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種稻

事情比想象的要順利的多,交趾的糧食真的多到了吃不完的地步,要不是這裡的人們太懶,孫享福覺得他們能做這個時期最富有的人。

兩天的時間,船艙了就差不多塞進去了七八千石糧食,另外,還有一些白藥,以及數十個大泥土墩子在甲板上放着,每個泥土墩子上都有一棵小沉香木樹苗,至於金絲楠,紫檀那些,孫享福都不稀得弄,畢竟,這個時期的大唐,類似的東西還不難找。

最讓人席君買興歡喜的還是兩頭還沒有水牛個子大的小象,一個皮黑,孫享福給他起名小黑,是頭母象,一頭性格比較頑劣一點,是頭公象,孫享福給他起名小野,爲了將這兩頭小象騙走,巴木可是想了老多辦法,最後,他得到了孫享福送給他的十匹絲綢和兩罈好酒。

臨行前孫享福和巴木約定好了,最多十天,他還會讓船隊過來交易他們的木材,糧食,草藥之類的東西,會給他們帶來絲綢,金銀飾物,甚至鐵器,幫助他這支被趕到海邊的小部落在交趾之地壯大起來,只要後面雙方保持穩定的貿易關係就行。

“我覺得交趾人好傻。”

這是席君買最近常說的一句話。

他們只用幾十匹絲綢,一些酒,和少量的金銀飾物就換取了整整一船的東西,在大唐,可沒有人這麼做生意。

“不是他們傻,是他們的價值觀與我們不同而已,咱們要的東西,在他們這裡遍地都是,不值錢,但咱們給他們的東西,卻是他們這裡根本無法生產的東西。

聽說在更往南邊的海域,有一座香料島,島上的香料比這裡的糧食還多,那可是香料,在長安,一斤的價格都是數百文,但你如果拿糧食去給他們去換香料,一船卻可以換十船。

還有一些地方,盛產一種亮晶晶的石頭,那種石頭是世界上最堅硬的石頭,據說可以永恆的存在,比金銀的價值高很多,但當地的人認爲它不能吃不能喝,用處不大,只要你拿糧食給他們,他們有多少會給你弄多少。

是這片大海限制了那些人,但是,咱們的船,卻打破了大海的限制,所以,這些便宜都將會被我們佔去,現在,你知道幸福號的價值了吧!”

即便跟着孫享福大半年的席君買已經習慣了他說話時的天馬行空,但聽到孫享福這些描繪的時候,心裡也忍不住激動了起來,原來財富可以來的這麼容易,想當初,自己只是爲了兩貫錢的月俸就答應給孫享福做護衛,簡直是太虧了。

“我決定了,以後打麻將,堅決要玩一貫一炮的,沒錢了爺就出一趟海······”

“瞧你的這點出息,回去之後把把從申屠勇哪裡投靠過來的人帶出來跑幾趟,咱們在南邊要打造一支具備遠航能力的船隊,人員就以他們爲骨架,再招募一些嶺南人,甚至是交趾人都可以,像幸福號這樣的船,我會讓長安船廠不停的製造,武裝配備,也全部跟護衛隊看齊,這事,我不打算讓皇帝知道。”

“你有造反的心思?”席君買聞言面色一僵道。

“沒有,給自己留條退路而已,萬一那天我惹皇帝不高興了,他要殺我,我總得有個地方可以逃吧!”孫享福很坦然的搖了搖頭道。

席君買聞言瞭然,他知道孫享福向來怕死,保命的手段留多一條也沒什麼的,畢竟,伴君如伴虎啊!

“你把這麼大的秘密告訴我,打算給我多少錢的封口費?”

“錢這個東西,等船隊建立起來,你要多少沒有?我家的賬房寶庫,以後都對你開放便是。”孫享福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道。

“那就這麼說定了,不過訓練人方面,我不如趙龍,你應該把這檔子事交給他纔對,至於我,還是跟在你身邊比較好,因爲我很怕無聊啊!”席君買訕訕一笑道。

“行,以後趙龍就是咱們護衛隊的總教頭了,不過咱們的訓練基地不能放在越公眼皮子底下。”孫幸福也認同席君買的說法,點了點頭道。

“那放在什麼地方?你不會告訴我是長安吧!”

“長安有三百護衛足以,你看看這崖州怎麼樣?”孫享福指了指視線盡頭,那一片椰林遍地的巨大海島道。

崖州此時同樣是嶺南道總管馮盎的轄區,不過這裡的人口密度比內陸更加稀少,總共加起來恐怕也只有萬把人,而且,都是以部落形式存在的蠻夷勢力,漢人雖然在這裡設置了官署,卻並沒有什麼實權,屬於流放之地,一兩年,也未必會有一封奏摺能送到長安去,連與之較近的嶺南道都督府都很少管這個大島上發生的事情。

孫享福看重嶺南,自然也看重崖州,這裡的氣候同樣適合種植各種農作物,並且,可以建設較大,較好的海船港口,以這裡作爲起始點,往南洋諸國的距離都會近很多。

“好多椰子,應該是個不錯的地方。”

這是席君買對崖州的直觀印象,孫享福聞言莞爾,倒是想起了後世自己比較喜歡吃的椰子糖,或許,讓工匠們研究研究,現在也能做出來。

一天後,幸福號再度停靠在了廣州灣碼頭,馮盎親自到碼頭上看了孫享福從交趾帶回來的東西,卻是莞爾一笑,大象這東西,嶺南靠西邊的地方有不少,他要是想要,傳個令過去,就有人送過來。

至於沉香樹,嶺南之地也有,而且不少,要知道,古時候的宮廷和權貴們都有用薰香的習慣,這麼大量的薰香從哪裡來?嶺南是主要產地之一,廣州城外不到百里,就有一處沉香林,在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孫享福死皮賴臉的讓馮盎把這片沉香林劃給了自己,並且將自己帶回來的沉香樹全部移植了過去。

時間進入六月,嶺南的太陽分分鐘有把人的皮膚曬裂的趨勢,不過病患營第一批試藥的人越發有正常人的樣子了,整天在跟這些病患打交道的李淳風和玄奘二人斷言,第一批試藥者的病,在一個月之內就能根除,這讓病患營的大肚症患者們臉上都揚起了喜悅的笑容。

不過孫享福並沒有待在病患營,他叫人挑選出來的占城稻種已經全部泡水發芽了,五萬多畝地,也被整的平溜溜了,放過肥水後,被太陽一曬乾,全部都是稀泥湯子,基本達到了孫享福想要的最佳狀態,趁着早上太陽不大,他便領着半島上的居民開始播種。

半島上的居民並不複雜,除了決定跟着護衛隊跑船的三百多壯丁,還有孫享福從開田的勞力裡挑選出來的五百戶嶺南原住民,半島比幸福村大的多,而這些原住民對房子的要求也很簡單,是以,暫時算是安頓了下來。

嶺南之地耕種的歷史也很久遠了,大多數農夫都知道水稻怎麼種,不過孫享福今天教他們的種植方法有些獨特,是一種不用彎腰就能種秧苗的拋秧法。

這裡是湖沼區,而且從來沒有人耕種過,肥力可以之強不是關中的熟田可以比較的,所以,孫享福根本沒有肥力方面的擔憂,讓大傢伙隨意的將細小的秧苗散落在田地的所有角落就成,哪怕是種的密了些,也不怕,反而能促進花粉傳播。

對於這種不用彎腰的勞作方式,農戶們是非常樂意接受的,過千號青壯,加上不少半大孩子,只用了兩個早晚的時間,就將秧苗全部拋撒在了田地裡,不過孫享福挑出來的稻種可有五千石,不僅是白雲湖這裡,馮盎從前的田地,以及很多廣州附近部落的田地,只要可以播種的地方,孫享福都叫人撒上了。

按照種子量計算,大約一斤稻種就能種植一畝田地,孫享福用五千石稻子育種,差不多可以播種六十萬畝水稻,當然,這六十萬畝水稻田並非都是像孫享福整出來的這塊田那麼優良,有的甚至直接在溪水便的溼土地上直接拋的,但即便如此,它的產出,也足夠嶺南人民敞開肚子吃幾年的了。

當然,拋完秧苗也不是說就沒事幹了,合理的控制稻田裡的水,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開田的時候孫享福就讓人分片區開挖好了環田水溝,以及十字溝,在溝渠挨着白雲湖的地方,都架有腳踏水車,水車平時就放在田埂上的涼棚裡,要用的時候,架上,人坐在涼棚的架子上,輕鬆就可以往溝渠裡踏水。

占城稻對於水分的要求並不是特別大,只需要保持土壤溼潤就行,雖然南方六月的太陽非常毒,但兩三天往秧田裡踏點水,就能足夠保持秧苗快速生長。

只經過了兩次踏水,農夫們就大致知道了這稻子的需求,孫享福無需組織,到了時間,他們自己就會去湖邊踏水,孩子們,更是把這當成了一種娛樂活動。

與此同時,一直沒有停下來的半島的建設,環島的水泥護坡也已經建好,還在四面八方修建了很多親水平臺伸入湖中,島上除了原有的荔枝,龍眼黃皮等果樹,多餘的植物都被剷掉,有的地方種上了瓜果蔬菜,更大片的地方,成排的磚瓦房已經開始建設起來,反正馮盎把這些勞力派給孫享福之後,也沒說什麼時候收回。

南方沿海時不時的喜歡刮颱風,以往原住民都是搭棚,刮塌了再建,孫享福則是覺得,應該建的紮實一些,免得塌,所以,這裡的磚燒的特別大,若不是用石料很費功夫,孫享福很想模仿後世潮汕地區建的民居用大石砌牆,住好幾代人都不會倒塌。

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122章 治病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527章 進村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463章 困惑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666章 書畫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399章 又來鬧事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127章 海戰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118章 殺倭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474章 房謀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400章 再對質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706章 開武舉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474章 房謀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474章 房謀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126章 用計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562章 利益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
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122章 治病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527章 進村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463章 困惑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666章 書畫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399章 又來鬧事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127章 海戰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118章 殺倭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474章 房謀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400章 再對質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706章 開武舉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474章 房謀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474章 房謀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126章 用計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562章 利益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