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馬嵬坡(一)

華陰縣北,這裡離潼關約五十里,北面是巍巍的秦嶺,這一帶山體險峻陡峭,山形突兀怪異,形成了一條條巨大的山谷,山谷裡面林木茂盛、小溪潺潺,但土地卻很貧瘠,只零星分佈着一些靠山吃山的小村莊。

在其中一道山谷中有一個叫韓莊的小村子,村裡的人大都以採藥和打獵爲生,過着封閉而平靜的生活。

可這一天,村裡人平靜的生活被打亂了,一支龐大的軍隊忽然開到他們村前,安營紮寨。

韓莊的村長常去長安賣藥,他知道前幾個月不斷有大軍開往潼關,可卻沒有哪支軍隊駐紮在半路,有一天,村長被士兵請去,等他回來後他再也不說一句關於這支軍隊的話,無論對誰,甚至自己的妻子和老父都不說。

好在軍隊駐紮在這裡並沒有干擾他們的生活,甚至比他們村子還要安靜,讓人忍不住懷疑這裡面會不會是一座空營。

這支軍隊便是從鳳翔開來的安西軍,他們夜行晝伏,只一天一夜便開到了華陰縣,藏匿在這道山谷之中。

這一天是六月初六,也是哥舒翰大軍離開潼關的第五天。

一名騎兵斥候從東疾駛而來,他一躍跳下馬進了軍營,慌慌張張直向帥帳跑去。

“大將軍,有緊急軍情!”

斥候飛跑進帥帳,向正斜靠在椅上看書的李清道:“大將軍,潼關外不知從哪裡殺來一支叛軍,約萬餘人。”

“知道了,再探!”

斥候領命而去,李清卻慢慢合上書,原本輕鬆的表情漸漸變的凝重起來,歷史雖然提前了兩年,但卻沒有偏離它的軌道,一切都不謀而合,如果說它是一種巧合,那這種巧合也太過於詭異。

是該他出手的時候了,他慢慢走到帳門處,凝視着遠方一抹殘陽,火紅的光芒播灑在關中平原上,可在李清的眼裡,它們不是火焰,而三十萬將士的鮮血。

他知道,他潼關之外,大唐官兵的又一次慘敗即將要發生,雖然他知道,但他卻沒有阻止,或許這就是環境改變人,在十幾年殘酷的政治鬥爭中,他的心早已漸漸冷硬,早已沒有什麼同情心,他需要唐軍的這次失敗,然後才能輪到他登上歷史的舞臺。況且,從某個角度上說,楊國忠和哥舒翰交惡,又何嘗不是他在中間謀劃。

他剛要進營帳,忽然一個低沉的聲音在他身後響起,“大將軍,我有事找你!”

李清回頭,見是他的副將李嗣業,他臉色憂鬱,目光有一些哀傷。

“來!進來談。”

李清攬住他的肩膀,把他讓進了大帳,兩人各自坐下,一名親兵進來奉了茶,李清端起茶杯,迅速地瞅了他一眼,見他心情似乎有些沉重,不由笑道:“是什麼事讓我們鐵漢如此擔憂呢?”

“大將軍難道不擔心嗎?兵貴在神速,以詭奇取勝,哥舒翰率三十萬大軍慢吞吞向東去,居然還能屢屢大捷,那些叛軍不就是等在那裡給他殺嗎?如此明顯的誘敵之計,他居然會看不出?”

李嗣業嘆了一口氣,“我擔心崔乾佑繞小路出奇兵來取潼關,若守軍疏於防備,潼關一丟,我大唐休矣!”

李清笑了笑道:“嗣業思路清晰、料敵在先,不錯!我剛剛接到情報,崔乾佑一支約萬人的奇兵已經抵達潼關。”

“什麼!”李嗣業霍地站起,“那大將軍,我們爲何不去援助潼關?難道眼睜睜看他丟失嗎?”

李清瞥了他一眼,卻沒有說話,李嗣業頹然坐了下來,他忽然明白了什麼,李清一直駐兵華陰,難道他早就知道會有這個結果嗎?

此刻,他心亂如麻,怔徵地望着李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李清慢慢走到他身邊,捏了捏他的肩膀,又緩步走到帳門,遠眺最後一抹晚霞被羣山吞沒,良久,他聲音有些沙啞地道:“我和你一樣,都忠誠於大唐,希望開元盛世能重現,但我大唐早已病入膏肓,從上到下,都瀰漫着腐爛的臭味,只有置死地而後生,割去所有腐爛的肌肉,大唐才能重新煥發生機,就象眼前的暮日,它現在雖墜入黑暗,但明天它一樣會升起,而且是蓬勃的朝陽。”

李清慢慢轉身,凝視着李嗣業,眼睛裡煥發出異樣的神彩,一字一句說道:“我希望你不要反對我要做的事情。”

李嗣業雖然聽不懂他在說什麼,但他感受到了李清誠意,尤其他在說‘忠於大唐’五個字時,眼睛裡充滿了眷念,這使李嗣業深深地被感動了,他默默地點點頭,表示支持他的決定。

忽然,門外傳來一陣陣驚呼聲,李清詫異,他幾步走出大帳,怒道:“何事慌亂?”

“大將軍,你看!”一名親兵遙指遠方,李清順他的手指看去,只見遠方隱隱有火光沖天,這時李嗣業也跟了出來,他驀然一驚,脫口道:“那是華陰縣城!”

“來人,速去查看情況!”李清急回頭命令親兵,他心中有些緊張,關中無兵,華陰縣卻忽然發生大火,他擔心是安祿山大軍已經殺來。

去探察的人還沒走,一名散佈在外圍的斥候便飛馳而來,他翻身下馬,半跪在地上稟報道:“報大將軍,華陰縣被潼關潰軍洗劫,整個縣城被付之一炬!”

李清和李嗣業面面相視,他們倆同時意識到,極可能是潼關出事了,就在這時,又一隊斥候疾駛而來,急促的馬蹄聲驚破了昏黃的暮色,他們帶來了幾乎讓所有人驚呆的消息:潼關守將火撥歸仁投降叛軍,潼關已失!

約一刻鐘後,安西軍所有的大將,段秀實、南霽雲、席元慶、田珍、荔非元禮、賀婁餘潤等人紛紛自發地來到帥帳。

三十萬唐軍凶多吉少,叛軍佔領潼關,現在關中就只剩下安西軍一支軍隊,是該他們出頭挑大樑的時候了。

“大將軍下令吧!趁敵軍立足未穩,我們重新奪回潼關!”

“大將軍,潼關已失,我們現在應火速趕往長安,整頓長安防備!”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要求出兵作戰。

“砰!”地一聲,李清狠狠一拍桌子,厲聲喝道“都給我閉嘴!”

大帳裡頓時安靜下來,衆人眼巴巴地望着主帥,等他發話,李清眉頭緊鎖,他揹着手在大帳裡來回踱步,半晌,他才沉聲對衆人道:“我們安西軍人數雖不多,但都身經百戰,可以一擋十,尤其是我們最精銳的陌刀軍,正是安祿山幽州鐵騎的剋星,不僅如此,我們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我們隱藏於此,無人知曉,叛軍以爲關中空虛,必然不加防備,我們只要出奇兵,必能一戰成功。”

他見衆人已經意動,便斷然道:“所以現在只有一個字:‘等’,等待最好的機會,沒有我的命令,不準任何人再言出兵。”

衆將均以爲李清所言有理,又見他下了嚴令,議論了片刻,慢慢地各自散去。

惟獨段秀實走得最慢,直到衆人都走遠了,他在外面繞了一圈又回來了,他向行了個軍禮道:“大將軍,我有話想說。”

李清正在帳中審視他的關中沙盤,見他進來,立刻起身笑道:“看你磨磨蹭蹭的樣子,便知道你要回來,怎麼,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段秀實慢慢走到李清身旁,見他在咸陽附近插了一面小紅旗,忽然笑了笑道:“大將軍現在不肯出兵的真正原因,恐怕是想利用叛軍把皇上逼出長安吧!”

李清沒有說話,他又拿起一面小紅旗插在漢中,這才微微斜睨一眼段秀實,淡淡一笑道:“你怎麼知道?”

段秀實輕捋黑鬚,微微笑道:“我跟了大將軍這麼多年,大將軍的深謀遠慮,我怎能不知道一、二,從大將軍夜取鳳翔,我便知道大將軍意不在隴右,再從現在的部署來看,大將軍似乎已經知道會有這個結局,卻又不趁勢取潼關,那只有一個解釋,放叛軍入關,利用他們來將皇上逼出長安。”

說到此,他拾起木棍,一指插在咸陽附近的那一面小旗道:“將皇上逼出長安,在這裡完成大將軍最後的一步棋,我說得可對?”

“你說得不錯。”

李清輕輕地拍了拍沙盤木架,冷冷笑道:“這個沙盤我在兩年前便做好了,這一天我已經等了整整兩年。”

他忽然回頭望着段秀實,微微一笑道:“我正愁找不到一個心腹之人替我做一件大事,現在我眼前不就是一個嗎?”

段秀實立刻半跪下,手摁在胸脯上大聲道:“段秀實願爲大將軍效命!”

“那好,我給你一千軍,待皇上離開長安後,你立刻進入長安。”

李清的聲音忽然變低,他眼睛慢慢眯成一條縫,眼中閃過一抹濃重的殺機,他附在段秀實耳邊低聲道:“凡沒有逃走皇子皇孫,除嗣寧王一系外,其餘之人你以保護爲名將他們統統帶離長安,在半路將他們全部給我殺光,一個不留,只說是遇到叛軍流寇!”

....?長安,自從哥舒翰率大軍東征後,捷報頻傳,長安市民翹首以盼,等待着官軍收復東都,將安祿山的人頭帶回來示衆,可等了幾日,再也沒有哥舒翰的消息?這一天早上,隨着第一批從潼關逃回的士兵出現在長安城門,潼關失守的消息霎時傳遍了全城,長安開始恐慌起來,首先是米價,在兩個時辰內從每鬥三百文暴漲到每鬥兩千文,儘管是這樣,長安市民還是傾囊而出,瘋狂地搶購,不止是糧食,鹽、油、布匹、菜蔬,凡是生活必須品,都出現了價格暴漲,百姓爭先搶購的局面。

到中午時,整家整戶的長安百姓開始絡繹不絕地出現在長安城門,他們扶老攜幼,,或坐着馬車、牛車,或者步行,漫無目標地向西奔逃。

再到了下午,商店開始關門歇業,離開長安的人越來越多,各種關於安祿山屠城的消息在長安各坊流傳,有人開始哭喊狂奔,一種歇斯底里的恐懼感充斥着長安百姓的內心。

這時,官府貼出安民告示,說哥舒翰的三十萬大軍正急速回援,不日將重新奪回潼關,請百姓們稍安勿躁。

告示貼出後,長安局勢回穩,米價開始跌落到每鬥千文,一些準備逃離的市民也從馬車上卸下家當,觀望局勢再作打算。

一輛馬車在數百侍從的護衛下,沿着朱雀大街向興慶宮方向疾駛,這是右相楊國忠的馬車,此時,這位大唐第一臣正倦縮在馬車一角苦苦思考對策,當然不是如何退兵,而是如何應付李隆基的責難,洗脫自己的責任。

楊國忠心中又驚又怕,驚是潼關失守,關中再無一兵一卒可以抵抗,而怕是擔心李隆基讓他承擔責任。

事實上他此時去興慶宮是不得已而爲之,李隆基連下三道聖旨催他覲見,前兩道他以在街上維持秩序而躲過了,而回家吃午飯時,正好撞到第三道聖旨,這和哥舒翰的五道金牌倒有異曲同功之妙。

就在楊國忠的馬車即將駛離朱雀大街之際,一個戴着斗笠的騎馬之人正立在拐彎處,他盯着楊國忠的馬車消失,這才冷冷一笑,掉轉馬頭向高力士的宅第飛駛而去。

第166章 誰是臥底?第66章 歸程第116章 故地重遊第254章 南詔女王(上)第140章 兩個宦官第107章 簾兒進京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332章 安祿山跑了第267章 蓄勢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10章 以直報怨(二)第218章 天地爲媒第112章 硝煙瀰漫的朝堂第194章 崔府請客第205章 誰爲左相?第171章 奇襲吐蕃軍第384章 家國天下(四)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115章 金盒之秘第107章 簾兒進京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88章 刀刀見血第25章 儀隴小攤(四)第228章 安祿山再進京第230章 李隆基難斷崔家事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75章 絆腳石(三)第66章 歸程第7章 縣令第300章 石國遭遇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攏第250章 科舉案(十二)第113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306章 試探性的戰鬥第300章 石國遭遇第373章 偷樑換柱第378章 請君入甕第38章 去成都第335章 謀河西(下)第256章 夜訪第46章 冷刀子(三)第324章 天寶十年最後一夜第4章 複雜的人際關係第186章 步步爲營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330章 述職交鋒第87章 抓住把柄第224章 李隆基的辦法第47章 冷刀子(四)第156章 東宮案(十)第220章 慶王之痛第176章 異鄉第184章 佈局第90章 奉命入京第358章 馬嵬坡(一)第353章 戰爭與陰謀(三)第83章 孔方老道第140章 兩個宦官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268章 各逞心機第271章 下手第197章 謀畫第302章 外交的背後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282章 陰招出手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決策第324章 天寶十年最後一夜第273章 潯陽驚變第250章 科舉案(十二)第101章 相親(下)第48章 冷刀子(五)第171章 奇襲吐蕃軍第25章 儀隴小攤(四)第93章 李林甫的煩惱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瀾第255章 南詔女王(下)第87章 抓住把柄第204章 路遇楊花花第286章 外放第267章 蓄勢第200章 天寶五年的上元夜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288章 救了吐火羅的使臣第264章 示警第215章 各逞心機第370章 郭子儀的感動第243章 科舉案(五)第3章 騙吃騙喝的道士(三)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72章 上任首日(二)第66章 歸程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291章 拉攏邊令誠第52章 暗流(四)第247章 科舉案(九)第17章 摸獎第368章 宮中秘議第51章 暗流(三)
第166章 誰是臥底?第66章 歸程第116章 故地重遊第254章 南詔女王(上)第140章 兩個宦官第107章 簾兒進京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332章 安祿山跑了第267章 蓄勢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10章 以直報怨(二)第218章 天地爲媒第112章 硝煙瀰漫的朝堂第194章 崔府請客第205章 誰爲左相?第171章 奇襲吐蕃軍第384章 家國天下(四)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115章 金盒之秘第107章 簾兒進京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88章 刀刀見血第25章 儀隴小攤(四)第228章 安祿山再進京第230章 李隆基難斷崔家事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75章 絆腳石(三)第66章 歸程第7章 縣令第300章 石國遭遇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攏第250章 科舉案(十二)第113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306章 試探性的戰鬥第300章 石國遭遇第373章 偷樑換柱第378章 請君入甕第38章 去成都第335章 謀河西(下)第256章 夜訪第46章 冷刀子(三)第324章 天寶十年最後一夜第4章 複雜的人際關係第186章 步步爲營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330章 述職交鋒第87章 抓住把柄第224章 李隆基的辦法第47章 冷刀子(四)第156章 東宮案(十)第220章 慶王之痛第176章 異鄉第184章 佈局第90章 奉命入京第358章 馬嵬坡(一)第353章 戰爭與陰謀(三)第83章 孔方老道第140章 兩個宦官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268章 各逞心機第271章 下手第197章 謀畫第302章 外交的背後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282章 陰招出手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決策第324章 天寶十年最後一夜第273章 潯陽驚變第250章 科舉案(十二)第101章 相親(下)第48章 冷刀子(五)第171章 奇襲吐蕃軍第25章 儀隴小攤(四)第93章 李林甫的煩惱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瀾第255章 南詔女王(下)第87章 抓住把柄第204章 路遇楊花花第286章 外放第267章 蓄勢第200章 天寶五年的上元夜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288章 救了吐火羅的使臣第264章 示警第215章 各逞心機第370章 郭子儀的感動第243章 科舉案(五)第3章 騙吃騙喝的道士(三)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72章 上任首日(二)第66章 歸程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291章 拉攏邊令誠第52章 暗流(四)第247章 科舉案(九)第17章 摸獎第368章 宮中秘議第51章 暗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