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

關中的改制,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現下的大唐,已經不是幾年前可比的了,學堂遍佈每個州縣,認字的百姓已經超過一成以上,報紙上面的消息一發出來,就會形成全民熱議,最關鍵的是,模仿九垸縣的地方產業開始做起來之後,全民論政,已經成爲了一種常態,人家九垸縣就是這麼幹的,普通百姓如果有好的提議和想法,直接可以跑去衙門投建議信,甚至直接跟縣令嘮叨,所以,去九垸縣學習的官員們,非常理解,甚至希望這種情況出現,因爲,九垸縣許多好的東西,都是百姓們想出來的。然之後,這些地方,就率先向朝廷提出了改制申請。

而對於那些有企業合作發展產業的地方,更加是快速跟進,因爲只有百姓們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從事工商業,這些企業商會纔好賺更多的錢,這纔是他們的利益訴求,至於種糧食的事情,他們覺得,還是交給孫正明這樣的神人去做吧!

這個冬天,山南道要是再開闢出幾個縣的垸田出來,再把高產稻種往全國鋪開,以後,大唐哪裡還有什麼糧食方面的擔憂。

然之後,一場在冬日爆發的農業大變革,從那些和股份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的州縣開始,突然席捲了整個大唐,其勢之大,其速之猛,嚇的朝廷諸公全部都捏了一大把冷汗。

而武將們在這個時候,也識趣的沒有再提什麼對外征伐的事情,要知道,如果明年再不開戰,他們可都有五年多沒有打過仗了,光是在安西大都護府訓練的士兵,都在那邊待了兩年多了,所有武將的官職俸祿都得不到提升,那些文官卻在這個州,那個縣的人口不斷髮展壯大之下,不斷的往上升級,這是會讓他們犯紅眼病的。

然之後,武將退休制度,以及大唐軍事學院的議題,終於在臘月,田地改革落下帷幕的時候,被提上了日程。

這不是一點點小事,提出武將退休制度的,是蕭瑀,提出修建大唐軍事學院的,是太子李承乾,這兩個人,受到的待遇,那是天然之別。

蕭瑀快要被軍方將領罵死,論到年紀,朝堂上除了已經退居二線的虞世南,李靖,還真沒有誰個比他的年紀還大的,他居然嚷嚷着要讓武將退休,那你這個年紀最大的文臣,是不是更加要退休了?

而李承乾,則是在侯君集的吹捧下,得到了諸多軍方將領的擁護,因爲,所有人都是有利益訴求的,武將們,在沙場上拼命,搏的就是個封妻廕子,這個軍事學院的提議,可是早前好多年就被提出來,卻一直沒有落實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這是爲大唐培養後備武將人才的地方,他們就等着開設起來之後,讓自己的子孫進去學習,將來好接自己的班呢!

唐初武風盛行,武官的社會地位,一點也不比文官低,在有戰事的時候,甚至還能高出一頭,這可是正兒八經的未來權力接班人的培養,由大唐未來的接班人提議培養出來的未來武官將領,鬼都知道,會是未來站在朝班之上的武將,現在給他們一個提前佔位置的機會,他們自然是舉雙手雙腳贊成。

而武將退休年齡怎麼設定,和以什麼樣的方式退休,在朝班上吵的簡直是不可開交,不管怎麼樣,這事落定下來之後,提出這個建議的蕭瑀,恐怕是又要從相位上下來了。

倒是軍事學院,在朝廷今年的稅收都收上來了,經費充足的情況下,率先就開始修建了起來,地點是龍首原,大明宮左側區域,這裡也算是長安附近少有的一塊清淨,人少的地方,正好適合保密要求比較高的軍事學院。

在九垸縣的孫享福,對於長安的消息,是有些滯後的,在客廳裡喝着臘八粥的他,正津津有味的翻看這前段時間全面落實的關中農業改革的情報。

僅僅是一個關中,就退耕了五百萬畝田地,全國算下來,至少會有超過三千萬畝的田地被朝廷收回來,不過,全國範圍落實下來的速度,肯定不可能像關中那樣一兩個月就快速解決,孫享福估計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具體落實。

到明年,大唐的耕地面積,恐怕會下降到一億畝之內,這還因爲安西大都護府那邊和山南道這邊會新開了不少田地的原因。

用更少的田地,解決更多的人吃飯的問題,這就是新的壓力,不過,好在他前些年做的各種準備,現在開始發揮作用了,在農部官員的帶領下,大唐百姓的耕種水平,都有了不少的提升,現在,他們種的田地面積少了,即便讓大家把田地打理的更精細一些,大家差不多也能夠做到。

今天家裡有客到,而且,人數還不少。

善陽農學院的首批學生畢業了,他們懂得各種常見作物最科學的種植方法,並且,有對植物生長,有較科學的認知,即便是不常見的作物,他們也能打理的**不離十,孫得壽除了留一部分適合在學院教授新學生的人,繼續擴大農學院的教學之外,其餘的人,全部都由王富的兒子,農門弟子王喬,帶到了九垸縣,總共有近三百人。

“掌門,我從長安來的時候,去探望父親,他告訴我,工部研究院的王茂,研究出來了一種雙翅削山犁,可以快速的將土山,開成梯狀的田地,我去見識過了,果然好用,只是,現在百姓們都不願意種太多地,這犁,只怕是無用武之地了。”

所謂的雙翅削山犁,孫享福已經見識過其圖紙,說來,這個犁的改良,他還給工部研究院提了不少意見,在孫享福成長起來的時代,想要開梯田,直接有挖掘機,推土機。所以,他也並沒有見過這種原始的開闢梯田的耕犁,但他的幾何物理水平,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能比的,在原有的曲轅犁上,對其進行改進,難度並非是那麼大。

只需要在木犁面上,安兩個小木板,長十五公分,寬六七公分左右,厚度有個四五公分,呈三角形狀,固定在犁上,再用兩個小型刮土板,長半米左右,寬十幾公分,用合頁,與小木板連成一體,成三十多度斜角,在刮土板上固定一條橫木,支撐刮土板左右的活動,就能驅趕耕牛,把斜坡狀的泥土山,削成平地,用完之後,把整個斜角刮土板取下來,犁一點也不損壞,還能繼續耕地。

“可不是這麼說,有的地方的百姓,不希望種那麼多田,可有的地方的百姓,卻嫌田太少,不夠種,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爲咱們國家天然適宜耕種的土地,與百姓居住地,分佈不合理。

比如雲南,現在可是有兩三百萬人口,一年,要消耗掉兩千多萬石糧食,可是,他們那邊到處都是山,根本沒有那麼多適合耕種的地方,百姓們需要靠大量的野生雜食過活,而由於山多,道路難行,從外地將糧食運過去的成本也高,運費上的支出,首先就將價格推高了一倍左右,再因其稀缺,販糧者想要賺取更多,所以,那邊的糧價,比長安的兩倍還高。

這還是中原地區產糧多,各路商賈不斷的往他們那邊運的緣故,所以啊!這犁,在雲南那邊,有大用,而你們這一批畢業生,我想分出至少三分之一,去雲南那邊,支援他們的耕種事業。”

“去雲南?那邊,貌似沒有什麼家族企業過去投資搞開發啊!”

“這就是那些世家短視的地方了,他們只以爲下下屆的運動大會會在廣州城舉辦,就一窩蜂的去了南方沿海,而對於雲南這樣蠻荒之地,他們又缺乏瞭解,卻不知道,雲南之地,可處處都是寶,且不說那些價比金銀的藥材,你們知道,雲南之地產的茶麼?”

“茶?”

王喬帶過來的學生聽到這個字眼,頓時來了興趣,因爲,他們在農學院學習的時候,聽老師們講過好幾種培植茶樹的方法,要知道,自從貞觀二年,北方平定,牧民百姓們解決了牛羊過冬的問題之後,北方的人口繁衍,也是逐年遞增的,六七年下來,早已從原先的一百來萬,增長到了一百五十萬以上,當然,這還只是善陽,定襄治下的人口,算上泰安,上齊,烏蘭,以及整個薛延陀汗國的人口,光是國內,至少有五六百萬人口對於茶葉有較強的剛性需求。

所以,茶葉在北方草原賣的很貴,很緊俏,屬於超高經濟價值作物,來自善陽的學生都知道。

孫享福到了山南道之後,很快就找到了本地的一個產茶地,君山。在他的推動下,君山銀針已經成爲了一個本地知名特產,而且茶樹的種植範圍和產量,也在不斷的加大。

但是,就目前來說,整個世界,也就大唐在產出茶葉,並且懂得將它製作成各種口味獨特的茶葉,即便它現在的產量再擴大十倍百倍,也未必能滿足的了市場。

“沒錯,就是茶,這個東西,不僅咱們本土的牧民需要它,吐蕃高原,還有西方各國,都需要它,其未來能創造的經濟價值,不亞於其他任何經濟作物,所以,咱們需要儘早的研究它的種植,擴大它的產量,先別人一步,入手這個產業。”

聞言,王喬笑着道,“聽您這麼說,咱們去雲南的任務還很重啊!既要幫助他們開梯田,教他們種植糧食,種藥田,還要教他們種茶,採茶,製茶。這麼艱鉅的任務,只怕除我之外,沒有其他人能夠勝任了。”

孫享福指了指他笑着道,“你這滑頭,這麼想可就錯了,你們這批畢業生,我都有大用,除了分一批到雲南之外,還有一批,我打算派去東北,黑水都護府那邊。”

衆生聞言,一齊驚訝道,“又是蠻夷之地?”

孫享福點了點頭道,“嗯,咱們大唐內部的發展,已經jinru一個軌道,只需要時間累積,它就能變的越來越好,現在,該是到了推動周邊偏遠地區的發展的時候了,只有周邊各個少數民族都發展起來,過上好日子了,咱們整個國家,才能更加安穩富強。”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網址:

bq

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470章 夜襲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336章 再起程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620章 九垸夜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567章 宴會第368章 定計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212章 驚覺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402章 迎新宴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305章 對策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269章 私聊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481章 大進項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700章 歸家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567章 宴會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八章 加夜餐第711章 誣告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
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470章 夜襲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336章 再起程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620章 九垸夜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567章 宴會第368章 定計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212章 驚覺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402章 迎新宴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305章 對策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269章 私聊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481章 大進項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700章 歸家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567章 宴會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八章 加夜餐第711章 誣告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