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七)

大明宮裡滿眼都是憂心忡忡的神情。剛剛拂袖而去的權德輿已經臉色慘白地坐在了紫宸殿的角落裡。王皇后坐立不安,郯王、漵王轉來轉去。裴垍、武元衡、裴度、李絳、程異、範希朝、李願、張弘靖、韓愈、呂元膺、楊於陵等人面色深沉冷峻。滿眼都是人,但是大殿裡卻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得到。

太醫終於從裡面轉了出來,本來安靜地殿內各人呼啦全圍了上去。不待人問,太醫就道:

“無妨,無妨,陛下只是勞累過度,又受了刺激,才一時暈厥。現在已經醒過來了。”

大殿裡滿是鬆了一口氣的聲音,就連權德輿的臉色都稍稍好轉了一些。王皇后拔腳就要往後殿去,衆人都想跟着,卻被太醫阻止道:

“列位大人,陛下需要靜養,道只皇后進去便可,請各位大人暫時回衙署辦公。”

既然李誦有了口諭,大臣們就不好再說什麼。裴垍、武元衡、裴度、李絳四相領頭,帶着衆人往殿外退去。到達殿門時,瞧見權德輿如喪考妣的坐在那裡,裴垍嘆了一口氣,道:

“權大人,陛下已經無礙,你還是先回府去,明日再來請罪吧。”

權德輿依舊木愣愣地坐在原地,裴垍等人也就不管不顧,自行去了。

回到政事堂以後,各人都是無心辦公,倒是裴度,很是沉得住氣,批起公文來下筆如走龍蛇。按照規矩,宰相都是分開辦公的。裴度正在批閱公文的時候,李絳掀開了布簾子走了進來,裴度只當沒看到,依然運筆如飛,李絳咳嗽了一聲,裴度擡頭道:

“我當是誰,原來是李相公來了。請稍候,待我處理了手頭的公文再與李相公說話。”

李絳也就立在一邊,待裴度放下手頭的公文,才呵呵笑道:

“裴相公果然好氣度,我是坐立不安啊,不知道你怎麼還能辦得下去公務呢?”

裴度擡頭道:

“裴某也是心憂陛下,也正因爲如此才更要把政事辦好。眼下朝廷在西邊用兵,咱們處理快一分,勝算也就大一分,陛下也就少操心一分,多休息一分,要知道,陛下是出了名的勤政,過幾日緩過精神來,問起政務,如果積壓下來,李相公看陛下會怎麼想?”

李絳和裴度一樣,都是從李誦身邊出來的,自然知道李誦的脾氣。不過他說這話只是找一個由頭,見裴度還不領會,不禁着急,壓低了聲音道:

“裴相公,你怎麼還不明白?陛下本是中風之軀,今日又是突然暈厥,陛下舊疾復發,而儲君不在身邊······”

裴度本來盤腿坐在炕上,聽李絳這麼說,猛地一下躥了起來,跳下來走到門前,掀開簾子看了看,見自己的屬官們都在安心辦公,又出去轉了一圈,纔回來道:

“李相公,茲事體大,不可輕言妄語。”

李絳道:

“但是······”

裴度擺擺手,道:

“李相公,你看執政和武相公操心這些事了嗎?他們到現在沒有來找我們會議,說明此事他們都心裡有數。此事我們不要去講,如果有必要,皇后會說的。再說,就算我們不提,難道皇上不知道嗎?如果情況果真嚴重,只怕此時信使已經出了明德門了。眼下的時刻,待到程異把章程擬出來,只怕會有大風波,你我只要認認真真,把該辦的事情辦好,守着中樞不亂就是大功了。”

如果說裴垍還有些憂心家族的私心的話,那麼裴度心裡幾乎完全是對李誦的忠心。這忠心的產生不爲別的,只爲四個字:

知遇之恩。

裴度長相奇特,年輕時請一行禪師給他算命,一行禪師對裴度說:

“你眼光漂浮,縱紋入口,須防餓死.”

說是上輩子做了缺德事,長了一副要餓死的皮相,功名什麼的就不要談了。算完命後,裴度撿了條玉帶,這孩子是實心人,就等着主人來把玉帶還給了人。結果過了一個多月,又遇到了一行禪師,一行禪師驚訝地道:

“你日後必定位列三公。”

前後一個多月,判詞居然有這麼大出入,裴度追問緣由,一行禪師道:

“有餓死之相,而現在你的心卻至善。”

後人由此附會演繹出了一出《玉帶記》。一行禪師雖然這樣說了。,但是裴度的命運似乎並沒有什麼大變化。二十五歲,裴度中了進士,可是直到四十二歲,裴度還只是一個縣尉。是李誦把他拔擢到了長安,做了監察御史,又是李誦,給了裴度信任,給了裴度舞臺,在短短七年之內,讓此前十七年不得志的裴度從監察御史一直做到了現在的兵部尚書同平章事,封晉國公。其實裴度才幹極好,缺的只是機會,本人雖然出身河東裴氏,但是系出旁支,在仕宦生涯中並未得到家族的有力奧援,不像裴垍,年紀輕輕賢名就傳遍海內。孔子說,一個人到了四十歲還沒有什麼成就,就沒什麼可怕的了,而李誦讓裴度的事業從四十二歲纔開始起步,他不感激李誦感激誰?

作爲李誦的腹心之臣,李誦的新政會造成的影響裴度完全可以預見到。但是他依然選擇了支持李誦。在這樣的時候處變不驚,以國務爲重,這不禁讓李絳微有些羞愧。心道:

“吾雖然自以爲比裴中立聰明,但是論起涵養功夫來,終究還是不如他啊。”

第九十七章 韓 弘第一百一十五章 登 山第五十三章 獅子大開口第七十六章 開 始第三十八章 最無能穿越者(求收藏!~)第九十五章 瘟 疫第四十四章第三卷 第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六)第六十一章 一張匯票第三卷 第四章第三十五章第四十二章 還是淮西第七十五章 小 堡第五十七章 結束與開始第一百一十一章 活 着第八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流(上)第十三章 危局(月末泣血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九)第三卷 第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 政(下)第七十一章 目標:兗州第九十八章 拉 攏第五十八章 出潼關記(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一)第九十五章 瘟 疫第五十六章 儀 式 (求訂閱)第六十章 田季安的煩惱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 局(下)第六十八章 晉陽危機(二)第五十一章 耳根子軟第四十五章 李愬雪夜襲蔡州(三)第三卷 第十二章第三十七章第三卷 第十四章第二十四章 貞元二十一年的結束第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七)第三十四章 老魚入大海第三卷 第八章第九十二章 擊 槊第八十五章 打破曹州,一個不留!第一百零七章 洛北觀兵第五章(求收藏 鮮花)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十一)第五十章 我真傻(求訂閱)第三十七章 某是吳少陽第二十一章 墮 落第三十六章 雪夜狂奔第八十八章 聶隱娘第七十八章 幹 旱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一)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六)第三十三章 惡戰在即第六十八章 晉陽危機(二)第八十九章 無 言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五)地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六)第四十八章 吃 肉(下午上架了,最後一章免費章節,請大家多多支持!)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五)第十六章 恐懼與試探第九十六章 命 運第四十六章 淮西的大幕落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八)第四章 跟着你,有肉吃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政(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八)第九章 沒到三笑(泣血求訂閱)第五十一章 自 戀(求訂閱)第五章(求收藏 鮮花)第四十二章 形式主義害死人第二十三章 皇帝有話說第八十三章 反 貪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三)第七十八章 魏王田季安第九十九章 魏博請降第三卷 第十七章第三卷 第十章第四十三章第六十六章 暗流洶涌第八十章 生 死第七章 長短句第三章 武 學第六十四章 流 言第五十二章第七十二章 長恨歌(求訂閱!)第九十六章 築廁將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活 着第九章第八十三章 反 貪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十)第七十六章 開 始第四章 輿 論第七十八章 幹 旱
第九十七章 韓 弘第一百一十五章 登 山第五十三章 獅子大開口第七十六章 開 始第三十八章 最無能穿越者(求收藏!~)第九十五章 瘟 疫第四十四章第三卷 第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六)第六十一章 一張匯票第三卷 第四章第三十五章第四十二章 還是淮西第七十五章 小 堡第五十七章 結束與開始第一百一十一章 活 着第八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流(上)第十三章 危局(月末泣血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九)第三卷 第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 政(下)第七十一章 目標:兗州第九十八章 拉 攏第五十八章 出潼關記(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一)第九十五章 瘟 疫第五十六章 儀 式 (求訂閱)第六十章 田季安的煩惱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 局(下)第六十八章 晉陽危機(二)第五十一章 耳根子軟第四十五章 李愬雪夜襲蔡州(三)第三卷 第十二章第三十七章第三卷 第十四章第二十四章 貞元二十一年的結束第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七)第三十四章 老魚入大海第三卷 第八章第九十二章 擊 槊第八十五章 打破曹州,一個不留!第一百零七章 洛北觀兵第五章(求收藏 鮮花)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十一)第五十章 我真傻(求訂閱)第三十七章 某是吳少陽第二十一章 墮 落第三十六章 雪夜狂奔第八十八章 聶隱娘第七十八章 幹 旱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十一)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六)第三十三章 惡戰在即第六十八章 晉陽危機(二)第八十九章 無 言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五)地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六)第四十八章 吃 肉(下午上架了,最後一章免費章節,請大家多多支持!)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五)第十六章 恐懼與試探第九十六章 命 運第四十六章 淮西的大幕落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八)第四章 跟着你,有肉吃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政(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八)第九章 沒到三笑(泣血求訂閱)第五十一章 自 戀(求訂閱)第五章(求收藏 鮮花)第四十二章 形式主義害死人第二十三章 皇帝有話說第八十三章 反 貪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三)第七十八章 魏王田季安第九十九章 魏博請降第三卷 第十七章第三卷 第十章第四十三章第六十六章 暗流洶涌第八十章 生 死第七章 長短句第三章 武 學第六十四章 流 言第五十二章第七十二章 長恨歌(求訂閱!)第九十六章 築廁將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活 着第九章第八十三章 反 貪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十)第七十六章 開 始第四章 輿 論第七十八章 幹 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