,一屁股坐了下來,不說話了。妻子刁蠻任性、嘴巴不饒人,但爲人不壞,說來說去也就那樣,哄哄就好。

‘大功臣、大唐第一名將’以前說了也無所謂,讓他倍感榮耀開心,可是今天卻刺到他要害了,這令他心中極爲惱火。

他手握三十萬大軍,卻被李靖打得連入關門戶都靠近不了,更別說回援關中了,到後來,三十多大萬敗得乾乾淨淨、徹徹底底,這場慘敗不僅害了李唐,也極大地削了他顏面和威望,使他十分難堪,別人拿‘大功臣、大唐第一名將’諷刺也就罷了,可自己不懂事的老婆不僅不會安慰,還跟着一起諷刺,這讓李世民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就冒了出來。

迎着李世民噴火的目光,獨孤明秀卻一點都不怵,氣勢洶洶的問道:“李世民,你是不是嫌棄我們孃兒倆?準備把我給休了,好去當蘭陵蕭氏的乘龍快婿?”

“怎麼可能呢!夫人和乾兒都是我的寶貝呢。”李世民一臉苦笑。

獨孤明秀一臉鄙夷:“你又不是沒幹過。”

“……”李世民冷哼一聲,鐵青着臉,不理她。

……

(讀者企鵝交流羣:1623145!)

第670章:捷報頻傳第856章:大興兒童漏天機第515章:踐踏隋律的醜青年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942章:患難夫婦第042章:拜主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568章:甕中之鱉第945章:緊急求援(求票)第207章:奇兵(求月票)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826章:名將之死第193章:除間行動(第四更求訂閱)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861章:楊廣在行動第675章:裴矩解惑,世民遇刺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511章:一頭霧水第736章:龍兄虎弟第384章:登基大典第012章:策劃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動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484章:緊急行動第053章:文人的殺氣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588章:吐蕃野望第722章:禪位之以退爲進第911章:父子交鋒(求票)第244章:煬帝(求月票全訂)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905章:重大突破第967章:逼蕭瑀接權力之劍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766章:無名小卒裴行儼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760章:沈光解惑第220章:論勢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370章:豬隊友第085章:太原起義第123章:新錢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614章:抵達襄陽第509章:土崩瓦解第068章:長孫無忌第625章:帝王之諾第704章:隋唐陰謀第368章:將軍、道士、女將第912章:李淵被死,決戰契機第115章:和談第341章:耀眼的和親公主第102章:家事第265章:火龍蔓延第139章:談條件(求收藏推薦)第255章:海戰(求月票全訂)第069章:能不能舉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384章:登基大典第979章:二十個邦國的交易第018章:楊倓很傻很天真第131章:士族陰謀第625章:帝王之諾第512章:蛇與農夫第463章:破局之策第583章:大朝會奪位,封你異姓王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895章:價值千萬石的人(求票)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397章:選將臺前的衝突第878章:唐都之亂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720章:一夜風雲涌第455章:好心辦壞事第625章:帝王之諾第490章:有死無生攻防戰第930章:蜀中三關之梓潼第789章:德不配位第207章:奇兵(求月票)第720章:一夜風雲涌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469章:朕的煩惱你不懂第229章:天下驚第879章:倒儲聯盟,各懷鬼胎第978章:女王訪隋,玄奘作陪第434章: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351章:陰謀家的陰謀第097章:太宗武皇帝第268章:殺出奴性第170章:三光(求收藏推薦)第602章:指塔贈金,楊廣再出徵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275章:李淵施壓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
第670章:捷報頻傳第856章:大興兒童漏天機第515章:踐踏隋律的醜青年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942章:患難夫婦第042章:拜主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568章:甕中之鱉第945章:緊急求援(求票)第207章:奇兵(求月票)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826章:名將之死第193章:除間行動(第四更求訂閱)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861章:楊廣在行動第675章:裴矩解惑,世民遇刺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511章:一頭霧水第736章:龍兄虎弟第384章:登基大典第012章:策劃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動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484章:緊急行動第053章:文人的殺氣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588章:吐蕃野望第722章:禪位之以退爲進第911章:父子交鋒(求票)第244章:煬帝(求月票全訂)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905章:重大突破第967章:逼蕭瑀接權力之劍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766章:無名小卒裴行儼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760章:沈光解惑第220章:論勢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370章:豬隊友第085章:太原起義第123章:新錢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614章:抵達襄陽第509章:土崩瓦解第068章:長孫無忌第625章:帝王之諾第704章:隋唐陰謀第368章:將軍、道士、女將第912章:李淵被死,決戰契機第115章:和談第341章:耀眼的和親公主第102章:家事第265章:火龍蔓延第139章:談條件(求收藏推薦)第255章:海戰(求月票全訂)第069章:能不能舉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384章:登基大典第979章:二十個邦國的交易第018章:楊倓很傻很天真第131章:士族陰謀第625章:帝王之諾第512章:蛇與農夫第463章:破局之策第583章:大朝會奪位,封你異姓王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895章:價值千萬石的人(求票)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397章:選將臺前的衝突第878章:唐都之亂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720章:一夜風雲涌第455章:好心辦壞事第625章:帝王之諾第490章:有死無生攻防戰第930章:蜀中三關之梓潼第789章:德不配位第207章:奇兵(求月票)第720章:一夜風雲涌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469章:朕的煩惱你不懂第229章:天下驚第879章:倒儲聯盟,各懷鬼胎第978章:女王訪隋,玄奘作陪第434章: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351章:陰謀家的陰謀第097章:太宗武皇帝第268章:殺出奴性第170章:三光(求收藏推薦)第602章:指塔贈金,楊廣再出徵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275章:李淵施壓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