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

李承乾的猜想一點都沒有錯,研究組的人之所以請李承乾到場,就是想請他派軍士封鎖渭河水道一段時間。

因爲,今天研發組不僅要做一個工作模型機的抽水功能展示,還要做一個蒸汽船應用實驗,目前來說,蒸汽機的研發,在大唐,屬於核心機密級別的技術,這種並沒有通過包裝遮擋其工作原理的模型機,不可以讓任何不相干的人看了去,雖然不是專門搞這個研究的人,也未必能看的懂它的原理,但也要以防萬一。

渭河上面往來的船隻太多,未免造成不必要的擁堵,或者影響商業,李承乾根據實際情況,把試驗場地,放在了上游船隻較少的涇河,研究組的人,是把所有的東西,都裝了船,走了半天時間,到達了指定的位置之後,就開始忙活,李君羨早就在他們之前,把人手散開,封鎖了這邊一段長達二十里的河道。

大船上,李承乾看着甲板上一根根大腿粗的鑄鐵管問道,“馬賽,這鐵管一筒筒的,如何能夠抽水?”

馬賽答道,“這些管道,只是連接從低處通往高處的抽水管道,咱們先要將其用螺桿和橡膠墊,連接起來,把下面一段有篩網的一段伸進水裡。”

“從下往上抽水?”

“正是,這抽水機,主要的應用功能,就是把低矮的河道里的水,抽進農田裡,或者,一些較深的礦井裡的水,抽出來,方便工人採礦,如果不是現在橡膠的儲備量不多,用橡膠管其實更划算。

以我們之前的估算,它運轉起來之後,至少可以將三十米以下的水,直接抽上來,如果水管擺放角度低的話,還能抽更遠。這裡一根鐵管是三米,咱們先連十根試試,岸邊的那個山坡,差不多是四十五度角,高度正好三十多米,您可以與皇后娘娘,移步到坡上觀看。”

馬賽說罷,就見研究組的人,正將一根根空心的鐵管,擡到岸上,用螺帽,橡膠墊相連,使其整體密封,當然,這鐵管可不是什麼無縫鋼管,都是鐵水在模具裡澆築出來的生鐵管而已。

李承乾和長孫皇后移步到了山坡上,這邊,有一個體積超過兩立方米以上的大傢伙已經被幾人擡了上來,土地也已經在剷平,在踩實的地面上打樁放置好,而一根長長的向前衝的鐵管,已經被接到了螺旋泵的前端,用泥土架好托住它的出水口之後,就算是安裝完畢了,它的出水口,自然是小山坡的另一邊。

真空抽水機的原理,非常的簡單,蒸汽機帶動輪葉片轉動,抽空管道里的空氣,自然而然的,就把水從下面位置吸上來,目前研究組做成的這個,比十六世紀英國最早期製作出來的抽水機,功率要大的多,因爲,有孫享福的理論知識打底,他們一開始的研究方向,就是適用於工業的模型機,與十七世紀瓦特改造出來的模型機,已經相差無幾,而且造的足夠大。

所以,當所有鐵管連接好,蒸汽機點火開始工作之後,不一會,機器就爆發出了轟鳴聲。

它的運轉試驗,在研究室裡,已經做過,而且,還將其動力伐,做了分級設計,雖然它現在看上去,還顯得很粗糙,但是該有的功能,它已經有了,畢竟,孫享福那些模糊的概念,和對它的一些要求,都是後世人摸索,應用過的東西,能夠很好的給它的實際應用,指引方向。

長孫皇后被蒸汽機的轟鳴聲嚇了一跳,被李承乾拉開了好遠,這個模型機燒的可不是煤炭,而是熱氣球上的燃料,純度已經很高的汽油,很快,劍麻纖維製作的傳送帶將機輪帶動的快速轉動起來,也就是說,安裝在水泵內部的葉輪也開始飛快轉動了。

“譁~”

雖然出水口的鐵管,也只有大腿粗,但是,從裡面冒出來的水,灑下來之後,卻感覺好洶涌的樣子,只要最開始的水被提上來了,後面,整個機器的運轉,就輕鬆了。

“出水了,出水了。”

在鐵管裡的水嘩啦啦的向山坡另一邊噴灑而下的時候,歡呼聲頓時響徹了整個坡上。

“這,這簡直是太神奇了。”

與李承乾的驚喜不同,長孫皇后完全是驚訝,而沒有什麼科學知識的李君羨,則是有些懵,怎麼這玩意一轟響起來,鐵管裡就有水出呢!

“記錄數據,三十米管道,四十五度角,出水狀態顯示,功力強勁,證實工作應用,實際有效。”

“既然如此,咱們將三個氣缸組成一組,將活塞的上下運動轉化爲船軸的旋轉運動的理論,也是成立的。”

“成不成立,試過不就知道了,反正咱們製造的鍋爐質量材料奇好,完全不用擔心爆炸,把大船拖過來的試驗小船解開,咱們把蒸汽機組安裝上,準備試驗。”

研究組所的一百多個人,自從抽水機出水了之後,就開始聚在一起討論着一些李承乾幾人完全聽不懂的話,顯然,這種工作原理極其簡單的抽水機試驗,並不是他們今天要試驗的核心,自從蒸汽機的工作模型在實驗室裡正常運轉的時候,他們就知道,這基本是沒有問題的。

接來下的船軸推動理論如果被被證實實際有效,那麼,理論上,他們就具備製造動力更加強勁的蒸汽動力水輪船的技術了。

不過,還要做一些使其適應船上的顛簸的設計,以目前這個比較粗糙的工作模型機,肯定是不適合安裝在船上,整年四處跑的,這方面孫享福就無法給他們太多的建議了,需要他們自己去一點點的去調整,攻克難關。

當然,就是製造這個模型機,這一百多個來自九垸縣學和多個製造行業最頂尖的人才,也是用了半年多的時間,沒日每夜的各種絞盡腦汁,不知道失敗了多少次,才最終成型的,在研究室裡開會討論的時間,可比他們在家裡正常休息睡覺的時間都還要多幾倍。

倒是李承乾,看着嘩啦嘩啦流向山坡下的水,跟長孫皇后講起了這抽水機的好處道,“母后你看,這就是科學技術的厲害之處了,它能夠解決咱們田地裡的灌溉問題,今後,咱們受旱災威脅造成的損失,將會縮小很多,還能讓採礦行業的工作效率提高很多。”

長孫皇后點頭道,“此物但若是投入民間應用,確實能造福百姓,不過,他們好像並不熱衷於此,可是還有什麼其它東西要試驗麼?”

很快,他們就在宋小魚這裡得到了答案,他當初被孫享福點名去藍田職業技術學院學習,現在,可已經是造船廠的頂尖技術人員了,被收納進入研究組之後,他無數次的幻想着,未來自己能夠造出一艘無需牲畜拉動齒輪的蒸汽機船,今天,終於可以有實現的可能了,用於試驗的小船,便是他設計製造的。

在其船尾,早已留好了放置那個比抽水蒸汽機還要大的多的位置,而且,這個船雖然不大,但它的活動舵卻造的非常大,使其的轉向非常靈活,在蒸汽機組安裝完之後,他將是這艘船的駕駛員。

不多時,抽水的那臺蒸汽機,就被大家停了下來,李承乾和長孫皇后也回到了大船上,看着他們完全看不懂的三氣缸蒸汽機組裝。

這玩意同樣已經在實驗室裡,進行過理論驗證,但真的將其裝置在船上,連上船軸,帶動螺旋槳的高速轉動,其技術難度比抽水機高的多,在動力測試和安全上面,還需得實際試驗過之後才能知道,就目前這個工作模型機來說,其整體,都是暴露在外的,經不起太大顛簸或者撞擊的,當然,這也是爲了方便研究組的人觀察調整。

“好了,除了駕駛員和動力研究組的人留在船上之外,其餘的人,上大船觀察。”

組裝完畢,研究組的組長馬賽下了命令,研究組成員紛紛上了大船,李承乾也是十分興奮的與他們站成一排,看着裝着發動的小船,問道,“這個實驗如果成功,那麼,今後咱們的船,一天可以走多少裡?”

製作組的于傑便答道,“得看功率多大蒸汽機,配重量多大的船了,如果用這個三缸蒸汽機,配這個載重不到五十石的輕便木船的話,只怕會很快,理論上,一個時辰,至少上百里。”

“一個時辰上百里?”李承乾驚訝的張大了嘴巴道。

在十八世中期,我國的一位造船名家徐壽,在安慶製造局,製造了一艘名爲‘黃鵠’號的蒸汽輪船,它長55尺長,排水爲25噸,也就是五萬斤,約四百石載重,它在長江裡試航的航速是每小時25裡,一個時辰,就是五十里。

而用作試驗的這艘木船,別說四百石重量,就是加上上面乘坐的幾個人,也不過一千多斤左右,十幾石而已,而它所使用的三氣缸蒸汽機,雖然不是很大,但動力,應該不比清朝時期的單缸蒸汽機差,用來推動這麼輕便的船隻,只怕會跑的飛起。

果然,在蒸汽機點火,開始轟鳴之後,船就快速的向前推進了,即便是逆水航行,速度也完全不下於戰馬奔馳,一個時辰,絕對能開出百里去。

“快,調整動力伐,動力太強了,船身不穩。”抓着船舵,感受到它像飛艇一般,在水面上飛馳的宋小魚大喊道。

很快,已經甩了用水牛拉動軸承的水**船好幾裡地的小船,便調整到了最低動力,從涇河上轉彎,快速順水行駛了回來。而後經過一定的適應,他們已經不那麼害怕船走的太快了,又再度調整動力,往返試驗,被禁軍封鎖的河段,正好二十里左右,他們一個時辰,就用兩種不同的動力,順水,逆水跑了三個來回,至於最強動力,他們還不敢用這樣的木質小船試驗,因爲太快了。

此時,船上所有研究組的成員,都發出了一陣瘋狂的歡呼聲,興奮的亂蹦亂跳,絲毫不顧忌李承乾和長孫皇后當面。

“這,算試驗成功了嗎?那它到底有多快?”李承乾從來沒有見過在水面逆水可以跑這麼快的船,有些發懵道。

于傑解釋道,“看他們的試驗記錄,經過換算,就能大概知道了。”

不一會,靠着大船停穩的小船上,馬賽率先拿着一些記錄的數據走上了大船,頓時,幾個專門負責計算的研究組成員,就對照着數據,快速筆算起來。

第122章 治病第618章 九垸行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139章 見韋李第125章 審訊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179章 互坑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711章 誣告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147章 豐收樂第165章 忽悠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398章 論法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282章 談心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367章 起塘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282章 談心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667章 動畫片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第273章 酒宴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481章 大進項第547章 進展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414章 談妥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463章 困惑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127章 海戰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175章 唐奉義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450章 效果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150章 滿船寶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
第122章 治病第618章 九垸行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139章 見韋李第125章 審訊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179章 互坑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711章 誣告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147章 豐收樂第165章 忽悠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398章 論法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282章 談心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367章 起塘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282章 談心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667章 動畫片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第273章 酒宴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481章 大進項第547章 進展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414章 談妥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463章 困惑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127章 海戰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175章 唐奉義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450章 效果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150章 滿船寶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