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爲子鋪路

吳澄江聽完楊雲楓的話,沉吟了半晌之後,這纔看向楊雲楓道:“楊大人的意思是讓我去與家父說明這種情況?”

吳澄江話音剛落,就見楊雲楓此時已經站起身來,看着吳澄江正色地道:“你我不論有何私仇舊怨,在國家大事面前,不過都是皮毛之事,我想吳大人不是那種因爲小事而忘大義之人吧?更何況……”楊雲楓說到這裡,走近吳澄江身邊,低聲對吳澄江道:“吳大人,此刻公主與我已經是夫妻,無非你多恨楊某,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所謂百步之內必有芳草,吳大人又何必如此執着呢?”

楊雲楓說着拍了拍吳澄江的肩膀,衝着吳澄江微微一笑,隨即接着道:“你我都是大唐子民,看着大唐遼東子民受蠻夷欺凌,你我本就該上下一心,吳大人你說是不是?”

吳澄江沒有回答楊雲楓的問題,沉吟了半晌後,卻聽一旁的陳希烈這時也立刻道:“吳副使,楊大人所言即使,大義當頭,理應將兒女情愁放到一邊,楊大人本來是正使,只要命令你去執行就行了,但是楊大人沒有這般去做,那是因爲楊大人看重你,不然以楊大人的身份莫說是命令吳副使你了,即便是命令令尊大人,也是綽綽有餘?吳副使應該不會不知道楊大人在西南做事的作風吧?但是吳副使你有沒有想過,楊大人正所以不如此對令尊,那是因爲楊大人對令尊還是有一份敬意的,畢竟令尊大人是開朝元勳,而且在遼東抗擊契丹人這麼久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楊大人如此做,不過是顧及了令尊大人的面子!”

楊雲楓見這陳希烈竟然將自己所想的統統說了出來,暗道此人的確心思縝密,這時看向吳澄江,將吳澄江陰晴不定,立刻又道:“吳大人,如今對付契丹人的戰法是有問題的,吳大人應該熟讀史書了,應該對漢武帝一朝對抗匈奴之事再清楚不過了,漢武帝之前,漢人對匈政策一致的歐式防守,但是結果如何?只有匈奴無盡的騷擾,邊境百姓苦不堪言,但是到了漢武帝時期,這一戰法就改變了,漢武帝採取的是主動出擊,我大唐皇帝從貞觀到開源,積累了數十年的財富,再不堪也應該比漢武帝時期強吧?漢武帝一朝能做到的事,莫非我大唐就做不到麼?”

吳澄江聞言看了楊雲楓一眼,隨即道:“楊大人的意思,是想我勸服家父主動出擊?”

楊雲楓聞言立刻笑道:“吳大人果然聰明過人,一點就透,我大唐乃是農耕民族,有充分的後援支持,而契丹人是遊牧民族,如今風雪凍死了契丹人的大量牲畜,此時正是契丹人最焦慮之時,加上我大唐將士以往的戰法,他們絕對不會想到我們會主動出擊,吳大人,你認爲呢?”

吳澄江被楊雲楓說的熱血澎湃,以前別人說楊雲楓如何如何了得,如何如何聰穎,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服,總認爲楊雲楓不過是靠着李澄與李穎的關係上位的,即便是在西南立了戰功,那也是仗着郭子儀的驍勇,投機取巧罷了,不過此時聽楊雲楓說了對契丹人的作戰方法,自己是絕對想不到的,也絕對不敢想的。

楊雲楓見吳澄江沒有說話,立刻又道:“這大唐未來本就應該靠你我後輩,吳大人也不想一輩子躲在令尊大人的陰影下吧?”

吳澄江想到這裡,看着楊雲楓良久,這才喃喃地道:“既然楊大人有次作戰方案,就請隨我一起去府中勸服家父,畢竟此方案是楊大人所想,楊大人若不親口說,只怕吳某來說沒有說服力。”

楊雲楓見吳澄江已經被自己說動了,立刻拍手道:“好,如此就多謝吳大人了,如果你我合作,相信沒有做不成的事!”

吳澄江淡淡一笑道:“也許吧!”說完立刻出了廂房,楊雲楓與陳希烈這時也跟了出去。

慶東樓一樓,李穎一直在猶豫着,不知道楊雲楓與吳澄江在說些什麼,深怕楊雲楓與吳澄江吵起來,這時見二人從樓上走下,似乎沒有爭吵,心中總算放下了一塊石頭,立刻迎了上來,走到楊雲楓身邊,問道:“夫君,你與吳公子在說些什麼?”

楊雲楓微微一笑,握着李穎的手,道:“穎兒是擔心爲夫與吳大人吵起來麼?穎兒你儘管放心,吳公子不是這種小肚雞腸的人,當然了,爲夫就更不可能是了!”

吳澄江這時看着楊雲楓與李穎握在一起的手,心中隱隱一動,隨即轉過頭去,淡淡地道:“楊大人還不快走?”

ωωω ¸ttKan ¸℃ O

楊雲楓這才鬆開了李穎的手,卻見周圍的公孫綰、奧蘭鬱、衛墨、李思瑜、謝阿蠻都在看着自己,這時衝着衆人微微一笑,立刻與吳澄江出了慶東樓。

此時外面的風雪已經更大,路上基本沒有什麼行人了,楊雲楓是標準的南方人,還真是有點不適應這種陰冷的天氣,何況此時的東北冬天要比後世要陰寒的多了,楊雲楓一臉打了幾個哈欠,吳澄江看在眼裡,冷冷地道:“楊大人還真是個文弱書生,如此身體如何在遼東辦事?”

據楊雲楓所知,這吳澄江也應該是在長安長大的,不想在遼東這樣的寒冷天氣中,卻一點都不顯得冷,隨即明白了,這哥時代的人應該就比後世的人抗凍纔是,畢竟這個時代的冬天,無論是在什麼地方都要普遍比後世冷上十度左右。

楊雲楓沒有說話,這時開始小跑了起來,不一會功夫渾身已經開始熱乎了,本來他身子也沒覺得有多冷,只是心裡上感覺這是自己沒有經歷的寒冷,況且他已經吃了江無浪的秘藥了,如何會怕這點陰寒?不一會功夫,就已經紅光滿面了,吳澄江與陳希烈獎狀都有點詫異,也紛紛跟着楊雲楓小跑了起來,雖然熱乎了一點,但是也沒像楊雲楓那般。

不一會功夫,三人已經跑到了吳府大門前,吳府的門衛見吳澄江來了,立刻上前道:“公子,您回來了?”說着還看向楊雲楓。

吳澄江這時立刻跺了跺腳,拍了拍身上的雪花,對門衛道:“趕緊開門!”

門衛聞言拉着吳澄江走到一邊,低聲道:“公子,老爺吩咐了,不見楊雲楓,這……”

吳澄江立刻瞪了門衛一眼後,道:“叫你開門,儘管開門,有什麼事我與父親說便是了!”

楊雲楓看在眼裡,雖然沒聽到門衛究竟和吳澄江說了些什麼,但是也猜到定然是吳立國有吩咐,對自己閉門不見,想到這裡無奈地一笑。

吳府大門這時緩緩打開,吳澄江轉頭對楊雲楓道:“楊大人請進吧!”

楊雲楓與陳希烈走進大門之時,楊雲楓還特意拍了拍那門衛的肩膀,微微一笑,那門衛一臉詫異,滿心的莫名其妙。

進了吳府後,吳澄江領着楊雲楓與陳希烈到了大堂,吩咐下人給楊雲楓與陳希烈備茶後,這纔對楊雲楓拱手道:“楊大人輕稍後,吳某這就去請家父!”說着頭也不回的進了內堂。

楊雲楓這時端着茶杯,喝了幾口,隨即看向大堂外,對陳希烈道:“陳大人,今日你極力在吳澄江面前幫我說好話,只怕吳立國這邊,你呆不了多久了!”

陳希烈淡淡一笑,端起茶杯道:“下官早有心裡準備,本也就是想離開這苦寒之地!”說着沏了沏茶,輕飲了幾口。

楊雲楓暗道原來陳希烈早有打算,難怪在吳澄江面前毫不顧忌,不過此刻吳澄江已經被自己說動了,也不知道他在吳立國面前提沒提陳希烈之事,不過不管如何,陳希烈此人絕對不能重用。

楊雲楓打定了主意,衝着陳希烈微微一笑道:“如此也好,陳大人可以盡心竭力的幫本官做事了,他日返回長安之後,本官在皇上面前定然會爲陳大人美言幾句!”

陳希烈聽楊雲楓如此一說,立刻起身對楊雲楓拱手道:“多謝大人!下官自然會爲大人效犬馬之勞!”

楊雲楓微微一笑,端着茶杯不在說話,等了半晌也沒見吳澄江領着吳立國出來,這時放下茶杯站起身來,喃喃道:“莫非吳澄江也不能勸服吳立國?”

陳希烈這時也放下茶杯,走到內堂口看了一眼,隨即轉頭對楊雲楓道:“大人稍後,下官進去看看!”

楊雲楓聞言點了點頭,看着陳希烈走進了內堂,心中暗道,這吳立國還真不是一般的老頑固啊,如此頑固不化,讓他執掌遼東的話,遼東對契丹的戰事何年能結束?看來自己還是要從吳澄江下手纔是。

楊雲楓一邊想着一邊走出了大堂,走到院子中看着院子中的雪景,這時聽見身後一陣腳步聲傳來,隨即聽到吳立國的笑聲道:“楊大人久候了,下官有失遠迎,莫要怪罪啊!”

楊雲楓轉身看來,卻見吳立國在吳澄江與陳希烈的攙扶之下走進了大堂,楊雲楓立刻走進大堂,拱手笑道:“楊某沒有通報就突然來訪,怪不得大人!”

吳立國連忙伸手示意楊雲楓坐下後,道:“楊大人的意思,小兒已經告訴下官了,下官在東北也有密探,但是卻沒有聽到新羅人與契丹人來往過密的消息……”說着微微一笑道:“事有湊巧,新羅的李昊天李大人今日剛剛來到了遼城,還與本官說明要去長安進貢呢!”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動,喃喃道:“李昊天?去長安進貢?”

陳希烈立刻給楊雲楓解釋道:“大人有所不知,這李昊天乃是新羅國王的叔叔,以往每年去長安進宮都是李昊天……”

楊雲楓聞言暗道,原來是新羅國王的皇叔?連忙道:“據我所知,每年各地藩國進貢都是八月到十月左右,如今都已經入冬了,新羅爲何要給我大唐進貢?這是補今年的?還是提前來年的?”

陳希烈立刻又道:“大人,新羅盛產人蔘,據李昊天說,今年新羅的人蔘豐收,還挖了兩支千年人蔘,所以想乘着陰寒之天進奉給皇上!”

楊雲楓聞言沉吟了片刻,隨即看向吳立國,問道:“吳大人,本官剛剛聽到新羅與契丹人來往過密的消息,這邊李昊天就要去長安進貢,難道吳大人沒有看出什麼端倪麼?”

吳立國聽楊雲楓這般一說,微微皺眉,隨即道:“楊大人的意思是,新羅人不過是想利用進貢矇蔽我大唐?”

楊雲楓微微一笑道:“大人睿智,原來大人早有察覺?”

吳立國聞言立刻道:“新羅不過區區小國,從前隋時期就屈服我中原人,即便是借他熊心豹子膽,也絕對不敢反我大唐,本官以爲楊大人多慮了!”

楊雲楓聞言立刻笑道:“吳大人,你未免太小看新羅了,不錯,他的確一直是我中原的藩屬國,不過前隋煬帝幾次征伐高句麗,哪次成功了?新羅人最懂得的是見風使舵……更何況契丹之前不也是區區彈丸之地麼?如今呢?吳大人,莫要以常態來度之!這世間各國一切都是利益爲先,沒有永遠的朋友,更不會有永遠的藩屬國,新羅人向我大唐臣服,那是因爲我大唐的國力強盛,但是此時契丹人崛起,是我大唐東北的最大隱患,新羅人自然也就不在那麼安分了,這也是常理之事,莫非大人不會以爲,如果新羅也崛起了,新羅國王依然還是對我大唐稱臣吧?”

吳立國皺了皺眉頭,沉吟了半晌沒有說話,這時吳澄江在一旁立刻道:“父親,楊大人所言極是,況且即便新羅人當真沒有反唐之意,我們防範一下也是應該的!不可掉以輕心哪!”

吳立國聽吳澄江都爲楊雲楓說起好話了,詫異地看了一眼吳澄江,還沒說話,卻聽楊雲楓立刻又道:“不過此時的新羅人應該是抱着左右逢源的態度,這也並不是本官來找吳大人的最主要的目的!”

吳立國這時立刻“哦”了一聲道:“楊大人是說主動出擊的事是吧?”

楊雲楓看了一眼吳澄江,知道他定然已經全部對吳立國說了,這時立刻道:“不錯……”

吳立國沒等楊雲楓說完,立刻就揮了揮手道:“大人無需多言了,下官年紀老邁,只怕已經不能帶兵了,下官聽聞大人在西南對付南詔與吐蕃之時,善用奇計妙謀,下官此時就交出一般兵權給大人,讓大人親自實施大人的主動出擊如何?”

楊雲楓本來心中想的是,自己進入無論說什麼,吳立國都定然會極力反對的,不想吳立國卻不但答應了,還主動交出一半的兵權,心中滿是詫異,暗道,這吳立國究竟在搞什麼鬼?

吳立國這時立刻又道:“不過本官有一個條件!”

楊雲楓暗道,果然沒有這麼好的事,切看你如何刁難吧?想着立刻拱手道:“吳大人有話儘管直說!”

吳立國這時轉頭看了一眼個與陳希烈道:“澄江,陳大人,你們暫且退下,我有話要單獨對楊大人講!”

吳澄江與陳希烈聞言都皺了皺眉,心中詫異,但依然還是拱手退下,吳立國立刻又讓身邊的嚇人都退出了大堂,這才起身走到楊雲楓身邊的椅子前坐下,轉頭看向楊雲楓道:“不瞞楊大人,下官本就有主動出擊的意思,不過正如下官所言,下官年紀老邁了,腦子也轉不過來了,屬下的那些將領們,也都是保守派,所以一直也無法實施,今日聽小兒說楊大人有此意……”說到這裡,立刻沉聲道:“楊大人,下官膝下只有澄江一子,下官雖談不上功勳卓著,但下官對半生都在爲皇上,爲大唐鞠躬盡瘁,如今上了年紀了,還有什麼可盼的?只望澄江能夠成才,所以下官的條件就是,讓澄江作爲主帥,大人您爲軍師,不知道大人意下如何?”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動,見吳立國一雙眼睛正盯着自己看,心中暗道,原來這老小子是在爲自己的兒子鋪路?難怪這麼大方,一張口就是一半軍權?想着立刻對吳立國道:“大人,據我所知,吳副使沒有帶過半天兵吧?只怕他……”

吳立國立刻揮手道:“哎,大人無需擔心,下官會安排得力的將領在旁協助,況且還有楊大人您在旁輔佐,澄江只要無大錯,這主帥一職就足以勝任!”

楊雲楓見吳立國早就有了打算,心中隱隱一動,若是自己拒絕了,只怕這吳立國日後只怕半個兵也不會給自己,但是如果真的讓吳澄江爲主帥的話,自己心中還真是沒底,雖說今日之事吳澄江被自己說動了一起來勸服吳立國,但是兩人之間畢竟有嫌隙,如果日後在軍事上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只怕……

吳立國見楊雲楓猶豫不決,立刻又道:“大人儘管放心,如今西南有郭子儀,大唐周邊再無威脅,只要滅了契丹,大唐可保五十年內沒有大的戰事,所以只要有下官的將領,加上楊大人您的輔佐,澄江足以勝任,之後也就可以做個甩手元帥了……”

楊雲楓這時立刻道:“大人深謀遠慮,此刻就已經爲吳副使鋪路了,不過此事……”

吳立國立刻握住楊雲楓的手,道:“大人如果成全,莫說一半軍權,就是盡數交出,下官也樂意!”

第37章 預料之外第18章 城門宣旨第28章 愛火重燃第20章 燥熱難耐第44章 再進鴻鳳第48章 新羅大亂第24章 薊州被困第17章 大婚之日第10章 牢中作客第07章 衛大小姐第42章 又遇馬賊第26章 奴隸起義第07章 俠女鞭法第33章 厲兵秣馬第34章 下葬之日第15章 雷霆手腕第10章 太真道姑第44章 再進鴻鳳第07章 劍中翹楚第38章 真愛之辯第09章 重返長安第01章 再赴長安第14章 酒樓相交第35章 過渡時期第22章 半道遇劫第02章 吳氏之謀第33章 六昭使者第31章 丹東兵變第54章 大戰在即第06章 再遇張旭第50章 美人之計第35章 入仕之路第08章 千年情緣第03章 皇帝召見第44章 再進鴻鳳第42章 曼珠沙華第42章 酒樓小別第03章 計得猛將第07章 益州喜訊第07章 益州喜訊第09章 兵鋒相對第33章 再回遼城第03章 計得猛將第43章 衛墨的劍第43章 衛墨的劍第33章 最後計劃第04章 以身試毒第30章 酒精作用第23章 烈酒配方第07章 俠女鞭法第05章 萬盛樓上第09章 前世今生第26章 奴隸起義第21章 險中逃困第22章 半道遇劫第07章 拜見岳父第32章 細說原委第38章 急中生智第22章 又見杜張第10章 太真道姑第22章 一封休書第36章 精心佈局第16章 自動請辭第12章 羊苴咩城第43章 貝兒之願第41章 出兵新羅第01章 東都洛陽第10章 接風洗塵第42章 風吹雲散第44章 再進鴻鳳第22章 安史之亂第08章 千年情緣第37章 計外之謀第03章 江氏之毒第34章 益州一夜第38章 仕從豐王第39章 水道遇伏第08章 刺史上門第06章 雲楓書齋第09章 豐王府謀第21章 玄宗私訪第21章 魚水之歡第10章 尋找缺口第10章 接風洗塵第15章 一闕超凡第42章 酒樓小別第28章 病之希望第03章 名動洛陽第20章 燥熱難耐第39章 奇貨可居第48章 新羅大亂第03章 遼東後院第43章 皇上回京第22章 平息禍亂第26章 宗氏聯盟第04章 統軍之威第28章 病之希望第03章 皇帝召見第06章 楊家大姐
第37章 預料之外第18章 城門宣旨第28章 愛火重燃第20章 燥熱難耐第44章 再進鴻鳳第48章 新羅大亂第24章 薊州被困第17章 大婚之日第10章 牢中作客第07章 衛大小姐第42章 又遇馬賊第26章 奴隸起義第07章 俠女鞭法第33章 厲兵秣馬第34章 下葬之日第15章 雷霆手腕第10章 太真道姑第44章 再進鴻鳳第07章 劍中翹楚第38章 真愛之辯第09章 重返長安第01章 再赴長安第14章 酒樓相交第35章 過渡時期第22章 半道遇劫第02章 吳氏之謀第33章 六昭使者第31章 丹東兵變第54章 大戰在即第06章 再遇張旭第50章 美人之計第35章 入仕之路第08章 千年情緣第03章 皇帝召見第44章 再進鴻鳳第42章 曼珠沙華第42章 酒樓小別第03章 計得猛將第07章 益州喜訊第07章 益州喜訊第09章 兵鋒相對第33章 再回遼城第03章 計得猛將第43章 衛墨的劍第43章 衛墨的劍第33章 最後計劃第04章 以身試毒第30章 酒精作用第23章 烈酒配方第07章 俠女鞭法第05章 萬盛樓上第09章 前世今生第26章 奴隸起義第21章 險中逃困第22章 半道遇劫第07章 拜見岳父第32章 細說原委第38章 急中生智第22章 又見杜張第10章 太真道姑第22章 一封休書第36章 精心佈局第16章 自動請辭第12章 羊苴咩城第43章 貝兒之願第41章 出兵新羅第01章 東都洛陽第10章 接風洗塵第42章 風吹雲散第44章 再進鴻鳳第22章 安史之亂第08章 千年情緣第37章 計外之謀第03章 江氏之毒第34章 益州一夜第38章 仕從豐王第39章 水道遇伏第08章 刺史上門第06章 雲楓書齋第09章 豐王府謀第21章 玄宗私訪第21章 魚水之歡第10章 尋找缺口第10章 接風洗塵第15章 一闕超凡第42章 酒樓小別第28章 病之希望第03章 名動洛陽第20章 燥熱難耐第39章 奇貨可居第48章 新羅大亂第03章 遼東後院第43章 皇上回京第22章 平息禍亂第26章 宗氏聯盟第04章 統軍之威第28章 病之希望第03章 皇帝召見第06章 楊家大姐