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劍指長安削羣雄 (2)

李建成的這番喊話,何等要緊啊!真是暗含風雲雷電!明在激將,暗在離間!宋老生可真是忍耐不住了。他害怕李建成喊的話傳給隋帝的親信聽了,那還了得?隋帝在此非常時期,疑心病特別嚴重。宋老生越想越害怕,爲表明自己的清白,宋老生當即驅兵三萬人開城出戰。

李淵見宋老生出來對仗,急令殷開山催召後軍。後軍剛到,李淵與李建成列陣城東,段志玄與李世民列陣城南。城內隋兵自東門馳出,李淵率建成迎頭攔殺,隋兵也不示弱,一擁而上,由於隋軍太多,反將李淵的唐軍逼退。虧得柴紹躍出陣中,揮衆力戰,才得支持。宋老生從南門出來,徑趨向城東,夾擊李淵和李建成的唐軍。

宋老生憤恨李建成的喊話,揮兵殺向李建成。李建成毫不示弱,抽出寶劍,驅馬迎了上去,翟青、謝叔方、張綸、裴儼奮身殺敵,李建成與宋老生大戰了幾十個來回,不分勝負。李世民正在南邊高地上觀戰,見宋老生與李建成殺得難分難解,急與軍頭段志玄,從高坡上奔馳下來,衝擊老生背後。段志玄率領兵士一當十,十當百,拚命奮鬥,殺得隋軍旗靡轍亂,人仰馬翻。久經沙場的李淵縱觀戰局,見細雨朦朧似薄霧輕紗般籠罩城邊,雙方將士在視線不清之中一場混戰。李淵心生一計,振臂高呼:“宋老生已擒!隋軍何不速降?”

李建成會意,馬上傳言,軍士此起彼伏一片高呼“宋老生已擒——”。

細雨朦朧中的城東隋軍正與義軍相持未分勝負之際。猛聞主將被獲,隋兵軍心一散,紛紛退兵回城。李淵與李建成趁勢揮軍進逼。那隋兵似風捲殘雲,收入城中,竟將城門給塞住了,單剩宋老生這一支孤軍進退無路,欲回南門卻被李世民截住;欲轉入東門卻被李淵與李建成截着。兩下里圍裹攏來死傷慘重,老生進城不得,城上隋軍放下繩索牽引之,宋老生兵士攀繩欲上,離地已有丈餘,李建成帳下軍頭雷永吉、田爲龍等人,跳躍起而斬之。劉弘基飛馬趕來大刀一揮,將老生剁作兩段。義軍兵士所向奮擊英勇,數裡之間,血流蔽地,殭屍相枕。義軍們爭先攻城,傍晚時分,張綸、馮立所部率先攻入霍邑城。

李淵義軍攻克霍邑之時,僅在此五十里外與宋老生成犄角之勢的隋將屈突通,年屆六十有三,擅長於守城而非野戰,因此,屈突通不敢出城馳援,只能龜縮在堅固的城池裡以求自保。屈突通是有名的隋朝忠臣大將。當初楊玄感叛亂,就是他率軍追殺楊玄感的。屈突通與其兄弟屈突蓋齊名長安,分別長期擔任長安的守備和治安工作,以執法嚴峻聞名,長安有“寧食一斗蔥,不逢屈突通;寧食一斗艾(一種苦草),不逢屈突蓋”的說法。

霍邑大捷之後,李淵論功行賞。李建成、張綸、馮立、劉弘基等人立有大功。可是,在對有功之士行賞之時,卻出現了分歧。勳司大夫以出身貴賤來分賞軍功。因此軍頭雷永吉、田爲龍等大批出身於貧窮家庭的子弟和社會下層的的士兵們雖立軍功,卻待遇不公。這種現象,其實早就一直存在。這次由於下層士兵們反響強烈,雷永吉、田爲龍等先後找到張綸、馮立等將領反映,仍沒法解決。雷永吉、田爲龍只得請人寫文書,向李建成反映。要求義軍消除憑出身貴賤來獎賞的舊習,公平對待立軍功的士兵。李建成深知此事關係重大,影響軍心和士氣。他連忙向大將軍李淵提出自己的見解:“義兵取人,山藏海納,貴族與平民一樣對待。哪有在槍林彈雨中不辯貴賤,而論功行賞之時卻分高低?以此論功,何以服衆?凡征戰有功將士,慨不分貴賤,一視同仁。”

李淵聽了,立即醒悟。他說:“以前的官場就是這般的昏庸。出身貴族、豪門的兵士,與出身貧民、奴隸、匪徒的兵士,就是不能做到公平對待。我們義軍就要改變這種壞習氣。”李淵即刻發佈命令,不論出身貴賤,一律平等。衆將士聞之,感動不已,奮勇效命。就連被俘虜的隋軍兵將,也願意投入義軍。爲了更有效地籠絡隋朝舊官吏和士兵們的心,李建成建議:“隋室亂,尤其難得忠誠。宋老生也算是隋室忠臣,應以本官之禮葬之,以安民心。”李淵從善如流,令禮司官厚葬宋老生。由此,來歸附者不計其數。未歸附者,不問鄉村堡塢,賢愚貴賤,只要遣書招慰之,無有不至。主動來投軍者,李淵以節級授朝散大夫以上官職。至於逸民道士,也請效力。李淵均按級授官。官授多了,就有些亂了。吏司官員唐儉憂慮道:“大將軍授官太多,且授級太高,是否打亂了班秩?”

李淵卻有一番宏論:“不吝爵賞,漢氏以興。天下之名利,無非官爵。給他一官半職爲我所用,天下指日可定。如果用官職能招撫歸附,又何必興兵殺戮使其歸服呢?這些大道理不是一般的人所能見識的啊!”

霍邑之捷,義軍兵威大振。大軍連綿繼進,旆旗相接。李建成率左軍前鋒,勢如破竹。兵行絳縣十餘里處,忽見行軍先鋒張綸飛馬急報:“隋絳縣通守陳叔達,不聽檄文佈告,辱罵義軍,奮起抵抗。”

李建成聞報十分惱怒,但他向來喜怒不形於色。面容平靜地令大軍宿營於絳城西北的鼓山。李淵中軍隨後就到,環顧四周,指着李建成的左軍紮營之地,對裴寂笑道:“哈哈哈……大郎選取鼓山宿營之地,恰巧是我舊日爲討捕大使時之宿營所。”

“俗話說,英雄所見略同。你們父子英雄,當然就對山川地理之妙用也所見相同啊!”裴寂讚歎道。

李淵信心十足地道:“山川地理之用,在於行軍對陣之妙。大郎深懂此中之道理,看來我軍破絳城,亦不在話下啦。”

第二天清曉,鼓山西北有一片大浮或紫或赤的彩色雲,似華蓋樓闕之形。有風吹來,飄浮於李淵所居營帳之上空。李建成見了,道:“衆將今破城一定很順利!”。

衆將士見聞,歡欣鼓舞,士氣很旺。早飯後,張綸、馮立發佈攻城命令。衆將奮勇衝殺,隋絳縣通守陳叔達頑強抵抗。上午激戰多時,義軍多有傷亡,絳城攻克不下。李建成傳令休戰。他騎馬來到城下,高呼:“請絳城通守陳叔達對話——”

陳叔達於城樓上探出身來,道:“有何見教,儘可說來,說完之後,儘可死戰!”

見陳叔達如此頑固不化,李建成好言勸道:“陳通守原是陳國帝王之後,陳宣帝之孫。隋帝楊廣滅你家國,你難道不恨他嗎?……爲什麼還如此死心塌地爲他守城?!”

陳叔達道:“我現食隋之祿,當忠君之事。你休得多言,回軍再戰!”

“我久聞陳通守詩文俱佳,才華可稱。當是知書識禮之人。我軍攻取絳縣不在話下,只是我不忍生靈塗炭,才與你對話,希望你能顧從大局,順應民心。”李建成耐心勸道。

陳叔達被李建成之語說得難以對答。無奈之中,揮手令守城隋軍:“放箭——”

李建成以爲陳叔達已被說動,正猶豫間,冷不防城上一陣亂箭射來,李建成身中數箭,身邊護軍倒地而亡,馮立反應特快,慌忙引兵救護。李建成強忍疼痛,拔下臂上、右腹、左腿上的箭,對張綸道:“如此……用計,方可破之。”

張綸聞之高興,與馮立準備。未時剛過,義軍又兵進城門之下,只見李建成坐在李淵的幡旗、車駕之上,閃出陣前。李淵的大將軍旗獵獵風響。擁着李淵的這支中軍的卻都是老弱之兵。張綸、馮立率左右二支大軍攻城,只留李淵旗號的李建成於陣中一隅。戰不多時,絳縣西門悄悄疾馳一支勁旅,氣勢洶洶,直撲李淵大將軍幡旗而來。坐於李淵幡旗下的李建成穩如泰山,把手一揮,兩邊護軍裝作驚慌之狀四處逃散。絳縣隋軍更是得意輕敵。眼看就殺到李建成的近前,不料兩邊閃出張綸、馮立的伏兵。一下就把絳縣突襲的隋軍殺的殺,俘的俘。隋軍大亂,返身往回跑,絳縣城門半開,隋兵驚慌逃入了一部分,還有少許正往城裡跑。馮立帶兵追之。守城隋軍眼看馮立義軍追來,急道:“關城門,快——快關城門——”

沉重的城門即將合上,馮立義軍一擁而上,城門內刀兵碰撞,一陣格殺。張綸後軍繼到,守城隋軍招架不住。絳縣城破,馮立按李建成事先佈置,收圖冊,封庫府,安民告示。張綸衝上城樓上,把陳叔達縛了,送到李建成面前。李建成道:“我本想留你一命,可你暗箭傷人。我險些死在你的箭下。來人啦!——先關押下去,待稟報大將軍之後,就拉去斬了!”

陳叔達惶恐之極,嚇得面如灰色。

李淵中軍和李世民的後軍相繼進入絳縣,離城五里下寨。李淵接見絳縣父老和名紳,授官定級,裁判民訟,處理事務。正忙碌間,忽然李建成帳下的陳震前來求情。陳震叩地:“大將軍,我族堂伯陳叔達,冒犯大將軍您和左大都督,其罪當誅!但義軍初創,正是用人之際,我伯父才詩有名,博古通今,願請大將軍饒他一命,當竭力報效!”

“啊!——這點事情啦,……你本是大郎帳下,爲何不直接求大郎,何必遠來求我呢?”李淵莫名其妙地看了陳震一眼。

陳震惶恐地回道:“我伯父於攻城之時,箭傷左大都督。故而未敢求左大都督。”

李淵聞知大郎被箭所傷,連忙前來左軍營帳探望李建成。李淵關切地察看大郎傷情,吩咐醫官細心用藥。李淵看了看大郎,故意道:“陳叔達箭傷我兒,真是可恨之極!該殺!”

李建成大笑道:“爹爹話雖如此,卻面帶悅色,兒知爹爹惜其才學,意欲留于軍中錄用文書。是不是啊?!”

“知父者,莫若大郎也!”李淵微笑。

李建成沉吟道:“陳叔達才學可稱,遠近有名。兒也想留之,但其頑罪難消,須以恩威之策收用。”轉眼看二郎世民,道:“這個人情可留於二弟爲之!”

李世民愣了一下,反應過來,笑道:“好吧!——我最喜歡作順水人情了。呵呵……”

不一會,李建成令人將陳叔達帶到。李淵高坐於案前,怒責:“陳叔達,你這個迂腐書生,雖小有才學,卻不通時機變化之理!隋運大勢如此,我軍興兵爲國,可你居然抗拒義師,罪莫大矣!更以箭傷我左軍大都督,你實在可惡,死不足以解我恨也!來人啦!——拉去砍了!”

護軍左右上來,不由分說,拉了陳叔達就往帳外拖。這時,只聽得李世民道:“慢着!——”

李世民上前跪道:“爹爹,義軍初創,正是用人之際,陳叔達小有才學,不妨戴罪留用。如若能改過自新更好,如若自絕於天,那再殺之不遲!”

李淵假作思索狀,看了看李建成。李建成會心地點點頭。李淵大聲:“好!——暫且留他一用。若再有過錯,必殺之!”

驚惶失措的陳叔達連連叩謝李淵:“謝不殺之恩!”

李淵揮揮手,道:“謝我何用?去謝右大都督吧!”

陳叔達跪行幾步,爬到李世民的座前,連連叩道:“多謝救命之恩!”

看着陳叔達如夢一般拖着身子走出了前鋒營帳。李淵父子三人會心地哈哈大笑。李淵語重心長地對李世民道:“二郎啊,多向你大哥學着點。這就叫作權術。馭人之術,深妙得很啊!”

旌旗漫卷西風,李家義軍繼續西行。李建成帳下先鋒官張綸、馮立引軍到了龍門。遠遠見一彪突厥人馬,迎面疾馳而來。張綸定睛一看,啊!……那一身突厥行裝的人不是別人,恰恰是出使突厥日久未歸的義軍司馬劉文靜!

劉文靜指着身邊的一位突厥人,向張綸、馮立介紹。“此人名叫史可利。是可汗屬下達官驍騎將領。奉可汗之命,帶突厥精兵五百和二千馬匹前來助陣。”

滿臉絡緦身材驃悍的史可利上前與張綸、馮立打招呼。張綸、馮立高興地道:“好啊!多謝突厥兄弟相助。我們不妨合兵一處,攻下龍門郡,以待大都督和大將軍後續隊伍。”

馮立看得那二千匹血汗良種馬,心裡羨慕之。對史可利道:“何不用這二千馬匹裝配給我先鋒營一用?”

史可利還未作聲,劉司馬搶先道:“不行!這二千寶馬須交給大將軍,斷不可自作主張。”

“暫且一借,攻下龍門即還。應無妨礙。”張綸有些不高興。

史可利聽明白了意思,對劉司馬道:“劉司馬,這二千寶馬都是給你們漢人的啊,何必扯來扯去呢?”

“史達官,你是突厥人當然不懂漢人的做事程序。”劉文靜無可奈何。

張綸提議就近請示大都督李建成。傳訊兵往返約兩個時間,帶來了李建成的手教:“劉司馬臺鑑:軍馬糧草,戰之所需。入庫存冊,理應當然。此戰迫在眉睫,暫借龍門一用。旋即還復大將軍。若大將軍有責,我爲公擔之也。”

劉文靜看了李建成的手教,言語懇切,合情合理。特別是李建成願承擔責任,這點讓劉文靜頗爲放心。左軍先鋒營借得這二千寶馬,士氣大振。許多將士圍着寶馬捨不得離開。時秋高氣爽,太陽曬得地面有些發熱。義軍按部就班分別列陣於城下。龍門城上,隋軍張弓拔駑,嚴陣以待。

張綸傳令攻城!一陣尖銳的號角劃破睛空,接着戰鼓咚咚,攻城開始。

第30章 取洛陽太子定計 (3)第66章 李淵避禍欲遷都 (2)第41章 謀大位秦王回京 (1)第75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下) (3)第62章 落陷阱楊文幹興兵 (2)第50章 驕秦王咄咄逼人 (2)第21章 攻洛陽秦王異心 (1)第42章 謀大位秦王回京 (2)第65章 李淵避禍欲遷都 (1)第50章 驕秦王咄咄逼人 (2)第82章 惡夢驚魂夜夜心 (2)第81章 惡夢驚魂夜夜心 (1)第51章 驕秦王咄咄逼人 (3)第13章 大郎揮兵首戰捷 (3)第29章 取洛陽太子定計 (2)第30章 取洛陽太子定計 (3)第5章 開篇 (1)第33章 撫魯冀太子受傷 (3)第49章 驕秦王咄咄逼人 (1)第72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上) (4)第74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下) (2)第12章 大郎揮兵首戰捷 (2)第65章 李淵避禍欲遷都 (1)第6章 開篇 (2)第40章 恤孤墾荒澤魯翼 (4)第84章 野火燒不盡 (1)第12章 大郎揮兵首戰捷 (2)第81章 惡夢驚魂夜夜心 (1)第71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上) (3)第83章 惡夢驚魂夜夜心 (3)第65章 李淵避禍欲遷都 (1)第73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下) (1)第40章 恤孤墾荒澤魯翼 (4)第23章 攻洛陽秦王異心 (3)第53章 太子平亂揚軍威 (1)第34章 兵不血刃收夏都 (1)第47章 內政外交有高招 (3)第27章 籌糧草太子助戰 (3)第11章 大郎揮兵首戰捷 (1)第3章 李建成與李世民,君子與小人之別 (1)第39章 恤孤墾荒澤魯翼 (3)第40章 恤孤墾荒澤魯翼 (4)第37章 恤孤墾荒澤魯翼 (1)第3章 李建成與李世民,君子與小人之別 (1)第65章 李淵避禍欲遷都 (1)第57章 太子平亂揚軍威 (5)第65章 李淵避禍欲遷都 (1)第18章 克長安大郎當先 (2)第12章 大郎揮兵首戰捷 (2)第42章 謀大位秦王回京 (2)第77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下) (5)第62章 落陷阱楊文幹興兵 (2)第48章 內政外交有高招 (4)第23章 攻洛陽秦王異心 (3)第15章 劍指長安削羣雄 (2)第72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上) (4)第43章 謀大位秦王回京 (3)第34章 兵不血刃收夏都 (1)第53章 太子平亂揚軍威 (1)第70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上) (2)第69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上) (1)第9章 李淵晉陽盼大郎 (3)第81章 惡夢驚魂夜夜心 (1)第56章 太子平亂揚軍威 (4)第42章 謀大位秦王回京 (2)第57章 太子平亂揚軍威 (5)第25章 籌糧草太子助戰 (1)第77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下) (5)第44章 謀大位秦王回京 (4)第32章 撫魯冀太子受傷 (2)第77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下) (5)第8章 李淵晉陽盼大郎 (2)第34章 兵不血刃收夏都 (1)第57章 太子平亂揚軍威 (5)第56章 太子平亂揚軍威 (4)第58章 骨肉相殘傳血咒 (1)第42章 謀大位秦王回京 (2)第45章 內政外交有高招 (1)第74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下) (2)第42章 謀大位秦王回京 (2)第6章 開篇 (2)第64章 落陷阱楊文幹興兵 (4)第36章 兵不血刃收夏都 (3)第39章 恤孤墾荒澤魯翼 (3)第66章 李淵避禍欲遷都 (2)第64章 落陷阱楊文幹興兵 (4)第30章 取洛陽太子定計 (3)第55章 太子平亂揚軍威 (3)第60章 骨肉相殘傳血咒 (3)第7章 李淵晉陽盼大郎 (1)第28章 取洛陽太子定計 (1)第80章 外侵內叛太宗憂 (3)第30章 取洛陽太子定計 (3)第33章 撫魯冀太子受傷 (3)第60章 骨肉相殘傳血咒 (3)第79章 外侵內叛太宗憂 (2)第34章 兵不血刃收夏都 (1)第73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下) (1)第47章 內政外交有高招 (3)第13章 大郎揮兵首戰捷 (3)
第30章 取洛陽太子定計 (3)第66章 李淵避禍欲遷都 (2)第41章 謀大位秦王回京 (1)第75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下) (3)第62章 落陷阱楊文幹興兵 (2)第50章 驕秦王咄咄逼人 (2)第21章 攻洛陽秦王異心 (1)第42章 謀大位秦王回京 (2)第65章 李淵避禍欲遷都 (1)第50章 驕秦王咄咄逼人 (2)第82章 惡夢驚魂夜夜心 (2)第81章 惡夢驚魂夜夜心 (1)第51章 驕秦王咄咄逼人 (3)第13章 大郎揮兵首戰捷 (3)第29章 取洛陽太子定計 (2)第30章 取洛陽太子定計 (3)第5章 開篇 (1)第33章 撫魯冀太子受傷 (3)第49章 驕秦王咄咄逼人 (1)第72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上) (4)第74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下) (2)第12章 大郎揮兵首戰捷 (2)第65章 李淵避禍欲遷都 (1)第6章 開篇 (2)第40章 恤孤墾荒澤魯翼 (4)第84章 野火燒不盡 (1)第12章 大郎揮兵首戰捷 (2)第81章 惡夢驚魂夜夜心 (1)第71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上) (3)第83章 惡夢驚魂夜夜心 (3)第65章 李淵避禍欲遷都 (1)第73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下) (1)第40章 恤孤墾荒澤魯翼 (4)第23章 攻洛陽秦王異心 (3)第53章 太子平亂揚軍威 (1)第34章 兵不血刃收夏都 (1)第47章 內政外交有高招 (3)第27章 籌糧草太子助戰 (3)第11章 大郎揮兵首戰捷 (1)第3章 李建成與李世民,君子與小人之別 (1)第39章 恤孤墾荒澤魯翼 (3)第40章 恤孤墾荒澤魯翼 (4)第37章 恤孤墾荒澤魯翼 (1)第3章 李建成與李世民,君子與小人之別 (1)第65章 李淵避禍欲遷都 (1)第57章 太子平亂揚軍威 (5)第65章 李淵避禍欲遷都 (1)第18章 克長安大郎當先 (2)第12章 大郎揮兵首戰捷 (2)第42章 謀大位秦王回京 (2)第77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下) (5)第62章 落陷阱楊文幹興兵 (2)第48章 內政外交有高招 (4)第23章 攻洛陽秦王異心 (3)第15章 劍指長安削羣雄 (2)第72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上) (4)第43章 謀大位秦王回京 (3)第34章 兵不血刃收夏都 (1)第53章 太子平亂揚軍威 (1)第70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上) (2)第69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上) (1)第9章 李淵晉陽盼大郎 (3)第81章 惡夢驚魂夜夜心 (1)第56章 太子平亂揚軍威 (4)第42章 謀大位秦王回京 (2)第57章 太子平亂揚軍威 (5)第25章 籌糧草太子助戰 (1)第77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下) (5)第44章 謀大位秦王回京 (4)第32章 撫魯冀太子受傷 (2)第77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下) (5)第8章 李淵晉陽盼大郎 (2)第34章 兵不血刃收夏都 (1)第57章 太子平亂揚軍威 (5)第56章 太子平亂揚軍威 (4)第58章 骨肉相殘傳血咒 (1)第42章 謀大位秦王回京 (2)第45章 內政外交有高招 (1)第74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下) (2)第42章 謀大位秦王回京 (2)第6章 開篇 (2)第64章 落陷阱楊文幹興兵 (4)第36章 兵不血刃收夏都 (3)第39章 恤孤墾荒澤魯翼 (3)第66章 李淵避禍欲遷都 (2)第64章 落陷阱楊文幹興兵 (4)第30章 取洛陽太子定計 (3)第55章 太子平亂揚軍威 (3)第60章 骨肉相殘傳血咒 (3)第7章 李淵晉陽盼大郎 (1)第28章 取洛陽太子定計 (1)第80章 外侵內叛太宗憂 (3)第30章 取洛陽太子定計 (3)第33章 撫魯冀太子受傷 (3)第60章 骨肉相殘傳血咒 (3)第79章 外侵內叛太宗憂 (2)第34章 兵不血刃收夏都 (1)第73章 仁太子喋血玄武門(下) (1)第47章 內政外交有高招 (3)第13章 大郎揮兵首戰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